ANDRE IS BACK!
Tasting Menu 💰4000
感謝Jeffrey 哥的邀約,小妹我竟然有幸在2021年3月底就能吃到2021 RAW的春季菜單「ANDRE IS BACK」。這次的春季菜單是主廚江振誠,重回RAW餐廳後,將經典的Restaurant ANDRE 菜色,設計出新的Menu,並以「法國料理、台灣魂的精神」傳遞春之美的原意。好了這次真的不拖稿了,現在就來分享這次讓人感動的痛哭流涕美味心得(⁎⁍̴̛ᴗ⁍̴̛⁎)
#tastingmenu
🌕🌕🌕🌕🌕
#黑森林膠囊
🌕🌕🌕🌕🌗
第一道以黑色巧克力球帶上可愛的小樹枝型狀和杯裝的莓類的開胃菜,為春季菜單帶來美味的開端。球型的膠囊一口放入嘴巴,散出淡淡了巧克力香氣,緊接著而來的是黑醋栗汁酸甜衝擊。而杯裝的膠囊上層用紫蘇、酢醬草、海藻製作而成的果凍皮,清爽Q彈的果感下包覆著覆盆莓、黑莓的果粒。開胃菜整體吃起來味道酸酸甜甜,不管是命名還是味道都充滿著無限的創意感,我想用黑森林膠囊命名這道開胃菜真的是最棒的詮釋。
#海味昆布脆片
🌕🌕🌕🌕🌑
第二道前菜以熟成100小時的帆立貝與昆布製成的脆片作為主角,而上層放上的可愛的小白花,是以茴香花檸檬來調味。整體吃下來有種像在吃大海的味道,雖然看似有點沈重,但在花香輔助下口齒間的清香,讓鮮氣與仙氣並存,真讓人印象深刻呀。
#海膽花生醬天使麵
🌕🌕🌕🌕🌕
查了一下這道天使麵,原來是Raw剛開幕時菜單中的菜色,而睽違了許久又重出江湖!第一口吃下去時,腦中立馬浮現出擔擔麵和統一肉燥麵的idea,花生的濃郁配上清爽的冷麵十分涮嘴,新鮮的污泥,帶來了甜甜的氣息,整體來說,這道結合了法式食材台式味道的冷前菜我很喜歡,回家真的會有衝動,想去711買統一肉燥麵配花生吃(˶‾᷄ ⁻̫ ‾᷅˵)
#玉米三重奏
🌕🌕🌕🌕🌕
這道聽是光名字就知道主角是誰的前菜,是以玉米為基底,做成了三種形式的創意料理,十分好玩。第一曲是玉米醬上冠上了玉米片,蔬果甜味在口中完全的綻放。第二曲以玉米泥的形式呈現,綿密的口感配上奶香,像在喝玉米濃湯,而尾調以華麗的玉米晶球沖上了帶有中藥味的高湯,晶球在口中爆開後,帶來了清爽的玉米味,接著酌幾口高湯,讓中藥的苦澀顯得清甜。整體來說,不吃玉米的我也對這三重奏著迷。
#芽小麥水針卷
🌕🌕🌕🌕🌗
第一次在法餐吃到水針,原本魚以會是炙燒方式烹調,沒想到是清蒸的水針搭配日式的味噌醬及法式的焦化奶油,除了調味意外融合的起來外,細緻軟嫩的魚肉,搭配擺飾的脆片和胚芽,在雙重口感之下,讓我一下子就清盤了,整體來說,這道像是藝術品的料理,是從冬天迎來的暖春芽,好吃呀。
#黑鮑春筍燉飯
🌕🌕🌕🌕🌗
熱前菜的澳洲黑鮑與漢方一樣,而燉飯底下拌新鮮的是竹筍。Q彈的鮑魚和的清脆的竹筍實在是天作之合,口感像在一搭一唱。燉飯的口感是軟中帶點米心,我很喜歡,唯一的小缺點大概是調味上偏鹹,但整體來說瑕不掩瑜。
#經典黑松露鵝肝暖凍
🌕🌕🌕🌕🌕
這道暖凍是主廚江振誠於1997年在法國感官花園餐廳,以松露和鴨肝兩種食材所創作的料理,用湯匙切起來時像果凍一樣Q彈,而入口時又如同奶酪般的綿密,每一口蛋在口腔中都散出了濃郁的鴨肝松露味及微微的焦糖香氣,讓我一直吃到最後一刻也無法放下湯匙,只能說經典就是經典呀。
#珍織碳釜飯
🌕🌕🌕🌕🌕
終於來到本次的主餐,以經典釜飯的烹調方式,在上菜時獻上一段桌邊秀。釜飯搭配米很特別,叫做晴天霹靂米,雖然名字中二歸中二,但剛好濕軟口感,搭配炙燒過的澳洲和牛和超大塊鴨肝,好吃程度是我真的已經吃到胃要裂開,還要把碗吃乾淨的程度。
#布里耶
🌕🌕🌕🌕🌗
第一道甜點是厚實的起司千層可麗餅佐果乾和手作布里歐麵包。對於前者千層不太懂,微硬的口感像在吃一塊起司蛋糕,但旁邊為法式餐廳經典的布里歐麵包,鬆軟的口感配甜甜的果乾,我可以吃10個沒問題!
