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者回憶錄0924)
覺醒,誤知,連結
前文談及《七十年代》創刊,想不到還有不少讀友留言說是創刊時的讀者,有的還說一直讀到休刊號。一位讀友說,「七十年代創刊,帶動雜誌界百花齊放。」這是溢美之詞,不符合當時的情勢。
實際上,在六十年代的後期,因左派暴動的平息,港英對認同香港的推動,文革極左思潮在中國氾濫,但對西方追求社會主義平等的青年卻帶來正面幻想,這些複雜的思潮,使香港大專學生開始思索起生計以外的問題:我們活在怎樣的世界?我們是什麼人?我們往何處去?
這些話題在大專界非常活躍。中文合法化運動,對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是當時進步學生的思想傾向。逾百本青年刊物噴薄而出。1998年在藝術發展局贊助下,由吳萱人、何良懋主責編輯出版過一本書《七十年代青年刊物回顧專集》,收集、介紹和評述七十年代近百本青年刊物,刊登各書影,重刊各「發刊詞」。大致上說,早在五十年代出版並曾經引領風潮的《中國學生週報》,這時已有落後時代之感,終於在1974年停刊。代之而起的有港大的《學苑》、中大的《中大學生報》,中學生為主的眾多文社刊物,宗教機構出版物,這些刊物大都論及政治傾向與身份認同;專注於政治思想的,有《盤古》、《70年代雙週刊》、《知識分子》、《南北極》。《七十年代》只是其中一份,而且是唯一有影響力的左派背景的刊物。當時也有其他左派刊物,比如《新一代》《學生哥》《海洋文藝》等,但這些刊物因為走不出左派意識的局限,因此很快就辦不下去了。《回顧專集》認為是有親中背景的《七十年代》「辦得出色」,「覷準時機,出版策略勇進」。
回想當年,真的不是我有什麼能耐,而只不過是正統左派機構的思想框框太多,一方面敵情觀念強,顧忌多,另方面背後管家多,意見多,因此遇到一些新形勢新變化,一般都寧可謹慎從事,沒有中共當局的明確表態,就不去碰比較穩當。《七十年代》早期許多文章都出自《大公報》的才子之手,但他們反而無法在自己報紙上發揮。出版界的情況也一樣,有一位在中區左派出版大樓工作的編輯人員私下說,凡是這個大樓辦的雜誌,是一定不會被市場接受的。
此外,在左派單位工作的人,在工作、生活、娛樂、休閒甚而購物、醫療等各方面都自成系統,與香港一般市民的生活有區隔,那些蜂擁而出的青年刊物,和大專學生的思潮,他們都沒有接觸,懵然不知。我那時就香港眾多新出刊物的狀況,寫了一個報告給香港的左派領導,他們的反應是嘖嘖稱奇。
1971年1月29、30日,以台灣留美學生為主力的保衛釣魚台運動在美國六個城市爆發示威,反對1970年9月美日協議在1972年將冲繩交還日本,其中包括1968年被探測到有大量油田的釣魚列島。我從留學生出版的眾多保釣刊物中得到資訊,為此我就報導這樁事情詢問過左派領導,他的回答是「慎重處理,不要被人利用」。
這回答很可笑。但也反映了在敵情觀念主導下的中共心態。撇開保釣其後的走向,當時這是發生在留學生中的一樁大事,不能視而不見,更莫說要在留學生群中爭取讀者了。因此,我果斷地作了報導,摘錄了大量留學生刊物的文章,也請一位在《大公報》資料室工作的寫手,寫了關於釣魚台的油田和主權問題的長文。這樣的文章不會在正統的《大公報》刊登。事實上,保釣運動早期在所有香港左右派報刊中都沒有報導。左派要防止「被人利用」,右派就要維護台灣國民黨政權。
關於釣魚台歸屬問題,及日後保釣的發展,中國、台灣和海外知識人的角色,這幾十年來我已經有了不同的看法。但當時,純粹出自愛國保土的意向,認為美國將有爭議和有豐厚石油資源的領土,私相授受給日本,是應該抗議的。參與保釣的留學生,也是出自單純的動機,當然也夾雜著從封閉的台灣到了開放的美國之後的思想改變。那是台灣留美學生的左派思潮的萌芽時期,既代表覺醒,也代表誤知,但珍貴的是追求真理的精神。《七十年代》與他們契合,並共同探討國是,一起走著思想探索的道路,好多人都成了我們的作者和朋友。我對自己認識不斷解剖,在心路上同行的作者和讀者也一樣。保釣是我們連結的開始。
