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完文青Ratilly 城堡後,手機查資料意外發現距離五公里外的小鎮Saint-Sauveur-en-Puisaye有一私人城堡想出售,網路賣價為62萬歐元,折合台幣不到2000萬,在好奇心趨使下便來看看,沒想到最後沒看見求售城堡,卻因鎮內科萊特(Sidonie-Gabrielle Colette 1873-1954)的畫像才發現這裡是法國國寶級女作家的家鄉。
因緣際會下,來到這法國傳奇女作家誕生勃艮地的家,就特別花了門票11歐元來參觀ㄧ下,聽導遊說1925年時科萊特已經非常有名氣,法國政府甚至在家門牆上鑲上「科萊特在此誕生」的牌子,當年還特別邀請她從巴黎下來剪綵,不過科萊特到家時不敢下車,因為她在第一本大賣自傳體的小說《克洛婷上學去Claudine à l'école》裡把Saint-Sauveur-en-Puisaye小鎮居民一個個罵到臭頭,大家都等著拿石頭砸她😅...。
科萊特(Colette)一生充滿傳奇爭議色彩,她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死後並獲法國偉人級的葬禮榮耀,她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半自傳體愛情小說,多年來被翻編成無數次影視題材,對大眾影響深遠。27歲時科萊特以丈夫亨利的筆名「Willy」推出的第一本書《克洛婷上學去Claudine à l'école》就大獲成功,再接連幾部受歡迎的作品後與利用她斂財大14歲的丈夫亨利漸行漸遠而離婚,為求生存轉為劇場演員,這段時間的科萊特談了好幾段女女同性戀情,在彩虹🌈同志民風保守的當時很惹人爭議,甚至因在紅磨坊舞台上女女接吻的表演引發喧然大波而引起警方介入調查。
1909年,科萊特再與比她小三歲的第二位丈夫(也叫亨利)結婚,1913年兩人生了一個女兒,此時的科萊特陸續推出兩部名作《Chéri》、《Le Blé en herbe》,故事都是描述中年熟女愛上年輕小鮮肉的故事,而真實生活就是當年47歲的科萊特正與她丈夫前段婚姻所生的17歲兒子談著繼母繼子忘年禁忌之戀,要知道這相差三十歲的小鮮肉可是自己7歲女兒的親哥哥呀!
再次離婚的科萊特52歲時又遇上小她17歲的第三任記者丈夫莫利斯,隨後二戰期間1944年科萊特寫出她在國際間最著名的作品《Gigi(金粉世界)》,這本小說曾被改編為舞台劇和好萊塢電影,科萊特還親自挑選當時才剛冒出頭,年僅21歲的奧黛麗赫本擔任舞台劇的女主角因而備受矚目,乍紅的赫本不久被選中出演好萊塢不朽愛情經典名片「羅馬假期」,並以此片大紅大紫奪得1953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捧紅了奧黛麗赫本的科萊特1954年於巴黎逝世,某種程度來說,當年如有沒有科萊特的慧眼獨具,就沒有影壇巨星奧黛麗赫本的誕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00的網紅Moviemat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分別憑《解碼遊戲》(The Imitation Game) 及《傲慢與偏見》(Pride & Prejudice) 兩度入圍奧斯卡的姬拉麗莉 (Keira Knightley),將夥拍《永遠的愛麗絲》(Still Alice) 導演華殊韋斯特摩蘭 (Wash Westmoreland),以法國國寶級...
