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此時,終於讀到了非常喜歡的一部日本作品之原著小說,隨著十周年新版心譯,當時又複習了第 N 遍的電影,一晃眼竟然一年過去,而現在這種紛亂時刻,還是會想再讀一讀,再看一看《#橫道世之介》。
⠀⠀⠀⠀⠀
2013 年沖田修一將横道世之介這個人物搬上了大銀幕,成為許多觀眾的人生愛片,至今仍時不時出現在青春相關電影主題的討論中,《橫道世之介》是一個平淡卻不平凡,真實而充滿善意的成長故事,情緒反覆流動在文字與影像之間,不自禁隨世之介傻傻笑著笑著便開始埋怨以前的自己,為什麼幾年前上映時沒有這麼強烈的共鳴,為什麼當時不懂珍惜被清風拂過、被冬陽溫暖的平淡美好,那是多麼稀有且無法重來的過程。現代人的年少時代大多無法轟轟烈烈,在早已安排好的路上碰碰撞撞,不過就是一些細細的交集、擦身、相逢與離別,生命不會告訴我們什麼時候該長大了,什麼時候該成熟了,不得不告別孩子的瞬間往往令人措手不及,這些走一步是一步的過渡階段,回想起來有時微甜,有時微鹹,有時微苦,有時微酸,有時微疼,姿態都是微微而輕盈的,在不經意之中緩緩沉入心裡,像是世之介這樣的過客。
⠀⠀⠀⠀⠀
「遇見世之介之後的人生,與沒遇見他的人生,有什麼不一樣?他突然思索起這個問題,大概不會有什麼不同。只不過,一想到世上有許多人在青春年少時沒遇見過是之介,不知為何,總覺得自己值得了。」
⠀⠀⠀⠀⠀
每個人談起世之介臉上線條都帶著笑意,再普通不過的他像是一種善良無害的生物,人云亦云,渾渾噩噩,常常心不在焉,沒什麼稜角也沒什麼主見,還有很多青春可以虛擲、還有很多時間可以浪費的時候,從鄉下隻身來到東京讀書,無聊的日子不出上課、打工、社團與談戀愛。這樣的人往往傻人有傻福,交了些朋友,認識幾個女生,即使過的漫不經心也逐漸在東京與家鄉的數度往返中找到自己的大學生重心,與其說他不在乎周遭人的性傾向、私生活甚至是家中情況,不如說孩子事事都以自己為出發點,不會為自己帶來影響也就無意關心,單純地將西瓜折成兩半,天真地以為每個人當然會走上相似的道路,像在海中望向沙灘上歡笑嘻鬧的遙遠笑容。
⠀⠀⠀⠀⠀
入學日相識的倉持與唯一年後不得不奉子成婚,退學工作,面對窗戶的啜泣背影狠狠砸向了幫忙搬家的世之介的雙眼,他不知道未來會是以什麼模樣等在這對年輕夫妻前方,只知道年紀相仿的同儕因某次的疏忽,如今被迫一夕長大,半推半就走入殘酷的成人世界。
⠀⠀⠀⠀⠀
震撼到難以忽視的朋友遭遇對世之介猶如一記當頭棒喝,轉而認真思考自己的生活,家境富裕的祥子像天使般存在,開朗活潑、善解人意、教養良好、溫柔可人,在長輩面前的應對進退無可挑剔,他們成為了彼此認識世界的方式,帶著對愛情一無所知的笨拙姿態,於月光下依偎,於白雪中接吻,確認心意時被尷尬、忐忑與害臊包圍,真情流露時的呼喚聲卻又讓旁人潸然淚下,踉踉蹌蹌相伴同行了人生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摸索各自前進的方向,以大大的笑容、紛飛的櫻花和陽光的照耀,準備好在某個時刻各奔東西。
⠀⠀⠀⠀⠀
青春不是我們刻意去做些什麼人不輕狂枉少年的中二事,而是每個人在不知不覺中自然流逝的東西,從失去了之後才開始回望到青春的形貌,因為世之介遇見了祥子,告別了外婆,見證了智世的降臨,長成一個更善良的性格,就像感受到初戀情人說的,似乎隱隱察覺有些東西就這麼離開了,但也因此獲得許多珍貴的事物。整本小說數一數二印象深刻的段落,除了倉持搬家時面對窗戶的啜泣背影之外,還有世之介獨自駕車象徵著已經足以獨當一面的描述,不禁想起 Greta Gerwig 鏡頭下亟欲展翅的 Lady Bird,繞著沙加緬都將過去未曾珍惜過的夕陽景色盡收眼底,世之介也行駛在沿海道路上,凝視著習以為常的防波堤和水平線,細看只發覺故鄉長崎的景緻竟如此極盡奢華,這就是成長的瞬間,月是故鄉明,港灣小鎮的海岸寧遠真切不輸東京夜景的燈火輝煌。
⠀⠀⠀⠀⠀
吉田修一說,能遇見世之介,或許會是自身寫作生涯中最幸福的事情之一。
⠀⠀⠀⠀⠀
