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園
呢幾日都同左QQ去香港公園玩,住係港島區都係第一次去🙈🙈
感覺舒服過行 #香港動植物公園,唔使行得甘辛苦,而且金魚池有好多金魚🤣🐢池亦有好多龜🤣,睇到QQ好開心,並不是得幾條或幾隻🐢🐠,
今是QQ亦都十分合作,又肯自已跑下又行下全程唔使我抱,仲睇左好多不同品種鳥類,當睇到悶既時時候旁邊仲有一個 #幾層高既遊樂場,真係好吸引,大家假日可以帶小朋友去放電
地址 : 香港中區紅棉路 19 號
地下鐵 金鐘港鐵站 C1 出口
巴士 1, 5B, 6, 6A,6X, 10, 12, 12A, 12M, 15, 15C, 23, 23B, 26, 37A, 37X, 40, 40M, 66, 75, 90, 90B, 97, 101, 103, 104, 109, 111, 113, 115, 590A, 601, 603P, 619, 629, 681, 681P, 690, 720A, 789, 905, 930, 934, 935, 960, 961, 962, 962B, 962x, 967, 968, 969, 969A , 969B, 978
小巴 1A, 2, 3, 3A, 9, 10, 22, 24A, 24M
附註 : 香港公園內並無公共停車場,市民如要駕車到香港公園、請使用下列公共停車場:
金鐘政府合署停車場(經法院道)
公園(戶外設施) 每日上午6時至晚上11時
https://www.lcsd.gov.hk/tc/parks/hkp/index.html
#港島好去處
#親子好去處 #香港公園觀鳥園 #香港媽媽
#中環
#hkpark #hkblogger #sohappy💛💟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使徒,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Youtube訂閱請點 ➡︎https://goo.gl/aueB8E *Facebook專頁➡︎https://goo.gl/2FNksL *Instagram:apostle1203 *字幕支援 ➡︎https://goo.gl/NIrr9d *籌旗助養本公子➡︎https://goo.gl/...
「金鐘站去動植物公園」的推薦目錄:
- 關於金鐘站去動植物公園 在 速龍哥與薯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金鐘站去動植物公園 在 蕭家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金鐘站去動植物公園 在 蘇浩 Anthony S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金鐘站去動植物公園 在 使徒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金鐘站去動植物公園 在 熱血阿傑黃仕傑Gallant M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金鐘站去動植物公園 在 熱血阿傑黃仕傑Gallant M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金鐘站去動植物公園 在 點由金鐘站行去香港公園體育館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金鐘站去動植物公園 在 Monster Learning - 暑假的尾聲~寫生作結尾 大家知 ... 的評價
金鐘站去動植物公園 在 蕭家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城市裏的人、事、文化,甚至城市景觀,其實都埋藏了殖民地的印記,可以這樣說,這一切是深印在香港、香港人的骨髓當中。//
========================
詳盡版本,可到 http://bit.ly/2tiB2ng
========================
當維多利亞公園變成了習近平公園
「知己一聲拜拜遠去這都市,要靠偉大同志搞搞新意思!」
隨着不同媒體報導有關政協委員佘德聰的提議,認為「中央政府應在合適時間,促使香港特區政府去掉和減少殖民政府留下的符號,如由香港的地名和道路名開始。」羅大佑《皇后大邊中》的這句歌詞開始瘋狂被引用,但其實這個提議一旦被實踐,香港將會面臨翻天覆地的改變。
「香港地的殖民地符號俯拾皆是,連同澳門那些,根本多得可以寫一本書。」四五年前,一位前輩的這句,催生了我的第一本著作《戀殖世紀:港澳殖民印記》,也是因為這本書,令我驚覺這城市裏的人、事、文化,甚至城市景觀,其實都埋藏了殖民地的印記,可以這樣說,這一切是深印在香港、香港人的骨髓當中。
那我們不如來盤點一下,假如真要刪去這些殖民地符號,香港究竟要改變些甚麼?
