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的時候,「神」在幹嘛?
在任何領域,能夠被視為指標性人物超過十年,
而且生涯二十八年不論狀態好壞都毫不鬆懈,
並能持續得到所有人極高的尊敬,
這樣的生涯與成就,
用「只有天才能達到的超凡境界」、
「神一般的存在」來形容完全不為過。
我不是棒球迷但一樣知道,鈴木一朗,
是棒球界獨一無二的存在。
看完「天才的人日力 鈴木一朗:51則超越野球的人生智慧」後,
身為運動員的我,對「天才」這個字,有了更深的體認與想法。
鈴木一朗的生涯成就到底是什麼境界?
為不是棒球迷的朋友們,
「簡單」列出幾個他創下的驚人紀錄:
(從大聯盟官網列出他最不可思議的二十項數據中,節取幾項)
1. 美日通算4367支安打,在2016年成為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的「世界職棒安打王」
2. 大聯盟生涯3089支安打
3. 2001年拿下美聯打擊王、新人王、MVP三項大獎,至今仍是史上唯一。
4. 在大聯盟兩度刷新單季最多安打紀錄
(2001年242支,2004年262支)
5. 生涯前十年都拿下金手套獎,名人堂補手Johnny Bench之後大聯盟第一
6. 美日生涯連續十七座外野金手套獎
(日本1994~2000,大聯盟2000~2010)。
能創下這些被形容為「不可思議」的紀錄,
是單單「天份」兩個字可以完成的嗎?
看完書你會得到很清楚的解答。
了解整個人生歷程後,對他的敬意有增無減,
而且就像我們上次聊到的:
天才不可怕,偏執狂才恐怖。
看完書後有三個心得分享給大家:
一、「我從三歲就開始打棒球,而且我一直非常努力。」
三歲的時候我們在幹嘛?
對自已三歲的時候做過什麼事我連記憶都沒有,
但從三歲開始,一朗的人生已經跟棒球已經產生深刻的交集了。
三歲那年,父親宣之送給他人生第一個棒球手套:亮紅色的真皮手套。
這個手套花了父親半個月的薪水,
是當時他們所能買到最貴、最好的手套。
父親宣之說:「這不是玩具,而是教導他何謂事物價值的工具。」
從那時開始,一朗走到哪裡都帶著這個手套,
在家裡也會跟父親傳接球、模仿揮棒的動作,
把它當成最珍貴的寶物。
「我被教導要重視工作的用具」
「善待球具,你才能成為更好的球員。」
進了小學之後,一朗對棒球所付出的心力,
已經到達我們無法想像的程度。
在他小學六年級的所寫的那篇著名畢業作文〈我的夢想〉中提到:
「從三年級到現在,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當中我有三百六十天都在激
烈地練習。」
一個十歲大的孩子,
每天下午三點放學開始練習到晚上十一點
(這是他由父親陪著一起確實進行訓練的時間,
不是「玩耍」或是「打球」,
而是內容非常明確的訓練,
包括練投、練打、守備練習、打擊場練習…等)
(六年級的時候,發球機球速120公里的球一朗已
經能打得輕鬆愉快,練習場還特別改裝發球
機,將極速調整成130公里,而一朗依然可以駕
輕就熟的打擊。
到了十五歲,練習場經理和父親宣之乾脆將本
壘板往前推移兩公尺,就為了模擬時速150公里
的速球,這已經跟當時日本職棒投手的球速相
去不遠了。)
而〈我的夢想〉這篇畢業作文之所以有名,
除了能看到一朗從小學就開始認真投入志向,
也顯露出他早熟而沉穩的一面
「我的夢想是成為一流的職業棒球選手。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
我必須在中學及高校階段打進全國大賽,
並表現活躍。
為了能活躍於球場,練習是必要的。」
文中清晰的描述他對未來的規劃,
什麼年齡要達到什麼任務,
每個環節都鉅細靡遺,
口吻之堅定與老練,目標之具體與明確,
完全不像一個小學畢業生會寫的文章。
當然,小時候我們都有自已的夢想,
(我小學時的夢想是當軍人跟生物學家)
每個人都會想像出自已想要的不同未來,
但是在那個年紀,有多少人能像一朗,
具體規劃出達成夢想的步驟跟目標
並願意犧牲小朋友最寶貴的玩樂時間,
紮紮實實的一步步朝著夢想前進?