金粉世界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晚到信義威秀看3D數位修復版的《末代皇帝》,上一次在戲院這部電影是32年前,我16歲的時候,今日再看,感觸更深。
溥儀生為皇帝命,卻從小到大只能為別人而活,不斷面對被迫的生離(小時候追著被轎子扛走的奶媽,長大後追著被車載走的老婆),直至死別才猶如紫禁城龍椅下那隻終於爬出罐子的蟋蟀,真正獲得了自由;既是無奈的人生,亦為時代的悲劇。
雖然電影的3D效果是後來加工的,但效果卻是出乎我意料的棒!如果你曾看過《末代皇帝》,也喜歡這部電影,那麼你絕不能錯過這個首度在台灣上映的3D版本。
《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是一部由英國、義大利、中國合作拍攝的歷史傳記電影,講述中國最後一位皇帝溥儀的生平。貝納多貝托魯奇導演,尊龍、陳沖、彼得奧圖主演的《末代皇帝》是中國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首部獲得中國政府全力配合,在中國境內拍攝的西方電影,該片獲得1988年4月11日舉行的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9項大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剪輯、最佳原創電影配樂,和最佳混音,亦讓《末代皇帝》成為繼1958年電影《金粉世界》(Gigi)在1959年第31屆奧斯卡大獲全勝(入圍9項全部得獎)之後,第二部在奧斯卡獲得9項提名並且全部獲獎的電影。
而《末代皇帝》挾著在奧斯卡大勝之勢,成為在中國大陸拍攝的外片來台解禁之第一炮,全台觀眾趨之若鶩!1988年上映之初,西門町的豪華、國賓兩大龍頭幾乎場場爆滿,當時戲院為了增加放映場次,甚至在還沒清場完畢就讓下一場的人先進場以縮短場距。
當年《末代皇帝》在台灣從4月23日一直上映到10月21日,全台總票房總計新台幣110,415,850元,成為台灣電影票房史上首部突破億元的電影,並穩坐1988年全台最賣座的電影,票房遠遠勝過二、三名的《第一滴血第3集》與《致命的吸引力》。
附錄:1988年台灣上映電影票房排名 Top 30
1. 末代皇帝(票房:110,415,850)
2. 第一滴血第3集(票房:32,991,620)
3. 致命的吸引力(票房:31,795,920)
4. 警察故事續集
5. 鬼使神差
6. 正宗鱷魚先生第2集
7. 來去美國
8. 飛龍猛將
9. 英雄本色續集
10. 龍之家族
11. 老虎出差
12. 八星報喜
13. 雲杜娘
14. 軍官與間諜
15. 終極警探
16. 龍年
17. 風雲際會
18. 最佳損友
19. 驚異大奇航
20. 報告班長2
21. 法內情
22. 大丈夫日記
23. 魔鬼阿諾
24. 機器戰警
25. 七小福
26. 金甲部隊
27. 新外星人
28. 銀行風雲
29. 腥風血雨
30. 發暈
金粉世界 在 Fan-Chiang Yi 范姜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推今天剛上映的配樂電影:《我的學生都是配樂大師 》!
🎬史上第一次配樂電影連發! 不能錯過的三部精彩電影
對每個電影配樂愛好者來說,能夠從那些幕後的創作故事、作曲家的人生歷程,都有助於了解作品核心,更近一步的深入作品。
談到跟電影配樂有關的電影,從 2008 年《菲力普葛拉斯:12樂章》、 2018 年《電影配樂傳奇》、《坂本龍一:終章》後,今年更是難得的百花齊放,一次上映好幾部,除了 3/20 上映的《搖滾師匠:細野晴臣》,光在 3/27 星期五就同時上映三部,包括以大師級的歐洲配樂家為主角的紀錄片《聲入奇境:經典配樂大師》;曾以《色戒》獲得金馬獎,台灣人相對熟悉,也是許多人非常喜歡的配樂家紀錄片《奧斯卡配樂大師:亞歷山大戴斯培》;以及一個默默無名,但卻教出如 John Williams、Jerry Glodsmith 等好萊塢知名配樂家的老師,配樂版的春風化雨《我的學生都是配樂大師》。
接下來,就快速帶大家了解這幾部電影的重點吧!