先以街道以言,一大堆與英國人物有關的街名,如皇后大道中、英皇道、彌敦道、謝斐道、駱克道、莊士敦道等等,都已經足夠令你費上好幾擔心機,然後就到地鐵站站名:太子、佐敦等固然留不得,堅尼地城也要改,至於金鐘亦留不得,因為其英文名Admiralty可以回溯至英軍海軍總部的歷史,要改。
再來就是城市中的一些擺設、設施。維多利亞公園內的女皇銅像、動植物公園內的英皇佐治六世銅像、匯豐銀行前的昃臣像,統統都要消失,還有以往電視劇裏常見的都爹利街煤氣燈,有徽號的郵筒(這個的清洗已經開展了)也不可能留下,還有那未必有太多人知道的怡和午炮,也要變了。
建築物方面,鐘樓、茶具文物館(前三軍司令官邸)、美利樓、醫學博物館、西港城、藝穗會等,殖民色彩太濃厚,不留;還有馬會、香港大學這些都與殖民地歷史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不可留,還有,英治時期就留下的郊野公園,也是英國人城市規劃的一大重點,更加是萬萬不可。再拉遠一點,還有法庭內法官和律師的假髮、每年一度毅行者活動的比賽路線(當年啹喀兵的訓練路線),政務官制度、太平紳士等,統統都是英國人留下的點滴。
以上內容當然不是全部,但已經是超級大工程,足夠嚇人了;但更嚇人的是,這工程其實早已在不知不覺間啟動:不只是郵筒的英國皇室徽號遮蓋、舊建築物的名字被改、郊野公園被垂涎,而是由很多細微的地方入手,法治精神、程序公義、生活文化等,其實都已經被逐少逐少的改寫、扭曲,所以,不要以為當有一天,維多利亞公園易名為習近平公園時,這工程才正式開始,反過來,當那天到來時,戲碼應該上演完畢了。
佘委員認為這「去殖」舉動是愛國情懷的培育,但於我來說,這其實是點燃反抗情緒的火藥引,因為「對過去的眷戀是因為對現況不滿的投射」,這一點,是我當年回應記者有關「戀殖」看法是的答案,至今不變。
============================
我的文章
博客:https://siokai.blogspot.hk/
Medium:https://medium.com/@alvissio
金鐘站去動植物公園 在 蘇浩 Anthony S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社交媒體發達的年代,「去組織化」固然是大勢所趨,但一味把「組織」和「政黨」妖魔化,人人避之則吉,我認為是過猶不及。問題的關鍵是如何重建各群體間失去已久的信任,呼籲各大傳統團體和大佬放棄無謂的尊嚴。
最沉重的覺醒
-訪一群「被熱狗」的行動派年輕人
官員與傳媒引述的各路消息人士都說,清場在即。三子早揚言自首,學聯與學民的領袖人物亦先後表明,一旦警方清場,會留在佔領區內等警察拘捕,承擔「公民抗命」的法律責任。即將踏入50日的雨傘運動,是否就要到此為止?
一個潛伏已久的問題終於浮上水面:清走了雙學三子,清走了「大會」,是否就等於清得了場?走在各佔領區,會聽到不少講壇中有年輕人激昂發言,指如果警方清場就轉移陣地圍魏救趙,或另僻地點延續佔領。
為數不少的佔領者,還未甘心就此結束。
雨傘運動促成公民覺醒,同時也催迫著參與其中的人急速成長;除了擔起與京港政府談判大任的學運領袖、在佔領各區縝密組織的學生幹事,也包括一群沒有抗爭經驗卻在傘運中被推上最前線的年輕人。他們在龍和道揭渠蓋起城牆,在旺角抵擋兜頭扑的警棍;他們當中有些人,則「拆」了金鐘大台,三區到處貼「提防左膠」的海報,或在海富橋撒下不滿學聯的單張再殺上傾偈會「踩場」。
許多人因而給他們一個標籤:「熱狗」。聽到自己被人喚作「熱狗」(熱血公民成員別稱),他們卻又會即時「妖」出聲,強調自己完全自發,不從屬任何組織。他們僅透過手機即時通訊群組,與曾並肩作戰的戰友緊密聯繫,適時動員。
在仗義匠人與藝術創作者的感人小故事以外,佔領區之中,暗流竄動;在一場沒有「大會」的運動裏,不跟隨任何組織、不依附任何領袖的參與者,要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
記者訪問了4位來自同一行動群組的學生成員;你或許不認同他們的言行,但他們躁動底下的挫敗與掙扎,你是否也感同身受?