從一般人還懞懞懂懂的年紀開始,
他就在默默進行超乎想像的訓練,
「天才」,無法述說他的偉大,
也無法定義這些名留青史的人們留下的軌跡。
二、「持之以恆的規律」
對一朗來說,「努力」、「規律」、「挑戰」這些詞語,比「天才」、「成功」更有意義。
關於「天才」,一朗說過:
「如果大家認為不努力也有成就的人是天才,那
我不是天才;
如果努力之後完成一些事的人被稱為天才,我
想我是天才。」
「我從不覺得自已是天才,
只要回顧自已每天做了多少折磨人的練習,
就不會這樣想了。」
天賦的條件,一朗絕對有,
對「天才」這個形容詞的否定,
不是他無謂或虛偽的自謙,
而是自已一路走來,他很清楚自已付出多少,
用這麼單薄的字眼來形容,
是膚淺,是外行人才會有的變相傲慢。
在職業運動的世界裡,
競爭激烈的程度是一般人連想像都達不到,
光是能跨進「世界」這個領域,
就已經是萬中選一的精英們都難以企及的目標,
而在世界級的殿堂能稱雄的強者們,
為了完成挑戰達成目標所投入的心力,
與過程中刻苦磨鍊出來的超凡精神力,
讓他們可以日復一日的重複艱苦的訓練,
可以承擔足以令人崩潰的精神壓力。
他們對成功的執著與想法,
跟凡人想像中「天才」的輕鬆寫意或瀟灑,
是截然不同的。
關於「成功」,一朗說過:
「『成功』是非常模糊的事,沒有必要去追求他
人所認為的『成功』。」
「其實我很討厭『成功』這個字眼,
……如果用『成功』當判斷基準,覺得會成功才
去嘗試,覺得不可能成功,就連試都不試,
這樣將來一定會後悔的。
對於自已想做的事,就放手去挑戰吧!
不是因為覺得能成功才去做,
而是發自內心地想要嘗試看看,
這樣不管結果如何,自已都不會後悔。」
我相信能在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頂尖人物們,他們的求勝慾望跟他們的實力絕對成正比,
但是心中帶著追求成功的強烈渴望的同時,
能夠冷靜否定世俗價值觀下的成功,
而以內心的聲音與自我期許作為衡量標準,
這才是讓他們可以持續超越巔峰的動力。
取得勝利、拿到冠軍榮耀,對他們來說,
都只是一個通過點,
不是他們生涯唯一的目標。
關於「夢想」,一朗說過:
「達成夢想與目標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累積微
不足道的小事。」
一朗的夫人弓子,曾經說過一個生活小故事,
關於她看到一朗為了努力所培養的驚人習慣:
「躺著睡覺的時候,
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翻身朝反方向睡,
然後一直重複相同的動作。
有一次我問他為什麼,
他說:『因為老是將身體的重量壓在同一邊的
手腕和肩膀上睡,會破壞身體的均衡,所以即
使是睡覺也要小心。』」
就連睡覺的時候,他都惦記著自已的身體狀況,
以隨時維持最佳狀態為最高原則,
羨慕他的成就的同時,靜下心想想,
為了完成目標,我們願意付出多少?