#黑武士
🌕🌕🌕🌕🌕
第二道是以黑巧克力為主題,製成的結構式甜點。服務生說要把全部食材敲開後一起吃,一開始吃時,我還不懂它的美味,結果越吃越上癮,不管是黑巧克力、芝麻還是expresso,三者隨意搭都很棒,整體來說這道甜點完全不甜,我很喜歡,也覺得非常驚艷!
#碳焙費南雪
🌕🌕🌕🌕🌗
最後一道甜點一開始服務生會噴上泥煤味酒精在費南雪上,聞起來像正露丸,一開始要吃時有點抗拒,但實際吃時,費南雪那現烤的溫度和Raspberry酸甜的味道,和外脆內軟的口感,都跟一開始的泥煤味相互融合,真的是完美的結尾。
#總評
🌕🌕🌕🌕🌕
有時覺得自己很幸運,總是能有很多幸福。不管是經典的菜色還是喜歡的味道,這次菜單都讓我影響深刻,我媽以前總說明星會紅不一定有道理,但不紅的一定有原因,就像餐廳一樣,一直訂不到位子也一定有原因。這次的春季菜單就到這結束,喜歡文章的人就追蹤我吧,下次見。
——————————————
📍Raw
🏠中山區樂群三路301號
🚇劍南路站
💳現金/刷卡
#台北美食 #台北 #米其林 #相機食先 #手機食先 #taipei #江振誠 #raw #popdaily #popyummy #4foodieforfoodie#alli吃法式 #米其林二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金粉灑落碧水之上,漁艇早已飄蕩至海中心,與點點燦光相融。岸邊是一條長廊,看了看錶,十時正,難怪晨運客已不見。這裏是鴨脷洲,從前不曉她,以為她是個如長洲般的偏遠小島,然而,她其實是港島南區的一個彈丸之地。步離海旁只有一條路徑,就是往中心的大街走。這大街啊,其實小巧筆直,坦率親切,兩三步一小店,五六步遇...
金竹隨意 餐廳 菜單 在 詹娃娃 Selena - 叄婈娘創意行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空檔來三創園區逛逛 順便來覓食
看到這間餐廳的櫃台是用中藥櫃子 好特別ㄛ
#港點大師 原來是間港式餐廳 就來吃看看吧
店內擺設空間很寬敞 有方桌也有大圓桌
菜單是採單點式 也有配套好的多人套餐
我們隨意點了幾道菜單上標註的推薦菜色
看到隔壁幾桌都有點大閘蟹 當然也要吃ㄧ下
餐點都是現點現做的 飲料會先上桌
我們點了非常港式的✔️凍檸茶✔️鹹檸七
喝的時後就是要把檸檬戳破 邊戳邊喝才好喝
不管是檸檬+紅茶或是鹹檸檬+七喜都很好喝
▪️黑椒蒸牛仔骨
黑胡椒的香氣加上洋蔥的香氣 整體是很爽口
牛小排肉質很嫩帶點嚼勁 ㄧ口接ㄧ口都不會膩
▪️大閘蟹蟹黃生煎包
生煎包外皮像湯包 底層煎的很酥脆 還會爆漿ㄛ
內餡除了豬肉餡還有蟹肉蟹油 滿滿的蟹香味超讚
▪️蝦乾蘿蔔糕
蘿蔔糕吃起來很綿密 可以吃到整塊的蘿蔔
不沾醬就很美味 沾了小魚乾辣醬更加提味
▪️蒲燒鰻煲仔飯
蒲燒鰻烤的恰到好處 有豐富的油脂入口即化
米飯也都有蒲燒鰻的香味 帶有ㄧ點鍋巴超好吃
▪️懷舊炸兩腸粉
很驚豔的ㄧ道菜 粉腸包油條也太好吃了吧
粉腸的外皮很Q彈 搭配炸的酥酥脆脆的油條
咬下去的口感很特別 醬料不會太鹹蠻清爽的
▪️清蒸大閘蟹
聽到櫃台電話ㄧ直有人在預訂大閘蟹
我們臨時起義沒預訂就吃到了 真的好幸運