「成長」
「如果今次爭取唔到,我一定會用盡辦法離開香港。」
中六自修生阿杰如是說。從前,他偶爾參與遊行集會,但不算緊貼時事,「咩新聞都唔睇」,只間中看看被指離地左膠的《主場》;早知道2014下半年香港必有一番風雨,但從未想過要親身走出來。然而,在9月26日深夜,他看到防暴隊出動的消息,沒有猶豫,便立即趕赴添美道。
佔領40日以來,這位年僅18歲的中學少年,習慣了夜夜瞓街,習慣了備齊口罩眼罩安全帽,睡在距警察防線僅數米處;也習慣了在人群中識別誰是便衣,習慣在旺角放哨時停在綠燈前,試探尾隨者。
他也習慣了透過Whatsapp,與因佔領結識的戰友反覆討論「升級」的可能性,從貼海報掛橫額,到佔領與衝擊,都有。10月至今,他曾參與策動過數次以留守(非快閃)為目標的升級計劃,但均因內部分歧或人數不足等問題,終未成事。對於「鳩衝」、「搞事」,甚至是「累及老弱婦孺」的指控,他不以為然:「若然冇被清場嘅覺悟,我覺得,係唔應該落嚟佔領區。」
夜宿街頭,生活顛倒,阿杰爭取的是一個不受內地一再干預,會聽民意的政府,讓香港人可以決定自己的未來。「譬如每日百五個新移民,如果香港人最後決定係接受,fine,但要由香港人自己決定。」
若果今次失敗,阿杰預見23條,新界東北等一道道關口,均將接連失守;他形容,香港將走投無路。
「前線」
10月18日,旺角「光復」翌晚,警方再強攻旺角,多名示威者被打至頭破血流。928以前從未參與過遊行的中四學生Mandy,及其同學Katherine,當晚就在旺角站E2出口前線的第二、三排;她們除了口罩一無所有,帶來的雨傘已遞上最前線。面對全副武裝的警員,與高舉著的無情警棍,Katherine與Mandy兩個瘦弱的小女生雖然害怕,仍願意站上第二排,身上只得口罩,卻覺得自己「有裝備,就梗係要幫」。
在警暴陰霾下的旺角街頭,戴上「裝備」不是為了保護自己,而是為向警員示意「你要打,就打我」。就讀嶺大的Tweety當晚亦在前線,她形容自己是「full gear」,但在戴上安全帽前掙扎了好一輪。「警棍係專扑有安全帽嘅人,戴咗一定畀人扑……當時係覺得,算啦,由得佢扑。既然你有晒裝備,點解唔行前啲,扑中我好過扑中啲冇頭盔嘅人……雖然我淆到PK,但都叫有層保護。第一排嘅人為咗後面嘅人唔好受傷,點都要食幾吓警棍。好恐怖。」
Tweety的同系同學Peter,正是被警棍打得頭破血流者之一,頭上縫了一針。「呢度係香港,警察拎住支棍唔係扑壞人,係扑普通市民、一啲爭取緊公義嘅市民嘅頭,究竟係咩社會要逼到我哋咁…」警員追打市民的畫面,不斷在Tweety的腦內回放,事發後數晚不能自制地大哭,也無法入眠。「見到旺角班人頭破血流仲坐喺金鐘,我忍受唔到。我明白大家需要喺唔同嘅位置去守,但我良心唔容許我坐喺度一齊唱歌、拍手……我會心理不平衡。」