對於努力,一朗說過:
「將有限的時間資源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就沒有資格談論自已的
目標。」
「每天練到精疲力竭是我的目標,
而我也做到了」
「我不敢說自已比任何人都還要努力,
但我內心有一把尺衡量自已的極限,
每次一點一點去超越極限,然後不斷重複。
因為這樣,我才能成為現在的我。」
「所謂的『準備』,
就是排除任何可能成為藉口的因素,
並且竭盡所能去做到所有你想得到的事。」
「我每天都傾盡全力,毫無保留。
如果還有餘力,那就是我的問題。」
「世人對我評價不一,這是他們的自由,
但我不會因此而感到困惑。」
把外在影響降到最低,
用毫不懈怠的精神,透過無止境的自我提升,
把可控制的因素全部牢牢掌握在自已手上
這是所有領域的頂尖人士,共同具有的心態。
至於天才不天才,在他們的心裡,
根本容納不下這麼淺薄的念頭。
三、「天才的人間力」
作者在書中所講述了另一段精采的故事(也是書名):
「小久保裕紀,另一位日本職棒的明星球員,
曾在1995年,
從一朗手下搶走「全壘打王」的寶座
(當年所有跟打擊有關的獎項,
除了「全壘打王」之外,都是一朗得到)
但他在1996年開季陷入低潮,
心態也開始焦慮起來。
與一朗在明星賽前一起跑步熱身時,
小久保忍不住問一朗:
「你打球的動力從來沒有減少過嗎?」
一朗反問:
「小久保桑難道只是為了數據在打球嗎?」
小久保回答:
「可能吧,因為我如果沒有打出應有的數據,
先發地位就不保了。」
就在這時候,一朗凝視著小久保的眼睛,
緩緩道出自已打球的動機:
「我的內心有一顆亟待琢磨的石頭,
透過棒球,我要讓它閃閃發光。」
聽完一朗這句話,小久保為自已問了這樣的問
題而感到羞愧滿臉漲紅。
一朗打球不是單為了追求成功與數據,
而是希望透過棒球,透過他的投入與熱情,
打磨他的『人間力』,
指的是作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
著重在為人處事的修養與智慧。」
透過這個故事,我們很清楚的看到,
一個追求偉大的人,
他的眼界與心態跟同儕相比,
是在完全不同的次元,
如果空有天份,沒有自覺,
沒有歷經刻苦的訓練與人生經驗,
不可能達到一朗跟其他英雄人物們的高度。
即使是眾人口中的「天才」,
他們仍然把自已當成「人」,
然後即使天賦爆棚,
卻依然比所有人都付出更多。
雖然鈴木一朗與他所代表的這些英雄們,
與我們的距離如此遙遠,
但是不要忘了,我們可以在遠望他們,
看著他們高高在上的同時,
用心塑造我們自己的人生,
培養自已的「人間力」,
透過熱情與付出,淬鍊自已的修養與智慧;
也不要忘了一朗說的,
不要在意何謂「成功」,放手去挑戰,
也不要忘記把他對「努力」的看法與堅持,
當作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已的動力,
連「神」都努力不懈,我們身為凡人,
又怎能坐看自已的人生就此一無所成呢?
就算咬緊牙關咬到牙都裂了,
我們也值得在生命中,留下屬於自已的印記。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一貧伏特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好~我是一貧伏特加 繼Cano之後緊接著介紹Altuve 儼然是一個"惡壘手"系列呢 如果覺得有重要的事情我沒有提到的話記得留言和我討論喔! 最後不要忘記Like & Subscribe 註: 1. 阿土伯是大富翁系列遊戲經典角色 2. 3:07出自王建民的廣告 3. 2019世界大賽介紹:h...
「鈴木一朗 故事」的推薦目錄:
- 關於鈴木一朗 故事 在 Jeff Machine 黃育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鈴木一朗 故事 在 Jeff Machine 黃育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鈴木一朗 故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鈴木一朗 故事 在 一貧伏特加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鈴木一朗 故事 在 一平兄的遊戲最前線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鈴木一朗 故事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鈴木一朗 故事 在 台灣田野學校- 傳奇之所以是傳奇各位田友大家好, 我是之後每 ... 的評價