一個看起來再普通不過的男孩,平凡無奇,有些憨直,有些駑鈍,有些溫吞,有些迷惘,似乎還偶爾患有尷尬癌,待人真誠毫無心眼,甚至不懂得如何拒絕他人;而這樣的世之介,仍有能力在生命中的每位生命過客的心底留下笑容,在每一個即將被現實社會扭曲的朋友身邊,讓不經意的笨拙、傻氣、溫暖適時成為接住他們的力量,學會從另一個角度認識陽光的和煦,從愛過的人眼裡看見更好的自己。
⠀⠀⠀⠀⠀
《橫道世之介》也是一個先透露結局的故事,尚未明白的是他們如何透過記憶定義這段青春歲月,散落桌上的照片,一大半都看不出所以然,有祥子美麗的身影,打著呵欠的警察,轉身逃跑的狗狗,智世剛出生的睡臉,一張又一張記錄著生活中不起眼的瑣碎,也雙向凝視著從男孩蛻變成男人的點滴軌跡,曾經的善良添上幾筆溫柔,曾經的純真添上幾筆關懷,成為多年後伴隨迷濛淚眼的一抹微笑,陪伴著彼此好好生活,好好長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貪食人/Gobbl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貪食人粉絲團:https://goo.gl/CcCISV 📣合作邀約請來信至:[email protected] 一開始,我們也不了解,筆電為什麼需要專屬的燈,是不是有點多此一舉呢🤔 🔆實際使用了這款「BENQ ScreenBar Lite筆電智能掛燈」,果真讓我們覺得似乎真的有它的...
「鈍角定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鈍角定義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鈍角定義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鈍角定義 在 鄧九雲 Joann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鈍角定義 在 貪食人/Gobbl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鈍角定義 在 [中學] 鈍角的三角函數是怎麼推倒而來的- 看板Math 的評價
- 關於鈍角定義 在 【基礎】直角、銳角、鈍角、平角、周角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鈍角定義 在 (04)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鈍角定義 在 鋭角,直角,鈍角_1の教え方・考え方 - 塾講師JAPAN 的評價
- 關於鈍角定義 在 直角銳角鈍角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鈍角定義 在 直角銳角鈍角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鈍角定義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發光發熱的不是人,是能量」
憶起我興致勃勃地看著台灣奧運射箭代表隊,在2016里約奧運比賽中,屏氣凝神地在鏡頭前跟著譚雅婷小心翼翼,希望風此刻剛好小一點吧,幸運之神快來啊,千鈞一髮的下一刻居然正中紅心!再放大,啊,是紅心中的正中心啊!太不可思議了!太神了!……試想:令全台灣驚奇的這一刻,如果沒有觀眾也沒有轉播,運動競賽是否就失去了神采?事實上,最致勝關鍵的是這名選手當下非凡的身心能力,只有這個人,以及和她百萬次在家鄉練習場一樣的訓練動作,甚至沒有身體碰撞,也不屬球類運動,光是想像如果在一旁看她的日常練習不知會有多無聊。但是有了觀眾有了轉播(也有了廣告和贊助商),運動競賽竟可以同時變成一種國力的產業、主辦國的自我介紹、運動員的成就展示、老百姓向這項專業致敬的場合。有了媒體,運動賽事就是那麼熱鬧、好玩!