因為旺角時有危險,本較常到金鐘的阿杰、Tweety、Katherine與Mandy,在旺角光復戰後均決定遷守旺角。Katherine認為:「金鐘相對冇咁危,同埋嗰班人都係純粹過去坐,但旺角係作戰狀態。」
在金鐘可以「一覺瞓天光」,但在旺角則是苦不堪言。睡在前線的阿杰形容,半夜只要有任何喧嘩聲、甚至只是拖喼擦地聲,也會令他即時「彈起」;Tweety則指,在旺角根本不算睡覺而只是合眼歇息,曾試過睡到一半要起身圍堵來犯的藍絲,也有人會故意在深夜走到營帳旁大叫「起身啦!」,干擾佔旺者休息。近來清場傳聞滿天飛,她不敢使用睡袋,「驚有事走唔切」。
守住前線一個月,阿杰身心俱疲抵受不住,近日退至後方當「村民」;看到學聯周永康早前預計,佔領會持續至明年,阿杰第一反應是:「痴線,我想返屋企呀。」
「好想件事快啲完」,放學後穿著校服來到旺角的Mandy慨嘆。這大概是佔領者與政府之間,唯一的共通點。
「行動」
口裏說著想完,但眼見佔領近50日以來一直未見絲毫成果,這群年輕人仍然堅守在佔領現場,並頻繁討論升級的可能性;清場流言既出,則改為討論如何延續佔領運動。
阿杰的手機裏,有十數個Whatsapp群組互通佔領區消息,有事發生就透過群組動員。這些群組大多在龍和道、海富橋等不同行動中成立,行動起來,毋須任何人領導;他們經常在佔領區相討策略、交換消息,有人話多有人寡言,但沒有人可以主導討論。在行動現場,則靠大家各自「執生」。
四位受訪者所在的群組有二十餘人,除了中學生與大學生,也有出身不久的在職人士,有公職人員,甚至有一位幼兒的母親;群組是在上週六的動植物公園撐黃傘行動、以及同日稍晚的海富天橋行動期間設立的。
被視為「大會」的一方對「升級」有保留的一大原因,是佔領人數本已不足,再闢戰線會危及原有佔領區;但Tweety等人卻觀察到,參與佔領的人不斷流失,正正是因為佔領區相安無事的氣氛:「有不少朋友都開始退吓火線…既然冇咩事嘅,又何必喺度消耗體力。好多人係因為冇升級行動先離場,如果開多一條防線吸返啲肯守嘅人返嚟,點解唔做?好多人走咗,係因為你冇嘢搞。 」
海富橋行動翌晚(週日),即有高登網友圍住大台要求咪手陳小萍就其言論道歉當晚,這一組人圍在立法會旁洗手間外的廣場,討論當晚可能採取的「升級」行動。不同行動群組人員有所重疊,相互通訊之下,當晚有至少4個來自不同群組的代表聚首,甚至一度有一組長駐旺角的行動者來到金鐘待命;行動已有完整方案,但視察目標地點情況後,行動者們考慮到警力與己方人手等不同原因,決定暫緩。
約定下次時地後,行動者便四散;雖然最終沒有「嚟真」,想必亦使一直監視的便衣警員,白緊張了一輪。
「熱狗」
香港社運界中的「左右」之爭由來已久,雙方互相指控,幾到非黑即白的二元地步。關注不同範疇的社運人被一概打成「左膠」,而行事較激進的,又往往會被質疑是「熱狗」(「熱血公民」成員)。本來對香港政治組織光譜不甚了了的幾位受訪者,也因為參與「升級」行動,迅即被喚作「熱狗」。
