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斯特看影展 #賓果遊戲 #影展文青咖挑戰
⠀⠀⠀⠀⠀
自從愛上看電影、參與影展播放的活動後,每次艾斯特無論是在與新朋友聊天或是任何社交場合(甚至是面試😅),一聽到我的休閒娛樂之一是「看影展」,都會莫名的被冠上「文青」的稱呼😂😂😂
⠀⠀⠀⠀⠀
六月的到來,準備迎接而來的是「台灣熱門影展」網路聲量最高的 #台北電影節 , 除此之外近期 #兩岸電影展 也公布今年的播放片單,之後也會跟大家分享!(居然跟北影檔期對衝,實在是讓人糾結啊啊啊😱😱😱)
⠀⠀⠀⠀⠀
一起來玩個賓果遊戲吧💁🏾♀️來告訴艾斯特你參加過哪些影展?(內有包含台灣十大熱門影展+國際四大影展+近期影展),以及其中最喜歡哪個影展的調性呢?如果沒有在上面的影展也歡迎你留言跟我說😍⬇️
⠀⠀⠀⠀⠀
👀完整賓果圖在圖二哦!如果在北影開幕前分享次數破百(記得要分享貼文+留言處附上圈選連線賓果圖🥰 )
艾斯特再來送上歷屆影展周邊紀念好禮❤️🎁
⠀⠀⠀⠀⠀
#金馬經典影展每年都不一樣
#也可以告訴我你看了哪次的主題影展😁
#台灣影迷真是太幸福了
台北電影節 Taipei Film Festival
兩岸電影展
金馬影展 TGHFF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TIDF
南方影展
Urban Nomad 城市遊牧
高雄電影節 Kaohsiung Film Festival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Women Make Waves Taiwan
金穗獎/優良劇本獎/短片輔導金
TIQFF 台灣國際酷兒影展
金馬經典影展每年都不一樣 在 金馬影展TGHFF - --- 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 --- 只送 ... 的推薦與評價
金馬經典影展 :費里尼100 ---☉ ═ 只送真心人! 限量蜜粉色紙本手冊═ 限量中的限量,#蜜粉色紙本手冊送給金馬經典影展真~心~人! 於6月24日中午12點前: 1. ... <看更多>
金馬經典影展每年都不一樣 在 [討論] 金馬把觀眾搞到分不清楚電影獎跟電影節的差別- PTT評價 的推薦與評價
所以會有人問歐洲三大影展跟美國奧斯卡哪個地位高? 其實根本就無法比因為壓根就是不一樣的東西歐洲要跟奧斯卡比的是英奧、凱薩 ... ... <看更多>
金馬經典影展每年都不一樣 在 [評論] 聞天祥談/ 金馬影展亞洲電影觀察團-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專訪金馬影展執行長聞天祥:超級影癡都想參加的「亞洲電影觀察團」從何而來?
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golden-horse-film-festival-2020/142823
--
文 by 溫溫凱/地下電影
任職過串流平台、電影雜誌社、電影發行商,
曾任金馬影展第四屆亞洲電影觀察團,
文章散見各大電影媒體平台,過著電影即工作,工作即生活的日常。
因麥可漢內克改變對影像世界的看法與想像,
相信電影是每秒 24 格的謊言,也甘願一頭栽進謊言中。
--
2007 年,位在台灣的金馬國際影展加入亞洲電影奈派克獎的聯盟陣營,
頒發所謂的「奈派克獎」,藉以鼓勵亞洲各地新銳導演,
目前是台灣唯一頒發奈派克獎項的影展。
奈派克獎是什麼?
其實全名為亞洲電影奈派克
(NETPAC,The Network for the Promotion of Asian Cinema)獎,
起源於 1990 年的印度,宗旨為希望將亞洲影片、影人推到世人眼前。
作為唯一專門推廣電影的泛亞洲組織,奈派克獎挖掘亞洲導演不遺餘力,
過往得獎者包括侯孝賢、蔡明亮、關錦鵬、許鞍華、賈樟柯、曼多薩還有金基德等人,
目前都已是當代影壇的大師,奈派克的眼光的確具有前瞻性。
關於奈派克獎的詳細脈絡,可以參考
〈侯孝賢、蔡明亮等大師都得過的「奈派克獎」是什麼?
