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迷航 導演 #李哲昕:開始製作 #烏坎事件 紀錄片時,「我戰戰兢兢」】
2011年,時任香港雜誌《陽光時務》的影片記者李哲昕第一次踏足廣東省汕尾市烏坎村。她一下車,村民已經排列好陣勢,前面的人坐着,後排的人站著,拉著長長的橫幅,開始喊口號:「打倒貪官,還我土地!」場面讓她非常震撼。
九年後,李哲昕的處女紀錄片、講述烏坎事件的《迷航》,斬獲第57屆 #金馬獎 最佳紀錄片獎。在這之前,拍了整整五六年的素材,她又剪了至少兩三年。兩個小時的《迷航》,李哲昕剪了20幾版。
「這個故事太豐富了,它就像一塊寶石的原石一樣,」她說。「所以等到開始製作的時候,我戰戰兢兢。那個壓力是來源於,我很怕把這塊原石割壞。」https://bit.ly/3nS4IPy
#延伸閱讀
主流,去死吧!—— 屬於怪咖、異類、小眾、弱勢的第 57 屆金馬獎👉https://bit.ly/36UNTgk
專訪《手捲煙》導演陳健朗:你以為找到了自己,但什麼是自己?
👉https://bit.ly/2UAaady
😽一人限定、多人團購,暢閱不受限!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用你選擇的媒體,決定你看見的世界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小端也有玩推特,歡迎關注我們:@initiumnews
#端傳媒 #金馬獎 #電影 #紀錄片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大同、周浩導演專訪 本集將專訪周浩導演,談他7/8將將上映的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大同」,他本周也特地來台灣宣傳這部影片,7/4晚上在誠品電影院還舉辦了上映記者會,主持人當天也在現場,為大家收錄了完整的致詞,還有去年一同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灣生回家」製作人田中實加,也現身力挺...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 在 齊柏林的飛閱台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看見齊柏林︱七年前的這一天】
「謝謝大家,看見台灣。謝謝台灣。」這是七年前的11月23日,《看見台灣》獲得第50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時,齊柏林站上頒獎舞台的第一句話。
齊柏林謝謝侯孝賢導演,在他找不到資源時,願意擔任監製;謝謝吳念真導演,願意為《看見台灣》配音;謝謝台灣阿布電影公司所有同事們的陪伴與付出。因為《看見台灣》,齊柏林走遍世界,讓世界各地的觀眾透過《看見台灣》,重新找到觀看「家」的角度。
雖然,齊柏林為《看見台灣II》勘景時不幸墜落,但我們沒有忘記齊導再次飛上天空,想做的是把鏡頭延伸到台灣之外,超越國界繼續紀錄。我們將以齊柏林之名,成立紀錄片獎項,藉此鼓勵寂寞的環境紀錄片創作者,正如當年侯導、吳導、何國杰老師與天使捐款人給予齊柏林的溫暖。
除了持續數位典藏齊導留下的珍貴台灣空拍影像,扎根環境教育、完成《看見台灣II》、尋找下一位齊柏林,是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最重要的使命,而每一份支持,都能讓我們走得更遠,讓更多人看見人類對環境的影響,讓土地的影像力量在世界遍地開花。
👉邀請您成為齊柏林之友
https://chipolin.eoffering.org.tw/
👉訂閱 #看見_齊柏林基金會Youtube 頻道
http://pse.is/ChiPolinFoundation
👉推薦 #齊柏林的飛閱台灣 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hipolin.org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 在 譚文豪 Jeremy Ta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世都會記得當日香港人營救理大嘅熱血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大同、周浩導演專訪
本集將專訪周浩導演,談他7/8將將上映的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大同」,他本周也特地來台灣宣傳這部影片,7/4晚上在誠品電影院還舉辦了上映記者會,主持人當天也在現場,為大家收錄了完整的致詞,還有去年一同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灣生回家」製作人田中實加,也現身力挺這部影片,記者會現場他也說明了推薦的理由。
致詞: #CNEX董事長 #蔣顯斌先生
#CNEX執行長 #陳玲珍女士(同時也是本片的監製)
#灣生回家製作人 #田中實加女士
由華人影史第一位蟬聯兩座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中國導演-周浩-執導的紀錄片《大同》,自去年金馬影展放映後即獲得廣大迴響,電影預告上線三天內就突破30萬點擊率,許多人看完後直呼不可思議,竟然有人能夠這樣近距離貼身拍攝中國地方行政系統運作,就連金馬影展執行長聞天祥老師都說:「看完《大同》,好想知道導演會怎麼拍柯P。」
這部片費時三年跟拍山西大同市長耿彥波推動都市更新的過程,改革的手法與規模之浩大,讓其他身在民主國家的觀眾們難以想像,在去年日舞影展便得到評審們讚譽《大同》是能夠近身拍攝中國官場現形記的紀錄電影,更給予「評審團特別獎」的肯定。