《七十年代》大幅報導和評論保釣運動,使雜誌在美加歐澳各校園的銷路激增。接下來是中美關係的突破,帶來了海外知識人的親中思潮。這思潮未必由我們帶動,但無可否認《七十年代》提供了載體,至少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是後來我們認為應該檢討和改正的。(67)
圖1,1998年出版的《香港七十年代青年刊物回顧專集》;
圖2,1971年4月30日在華盛頓的保釣示威現場,學生領袖正發表演講。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0萬的網紅少康戰情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精彩內容: ◆陳師孟來了!大監委追殺辦扁法官 仇恨總動員?蔡英文提名11位監委全過 蔡英文打造復仇者聯盟?法官協會發怒了:對其發言痛心 陳師孟吃司法夠夠?陳師孟恫嚇法官干涉審判 第四審法院陳師孟開的?陳師孟要先處理馬洩密案法官 大放厥詞搞政治追殺?蔡英文輸誠老綠男失算 補提名監委大戲變黑色喜劇?...
釣魚台 資源 在 上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日本政府考慮在2022年追加預算,讓當前擁有69艘各級巡視船的保安廳,能擴大船隊規模至81艘,藉此因應釣魚台水域的緊張局勢。
👇加入上報telegram
https://t.me/upmedia_news
👇追蹤上報IG
https://www.instagram.com/upmedia.offical/
#日本 #釣魚台 #中國 #船隊
釣魚台 資源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看劇學政治 #從《羽球少年團》看韓國人民的仇日情結〕
《羽球少年團》為韓國首部以羽球為主題的電視劇,描繪一位都市男孩及其身為羽球教練的父母,在全羅南道海南郡的鄉村中,與一群同齡的少年及少女在羽球界精進成長的熱血故事。
劇中除了村民間的互動療癒動人外,孩子們面臨挑戰和困難時彼此砥礪成長的過程更是振奮人心。在劇中有段與日本進行交流對抗賽的情節,教練們不斷提醒「韓日戰」的重要性,也透露出韓國人民長久難解的仇日情結。
*以下內容含少量劇透*
▌歷史脈絡
根據去年的調查,韓日民眾不滿對方的理由前兩名高度一致,「歷史問題」和「獨島(竹島)」是兩國關係不睦的主因。
朝鮮自1910年開始為期35年的日本殖民時期,日本採用嚴密的憲兵制度作為統治手段,只要被總督府視為不純份子的朝鮮人,皆可能以「違紀」的標籤鋃鐺入獄。
為箝制朝鮮的民族意識及思想,日本大舉管制教育和宗教,並透過土地調查和稻米增產計畫將人民的土地及農產佔為己有,長期高壓統治及資源掠奪下,1919年爆發了史稱三一運動的抗日事件,但仍在血腥鎮壓下以失敗告終。
而二戰爆發後,不僅有許多朝鮮人被徵調上戰場,更有大量年輕女性淪為慰安婦,成為往後韓日關係中的重要問題。
戰後雖然脫離日本殖民,卻在美蘇對立的國際情勢下被迫分裂,更不得不和昔日的殖民母國站在同一陣線,也導致殖民時期的究責難以落實,情感無以宣洩。
▌獨島爭議
與台日釣魚台爭議相似,韓日也存在領土爭議。
位於兩國間的獨島實際為韓國控制,但日本也主張獨島在1905年已納入領土。這場主權爭端原為資源的競奪,然因韓國強大的仇日情結,使獨島主權爭議逐漸演變為民族尊嚴的象徵。
對韓國而言,獨島象徵著殖民後的歷史清算,視日本的主張為帝國主義的延續,基於民族尊嚴,韓方態度強硬,不容以談判或是國際仲裁的方式解決獨島爭議,韓日關係因此劍拔弩張,更使獨島成為雙方政治人物煽動民族主義的一大利器。
▌為何韓國比台灣更仇日?