同樣的,當麥克風遞給最後贏得勝利喜極而泣的素人歌手時,會不會有一群年輕人也在電視機前心想:「我也要站上我自己的舞台發光發熱」?會這樣直接聯想的原因,是因為每次戲劇系入學考時,總有幾位考生會在面試時提到動機:「我將來想要在舞台上發光發熱」,甚至好些考生是一邊發抖一邊說這句經典台詞。我在想,歌唱選秀節目除了讓觀眾聽好聲音之外,是否也讓我們投射自己就是闖關者,是否餵養我們一種辛勤練習努力耕耘練歌的幻覺,或是可以評斷好壞選角的權利?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夢想」這兩個字,開始住在電視裡、網路裡,「夢想」這兩個字對我而言,開始變得一點都不困難(因為他們會去做)更沒有想像力(而且還有下一季)以至於在文創商品間、鼓勵青年創業種種文案裡,每每嗅到「夢想」的姿態時,我像是電腦當機一樣麻木不仁。
並不是所有戲劇系的人畢了業都服事劇場,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表演,於是我面對必修的基礎表演課程,就把它當作一門通識術科在教授。然而有些對表演充滿期待的學生,在一年級時還是會告訴我“我對上台有恐懼”。雖然這本來就是我的工作,想方設法讓「表演學」彰顯其本質,讓演員無所畏懼站在台上。但有時候我們在課堂上做個小練習(比方很簡單的重複對話練習或在空間裡集體遊走),事後,也會有人直接下課問我「老師你覺得我剛剛那個練習做得如何」,我對他說,表演練習有時候只是為了體驗,不需要給評價,他們又會心存懷疑地心裡不踏實(似乎他們做了我就有義務給分給評價)。
在他們腦中的交友網路連結,那世界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而敏感,但肉身本體本人,卻遲鈍得無法動彈。這個網路世代有另一種價值正在格式化,要他們不分心實在太難了!而劇場的定義也因為科技生活的新型態,也正在從事各種跨界與轉型,大學導師們也要額外的去處理學生手機沾黏問題或是即時上傳的癮症。他們有太多太多的資訊需要消化之外,別人的眼光是最大的壓力,太多成功案例太多厲害的想法太多人在我前面了太多的障礙太不公平太難了啦……他們該靜下心來長大的很多時候,都拿去焦慮掉了,上初級表演課就會很看得很清楚,一般資質的學生困在別人的眼光裡最嚴重,想展現自我卻容易逃避。面對面是表演藝術中最基本的能力,被看,需要很健全的心理素質。可能光是站在台上呈現三分鐘,他們腦袋裡已經根植了歌唱選秀節目或“才藝表演”的概念。網紅的崛起也讓學生誤以為,鏡頭前那樣日常能量的表演也可以成立重點是要有梗不無聊,LINE、IG或FB的活動突破時空無限蔓延的資訊頻繁來往,一人一平台,使得他們的身心比較難放鬆在現場,大家可以在網路上看各種東西說任何話跟陌生人約炮……。學生在某堂課大量身體活動後反應:「老師我覺得很爽,很舒壓」,我常揣想他們口中的「舒壓」二字。我必須要對學生釐清,媒體上網紅的背後有著其商業動機,有時候我們要十分耕耘不問收穫,然而,當所有人都在打卡、所有人都希望分享自己的精彩時,“不能無聊”的時間壓力或“覺得自己太無聊乾脆躲起來不做不說當然也就不會錯”的逃避心態、“我不能浪費時間!要是這個做不好,就換吧!”的棄保概念,這類無形中的評價、壓力,已經過度炫染開來。
我們正面臨的是「我其實越想要表現好,我就越緊張沒法做好」這種表演舞台下的心理問題,我們正處在影集《黑鏡》系列裡扮演要角,我手邊也偶能翻到像《與石頭交談》詩裡的世界。不談選擇,不談安靜,真正能發光發熱的應該不是明星,也不是夢想,應該是一種能量。專注而持續一些練習幾乎是練功(像那無聊的射擊練習)狀態,或是像唱歌這般與自體的肉身共鳴存有著。夢想需要先剛強有力且勇敢的去實踐自愛,夢想是要堅守著,對遙遠那方的注視。 (原載於《文訊》405期)
鈍角定義 在 鄧九雲 Joann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初戀的景深很淺很淺。