- 關於鈴木一朗 故事 在 [新聞] 書摘/蔡其昌:從政初衷不變最感謝阿姨 的評價
鈴木一朗 故事 在 Jeff Machine 黃育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把英雄當「人」,「神」需要時間與空間
這屆東京奧運台灣選手們的精采表現讓各項運動成了社群媒體上狂刷版面的最熱門話題,最近剛好也看完「天才的人間力—鈴木一朗」這本書,在為台灣奧運代表選手們的成就歡呼的同時,心裡卻對近年來一個值得深思的氾濫現象—「造神」,浮出很深的感觸。
在體壇、政壇、歌壇、影壇…各個領域,都有因為出人預料的傑出與爆炸性表現而「一戰封神」的英雄。在登峰造極的當下,萬民擁戴,報章雜誌各大媒體鋪天蓋地的曝光,每個爆紅人物從小到大的一舉一動都被視為楷模,各種分析、各種吹捧蜂擁而出,頓時成為現象級的話題,而社群媒體的發達讓資訊傳播可以在零成本的條件下極快速的完成,也讓這種現象可以在點對點之間更快發酵,螢幕不論大小、隱密性不論高低,傾刻之間都會被這股熱潮覆蓋。
這些如童話般的真實故事與人物會引起大眾如此澎派的反應,激發出如此的灼熱的光芒,我想跟人性深處對於成功的嚮往與渴望是相呼應的:有野心的人看到這樣的典範很可能會出現項羽和劉邦看到秦始皇出巡時所說「彼可取而代也」、「大丈夫當如是也」的心境;芸芸眾生就算只是單純欣賞這些驚人表現也能為自已的生活跟動人心弦的勵志故事創造各種不同形式的連結,為生活增添一些刺激與色彩。這些勝利者們當然絕大部份都經過旁人無法想像的付出與努力(本屆奧運桌球大驚奇 ,圈粉無數、性格謙虛可愛的小林同學林昀儒,在之前拍廣告的時候曾說過:「我唯一休息的日子,是上場比賽的那一天」),才能成就在鎂光燈下耀眼璀燦的瞬間,無庸置疑也值得敬佩,但是,「造神」這件事,卻很容易抹殺這些人當下的生活、甚至影響他們未來的發展與長遠的可能性。
他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都是無可質疑的頂尖代表,但也許在性格、生活方式、價值觀…等細節上,會有跟大眾的期待與想像之間存在差距,這不應該是他們應當承擔的枷鎖,但是腦粉們跟酸民們不會費心思考什麼是這些人在場上場下真正需要的,非理性的熱情往往會引發不可收拾的野火。而在各種形式的競爭上,永遠拔得頭籌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畢竟努力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但也永遠不要低估「運氣」在任何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別忘了希臘神話中的幸運女神堤喀,常常隨意(!)的把好運和厄運像矇眼射飛鏢一樣「賜予」凡人,無名小卒可以一躍而成全民偶像,但英雄也可能翻船。如果給這些人足夠的空間,相信他們可以有充足的餘裕去消化達到的成就,把成果化為養份,為下一個階段的挑戰與目標做準備。可是一旦造神的程序被啟動,在輿論歡欣鼓舞捧上天的新鮮感消退後,隨之而來的往往是大眾無孔不入的追蹤,甚至演變成拿著放大鏡無時無刻檢視,讓這些人沒有喘息的空間、沒有一個可以讓他們安置自我的洞穴。人與人之間不論彼此認識與否,如果沒有保留空間,美感與尊重很快會消失,正所謂「熟悉生輕蔑」,即使達到的成就仍然無可動搖,但大眾超過合理範圍的期待、不必要的批評甚至荒謬的高標準道德制約也會像妖魔般傾巢而出,而同樣傑出的人才很可能會在轉瞬之間被迫面對反轉的氛圍,被當初推擠他們上天的鄉民同樣毫不留情的拉下神壇。
在人生中,每個人會有自已的風光時刻,也會有犯錯的時候,不過一般人犯錯,不論有心無意,只要不是觸犯法律的行為,很少會出現千夫所指的窘境。成就傲人功業的挑戰者勝利者們,雖然成名之後承擔盛名之累是必要之惡,而選擇成為「天選之人」這條路也要有在肩上扛著萬斤重擔的決心,但請別忘了,不管再怎麼強悍超卓,人終究是人,有七情六慾,有弱點,有改進跟成長的空間。把勝利者當成「人」對待,在喜愛、崇拜、追捧的熱情降溫之後,用同理心去對待他們,尊重他們在你看不到時候的付出,尊重他們跟我們之間的不同,尊重面對任何挑戰競爭時不會永遠一帆風順的現實,給所有努力站上舞台、頒獎台、講台的人真心熱情的支持,讓他們能為自已的成就被聽見看見感到驕傲(當然除了勝利者之外,我真心覺得只要能在任何領域中挺胸奮戰的人,都值得一份屬於他們的肯定與榮耀),但是也請在掌聲與熱潮過後,給他們一些空間,用對待「人」的方式去了解、鼓勵這些願意燃燒生命追求目標、敢站上戰場搏鬥的勇者,然後平心靜氣期待他們下一次的精彩演出。