聲入奇境:經典配樂大師
繼第一部集結 Hans Zimmer、John Williams、Brian Tyler 等好萊塢電影配樂家,宛如一部電影配樂教科書的《電影配樂傳奇》後,《聲入奇境:經典配樂大師》則是延續了電影配樂傳奇的精神,從法國新浪潮談到當代好萊塢,從藝術電影談到商業鉅作,透過作曲家訪談與精彩片段收錄,一窺經典電影們的配樂創作幕後。
在片中,除了有如《阿拉伯的勞倫斯》配樂家、三屆奧斯卡得主 Maurice Jarre 等已逝配樂家的珍貴片段,也能看到《大河戀》配樂家 Mark Isham、《水底情深》、《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配樂家 Alexandre Desplat;三座凱薩獎得主、《放牛班的春天》配樂家 Bruno Coulais;以及創作出《不可能的任務》招牌旋律的 Lalo Schifrin 等配樂家的精采訪談。
奧斯卡配樂大師:亞歷山大戴斯培
如果你曾被《色,戒》中,隨著王佳芝逐漸邁向悲劇的音樂主題所觸動,或是對在《水底情深》中,透過口哨帶出女主角 Elisa 的心境的做法印象深刻,這些都是作曲家 Alexandre Desplat 在深入角色後的創作。他曾在受訪的時候分享過,自己在創作時,最關心的就是角色,如果有長期關注他的配樂,應該都不難發現這一點,而這兩部電影也為他帶來許多大獎的肯定,如前者獲得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後者與《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兩個作品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音樂獎。
出身法國巴黎的 Alexandre Desplat,憑藉著深厚的古典素養,深入角色、細膩且變化多端的配樂風格,讓他逐漸成為全球影壇知名、各大導演爭相合作的電影配樂家。在《奧斯卡配樂大師:亞歷山大戴斯培》這部紀錄片中,除了訪問許多曾和他合作過的導演、明星們,也將隨著他深入配樂現場,揭開那些從未曝光的精彩幕後。
我的學生都是配樂大師
有別於其他以電影配樂為主題的紀錄片,《我的學生都是配樂大師 》則是唯一一部真人實事改編的音樂電影。主角 Mario Castelnuovo-Tedesco 是一位曾在 1940 – 50 年代為超過 200 部好萊塢電影譜曲配樂的猶太裔義大利籍作曲家,因為當時的時空背景,讓當時的好萊塢製片商不願意讓他的名字出現在電影中。
即便如此,他最為人所知的是在音樂教育的貢獻,麾下的學生都是後人熟知的大師級配樂家,包括:《星際大戰 》、《大白鯊》、《E.T.外星人》、《侏羅紀公園》等大片的配樂家 John Williams;《金粉世界》配樂家 Andre Previn;《第一滴血》、《異形》、《神鬼傳奇》配樂家 Jerry Goldsmith;《第凡內早餐》的經典主題曲〈Moon River〉創作者 Henry Mancini;《玩具總動員》、《怪獸電力公司》、《婚姻故事》配樂家 Randy Newman 等等。
在《我的學生都是配樂大師 》中,將能看到主角指導這些未來的大配樂家們的編曲、配樂、彈奏的教育方式,以及主角和學生們教學相長的互動關係,看完更能夠理解配樂大師的養成的其來有自,是一部不能錯過的配樂電影。
今年,緊接著還有 Ennio Morricone 的紀錄片上映,敬請期待啦!
金粉世界 在 Moviematic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分別憑《解碼遊戲》(The Imitation Game) 及《傲慢與偏見》(Pride & Prejudice) 兩度入圍奧斯卡的姬拉麗莉 (Keira Knightley),將夥拍《永遠的愛麗絲》(Still Alice) 導演華殊韋斯特摩蘭 (Wash Westmoreland),以法國國寶級女作家柯蕾特 (Sidonie-Gabrielle Colette) 的人物傳記電影《Colette》挑戰影后寶座。
華殊韋斯特摩蘭上一次憑《永遠的愛麗絲》令多次入圍奧斯卡的茱莉安摩亞 (Julianne Moore) 成功捧走小金人,更成為史上首位囊括康城、柏林、威尼斯三大國際影展,以及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 (BAFTA)「最佳女主角」獎項的大滿貫影后;因此姬拉麗莉這次的表現令各界高度期待。可惜一向與韋斯特摩蘭聯合導演兼同性丈夫李察葛拉薩 (Richard Glatzer) 2015年因「漸凍症」(ALS) 過世,二人只能透過《Colette》的劇本作最後一次合作,亦令這部電影添上多一重浪漫意義。
《Colette》講述40年代曾入圍「諾貝爾文學獎」的巴黎女作家柯蕾特的傳奇一生。這位被視為文壇女性的重要象徵,不但是作家,也是傑出舞蹈家與演員,媲美同時代另一位時尚名人香奈兒 (Coco Chanel)。柯蕾特的著作《金粉世界》(Gigi) 更被改編為同名奧斯卡得獎電影,橫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九大獎項;《Colette》這個台前幕後的華麗組合,令電影備受矚目,成為各大影展奪獎大熱﹗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V3sXVa5-k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