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傳統做創新的勇氣】
看完「紅盒子」電影,對於台灣布袋戲的沒落,內心十分感傷。
怎麼樣讓布袋戲能夠繼續活下來?
在現在許多孩子都不看偶戲、也聽不懂台語的情況下。這真的是不可能的任務。也因為這樣,當我看到接班霹靂的五代目在推《仙界小霹靂》的時候,我是很感動、也很佩服的。
他們比誰都愛布袋戲,比誰都想讓布袋戲繼續在台灣的孩子心裡生根。但要做到這樣,我想傳統的方式已經很難讓台灣的孩子接受了。光是台語聽不懂,就很多孩子看不下去了。(不是每個孩子都愛跟阿嬤看金家好媳婦的呀)
聽不懂台語、又不看偶戲。那至少要讓孩子先願意嘗試看偶戲吧?等到他們愛上了偶戲,或許才更有機會讓他們愛上台語形式的布袋戲吧?
所以,出現了說國語的、多人配音的、以動物為造型的《仙界小霹靂》。
這樣的形式,應該會有布袋戲迷不能諒解。布袋戲怎能說國語!怎能多人配音!怎能用動物做造型!一定會有人會罵。
但如果一個文化不能以讓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傳遞、生根,之後就無法在這塊土地存活下來。
霹靂接班的五代目,為了讓布袋戲能繼續延續下去,即使知道會承擔這些責難,即便知道會有人罵,但還是勇敢做了這樣的創新。因為不讓孩子能看得懂偶戲,布袋戲就很難有未來。
這些年輕人比誰都愛布袋戲、比誰都更想讓布袋戲繼續在台灣生根。他們做了很困難的決定,他們的承擔與勇氣,讓我很感動。
讓我們先讓看不懂的孩子們願意看偶戲吧!《仙界小霹靂》~
(歡迎分享)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