這時可能會出現一個問題:臺灣同樣經歷了日治時期,為何不如韓國那樣仇日?
朝鮮乃以國家的身份被日本併吞,對於擁有千年歷史且已形成民族意識的朝鮮人民來說,民族自尊受辱之感使當時反日的力道更強烈。
反觀統治政權更迭頻繁的台灣,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被割讓給日本,破碎的歷史記憶與遭母國遺棄的孤兒心理,使台灣人陷入認同困境,共同體的概念難以建立,反日力道相對單薄許多。
台灣在解殖後旋即迎來國民政府的統治,經歷了清鄉、二二八事變等血腥鎮壓及白色恐怖,長期活在恐懼下的台灣人民不免將日本和中國進行比較,加上較具反帝意識的左翼人士被大量肅清,社會充溢懷日思想,使後殖民問題無法得到充分的討論與反思,也難以對過去的歷史進行清算與反省。
▌難見好轉的情感對立
時至今日,多份調查均顯示出,韓日對彼此的好感度常年低迷,更在近兩年加速惡化,尤其是韓國民眾對日本的觀感。
「東亞研究院」與「言論NPO」2020年的調查中,韓國人對日本的好感度從31.7%銳減到12.3%,印象不好的比例更自49.9%暴漲到71.6%。
這是因為2019年韓日雙方爆發貿易戰,加上時任日相安倍晉三發表了多次涉韓的負面言論,使韓國人對日本的好感度大幅下降。
不過相比之下,日本人對韓國的觀感並未有太大波動,這要歸功於電視劇和音樂等韓流文化受到日本年輕人的喜愛,從而拉升了對韓國的好感度所致。
韓國經濟研究院今年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僅有16.7%的韓國人和20.2%的日本人
▌比起日本,更討厭中國?
韓國近年的厭日情緒高漲,但《時事雜誌》上個月的民調讓人看到了不同的可能性,雖然依舊有7成6的韓國人不喜歡日本,但各年齡層中,20代年輕人沒好感的比例明顯最低,改善雙邊關係的意願也較其他世代強烈,或許能成為雙方關係改善的契機。
而且比起日本,韓國年輕世代對於中國的印象更不佳,皮尤研究中心2020年的調查顯示,30-49歲及18-29歲的韓國受訪者不喜歡中國的比例皆達八成,遠高於50歲以上的68%。
事實上,近年對中國反感增加的速度甚至不亞於日本,在去年的調查中有40.1%的受訪者表示對中國有「敵意」,比起2015年上升24%,對中國保有「友好」態度的比例則從50%下降到20.4%,變化幅度都大於對日本的觀感變化。
主因是中國推行「東北工程」,不斷挑戰韓國歷史與傳統文化的的正統性,尤其「泡菜爭奪戰」和「尹東柱國籍事件」更是觸動韓國的底線,不但在不久前將泡菜正名為「辛奇」,多部韓劇也因中資置入或中國元素過多,引發觀眾抨擊,甚至被腰斬。
▌結語
在劇中,主角們最後擊敗日本代表隊,賽後教練們表示「果然我們一定要贏日本」、「妳們也不喜歡她們吧?」
沒想到孩子們卻回答「我們並不討厭日本選手,我們相處得很好、經常互相連絡」,成熟的回應不僅突顯出年輕世代不再視日本為死敵,更彰顯了運動競技的精神所在。
最近的奧運,也看到不少超越國族藩籬的畫面,例如男子團體射箭中,韓臺日在包攬金銀銅牌後,選手賽後開心的自拍,令不分國界的網友紛紛稱讚畫面美好。
希望將來韓日間能放下嫌隙,也提醒大家縱使對某些國家觀感不佳,也不應過度上升到無辜的國民和運動員身上,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釣魚台 資源 在 少康戰情室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精彩內容:
◆陳師孟來了!大監委追殺辦扁法官 仇恨總動員?蔡英文提名11位監委全過 蔡英文打造復仇者聯盟?法官協會發怒了:對其發言痛心 陳師孟吃司法夠夠?陳師孟恫嚇法官干涉審判 第四審法院陳師孟開的?陳師孟要先處理馬洩密案法官 大放厥詞搞政治追殺?蔡英文輸誠老綠男失算 補提名監委大戲變黑色喜劇?陳師孟口出狂言視法律如無物 蔡英文請神易送神難?