大閘蟹肉質鮮甜 裡面滿滿的蟹黃 吃起來好滿足
會附上剪刀讓你使用 也有足夠的面紙和濕紙巾
吃完大閘蟹後 就不怕手會黏黏的不舒服囉
三創的港點大師 環境舒適 交通也方便
很適合親朋好友ㄧ起來聚餐 喝茶聊聊天
除了台北 在新北.桃園.台中有很多家分店
消費現金.刷卡都可以 拿振興卷來消費也收
現在也有宅配服務 讓你在家也能享用港點ㄛ
▫️粉絲團
👉🏻 https://www.facebook.com/dimsummastertw/
▫️在家也能吃港點
👉🏻 https://dsm.9427.com.tw/港點商城
▫️加入享好康
👉🏻 https://dsm.9427.com.tw/港點大師官方line
🍽 台北三創店 ☎️ 02 2341 1108
🏠 台北市市民大道三段2號9樓(三創生活園區)
#港點大師 #港式料理 #港式點心
#大閘蟹 #秋蟹 #蟹宴 #飲茶 #港式餐廳
#台北美食 #新北市美食 #土城美食 #桃園美食
#蘆竹美食 #台中美食 #新店開幕 #美食推薦 #美食
#台北三創 #土城日月光 #南崁特力屋 #廣豐新天地
#麗寶樂園 #宅配美食 #嚴選食材 #在家也能吃港點
金竹隨意 餐廳 菜單 在 趙正平 趙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兩天Po文按讃數都破5仟以上,此時心情飛揚起來~中午我就隨意吃吃開心就好,一邊吃一邊想著這麼好吃的餐廳不介紹給大家有點過意不去,雖然這家店不需要我的介紹,往來的食客都是懂吃惜福的人。
這樣吧~今天哥出個題只要答對我中午吃的四道菜名,我就請客吃飯,限時答題及限制吃飯人數。
#慶祝台灣10天零確診
#這不是業配是哥的日常
#猜對吃飯買單金額獎金加發一萬
#有兩道菜名菜單上沒有是店家招待
#海外粉絲免吃飯一律匯款到指定帳戶
#下午17點結束答題吃飯人數只限5人
#最終答案及任何糾紛由本人釋意為主
#餐廳老闆員工及親友廠商任何相關人等不得參加答題
PS:有正確的答案,時間到了會Po照片
正確答案:附上店家查詢資訊,正確菜名照片左圖上:這是師傅的新菜-箭竹筍炒冬菇,下:毛澤東紅燒肉,右圖上:這是師傅的新菜-冰鎭醉蝦,下:川味水煮牛,買單金額1771,有附菜單正解照片,若有疑慮可以打電話去店家詢問。
金竹隨意 餐廳 菜單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金粉灑落碧水之上,漁艇早已飄蕩至海中心,與點點燦光相融。岸邊是一條長廊,看了看錶,十時正,難怪晨運客已不見。這裏是鴨脷洲,從前不曉她,以為她是個如長洲般的偏遠小島,然而,她其實是港島南區的一個彈丸之地。步離海旁只有一條路徑,就是往中心的大街走。這大街啊,其實小巧筆直,坦率親切,兩三步一小店,五六步遇左鄰,如今有了利東站,多了外來人,更為熱情。
眼前正迎面走來一名略肥的婦人,臉上一抹燦笑,沿路跟不少途人寒暄着,大家都一句二句「貞姐」地喊。來到一道頗舊的鐵閘前,貞姐拉閘至半開,竄進店內。舉目一睹 ,淡青的招牌,左右各有六張食物的照片,中央夾着「金龍」兩個紅字,半點不別緻。然而,她的俗氣卻養活了足足四代人,雖庸猶貴。