鏡頭聚焦在梅黎安的右眼睫毛上,她捧著一桶冰淇淋,坐在餐桌上,用湯匙直接挖著吃。你要吃一點嗎?不了,謝謝。「康諾的手往口袋裡插得更深一些,彷彿想整個人都躲進口袋裡。」他的畫面出現逆光,後面的窗戶稜線融化成一片霧。除了彼此的眼睛,他們什麼都看不清楚。
⠀
「和她獨處,就像日常生活開了一扇門,他可以走進去,關上門。她絕對不會告訴別人。」
這扇門的瑣是感應的,只認得康諾。但他總是以為自己弄丟鑰匙。在學校,梅黎安被景深孤立。大家把她說成一個笑話,來掩飾對她的畏怯與自卑。康諾是唯一會跟梅黎安說話的人,只是不會在朋友面前。想看清楚她,總有其他的部分會失焦。康諾的眼睛是碧空如洗的藍,梅黎安則是連在色彩書都會缺席的深棕色。塞尚說,藍色能讓其他色彩震動,而維根斯坦卻說,棕色不在光譜內。於是他們像不同星系的兩顆星球,引力大亂,從自己的軌道脫軌。
那是個專門在乎不重要小事的年紀。這個「不重要」,現在說來是後話,當時的我們,擁有的東西單純又稀少,出於某種青春期的彆扭與特殊的校園氛圍,沒有人願意成為被議論的主角。成績都被攤在太陽底下曬焦了,至少把心情保留點陰影吧。不過,就算是陰影,影子的主體物卻也無處可藏,大家的確會咬咬舌根,使使眼色,其實沒有人真的在乎。
「他揣著這個秘密,彷彿揣著又大又熱的東西,像個裝滿熱飲的大托盤,他走到哪裡都要揣著,而且還不能濺出來。」
⠀
但,明白沒有人在乎後,人生藍圖也不會自動出現座標。對康諾而言, 未來是現實,他以為自己只配走上一條鋪好的石頭路。而對梅黎安來說,未來是想像,她會降落在遠方,一旦抵達,隨時都能起跑。於是梅黎安一句話就說服康諾去申請三一學院的英文系。那甚至不算說服,是提醒,康諾連自己熱愛的事物都需要被提醒才能承認,對自己沒有信心。而梅黎安好像什麼都清楚,對於被愛卻模模糊糊。兩個沒信心的人相遇,註定會擦撞出一聯串的誤讀。
即使梅黎安原生家庭在她身上撞出裂痕,但真正擊碎她的,是康諾沒有邀請她參加高中畢業舞會。他從不對梅黎安說謊,所以約了蕾秋後當天下課就跑去告訴梅黎安。他的善良幼稚又遲鈍,投擲的重量卻足以砸破梅黎安。她再也沒去上學,把散落一地的殘骸隨便掃掃,沒有人看見。從那時開始,有某種像泥巴的東西,在梅黎安的身體裡緩緩沈澱。
「丹尼絲從很早以前就決定,如果男人想要欺負梅黎安當成自我表現的方式,她沒有意見。她相信梅黎安欠缺『暖意』,而所謂的暖意,在她的定義裡,也就是那種哀求痛恨她的人愛她的能力。 」
⠀
梅黎安持續失溫,但終究還是生存下來。她在大學成了蝴蝶,輕輕振翅就能帶來效應。康諾則像一棵移植不良的樹,鬆動的根抓不到土。再次相遇時,梅黎安化了妝,深褐色的眼球冷冽的發暗,而康諾的藍眼睛則蓋上一層薄灰。她看他的表情,多了些許刻意牽動的笑,康諾用盡所有的力氣保持正常。然而當他們獨處時,那扇門認出了康諾,梅黎安畫滿眼線的眼睛再也藏不住那一層層擴散開的愛憐。
「你想過要帶我去舞會嗎?這樣說起來很蠢,但我還是很好奇,你是不是曾想過要這麼做。
老實說。沒有。真希望我當時有。
你會答應嗎?
當然。」
當梅黎安問完這個問題,眼淚延遲了一年才滴下來,附帶上軟綿綿的體諒和過期的傷心。康諾道歉,梅黎安沒有責怪他。因為她比他更懂,撿拾自己是一種公德心,而康諾的存在已足夠讓她原諒整個世界。只是康諾沒有放過自己,他甚至不是自己所想像的那種—可以善待梅黎安的人。他對自己的平凡感到失望。
「梅黎安身上的野性一度影響了他,讓他以為自己和她一樣,以為他們都有同樣難以言喻的的心靈創傷,無法真正融入這個世界。但他從未有過像她那樣的創傷,只是她讓他以為自己有罷了。」
⠀
這是康諾對自己的誤讀。相較於梅黎安,他的成長因為有一個開明的年輕媽媽,而顯得風平浪靜。當他看著梅黎安把自己傷口的結痂一片片撕下時,總是顯得手足無措。他學會接住她的第一次,是在分手第二次後。在義大利,他抱住盛怒的梅黎安衝向那時交往的控制狂男友。第二次在老家,在她被哥哥打到流鼻血時,她學會向他求救。梅黎安一直在康諾的力量裡面,她甘願臣服於他,成為他的發力點。康諾一直都知道,但不確定該怎麼使力。
在那家暴前的下午,他們經歷了一場失敗未完的性愛。梅黎安第一次背對康諾趴下。他們從來沒有這樣做愛過。以前他們總是看著彼此的眼睛,耳鬢廝磨,閒話家常。康諾遲疑,進入了她。
「那你會告訴我,說我屬於你?
