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法令遵循理論與實務 【作 者】詹德恩 博士
【本書簡介】
法令遵循已是全球金融業,乃至於所有企業的重要課題,本書為您解答:介紹法令遵循制度的起源到我國的發展,公司治理中董監及內部人持股申報、年報與內部控制聲明書、公司治理評鑑該如何操作?法令遵循與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國內外的發展與法令依據;金融機構之洗錢防制及打擊資恐法遵重點;在金控法、銀行法、保險法等利害關係人交易準則規定;個人資料保護與金融控股公司跨業銷售案例研究;海外帳戶稅收遵從法案(FATCA)與共同申報準則(CRS);法令遵循風險管理等等,結合案例與現況的分析。
本書提供金融從業人員瞭解法令遵循業務的內涵,可以做為參考工具書;當然,對將來有志從事法令遵循工作的學生,本書更是必讀著作。
聯合推薦
賴英照 司法院前院長
蔡清祥 法務部部長
吳當傑 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秘書長
陳彥希 全國律師聯合會理事長
📖本書完整介紹➔http://qr.angle.tw/lvp
《法令遵循講座》
講題:法令遵循理論與實務--金融弊案 v. 法令遵循
🗣主講人:詹德恩 博士
【講座介紹】
◾前言
◾金融弊案範圍與類型
◾法令遵循緣起與發展
◾內控三道防線
◾揭弊者保護
◾檢視法令遵循制度現況
◾建構理想的法令遵循制度
◾結論
報名網址:http://www.angle.com.tw/book.asp?BKID=12787
===========================
法令遵循是現代企業,尤其是金融相關事業的基本規範,其目的在確保企業經營者運用企業龐大資源追求營業利潤時,能在法律許可的框架範圍內活動,以保障股東、債權人及交易相對人的權益。預防金融舞弊的最佳方法莫過於金融業能落實法令遵循,實現公司治理。
法令遵循與倫理有關係嗎、我國從什麼時候開始有法令遵循、什麼內部是內部控制三道防線、洗錢防制與反資恐與法遵工作有關,以及金融業如何執行吹哨者保護法等,由元照出版公司出版的「法令遵循理論與實務」乙書將提供答案。
著者現為中華開發金控總機構法令遵循主管,也是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財經法律學系副教授。實務上,曾經長時間服務於公部門,參與犯罪偵查工作;學術上,在大學任教多年,對金融犯罪問題及法令遵循制度尤有深入的研究,在國內外期刊曾發表相關論文,也有著作。「法令遵循理論與實務」乙書,從法令遵循理論源起出發,最後以我國法令遵循的現況與未來結束,目前我國金融業法令遵循工作內容皆有完整介紹。
本書獲得司法院賴英照前院長、法務部蔡清祥部長、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吳當傑秘書長,以及全國律師聯合會陳彥希理事長推薦。完整涵蓋法令遵循業務重要議題,就法遵制度的重要問題作深入的探討,兼具學術與實用價值。無論學生、金融業,或是法律人,對於想要瞭解法令遵循制度者,都是最佳指引。
《擷錄至經濟日報2021.3.22》全文:http://qr.angle.tw/y13
銀行內部控制三道防線 在 蘇浩 Anthony S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兩辦」高調介入香港立法內會事務、立廿三條的聲哨重新響起、半年以來的軍警統治,這些事件都意味著中共決心「全面介入管治香港」,短期內會大有動作。香港將會面對比過去一年更大的打壓和迫害,所有抗爭者和異見者,不論你是議員、律師、醫護、社工、老師、普通打工仔還是老闆,無一倖免。一國兩制和香港自治都會從體制、憲政內迅速被扭曲和崩潰,即使香港仍然表面上是一國兩制,但已經名存實亡。
香港人要成功守住香港,書生大膽預測只剩下五大變數:
▍1. 香港司法界法官集體請辭
自反送中以來,香港司法界除了大律師公會與少數律師和教授(像戴耀廷),都是對香港的憲政、法治和政治狀態默不作聲。司法界很可能仍然想用體制內的方式堅守最後一道防線「司法獨立」,所以採取這種沉默態度。故要香港司法界公開呼籲捍衛香港憲法秩序,就像兩年前菲律賓大法官Maria Lourdes Sereno對國民所呼籲的一樣,書生基本上無期望。
唯一增加期望值的是,早前路透社報道有香港法官指必要時會考慮集體辭職。如果有大法官請辭,勢必引發國際關注,因為香港大法官的職位在英美法系統上有崇高的地位,受世界司法界認可。屆時香港「法治」會急速高調「死亡」,而不像現在這樣表面沒死但內裡爛透到生屍蟲。
路透社的報道可視為香港法官匿名向中共放風警告再干擾法官任聘可能會選擇「攬炒」,但從報道後中共的態度來看,中共似乎對此並不擔憂。另外三大評級機構會否因而大幅度調低香港信譽評級亦不好說,畢竟經歷大半年抗爭香港仍維持AA(標普更是AA+)的穩定水平。因此,書生相信即使香港司法界真的出這一撃,最多只是響亮一聲,成為「攬炒」的一個進程,而不動搖中共全面介入香港的決心。
▍2. 國際戰線:疫情過後的國際關係變化和香港定位