周浩是一位多產型的紀錄片導演,13年內完成了9部紀錄片,手上經常同時好幾部片子在進行著,其中有超過半數在國際上大小型影展都得過獎。《大同》是他第二部金馬獎得獎作品,前一部則是2014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棉花》,紀錄中國成衣產業底層工人的故事,挾著金馬獎的高人氣,《大同》將於今年七月八日正式上映。
【故事大綱】
大同,這座1600年前輝煌的古城如今正在一片新的廢墟中期待著不確定的未來。耿彥波,這位以拆建城市,發展文化著稱的市長,正準備用著非凡的手段,去實現他心目中城市發展和變革的巨大藍圖。他不僅要消除大同令人瞠目的污染,更要用古代的文明和輝煌重塑這座城市的未來。
耿彥波市長的方案大膽而冒險,他希望恢復大同在北魏年代的城牆,修建博物館,將這座榮譽和恥辱都立於煤炭開採上的城市重新變成中國人探尋古代繪畫,書法,雕刻,建築和佛教的目的地。他總是將巴黎和羅馬掛在嘴上,證明GDP和文化傳承相比,顯然後者能留給人們更高尚的品味和深刻的印象。但是,若希望實現這個宏大的藍圖,耿彥波市長面臨著艱難的抉擇,他需要拆掉10萬戶住宅,搬遷整個城市近50萬人口,並成功籌集到數倍於大同政府年收入的資金。他還需要得到政府和共產黨內其他高級官員的支持才有可能實現這一方案,而共產黨的權利平衡規則確定市委書記才是真正的權力中心,這成為耿彥波市長城市改造方案中最不可探測的因素。
耿彥波市長每天早上六點出門,十點回家,整日都在城市的各個工地視察。他面臨著工程的延期,質量的偷工減料,他直接呵斥那些工頭,如同呵斥自己手下的各位局長處長,但一人拖拽的馬車無論如何也無法飛速而平衡地前進。每天清晨,總有上訪的人圍在耿彥波市長的住所外,希望自己的問題能得到耿市長的簽字解決,而無法解決問題的人們會在城市充滿塵灰的各個角落聚集一團,彼此將怨氣和詛咒和著唾沫一吐而出。
兩年過去了,當耿彥波市長的藍圖初具規模的時候,上級省委突然宣布耿市長調到太原擔任代市長。消息不脛而走,第二天,本來以為會因為住所被拆遷而對政府部門恨之入骨的百姓們,沒想到居然發動大規模遊行要離職的市長別走,,他們沒說出口的是,房子都拆了,市長卻走了,後續重建誰來管?
耿彥波市長曾說,大同就這一次機會,沖不上去就上不去了。他還說,他所有的問題都來自這個體制。他說,他曾經的夢想是當一名優秀的記者,當他沉浸在古代詩賦的海洋中時是最快樂的。
【影片特色】
●華人影史第一位連續獲得兩座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導演周浩執導。
●片中主角耿彥波市長行事風格雷厲風行,可與台灣政壇現狀作對比。
●「都更議題」與台灣民眾貼近,可做中國與台灣兩地都更方式對照。
●大同市「古城翻新」呼應近期台北市北門重建及各地老屋再生。
●近距離拍攝大同市政運作,一窺簾幕後的中國官場文化。
【導演簡介】
周浩,職業紀錄片導演,曾擔任新華社、《南方周末》等媒體記者多年,2001年開始紀錄片製作,作品百餘次入選各類國際電影節並多次獲獎,並出任芝加哥國際紀錄片節、台灣國際紀錄片節、廣州紀錄片節評審,同時創建了紀錄片中文資訊網站鏡像中國。媒體評價,他的鏡頭如同深入中國社會生活的解剖刀。
2014年10月,周浩以《棉花》獲台灣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2015年以《大同》再度奪下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及美國日舞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作品年表】
2003《厚街》、2006《高三》、2008《龍哥》、2009《書記》、2010《差館》、2011《差館II》、2013《急診》、2014《棉花》、2015《大同》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 在 Ariel Lin 林依晨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00:00 QA第一題 為什麼不採用動畫
02:10 QA第二題 這部戲與其他以三十歲女性的電影有什麼不同?這劇本的創作動機
08:10 QA第三題 小傅導如何克服與人群相處、如果尋找合拍的攝影師、攝影師美感的問題
16:36 QA第四題 為什麼北歐取景為什麼還要分二地拍?以前拍雪景的經驗對這次拍攝有什麼幫助嗎?
【研華大師講座】傅天余X關本良 電影美學的創作相對論
看電影,是許多人不論高興悲傷、有事沒事,都會想做的一件事情。
奇幻片、愛情片、勵志片、喜劇片、記錄片、傳記電影、動畫電影‥‥
透過電影,我們情緒得以釋放,或者得到啟發,得到力量,學會放下。
原來,欣賞一部電影,也能是自我的生命教育!
而導演,就是促成電影誕生的靈魂人物,
透過演員、聲音、服裝、攝影、燈光,把要說的,用畫面表達出來,
潛藏其中的創作美學,更讓一部電影有了層次,多了細膩,增添況味。
傅天余,編劇、導演、作家,臺灣最認真歐吉桑吳念真導演的學生。
編導作品多次入圍與獲得金鐘獎項,擅長捕捉人物情感的細膩流動,
是國內各天后級歌手MV爭相指定合作的導演。
關本良,香港著名電影攝影師、導演,與王家衛、許鞍華等名導合作多年。
攝影作品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攝影、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攝影,
曾以《乘著光影旅行》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
喜歡一群人一起為了同個目標努力的感覺!
非常難得的機會能邀請到傅天余與關本良兩位大師來校,
0926請跟我們一起,聽一場電影!
講座主題:電影美學的創作相對論
活動時間:2016年9月26日(一) 6:30-8:00PM
活動地點:臺灣科技大學綜合研究大樓 RB105 國際演講廳
http://hac.ntust.edu.tw/front/bin/ptdetail,16090001.p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