穿閘而過,率先入目的是右方的粥檔,一個大鍋配一個小鍋,旁邊數個放配料的小膠盒空蕩蕩的;左方則是腸粉檔,冷冰冰的腸粉櫃旁邊,是一個沒有油的炸鍋。再往內走,玻璃面的方桌、圓桌數張,旁邊是天藍色膠櫈;密麻的菜單及照片掩去鏡面牆身;腳下踏着翡翠襯白的磁磚地,來到食廳盡頭的水吧,探頭一望,裏面還有一個明檔,看來是裝放糖水的。暗忖一切甚是老舊之時,貞姐早已身在廚房。
庸菜細煮
她是小店的第二代,自五年前接父母手後,就主力撐起小店。小店雖說下午四時才開鋪,但她每天十時就要回來做準備工夫。先是煲粥,小店賣的是生滾粥,所以特別注重粥底,洗好米後,下腐竹及柴魚到粥鍋內熬煮,貞姐接着邊把粥料洗切好備用,邊沾沾自喜地低喃着,自家的碎牛艇仔粥、及第粥、雞粥多麼好吃,但一切歸功於母親,「我媽媽識煮好多嘢,教我要用心煲粥,用心煮嘅就最好食。」她自言自己的廚藝,全都是媽媽教,在她心中,媽媽總是萬能的。備妥粥料,接下來的任務,就是煮糖水。主要先煲好中式糖水,如西米露、木瓜糖水、番薯糖水等,這些都是由媽媽作主的年代維持至今。說起往事,她倒滔滔。
小店雖只立廿七個年頭,但那個昔日則要從三十八年前說起。那時候的貞姐,年約十二,當時媽媽於工廠區推車仔檔,專賣中式糖水予附近的工人,她每天放學後來幫忙,自幼就有一手好廚藝。只是,車仔檔始終不穩妥,日日膽顫心驚。母女堅持十年,終於得一小店於利東邨街市,雖然只是外賣小店,但總比走鬼日子來得好。當時父親也協力顧店,果真是自家生意。貞姐畢業後,外出工作兩三年,就應母親的要求回店裏幫忙,她爽朗一笑:「佢希望我學她嘅手藝,唔係就冇人傳承啦。」一家人性子隨意,偶爾煮到好吃的,就想把菜式加入餐單,但做外賣畢竟有限制,結果於一九九一年,決定搬到地鋪。這家人是土生土長的鴨脷洲人,很多相熟街坊,對這地方感情最深,順理成章遷到此地,才有了現時的金龍。
明火正紅,幾個大鍋各自煮着糖水﹑白粥及例湯。說是茶餐廳,小店賣的食物卻雜得很。大汗淋璃的貞姐,轉身又埋頭開腸粉漿。只見,她小心翼翼地秤好材料:「一定要用磅,唔可以靠估,爭少少個味就唔同咗。」她口裏說着話,目光卻專注磅前數字。一切妥當,她接着開水,再把粉漿耐心搓至均勻,這樣才不會起粒,口感滑溜。將完成的腸粉漿拿到門口腸粉檔時,已經有客人在外等候,瞄了瞄牆鐘,噢,原來已經將近四時。她見狀立即把鐵閘打開,着這位兩手提重物的大嬸先進來坐坐,又匆匆跑進廚房,捧出一盤剛釀好的煎釀三寶到炸鍋旁邊,二話不說就丟到鍋裏去,看來是熟客。三寶於炸鍋內奔跳,乍看之下,明顯較坊間的大件,且塞滿自家手打魚肉,炸好排放於碟子上,淋上自製醬油,就端到客人面前,「今日食唔食腸粉?照舊翠瓜叉燒腸?」她熟稔地對大嬸說,見對方點頭,就準備跑到腸粉檔。怎料一轉身,一名頭戴鴨嘴帽的婦人已立於此,雖然把一頭短髮染了啡紅色,臉龐上的仍見歲月的痕迹,她正是貞媽。性格似乎比貞姐更爽朗,貞媽見人就開口道:「呢個腸粉櫃用咗廿幾年啦,係我大佬構思畫圖,再請人整,出面買唔到㗎!」這台機器是座地式,的確比平常的較大,厲害之處是由開檔到收檔都不用加水,以致速度及蒸氣更佳,火候好,做出來的腸粉方滑。試過有遊客每晚遊樂完畢,都來吃煎釀三寶及腸粉,吃足一星期,貞媽聞言搭訕:「梗係覺得滑啦,唔係都做唔到咁多年。」與其說她自信,倒不如說是自豪,雖自知這些食物只是粗菜,卻用心細做。貞姐自小就受到薰陶,對食物同樣充滿熱誠:「阿媽教落,自己擺得入口先好賣畀人。」五年前,父母因為腳疾而退休,由她接手小店,只偶爾到店裏幫忙,令她緊張不已。如今可保持着媽媽的水準,她已經滿足。傳承是孝德,一顆赤子之心,卻是難得。