說起「熱狗」稱號,Tweety即「妖」出聲,而Katherine和Mandy則感傷心、無奈。Katherine如此解釋:「我出嚟唔係有意想搞亂檔;我哋係自發,唔想畀人覺得我哋係有組織咁搞破壞。」
「熱狗」、「左膠」標籤滿天飛,Tweety形容這某程度上是「政黨政治角力……有啲打手或支持者,互相中傷、抹黑」,才導致大家對不同人有成見。但網上訊息太多,來源無從稽考,難以證實;她強調對運動中的所有人,不論本身來自什麼政治組織,都應按其個人的行動去判斷。阿杰對這些指控則較坦然,反指「呢個係民眾自發嘅運動,政黨冇必要插旗。你要(行動)你咪做囉,件事(對運動)有好嘅影響就夠,冇必要畀人知係咩組織。」
「抗命者」的身份,先於任何組織,也先於「網民」。在傘運之前,阿杰與Tweety甚至不是高登等網上討論區的常客,是在運動開始後才多有上高登「收料」;但隨著警方對高登的監控越見嚴密,甚至拘捕在討論區上作呼籲者,高登作為行動策劃平台的功用漸失。將行動派全歸為「高登仔」,也是一種誤讀。
以「熱狗」或「搞事」形容他們並不適當,但他們對「大台」與「左膠」的怨憤,卻是真真切切。在傘運之前,阿杰不知道「左膠」指的是什麼,但在佔領現場看到「提防左膠」的海報,加上幾次行動的經歷才「明白」。那他現在理解的「左膠」是什麼?「我覺得左膠係從內而外去瓦解運動嘅,佢哋做嘅嘢會令到(運動)入面做嘢嘅人投入程度減低、危機意識降低,令人覺得『已經做咗嘢』。」
在行動派年輕人之間流傳著龍和道一役金鐘大台「出賣」眾人之說,指在龍和道被佔領後、警方清場前,有人回到夏慤道召援,但大台卻開咪叫夏慤道留守者毋須前往,指龍和道「夠人」,又放任警員通過佔領區增援,「即係由得我哋死」。這個版本在網上流傳極廣,但傳媒報道均未有提及;記者曾就此向「大台」查詢,事已隔一月,咪手之一張秀賢表示不記得情況,另一咪手陳小萍則表示,不會再就大台運作受訪。
一如過往那些無窮無盡的「左」「右」之爭,雙方各執一詞之下真相隱沒,傘運以來行動派與「大會」的齪語,恐怕將一直延續到之後的運動當中。
週日「散水」後,這一個行動組另有任務:他們以家用印表機印製出數百張A4海報,準備在金鐘佔領區張貼。海報款式多多,有黑警暴行也有議員醜態;有勸大家不要再區分金鐘人旺角人的團結呼籲,也赫然有「提防左膠」。
「公民抗命」
上週某夜近十點,學聯在旺角的傾偈會即將開始。一群目測平均年逾50的叔叔嬸嬸聚集在學聯帳前,未等到傾偈會開始已在討論,討論著戴耀廷的自首建議:「佢自己自飽佢啦」;「成日叫人自首,真係想打柒佢。」有一款在佔領區隨處可見的海報,畫出一個持傘抗爭者對戴耀廷說:「自首你自己去,我哋重要做真抗爭。」
清場流言傳出前,佔中三子已多番呼籲佔領者自首,後又有學民黃之鋒及學聯岑敖暉等人,表明一旦警方清場,將死守已有佔領區,等待警方來捕;因為承擔罪責,是公民抗命的一部份。然而,正如「佔領」已不再是戴耀廷提出的「佔領」,佔領者對「公民抗命」的理解,又可以有幾一致?