◆水利會改制戰正反火拚 吳敦義親征立院山雨欲來?馬、扁兩朝主委角力 官派改制戰爭資源更爭選票?陳保基:官派失去民意不利爭水權 台灣農業災難?蘇煥智:侵占民產昭然若揭 水利會官派開民主倒車?北市水利會坐擁忠孝東路SOGO 民進黨覬覦百億資產?藍營會長現身綠記者會挺改革 政治算計陣前倒戈?
◆扁昔字條嗆辦李登輝洗錢 今恭賀萬壽無疆!演哪齣?李登輝:召喚所有可團結力量 與扁攜手攪和2018?李、扁民進黨初選前團結 前總統讓蔡英文快瘋了?扁北上祝壽沒報備 無視中監!史上最狂受刑人?邱太三:中監蒐集資料中 縱扁走透透公權力破產?扁交待不要PO網影片瘋傳 扁迷高調無視司法?扁才說別PO網就被賣了 活動頻頻可關回去了?
◆冬天備轉容量剩5% 網友驚呼:夏天怎麼辦?驚!備轉容量剩5% 冬天供電警戒蔡政府搞啥鬼?陸潛艦逼近釣魚台升五星旗 為繞島巡航預作準備?共機繞島巡航、核潛艦水下繞台 對台海空全面制霸?獵殺國際品牌把台灣當國家 陸網友敵視台灣殺紅眼?萬豪高層被約談、總裁發致歉信 友台外商被整垮?王祖賢定居國列台港陸直播也挨轟 仇台全面獵殺?總統府嗆:我們就是個國家 陸迫企業去台沒智慧?
✔密切鎖定【少康戰情室】快來訂閱➔http://bit.ly/2fXdOIH
每週一至週五21:00至22:00 TVBS 56台首播
●TVBS官網:http://2100.tvbs.com.tw/
●按讚粉絲頁:http://bit.ly/2fMs1u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BoQUYtiRDk/hqdefault.jpg)
釣魚台 資源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立法委員林佳龍今日於外交國防委員會質詢時強調,日本政府在安倍首相上台後,不論在經濟或外交政策方面,都出現許多大幅度的革新措施。而「台日漁業協定」最後能夠開花結果,也與日本重新調整戰略思考脫不了關係。也因此,政府與駐日代表處應把握在安倍新政中,台灣所能夠獲得的新機會,當然,若出現新的潛在問題,也應預作因應。
林委員指出,台日關係絕非單純的雙邊關係,而是在互動過程中還會連帶影響美、中、台、日等多邊的利益折衝,甚至也包括東亞區域的整體情勢變化。林委員以「台日漁業協定」為例,指出中國方面在此協議宣布完成後,就以"台灣中了日本的離間計"來加以形容。換言之,台、日間的漁業協議,對於兩岸關係在某種程度上就造成了影響。對此,駐日大使沈斯淳則表示,釣魚台的主權屬於台灣,而且政府很早就宣示不會與對岸來聯手保釣,這立場是相當清楚的。
至於在漁業協議之後,台、日間未來的可能合作重點,林委員也分別提出,海底油氣資源的共同開採、擴大日資企業來台投資,以及增加日籍觀光客來台人數等三個值得思考的項目。對此,沈大使則回應說,在協議簽署後,目前最新的進度是成立漁業委員會,好讓文本的結論能夠制度化實施。另外,由於中、日的關係近幾年來出現緊張,因此確實有可能促使部分在中的日資企業轉移來台投資。至於日本觀光客,由於日圓貶值,墊高日人出國成本,恐影響來台旅遊意願。這部分駐日代表處則會透過加強公關宣傳來進行彌補。