至於頂尖的「人」是否能成「神」,請給他們空間和時間,讓他們的地位、價值觀、個人品格、影響力,透過世界上最殘酷的舞台—人生,進行考驗與淬煉後,自然會浮現屬於他們的祥雲或彩虹,讓他們用自己的節奏踩著步伐,走向屬於他們的天宮聖殿。
鈴木一朗 故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來談聊一首歌、一個人。
影片裡的這個人叫做高橋洋子,大家或許對這個名字沒甚麼印象,她演唱過最有名的一首歌叫做『殘酷天使的行動綱領』(残酷な天使のテーゼ),是當年經典之作《新世紀福音戰士》的主題曲。
這部漫畫頗為精彩,但其中還夾雜著許多宗教、聖經故事、暗示、人性糾葛的成分,導致這個講述未來且還有人形機器人打鬥的作品,顯然相當複雜與晦澀。
如果再加上探討哲學與存在主義等元素,那就更是複雜......到我身邊沒聽說過有人真正看懂過的一個作品。
但這個漫畫光是很表象的部分就非常吸引人了,所以很多人看懂看不懂都會一直看下去;而就像很多動畫作品一般(灌籃高手、七龍珠),這部動畫的片頭曲也變成一個神作。
當時的我第一次聽就很喜歡,直到現在還會三不五時翻出來聽。上個月,我看到一個影片(就是我下面分享的那個),這是主唱者高橋洋子參加一個綜藝節目的企劃,讓她扮成一個小公司的社長,然後在預計明天舉行的公司卡拉OK大會的場地上巡視後頤指氣使的指東畫西,最後還要很任性的唱歌測試一下現場設備。
她旁若無人的先用五音不全的魔音來摧殘現場不知情的客人,再演唱一首同樣也很有名卻很難唱的動畫歌曲,最後才演唱自己的成名曲--『殘酷天使的行動綱領』(残酷な天使のテーゼ)。
這首有名的歌曲一出,現場眾人自然是驚訝萬分;還有人聽哭了,坦白說要是我在現場,聽到有人能唱這麼難的歌,還在第一句最高音時這麼瀟灑的抖音,不管那人是誰,我也會哭了。
這是一段很有趣的綜藝材料,但我想的還是其他事情。
例如,這首歌是1995年錄製的,至今26年,但她的演唱實力幾乎沒有絲毫下降。(陳奕迅1998年有一首很棒的歌曲叫作『我的快樂時代』,這首歌的難度也很高,他唱得更是驚絕,但大家也知道他的歌聲跟張惠妹一樣,已經跟以前不同了,後來幾個現場演唱的版本中,雖然多了經驗跟歷練,但降KEY演繹卻已經在所難免)
說回『殘酷天使的行動綱領』(残酷な天使のテーゼ),這首歌固然是神曲,但演唱者才真的令人敬佩,因為一首歌能唱25年,固然是神曲,但值得佩服的是她25年來對這首歌的掌握度一樣高。
先看看我當年接觸的原版--也就是動畫的MV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6wtDPVkKqI
這個MV裡面包含的隱喻、剪接、畫面分鏡,還有節奏掌握,都已經是一個很棒的音樂作品了;這首歌的精專刁難之處,也在裡面嶄露無遺。(這時候的高橋小姐正是巔峰的30歲)
再來看看2007年已然42歲的高橋小姐在演唱會裡面的演出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W8SwiGaJ7c
無論在表演神態與節奏上已經臻入化境,那個唱法根本就是吞了CD,別說她還又唱又跳。(這個版本還有英文拼音字幕教你唱日文歌)
接下來看去年年底(2020年12月)她的演出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9AkQPFNDgw
讓我驚訝的發現她除了外觀正常的老了一點之外,演唱功力卻絲毫無損,當時的她已經55歲了。(這個演唱版本 裡面的四首歌都很好聽,值得聽看看,顯示她唱工精湛與驚人
時間分別是最一開始的『殘酷天使的行動綱領』,6:57的『魂之輪迴』,還有12:22的『FLY ME TO THE MOON』,第一跟第三之間的喵喵版本,實在很尷尬......可以跳過)
繼續說回『殘酷天使的行動綱領』(残酷な天使のテーゼ)這首歌的難唱早已眾所皆知(不知道的也可以點進去聽看看)
KEY高不說,節拍跟歌詞又很緊湊的幾乎沒甚麼間斷,她唱得又很清亮(鐵打的丹田),每個字都唱得清楚不說,還沒有絲毫氣喘或明顯換氣音,最高音處依然能瀟灑的抖音,且還不是一朝一夕如此,這份精準甚至是幾十年不變。
一路看下來,她對自己嗓音和身材有維持、音準與音高的維持,這都是相當驚人且需要極高毅力的。
一個人能對自己嚴苛要求,已是不容易;何況,是維持二十幾年。
想想她,想想一樣這麼自持的鈴木一朗,真的佩服他們的職人精神。
總之,大家可以都點進去看看,戴上耳機享受一下這樣神人帶來的神曲。
到了一個年紀後,真的很珍惜某些沒有隨著時間改變的東西;因為很多東西都隨著時間變遷了,變成我們不喜歡的樣子。
.