什麼意思?他說。
她沒回答,只是對著被子用力喘氣,感覺到自己呼出的氣噴在臉上。康諾停了下來,等待她開口。
你會打我嗎?她說。
好幾秒鐘的時間,她沒聽到任何聲音,連他的呼吸聲也沒有。
不會,他說。我不想打妳,對不起。」
康諾抽身用枕頭蓋著下半身跪縮在一旁,像一隻被鞭炮嚇傻的狗。梅黎安則是一頭差點被車撞的鹿,全身凝滯,落荒而逃。她開始明白某一部份的自己早已扭曲變型,連自己都無法辨識。就算和康諾一起回到了初始的地方,她也只剩把情景收拾乾淨的份了。
⠀
回想他們第一次接吻,像一起舔了全新口味的冰淇淋一樣,靦腆地笑開了。第一次做愛,康諾為了脫下梅黎安那緊身的小可愛,扯亂了她的頭髮,兩人缺乏默契的笨拙看起來浪漫極了。康諾告訴梅黎安,如果不舒服隨時都可以停。「隨時都可以停」這句的體貼溫柔,是一個男性對伴侶最大的尊重。康諾不只說了一次,也做到了。他們的性愛,在原著裡沒有太多著墨,但在視覺上完全是愛的小彩蛋。缺乏愛的性,才會需要滿滿的慾望灑向觀眾。因此看他們親熱,牽動的不是情慾,而是單純渴望被碰觸,被擁抱。床戲在拍攝技術上被視為「武戲」,會有所謂的「動作指導」。對演員來說,像跳舞,要記得舞步,時而進時而退,不會踩到彼此。幾場床戲之後,兩人赤裸仰臥的全景如一幅油畫。這些親密回憶的閃入,讓那場戛然而止的愛像一座斷崖。
第一次的親密關係,對女生來說極為重要。因為身體的記憶超過我們的想像。日本作家田邊聖子在《私人生活》裡,用了一個男生幫女生洗澡的比喻。男生細心用海綿搓洗著女生的身體,然後再淋上乾淨的熱水。不是草率地隨便沖沖,也不是從頭頂沖下還弄到眼睛那樣的粗魯。比起像玩物一樣被海綿搓洗,細細的熱水從背部暖暖留下的感覺更讓女主角沈醉。我想,若溫柔的基準已經被插旗,無論走到那裡,都忍不住回望那個方向。之後落腳的地方,總有似曾相似的感覺,於是錯誤一再重複,愛上的人總是很像。直到有一天,當既視感被現實攪散後,只好輕聲說一句,喔,那是好久前的感覺,想不起來了。
「覺得自己完全臣服於另一個人的控制下,這感覺太奇怪了。但同時也非常正常。沒有人能完全獨立於另一個人之外,既然如此,何不乾脆放棄嘗試,她想,朝另一個方向奔去,完全依賴別人,也讓他們依賴你,這有何不可呢。」
⠀
大學畢業前,他們回到老家的酒吧。在跨年倒數時,康諾當著大家的面吻了梅黎安。這不是康諾的作風,他在討好她,或是渴望彌補高中的總總愚蠢與幼稚。梅黎安笑了,欣然接受。他們之間的「討好」與「臣服」, 在找到信心後成了一種「默契」。誤讀慢慢退場,終於能精準地說完,我愛你,我也愛你。兩句簡單到無聊的情話,等他們很久。
最後一顆鏡頭,兩人對坐在火爐邊。景深很廣,他們的時空終於不再失焦。只是現在,康諾的未來成了想像,而梅黎安不確定自己是否能成為其中的一部分。原著也終結在這裡,不過氣氛和影集呈現的有點不一樣。我寧可將這故事定格在這座火爐邊,如同最開始梅黎安對康諾表白的那台影印機。這是一個青春的尾端,或說,歲月開場之前。當一切,才剛開始好好的。
⠀
妳知道妳上回說妳喜歡我。在影印機旁邊。
是啊。
妳的意思是朋友之間的喜歡,還是什麼?