揭開金馬影展與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的神秘面紗〉。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2746)
本篇文章將介紹另一個與奈派克獎息息相關
卻又相對獨立的團體「亞洲電影觀察團」(以下簡稱亞觀團)。
2015 年,在金馬影展執行長聞天祥的推動下,
公開徵招熱愛電影的影評寫手、素人影評或一般影迷,
選進 20 至 23 人左右組成「亞觀團」,與奈派克獎的評審一樣,
需觀賞完該屆奈派克獎的入圍影片,再開會從中評選頒發「亞洲電影觀察團推薦獎」,
是「奈派克獎」的會外獎,成為金馬影展不同於其他影展的存在。
藉此於今年專訪聞天祥,脈絡化地梳理清楚金馬影展單位對亞觀團的源起、初衷與過程。
希冀無論是回首過往或是展望未來,都能提供影迷們做為索引參考。
--
》先請聞老師談談「亞觀團」的源起和初衷
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是張艾嘉導演擔任金馬主席的第二年,
2015 年因演出賈樟柯的《山河故人》去了坎城影展,
我們都知道,坎城影展基本上是服務專業影人跟媒體的影展,不太服務一般觀眾,
但張姐卻看到影展期間有些青少年參加活動,才發現即使是如此專業的電影影展,
還是會藉由影展單位安排青少年們接觸電影,對青少年有一些特別的培養、規劃的活動。
張姐很關注青少年的藝文教育,便問我能否利用金馬資源做些什麼,
因為當時我們剛蓋一個小型試片室,業界使用的頻率還不高,該怎麼活用?
我就利用這個資源做「青少年電影課」。
其實這是聽起來無關的前提,但正因為張姐的「青少年電影課」,
我就想到 18 歲以上的影迷一定會抗議金馬只辦給 18 歲以下,
就開始思考是否能幫 18 歲以上的人辦類似規模的活動,
便和金馬同仁們討論,各種資源、想法就開始撞擊。
再來是要提到我做台北電影獎和金穗獎的經驗。
想到林書宇、何蔚庭還在拍短片,鄭有傑還在拍第一部長片的時候,
那時台灣劇情片市場非常低迷,
可是台北電影獎又能看到很多非常好的紀錄片、獨立製片,
於是我們在台北電影獎舉辦「媒體推薦獎」,
方式是請各家媒體派代表看完所有入選影片,並選出獎項得主,
想利用「會外獎」的方式,讓平常不見得會報導這方面議題的媒體朋友,
藉此多點關心和報導,希望大家不要無視這些作品帶給台灣影壇的刺激。
最後是金穗獎,當時國家電影中心還叫電影資料館,
李天(石養)(轉載按:PttChrome 打不出此字)館長問我該怎麼刺激金穗獎的能見度。
我們建議可以做「部落格達人推薦獎」(你就知道歷史有多悠久了,還在部落格),
那時我覺得影評的園地不再侷限於傳統報章媒體,尤其有這麼多新寫手在部落格上崛起,
最早像塗翔文、李光爵、RYAN、牛頭犬等等,
這群年輕寫作者跟金穗獎年輕的特質非常匹配,可是評審需要年資,稍微遙遠了一點,
那辦「部落格達人推薦獎」我也不是要挑釁評審的品味,
我只是在尋找能提供不一樣看法的人,甚至透過他們寫作的影響力去吸引、帶動市場,
這個變動也許不會很大,但一定有變化。
你會發現我喜歡搞一些會外賽,因為相較於正統的評審機制,
我一直覺得會外這些人的認真跟趣味,其實並不見得遜於專業評審。
專業評審勝在經驗豐富,以及對專業的細緻度,
而會外賽的組成,更能反映所謂專業影迷的口味,應該更能讓其他影迷感同身受。
同樣的,我也覺得整體電影寫作的位移更加激烈,
不要說傳統的印刷影評到部落格,現在各形式都有,除了文字也包含影像,
於是想利用亞觀團的機會,將這些獨特的人聚集。
總結來說,前因是我被張艾嘉主席要求做青少年電影課,
就進一步想辦一個給成年人的活動,
於是便從以前做媒體推薦獎和部落格達人推薦獎延伸,
就有了亞觀團和其評選出來的「亞洲電影觀察團推薦獎」。
》為什麼是將「亞觀團」放在奈派克獎的脈絡底下?