四位受訪者均不認為警方有能力徹底清場;阿杰認為,警方沒有足夠警力,無能力同時清三區;Katherine則相信市民自會再走出來,佔領區將無限復活。他們所在的行動組已議定警方一旦開始行動時,將有何對策。
佔領者不言退,但在警方大規模清場陰影下,應否留下被警方拘捕的抉擇並不遙遠。認同抗命者須承擔罪責維護法治的Tweety指,若警強硬清場、佔領行動各戰線全面潰敗的情況下,會接受被捕,但不會自首。一直瞞著「藍絲」家人參與佔領的Katherine坦言,走出來雖已有心理準備在行動中被拘,但因為家庭壓力,行動時會盡量避免被捕、亦不會自首,但她強調「如果屋企人係支持嘅,我唔介意行到嗰一步」。
七月二日凌晨,阿杰身在遮打道;他觀察著學聯預演佔中,得出「班人好蠢」的結論,便轉身離去。面對會否自首、被捕的問題,阿杰認為投案「冇意思」,最多為政府帶來處理上的困難,認為是「成本大、得益小」。
他又引「以法達義」概念來解釋自己的選擇。「人哋話我哋破壞法治,但公民抗命本身係一個合乎法治嘅行為;法治有四個層次,其中最高係以法達義,法律唔代表正義,我可以做正義嘅嘢但犯法。我而家喺條街到集會,其實我冇錯,但我犯法。我覺得講到法治,我唔自首冇問題,因為我做緊一啲正義嘅嘢…我唔係唔接受法律制裁,但我唔會主動去(投案)。」
記者提醒,把法治最高層次以「以法達義」四字概括者,正正是提倡自首的戴耀廷,阿杰一臉驚訝。
金鐘站去動植物公園 在 使徒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Youtube訂閱請點 ➡︎https://goo.gl/aueB8E
*Facebook專頁➡︎https://goo.gl/2FNksL
*Instagram:apostle1203
*字幕支援 ➡︎https://goo.gl/NIrr9d
*籌旗助養本公子➡︎https://goo.gl/DbpmzG
=============================================
香港動植物公園
地址:香港中環雅賓利道
開放時間:
噴水池平台花園:上午5時至下午10時
溫室 / 教育及展覽中心:上午9時至下午4時30分
其他:上午6時至下午7時
交通:於中環、金鐘或銅鑼灣港鐵站乘搭巴士
從中環開出:3B, 12, 13
從金鐘開出:12A, 12M, 40M, 40P, 40
從銅鑼灣開出:23B
費用:全免
=============================================
=============================================
==============================================
#放假去邊度#動植物公園#使徒
金鐘站去動植物公園 在 熱血阿傑黃仕傑Gallant M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很多朋友告訴我,網球蝦養不活,但在我了解他們的飼養方式,還有親自去看過溪流生境後發現,網球蝦並不難養,只是大家都認為,牠的網子(濾食足)有收入口中的動作,應該就是有吃呀⋯(水缸的水中什麼都沒有,牠吃了什麼?)?因為在溪流中有很多有機物可以濾食呀!
想清楚後,就在水族館買了幾隻來養,發現牠們固定待在水流處,所以就用壓碎的魚飼料來餵食,果然狀態還不錯,養超過半年已經脱三次皮了!跟大家分享,只可惜牠們繁殖要降海,不然一定很好玩。
熱血阿傑的演講與邀約
演講對象:國小,國中,高中,大學,教師研習,親職教育,社區再造,林務單位、國家公園教育解說訓練(在職與志工)。
➡️演講主題⬅️
特定生物專題:
昆蟲世界大驚奇
國內外鍬形蟲
國內外螳螂
神奇的角蟬
吃蟲行不行(昆蟲上菜)
昆蟲超能力
盔甲武士-甲蟲
不可思議偽裝生物
台灣原生蘭
世界各地生態旅遊:
跟著熱血阿傑找動物
秘魯
馬達加斯加
澳洲
東南亞各國
專論心得:
親職教育課程
生命態度教育
人生翻轉勵志
雨林探險