.
.
#珍惜這些沒有改變與離我們遠去的事物
#真的數十年不變的神人神曲
#聽的是一個青春回憶啊
#我也很多話題想跟大家聊
#但是為五斗米折腰後真的只想睡覺然後工作
#希望大家平安健康的度過難關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
鈴木一朗 故事 在 一貧伏特加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大家好~我是一貧伏特加
繼Cano之後緊接著介紹Altuve
儼然是一個"惡壘手"系列呢
如果覺得有重要的事情我沒有提到的話記得留言和我討論喔!
最後不要忘記Like & Subscribe
註:
1. 阿土伯是大富翁系列遊戲經典角色
2. 3:07出自王建民的廣告
3. 2019世界大賽介紹:https://youtu.be/w-5vISez1II
Hashtags:
#MLB #一貧伏特加 #JoseAltuve #太空人 #棒球 #大聯盟 #MVP #銀棒獎 #金手套 #漢克阿倫 #惡壘手 #世界大賽 #季後賽 #冠軍
音樂:
Disfigure - Summer Tune [NCS Release]
Spektrem - Shine [NCS Release]
Tobu - Storm! It's Coming!
FB: https://www.facebook.com/abovodka/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bovodka111/
以上就是這次的介紹
謝謝大家的收看
See ya!
鈴木一朗 故事 在 一平兄的遊戲最前線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6 開場
7:08 韓劇金牌救援真實上演!三冠王竟慘遭交易的理由?
現正於Friday 影音上熱播的棒球韓劇【金牌救援】,劇情內容非常精彩好看,是棒球迷不能錯過的。而最先出現的事件就是球隊中的第四棒遭到交易,在日本職棒史上,也曾經有勇奪三次三冠王的羅德隊落合博滿,被交易到中日隊的故事,到底當時是為甚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水桶理論與刀鋒理論哪個是正確的。
*(將於節目中送出7天試看序號!先搶先得!)*
36:35 王貞治主張日職應增加到16隊?可以讓台灣職棒加入?實際想法是如何?
王貞治先生主張日本職棒應增加到16支球隊,他的想法與出發點為何?他的助手,東大畢業的職棒選手小林至,又會提出什麼樣的觀點?
55:33 鈴木一朗恢復學生野球資格身分,可執教學生棒球
鈴木一朗恢復了可指導日本高中、大學棒球的資格,以後我們可以在甲子園看到鈴木一朗監督指導高中球兒嗎?
鈴木一朗 故事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驚爆新聞線 爆內幕追真相 https://goo.gl/qnrjSt
➲政論第一品牌 新台灣加油 https://goo.gl/Hthr3e
➲雲端秘檔揭秘辛解碼真相 https://goo.gl/vi3Gzd
➲美食趣遊必看54Free食代 https://goo.gl/bSdR3e
#國際新聞 #國際局勢
鈴木一朗 故事 在 [新聞] 書摘/蔡其昌:從政初衷不變最感謝阿姨 的推薦與評價
我都去過,曾經在現場看王建民、鈴木一朗,那種在棒球最高殿堂臨場目睹投打對決,是棒球迷一生追尋的目標。 全世界的職棒球場,最好玩的還是美國職棒,他們的球場文化 ... ... <看更多>
鈴木一朗 故事 在 台灣田野學校- 傳奇之所以是傳奇各位田友大家好, 我是之後每 ...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代傳奇巨星鈴木一朗的故事。 【不是天才的傳奇】 提到鈴木一朗就會想到他在棒球界的發光發熱,第一位挑戰美國職棒的日本野手,第一年就拿下與多大獎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