有些人會問為什麼不做國片,因為我們本來就有評審團選出來的金馬獎名單,
此外還有國際影評人協會的費比西獎,甚至是觀眾票選獎,我覺得金馬獎的能見度極高,
那不如關心金馬跟國際組織亞洲電影促進聯盟合作的奈派克獎。
說到奈派克獎選進的影片,相較於大型影展的得獎片,確實在影展中較為弱勢,
加上金馬獎入圍片近年強勢崛起,成為金馬影展的搶手片,
顯得奈派克獎的片子更困難讓「已經是影迷」的朋友們在第一時間關心。
透過亞觀團提高奈派克片子的能見度。
我也當然不會奢望奈派克的片子要喧賓奪主,在影展成為第一批最快賣完的片子,
但至少能讓比較誠懇又獨特的意見透過這個活動聚集。
再來,只要入選奈派克獎的作品,除了台灣導演之外,
金馬影展都會負擔機票、住宿請導演們來台灣,每屆大概 10 位左右。
我們請導演來台灣不應該只是觀光,而除了一般的映後 Q&A,導演們期待的又是什麼?
應該會想跟觀眾多多溝通,亞觀團其實就篩選出一批最專業、最認真的觀眾,
能夠讓成員們在茶敘中和導演有更深入的對話,就會超出映後 Q&A,接近專訪。
我很難期許媒體一定要對這些名不見經傳的新導演感興趣,
因為金馬期間有太多大明星、大導演可供媒體去追。
我們當然不會要求團員們一定要寫文章,或必須愛這些電影,
金馬只是提供平台和機會讓這些人能跟導演近距離對話。
後來發現效果不錯,很多導演都會跟我們反應非常喜歡亞觀團,
就對台灣或影展留下深刻印象。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屆,張大磊憑藉《八月》拿了亞觀團的推薦獎,
這是他的第一個獎,之後雖然他拿了費比西獎和金馬獎最佳影片,
但酒會上第一件事就想和亞觀團碰面,
甚至第一版的海報亞觀團的獎還擺在費比西獎的上面(笑)。
至於對金馬影展來說,我們付出的成本和資源沒有增加太多,
因為我們本來就具備了影片和場地,也本來就要負擔國外導演的機票和住宿,
並不是因為「亞觀團」才這麼做,所以我們只是再多花一點點預算和精力,
就能完成對外界來說很難達到的事情,就去做吧。
那對於金馬同仁來說,被要求再增加一點工作量,
我想做影展的大家應該很習慣吧(笑)。
》成立「亞觀團」當初有跟張艾嘉討論嗎?又是怎麼跟亞洲電影促進聯盟溝通的?
亞觀團是我直接決定。
在金馬,其實主席對我們工作事務的干預和涉入沒有外界想像的那麼高,
畢竟還是他們的精神領導我們比較多。
但有些事情我們當然還是會跟主席匯報,例如奇幻影展就和當時的主席侯孝賢溝通,
第一屆還逼侯導負責某幾場的映後 Q&A 做宣傳。
經典影展也是,第一屆的柏格曼主題我們私下都籌備好了,才跟主席李安告知,
但目前為止我們的突發奇想,歷任主席都說可以做。
有些時候是主席想做某些事,就會問金馬可不可以幫他實踐。
比方說侯導當主席時想做電影學院,那我們評估後可行就去完成,
只是侯導要出來負責這件事。
第一屆的青少年電影課,張姐也特別帶這群青少年走紅毯,宣告她關注這件事。
像李安做主席時在開發大師課,以李安的資歷來講沒人敢質疑他大師的身分,
那他又能帶進在好萊塢工作的經驗或夥伴,
會有一些電影工作者因為李安的關係來金馬做分享。
至於亞觀團的成立也不用跟亞洲電影促進聯盟溝通,
亞觀團選出來的亞洲電影觀察團推薦獎是獨立的,
影展單位說好就可以,不用再跟任何單位溝通,
亞洲電影觀察團推薦獎就不會壓上奈派克的名字。
國外影展也有很多會外獎,比方說天主教人道精神獎等等。
我們跟亞洲電影促進聯盟討論的是奈派克獎的評審以及回報是哪部片得獎,
其實我也不太確定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知不知道我們在做亞觀團推薦獎。
》如何選拔「亞觀團」的成員,當中的機制和標準是什麼?