地區:台灣本島、外島皆可(交通費另計)
海外地區由「自然野趣」統籌辦理。
自然創作專題:私訊細節
親子共學班可組團報名:每堂課兩小時(看課程內容排定,室內課程與戶外觀察皆可),親子上限8對(小朋友上限10人),學員年齡限制三歲以上,最好的配置就是三到五歲 or 四到六歲、六至九歲、九至十二歲這樣,雖然混齡也可以,但平均年齡較能均衡學習。室內需自行準備場地(需有投影機或播放設備,黑板或白板)。
(目前開放新竹以北,或搭配我的其它行程)
時間細節請私訊聯絡也可Email:shijak0526@gmail.com
2019個人介紹
姓名:黃仕傑 人稱:熱血阿傑
入圍第53屆金鐘獎最佳兒少節目主持人
1973年生於台北,從小不愛念書成績總是吊車尾,只喜歡觀察自然、飼養動物,僅完成國民義務教育,即投入就業市場。金門退伍當年因工作傷害,右手4隻手指遭截肢,反成為人生轉戾點!再度回到心中嚮往的生態世界,努力自學台灣原生動、植物知識。十多年來造訪東南亞、非洲、南美洲、澳洲各國,深入杳無人煙的熱帶雨林,紀錄森林現況,並拍攝植物、動物原棲地照片、影片於網路各社群平台推廣生物之美。曾任科學委員會生態影片昆蟲行為顧問、台灣大學國科會計畫助理、嘉義大學昆蟲館計畫助理、生態節目台灣全記錄生態講師,生態節目「好好玩自然」生態講師兼任主持;帶領親子走入自然觀察並專心於自然生態攝影、寫作,並隨時於各社群發表自然觀察經驗。
專欄:
國語日報科學版
經典雜誌
遠流科學人
中研院數位島嶼網站
各林區管理處、國家公園解說志工訓練講師
國家地理雜誌生態營隊 講師
孤獨星球自然觀察營隊 講師
自然野趣教育機構昆蟲 講師
野性中國 野生動物攝影訓練營 導師
著作:
2008『長戟大兜蟲』(親親文化出版)、
2012『昆蟲臉書』(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2012『霸王甲蟲小百科』(人類智庫出版)、
2013『帶著孩子玩自然』(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2013『蕙蓀林場100種常見的昆蟲』攝影作品(國立中興大學林管處出版)、
2014『超震撼甲蟲王』(人類智庫出版)、
2015『螳螂的私密生活』(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2016『鍬形蟲日記簿』(紅樹林出版)、
2017『好家在森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2018『甲蟲日記簿』(紅樹林出版)、
2018『昆蟲上菜』(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2019『鍬形蟲日記簿新版』(紅樹林出版)、
2019『不可思議!讓你猜不透的生物偽裝術』(幼福文化出版)、
康軒文教-國小六年級下學期第五課課文「馬達加斯加 出發!」作者
阿傑的手怎麼了?
⬇️點入連結就知道⬇️
https://youtu.be/gV2GUQoVjug
蘋果日報:
專家學者鑑定後,認為協助田野調查工作的黃仕傑從發現到採集研究貢獻極大,因此以其名命名。『仕傑擬迴木蟲』
新發現! 墾丁現3擬步行蟲 | 即時新聞 | 20150121 | 蘋果日報
黃仕傑flickr:shijak0526
黃仕傑頻道:熱血阿傑
黃仕傑微信:shijak0526
黃仕傑微博:黃仕傑TAIWAN
習慣使用攝影裝備:
佳能5D3
佳能100mm f2.8L 微距鏡
佳能17-40mm f4L 廣角鏡
佳能MP-E65 f2.8 五倍超微距鏡
圖立10-17mm 魚眼鏡
適馬150-600 f5.6 長焦鏡
佳能600EXII 閃燈
佳能430EXIII閃燈
佳能MT-24 微距雙閃燈
DCR-250 微距鏡片
習慣拍攝影片剪輯裝備:
iphone 8+
iphone X
iphone XS
MAC PRO
#甲蟲日記簿
#鍬形蟲日記簿
#好家在森林