不,不只是朋友。
⠀
*原文刊載在「釀電影」
https://vocus.cc/article/5f155211fd8978000181bece
...........
l 講座主題:從《正常人》談青年世代的愛情觀
l 時間日期:2021.03.13(六) 15:00—16:30 (1.5個小時)
l 活動地點:誠品信義店3F 典藏敦南專區
l 主講嘉賓:鄧九雲(演員/作家)、林達陽(詩人/作家)
l 主題書目:《正常人》,時報文化出版
l 報名網頁: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101140306512032323840
鈍角定義 在 貪食人/Gobbl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貪食人粉絲團:https://goo.gl/CcCISV
📣合作邀約請來信至:cocklion0817@gmail.com
一開始,我們也不了解,筆電為什麼需要專屬的燈,是不是有點多此一舉呢🤔
🔆實際使用了這款「BENQ ScreenBar Lite筆電智能掛燈」,果真讓我們覺得似乎真的有它的必要性在呢!
🔰這款筆電燈是非對稱光型,有一個外出攜帶方便的保護盒,面板是強化玻璃觸控式的,重量只有170g、夾具是鋁合金材質搭配軟質防滑橡膠,不傷筆電,單手1秒可固定,可85度上下旋轉(往上30度,往下55度),讓您輕鬆找到適合的角度,獨特的鈍角光學設計,將光引導到正確的位置,不浪費多餘能量,達到高效能的表現,並讓螢幕跟鍵盤都0反光,還可以app調光,內建光感應器,自動調光,還附上省電模式、還有15段亮度調整以及8段色溫調整,還可以記憶最愛的光源模式喔!
不知道長時間需要筆電作業的朋友,對這款產品有興趣嗎?
不專業雞哥的開箱實測影片給大家參考囉!
----------------------------------------------
ℹ產品規格敘述:
▪光源種類:冷暖雙色LED
▪演色性:2700K:Ra 81;6500K:Ra 87
▪照度:中心照度500 Lux(距離照射面 30cm)
▪光通量:220 Im
▪可調色溫:2700~6500K(ANSI White 8段)
▪電源輸入:5V,IA USB port
▪消耗功率:5W (最大)
▪材質:鋁合金、PC/ABS工程塑料
▪尺寸:260×43×46mm
▪重量:170g(0.17kg)
●通過國際安規認證
●符合美國國家標準協會定義的ANSI White8種色溫
6500K(daylight)、5700K(cool white)、5000K、4500K(neutral white)、4000K、3500K(warm white)、3000K、2700K(soft white)
●通過歐盟RoHs(2011-65-EU),無鉛鎘汞等重金屬
●通過歐盟IEC/TR 62778、IEC/TR 62471雙認證
▶️官網建議售價:NT$ 2990
▶️實體店面購買點:燦坤,順發3C,三井3C,全國電子,集雅社,良興電子資訊廣場,家樂福,愛買……
🚩BENQ粉專: https://reurl.cc/9VGZx
🚩BENQ官網: https://reurl.cc/zAZb7
Music by Epidemic Sound (http://www.epidemicsound.com)
#BENQ #ScreenBarLite筆電智能掛燈 #開箱實測
鈍角定義 在 【基礎】直角、銳角、鈍角、平角、周角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基礎】直角、銳角、 鈍角 、平角、周角. 2,075 views2K views. Mar 10, 2017. 9. Dislike. Share. Save. 均一教育平台Junyi Academy. ... <看更多>
鈍角定義 在 (04)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國小中年級數學教學,本影片在說明什麼是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 鈍角 三角形。 ... <看更多>
鈍角定義 在 [中學] 鈍角的三角函數是怎麼推倒而來的- 看板Math 的推薦與評價
請問版上高手一個很基本的問題就是
用一個直角三角形來定義三角函數是很直覺而且明確的
但是鈍角或是負的弳度的三角函數
是要怎麼推導出來
我知道一般都會畫圖 在四個象限內做證明
但是離中學年代久遠 忘了中學老師是怎麼推導出來的
麻煩請高手指教
非常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7.78.10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