我們有選才的評審小組,由影展部跟行銷部 5 至 7 位組成。
因為行銷部是執行計畫的單位,所以要看過報名者的資料和文字;
影展部則因為是選片人,了解片子屬性。
我不會參與評選過程,就像金馬獎不讓主席參與會形成壓力,
如果我們強調評審團制,那我最好別參與選拔。
而且報名者當中都會有我的學生,不能有內定的疑慮。
第一階段評審小組會針對報名者註記,哪位報名者是非要不可,
誰是猶豫當中,誰又是否定的,然後就篩選報名者進入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就是面試,除了文字之外總要面對面了解這個人的特質。
最後大家會一起討論,從中選出 20 至 23 人不等,人數會視當屆的情況而定。
為什麼是 20 至 23 人,其實是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是場地限制,金馬試片室僅有 24 個座位,
除了報名者之外我們還會安排所謂的小隊長,
去監督大家都有看完電影,也帶領大家順利進行活動。
扣掉小隊長,最多只能有 23 個人,但我們也不會選滿,通常選進 21 人,保留彈性。
第二個是以金馬獎的習慣來說,通常 20 個評審會是極限,
因為評審你一言我一語,有時候會吵的不可開交,評選時間就會拉很長,
所以考量到時間與空間,就定在這樣的人數。
》「亞觀團」今年走到第六屆,六年間有沒有碰上什麼瓶頸?
其實沒有耶,目前都滿順利的。
真要說的話,有聽到一些沒入選的人會不高興,質疑我們的標準,或是黑箱作業,
我只能說有些時候是緣份吧,很公平的,我們不會因為你是「某某某」就選進來,
當然是透過文字作品評斷,這件事不是考試,沒有標準答案,
還是需要一點天時、地利、人和,我們也是相對付出一定的誠意。
不過選才上確實有一些排他性,比方說特質太相近的報名者,
我們可能選了 A 就會放棄 B,希望藉以保持評審團的多樣性和活潑性。
亞觀團中確實有那種未來會成為影評人的報名者,但我們也希望容納有趣的人,
家庭主婦也好、法官也好、心理醫生也好
(編按:這幾種職業都是亞關團的歷屆成員之一),
當酒促都可以,我不管大家的職業,有時候我甚至希望成員們都很好玩,
如果是這樣,會使得電影書寫或是所謂欣賞電影,
就不再只是單一族群的事物,因為亞觀團並不是學術比賽。
當初取名的時候很小心,因為我們並沒有把它稱之為「影評人培訓營」,
會好像開補習班的感覺。然而後來確實對影評產生一定影響,我有預期會這樣,
但我又不想要只有這樣,反而比較想要討論差異性、獨特性。
而且奈派克獎的片子確實有一些比較古怪的電影,我們也比較希望是這樣,
太正常的片好像也不好玩,選片人會故意刺激,
讓大家看到對傳統亞洲電影印象之外的作品。
這幾年選下來的片子,柬埔寨片、菲律賓片等等,或不是大家習慣泰國的泰國電影,
或不是大家習慣韓國的韓國電影,會比較希望多一點撞擊。
當亞觀團的觀點活潑,片子也多元時,討論就會很好玩,
會思考到底要選拔什麼樣的電影,是要選一個在傳統定義當中最完備的片?
還是我們要去預言這個新導演未來有更大的可能性,能變成像蔡明亮這樣的作者嗎?
面對文化多元性的衝擊,會讓我們需要這樣的對話,所以我才說每次聽成員們開會評選,
有這麼多不同意見的爭鋒時,我個人都覺得比電影還好看。
》對於那些落選的質疑聲音,有什麼建議給想進「亞觀團」的人嗎?
如果電影寫作對你來說是有趣的事,你又那麼愛看電影,那就一直試吧。
或許是因為在電影寫作上文字還不夠引起這些人的興趣?
還是其實對於亞洲電影的關心或涉獵非常有限?
所有的競爭都是這樣,欣賞別人的優點,也沒有必要貶低自己,
這東西有點曖昧,我的意思是說,對於自己努力做的事情要了然於心,
但也不用特別去放大,好像金馬不選你就是全盤否定。
對我來說,亞觀團應該是來尋找、認識朋友的,不管意見相不相同,
作為電影討論上的對手,是好玩的事情,因為我大學玩社團就是這麼回事,
或相約去看電影、吃喝玩樂,都可以啦(笑)!