#昆蟲上菜
#螳螂的私密生活
#帶著孩子玩自然
#不可思議讓你猜不透的生物偽裝術
#甲蟲軍團
#霸王甲蟲小百科
#昆蟲臉書
#iphoneXS拍攝
#自然野趣
#shotoniphone
#insect
類別
寵物與動物
可以參考超威文章
https://fishbook.com.tw/%e7%b6%b2%e7%90%83%e8%9d%a6%e7%9a%84%e7%a8%ae%e9%a1%9e%e5%8f%8a%e9%a3%bc%e9%a4%8a%e5%a4%a7%e5%85%a8/
金鐘站去動植物公園 在 熱血阿傑黃仕傑Gallant M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個人介紹
姓名:黃仕傑 人稱:熱血阿傑
入圍第53屆金鐘獎最佳兒少節目主持人
1973年生於台北,從小不愛念書成績總是吊車尾,只喜歡觀察自然、飼養動物,僅完成國民義務教育(最高學歷:大同國中),即投入就業市場。退伍當年因工作傷害,右手4隻手指遭截肢,反成為人生轉戾點!再度回到心中嚮往的生態世界,努力自學台灣原生動、植物知識。十多年來造訪東南亞、非洲、南美洲、澳洲各國,深入杳無人煙的熱帶雨林,紀錄森林現況,並拍攝植物、動物原棲地照片、影片。曾任國科會生態影片昆蟲顧問、台灣大學國科會計畫助理、嘉義大學國科會計畫助理、台灣全記錄生態講師,「好好玩自然」生態講師兼任主持;帶領親子走入自然觀察並專心於自然生態攝影、寫作,並隨時於各社群發表自然觀察經驗。
專欄:
國語日報科學版
中研院數位島嶼網站
台灣各林區管理處、國家公園解說志工訓練講師
國家地理雜誌生態營隊 講師
孤獨星球自然觀察營隊 講師
自然野趣教育機構昆蟲 講師
著作:
『長戟大兜蟲』(親親文化出版)、
『昆蟲臉書』(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霸王甲蟲小百科』(人類智庫出版)、
『超震撼甲蟲王』(人類智庫出版)、
『蕙蓀林場100種常見的昆蟲』攝影作品(國立中興大學林管處出版)、
『昆蟲臉書』『帶著孩子玩自然』『螳螂的私密生活』『好家在森林』『昆蟲上菜』(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鍬形蟲日記簿』『甲蟲日記簿』(紅樹林出版)。
2018第四季預計上市書籍:偽裝生物小百科。
蘋果日報:
專家學者鑑定後,認為協助田野調查工作的黃仕傑從發現到採集研究貢獻極大,因此以其名命名。
【更新】新發現! 墾丁現3擬步行蟲 | 即時新聞 | 20150121 | 蘋果日報
黃仕傑個人部落格:www.flickr.com/photos/shijak0526
黃仕傑個人頻道:www.youtube.com/user/shijak0526
歡迎造訪作者社群網站/
FACEBOOK︰黃仕傑 https://www.facebook.com/shijak0526Ta...
熱血阿傑❤️寶可夢-一人單挑代歐奇希斯Deoxys攻擊型態-老班一路咬咬-咬尖到底Pokemon go去氧核糖核酸-超能力系
金鐘站去動植物公園 在 Monster Learning - 暑假的尾聲~寫生作結尾 大家知 ... 的推薦與評價
日期:2016年8月28日時間:下午3時於金鐘站F出口等,下午5:00於金鐘站F出口解散年齡:4歲以上地點:香港動植物公園收費:原有學生/$200,非學生/$280 ... ... <看更多>
金鐘站去動植物公園 在 點由金鐘站行去香港公園體育館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youtu.be/srOyUI3rl8k0:00 金鐘站 1:19 金鐘 廊2:03 太古廣場3:20 法院道3:36 香港 公園 7:00 紅棉路8:32 香港 公園 體育館Youtub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