最後,林委員則提醒表示,過去在民進黨政府時期,美、日、台曾針對北韓情勢應變等,建立密切的溝通與情報交換管道,但此管道卻在馬政府任內沒有繼續得到妥善的經營維持,相當可惜。他建議駐日代表處應發揮功能,盡速重建三方的高層互動管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ApV-GaXdmA/hqdefault.jpg)
釣魚台 資源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立法委員林佳龍今日在經濟委員會質詢時強調,台灣政府宣示兩岸不會聯手保釣,以及美國與日本政府的戰略考量,是促成台日漁業談判成功的主要背後原因。此外,他也建議外交部以及農委會,在漁業談判過程中所累積的互信與合作經驗,可以做為未來台日進一步共同開發釣魚台周邊資源的基礎,而豐富的油氣礦藏也是其中一部分。
林委員表示,政府官員在歸結台日漁業談判之所以能夠成功時,多以馬英九總統提出的「東海和平倡議」,以及台灣對日本311震災的大量捐款作為理由。但實際上,此談判從過去長期的被拖延,到如今能夠開花結果,過程中最重要的轉折點,其實是在今年2月。當時由於台灣的保釣船與日方船艦有近距離接觸,險些擦槍走火,因而引起了美國與日本政府對於兩岸聯手保釣可能性的警戒。也因此,最終日方才會願意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與台灣盡快達成漁業談判。當然,安倍首相的強勢主導,也是讓談判過程能夠縮短的原因之一。
此外,林委員也引述中國官方媒體人民日報網站評論指出,中國對台日漁業談判的結果,反應是相當不滿,還以台灣中了"離間計"來形容。但換個角度想,中國一路以來,都是透過連結台灣,來與釣魚台拉近關係。也因此,台日漁業談判能夠落實,除了可以間接彰顯台灣的主權獨立地位,也凸顯了美日安保在此區域的實質存在,讓中國對於釣魚台主權或治權的聲明,處於毫無根據的處境。也因此,林委員提醒外交部,在釣魚台的相關議題上,台灣立場必須明確與兩岸關係脫鉤,這樣才是保障台灣利益的最好方式。
最後,林委員也對海巡署近幾個月來嚴格克制保釣船,避免再出現激烈的出海抗議行為,表達肯定之意。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H9S8ZLNOBc/hqdefault.jpg)
釣魚台 資源 在 大愛新聞_珍貴稀土大解密17種稀有金屬元素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簡單來說,稀土是一種礦材 資源 ,是17種稀有金屬元素的統稱, ... 中日 釣魚台 爭端,讓全球對稀土這個從前大家都很陌生的礦材 資源 ,成了持續發燒的熱門 ... ... <看更多>
釣魚台 資源 在 斗六釣魚台。季節限定 「現撈“夢幻之魚”新鮮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美麗的臺灣是一個四面環海天然 資源 豐富的國家,屬於 亞洲罕見的高山型島嶼,因此山珍與海味是我們島民們 的幸福恩賜,話說吃美食就是要跟著季節吃準沒錯,饕 客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