》「亞觀團」目前選進破百位熱愛電影的人,怎麼看待這六屆培養、選拔的成員們?
嚴格來說,每屆都很有特色,我們尋找對象時就是希望他們很有個性,
每一屆都給我們很有趣的回饋,像是幹嘛為了電影吵架、筆記寫那麼多幹嘛,
但本來就應該這樣啊!外界覺得很荒謬的事,對我們來說天經地義。
有人可能會覺得寫文章不務正業,關心電影很古怪,
但這個活動確實可能會讓這些人找到同好或更有歸屬感。
說不定以後金馬要靠這群人,因為他們持續鞭策自己和一直熱愛電影,
事實上現在很多人成為金馬相關的工作夥伴或結盟的對象,
例如,某些活動需要在文字上能提供臨時協助的工作者,我們就會從亞觀團去找,
因為我們信任他們的寫作能力,對於電影和影展的概念也夠清楚,那就是事半功倍。
其實當初辦亞觀團時沒有想到可以這樣,
只是後來發現亞觀團能提供的文字品質,甚至可能超越影展的第一線工作者,
因為影展工作人員有太多技術問題跟行政方面要處理,
亞觀團這群人反而是最純粹的文字,最適合做跟影迷之間的橋樑。
我都覺得我不見得能做的比這些人好,所以我覺得做為影展的紀錄者,
亞觀團對我來說是最好的,最適合的。
》亞觀團是一個以「影評」為出發的活動,老師也是寫影評出身,
怎麼看待影評和電影之間的關係?
我最早寫影評是因為看完電影內心有共鳴,情緒就需要被整理或發洩,
對我來說這件事情很單純,有點接近信仰,因為我對電影有信仰,
相信電影改變我、帶給我啟發,我回饋的文字有點像祈禱詞,
我今天提出的觀點,是因為我對電影有尊敬或愛意,才會提出讚嘆或不滿。
影評人算不算電影人?看角度是什麼吧。
當影評寫到一個地步時,其實不見得只是對單一影片提出好惡或優劣,
有時候其實是文學形式的展現,會有越來越有多的可能性,
像我會去審定我寫文章的對象和目的,是寫給專業的電影人?
是用在典禮的、學術刊物?還是寫給一般大眾?
有時候書寫的影評,相關的電影創作者會有些想法,這些關係都是很微妙的。
而影評板塊移動又非常劇烈,從沒有固定,永遠都處在地震帶,
有很多縫隙可以嵌入這樣的地震帶,有時候這樣的制度不健全反而是好事,
不用家世背景,新人都有機會卡位,接受環境考驗。
像現在,除了文字影評,也有 YouTube 的影像評論,
像我現在也會(被逼)在金馬直播錄影,但我非常不適應影像,
我從來不看我錄影的影像,但我會反覆看寫的文字,有時候會扼腕怎麼會使用這個詞。
寫作上我比較保守、傳統和,即使曝露出個人情感或極度主觀的時候,
我都覺得還是有嚴謹度在,比較難失控。
但講話就比較口無遮攔,像我在台中的講座跟觀眾提到《驚魂記》時
突然跳到講《兒子的大玩偶》、《蘋果的滋味》,講完我都覺得很神奇。
寫文章不見得會這樣子,會思考這樣會不會太離奇,或是要將脈絡梳理清楚才能下筆,
可能就沒那麼好玩,但是在講話的語境當中,雙方都能理解,就不用補齊論述。
》進一步談談老師心中對文字評論和影像評論的差別?
覺得影評不管為何形式對電影有幫助嗎?
影像式影評出來後,門檻降低帶來便利性,傳統文字影評的影響力當然是減弱的。
現在可能很多 YouTuber 的影響力會比傳統影評人大,
因為觀眾可能更想要有聲光刺激,那精準的刺激會讓大家更節省時間,就有其功能性。
可是文字當然也有不能被取代的部分,
目前為止對我來說,依然覺得文字的滲透力、可以討論的層次比較深刻。
但我沒有因為影像式影評出來後就比較悲觀,像我的時代,一家媒體對於一部電影,
可能只會有一篇文章、一個意見刊出,就壓縮其他更精彩的觀點,
到了當代,網路發達有更多形式能傳播意見,可能性就更多,就會去稀釋權威性。
其實有利就有弊,沒什麼好抵抗的,有各自的空間。
至於影評對電影有沒有幫助,我覺得是有幫助的,
雖然現在的影評對電影的影響沒有像過去那麼直接而龐大,
但他可能會幻化成為各種不同的力量,如果有人還持續在看你的文字,
你還願意持續寫作的話,我就覺得寫作者要去珍惜這件事。
》金馬影展對這個活動至今有什麼心得?未來會持續推動「亞觀團」嗎?