情若瑰寶
天色漸見朦朧,一盞又一盞錯落的街燈陸續亮起。下午時間的客人多是吃些小點,或買外賣,加上父親也回來幫忙看鋪,貞姐就步進廚房去準備晚餐。為鍋子內的湯加鹽調味後,她徐徐步到廚房的後門,看着馬路的遠方,盼着甚麼似的。驀地,眸子被強光刺中,舉手一擋,回神之際,一輛貨車已經停泊於門前。引擎聲一下子消失,一名身穿間條衫的男人利落地跳下車子,往店裏走來。貞姐見狀,率先步回廚房,又着對方快點幫忙準備晚上的蒸餸。細看,二人樣子還真有幾分相似,她解畫:「呢個係我個仔昊賢,佢日頭做司機,黃昏返嚟幫我手做晚市。」說起兒子,她倒有些少愁色。一如當年她接手小店般,現時她同樣希望兒子可以接手,畢竟她已經五十歲,總有退下來的一天。只是,昊賢喜歡開車,自小已告訴貞姐,長大後要做司機,當時,她可是晴天霹靂,果然一直到長大後,仍然不變。對於這個事實,她也是理解的,年輕人喜歡自由,還沒定性,所以她也沒有強人所難。
終於到數年前,她的氣餒才令兒子決定回小店工作。當時父母退休,移居於大陸,不常到店內幫忙。有員工辭職,可是這飲食業啊,要招聘也不是容易事,員工不足,備菜﹑煮菜﹑樓面﹑洗碗,她只得硬撐。她皺着眉心,直言無助:「真係好辛苦,你睇我咁嘅身形,一日企咁多個鐘,對腳好痛。」腳痛得躲起來哭,又不敢讓人知道。終於有一天,她坦白跟兒子表示,打算把小店關了,不再做下去。昊賢這下子可緊張起來,一來得知媽媽的辛酸;二來不願看到兩代人的心血就此去,於是提出回來幫忙。他不諱言:「我梗係希望做全職司機啦,但唔想睇到媽媽咁辛苦,我見到金龍需要我多啲。」一旁的貞姐拍拍兒子肩膀,調侃他還有很多東西要學,而且還欠缺了一點熱心,強調這一行真的要用心去做。昊賢口裏唯唯諾諾,手則用力地炒着鑊,她看在眼內,心裏還是有點點欣慰。還盼,守得雲開月正明。
月兒亮,依舊擋不住漆黑。幸而,萬家燈火,照亮了一切。小店的星火很是溫馨,貞姐的弟弟及弟婦下班後也會到店裏幫忙。小店早已坐滿了熟客,甫坐下,人人送上例湯一大碗。貞姐一家人就坐於旁邊圓桌吃晚飯,期間不住與客人逗着趣。
大半輩子都守着金龍,並沒有賺過甚麼大錢,她說這是一個情意結,只希望有一個安穩的家,一家人想吃甚麼就能吃。對待客人亦然,因為自己有家庭,會關心是否有靚湯喝,這正正是這條街的人情味。「可以咁講,金龍係我哋一家人﹑所有街坊嘅聚腳點,呢個就係我辛苦咁耐嘅得着。」她眸子內反映了店子的一牆一磚,庸舊卻宛如瑰寶。
採訪:黃寶琳 拍攝:胡浩賢、謝本華
金龍茶餐廳
地址:鴨脷洲鴨脷洲大街124-126號
電話:2553 7363
營業時間:4pm-12am
詳情: http://bit.ly/2zBmf8o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VYUi1JY74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