至少在我任內應該會繼續,未來就不確定。
我們其實能做的很有限,是金馬當中的一小環,
因為金馬的主要任務就是舉辦金馬獎、影展、創投和電影學院這四大主軸,
其他的事情都是我們自己愛做,每次都有聲音跑出來:「幹嘛自己沒事找事做?」
我們大家會討論到底該不該做這些事情?要接受的考驗,它到底能不能存在?
因為金馬同仁本來就跟其他人不太一樣,對電影可能比較浪漫或有多一點想法,
那就想做做看,奇幻影展、經典影展都是這樣,過程我們一直都有掙扎,包含人力財力,
但如同上述所言,很多資源我們都有了,且可以投注更多專業,那為什麼不做?
後來亞觀團在小圈子裡口耳相傳,發展成非常影迷的事情,
甚至有香港、中國的影迷報名參加,除了用視訊面試之外,
其他條件都一樣,要在台北金馬試片室看完入圍片。我們不會提供機票和住宿,
但這些影迷都願意花高成本來參與這件事情,我就更覺得亞觀團該做。
》影展有票房做為最直接的成績檢驗,亞觀團每年會怎麼回顧?
沒有一個數據,要如何檢驗成果?
相較於影展的其他預算,亞觀團成本真的是九牛一毛,但如果做了可以帶來這麼多樂趣,
或可能對影評的討論有影響或改變,甚至可能因此讓少數人透過「亞觀團」的認證以後,
對自己的文字更堅定,有更好的電影文字產出,那很好啊!
這個部分真的只能慢慢來,或許亞觀團不見得會立即影響所有人或被看見,
但說嚴肅點,我真的覺得會對電影文化產生一些影響,
如果透過亞關團可以讓台灣比較廣泛解釋的影評變成一種鼓勵或刺激,
或許可以直接帶領電影討論或是所謂電影文字的進步。
說不定有哪些奇妙的關係就這樣來了。
那有些人會講你們多辦一些什麼,
影展票房會與民爭利,我真的覺得太奇妙!什麼時候我們可以控制電影市場?
我們從來沒有嘛,其實金馬影展做到這麼大,頂多是一部普通賣座電影的票房,
只是這段時間會讓一群想看影展片的人集中,至少要讓信徒有拜拜的地方,
其實做久了會對生態慢慢產生變化,它絕對不是立竿見影。
比方說,如果沒有八零年代沒有影展,怎麼可能會有藝術電影院出來,
當它開始發酵到一定地步,藝術電影就不會只有一家,會有兩家、三家、四家等等,
更多時候獨立片商就有生存空間。
表面上好像會擠壓,但實際上是在市場幫大家培養這些人口。
再例如,做奇幻可能會開發一群熱愛日韓片的觀眾,到後來做大了就知道資源斷了,
因為獨立片商開始進這些片,到了這時候金馬會再去開發其他的,
去年我們做匈牙利電影,今年做伊朗,我就不信世界那麼無趣,沒有好東西讓大家發現。
》最後,請老師形容現在「亞觀團」長成的狀態,在你心中是什麼模樣?
我覺得亞觀團是一群熱情、進步、專業的影迷,
願意對相當獨特的電影,提供自己珍貴又私密的感受跟評價。
我私心希望亞觀團會是未來台灣電影文化或是評論文化當中很好的基礎。
我們當然沒有要大家都變成影評人,這樣太可怕、太功利,
但如果大家都變成好玩、認真的觀眾,這些觀眾搞不好就將所謂的電影文化,
帶回司法院、醫院、學校、銀行等等遍地開花,若是這樣就不得了,這是一種木馬屠城。
--
原文結束。
--
⊙ ⊙ 卡,收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5.138.23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05360776.A.71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