基本上個人認為這是唯一能真正左右香港局勢發展的因素。國際戰線的目標和邏輯相當簡單。香港人的籌碼是香港的獨立關稅區和金融體系,這是現時及未來中共仍然必須要的進口工具。所以中共不敢明目張膽正式毀掉一國兩制,香港要以此為籌碼獲得國際支持(尤其是美國支持),進一步對中國施壓,從而達致守住香港的效果。
問題是現在疫情引發全球危機,各國自顧不暇。即使香港今時今刻發生重大政治變化,外國政府亦應無暇理會,最多發聲明關注。但大家也不用灰心,從幾日前李柱銘等知名民主派人士被捕,均見外國大媒體如ForeignPolicy、nytimes、BBC有詳細報道,美國司法部更發表聲明關注事件,可見這些知名民主派還是起著重要的「國際宣傳作用」。
國際戰線的真章應該顯現在全球疫情完結之後,西方世界對中國的態度。有論者提到全球大流行過後,歐美國家為抵禦中國趁著疫情擴張自己的全球領導地位,會一起合力圍堵中國,地緣政治競爭甚至「新冷戰」會出現。中國此時更需要香港作為資金和官商的出口,對香港抗爭者形勢有利。
但書生看過很多很多不同的深度評論、外交及國際關係專家分析,發現這種「歐美合作圍堵中國」的預測是一半半。支持這種預測的論者大多把焦點放在歐洲各國都有高官或領導人意識到中國趁疫情搞「慷慨政治外交」,因此會更緊密聯系一起抵禦中國模式擴張,例如歐盟最高外交官Josep Borrell 便發文警告歐洲小心被中國破壞團結、歐盟專員Margrethe Vestager亦在訪問中指小心避免本地企業被中國大幅收購的威脅。
反對者則認為,第一美國在今次疫情的應對上,主動放棄了自己的全球領導地位,即使中美對立必然激化,但歐洲各國對中的取態仍然不明朗,亦不穩定,畢竟歐洲慣了向中國「又罵又拎」。第二,美國內部的外交專家亦有爭論美國未來外交政策應是在亞太地區地緣政治上讓步以減少衝突來換取中美兩大國更緊密的合作,還是繼續採取更激烈的競爭模式才能最大化「美國利益」。第三,像義大利和瑞士這樣的歐洲大國最近加入了「一帶一路」的經貿合作區,歐洲是否能團結「抗中」,仍成未知之數。第四,歐盟可能自己先面對解體的威脅。
書生採取最保守的估計,相信疫情過後,G7國家都要重新盤算之後的國際關係應該怎樣走,其中香港有無可能在此之前增加自己的遊說能力,說服各國繼續關注和支援香港,可能是其中一個重要戰略點。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2020美國大選,中國議題一定會成為大選關鍵詞,從中可以窺見美國選民的取態。
▍3. 支爆,中國經濟出現急速倒退甚至泡沫爆破。
雖然大家一直都講就快支爆就快支爆,但這說法其實至少已經講了有二十多年歷史,支爆仍未發生。雖然近年中國經濟明顯放緩甚至倒退,國債亦沉重,但從經驗來看,中國每一次都找到新方法應對國家經濟問題(例如一帶一路、大數據和新科技經濟,雖然它們也帶來了新的困境)。所以不得不說中國確實有一套法子——雖然我真的不是想稱讚什麼中國模式,但至少要承認敵人有法子面對我們一直所說難以解決的難題,才能真正認識敵人的能力。
沒錯,今次疫情開始時,外國評論者都預測中國經濟勢必受到重挫,但 3 月後,外國評論者大多承認中國已站穩住腳,反而歐洲其他國家面臨的經濟重挫不比中國少,亦有專家評論「資本主義是否完蛋」、「民主國家是否比不上威權政體」等反思西方民主體制的 Big Question,加上上述提到義大利和瑞士還願意加入「一帶一路」,可見中國的經濟短期內不太可能支爆(雖然會面對更大困境)。
支爆論的另一大問題是:即使真的支爆,其不可預測性和不穩定性太過高。香港人要從中制訂自救策略基本上不可能。支爆後,對香港人是否必然有利亦是未知之數,例如其中一個相當大的可能性就是政府宣佈緊急狀態,駐港解放軍會成為本地臨時軍政府,之後會發生什麼事,無人可以說得準。
▍4. 立法會35+攬炒方法。
立法會過半,然後迫特首解散立法會,引發憲政危機。雖然如今我認為即使特首解散立法會,中共也不介意承受這個陣痛,關鍵還是 35+ 攬炒方法本來是志在引發外國政府更高度的關注和介入,所以屆時外國政府有無空閒理會香港,又會介入到什麼地步,重點回到 (2) 的部署上。如今中共及中聯辦明顯要壓制立法會 35+ 這方法,書生覺得還是可以盡做,失敗就失敗,最重要是不要失敗後怪自己人,自己瓦解了自己陣營——這方面是書生最擔心的。
▍5.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直至解放軍出動。
這是我最不願意說的變數。因為會死很多人。香港經歷了大半年的街頭抗爭,最後政權一步都沒有退讓,反而更「加大力度」打壓。可想而之,街頭抗爭仍未憾動到政權的管治成本。港共由始至終打壓的方式都相當簡單,即賦予警察無限權力和精良裝備「止暴制亂」直至沒有人夠膽出來為止。
大家都知道中國最不願意香港正式宣佈進入基本法第 18 條的緊急狀態,及出動解放軍,畢竟代價太大。另一方面,對於外國政府和商人來說,所謂攬炒,並不是三權合作、並不是抗爭者比人打到頭破血流、並不是立法會解散,對於他們來說,真正明顯的攬炒只有出動解放軍。一出動解放軍,什麼一國兩制、法治、香港自治都一次過宣佈玩完。外資一定會撤,各國一定會介入事件,尤其美國會避免波及亞太區裡其他的美國盟友,同時堵塞香港這個中國出口。所以上年曾盛傳解放軍已在北岸戒備好的那段時間,特朗普和多國高官才明顯出聲。
但要可能迫中共考慮出解放軍,那表示香港混亂持續很長時間,香港警察全體總動員仍無法控制的地步,而且習總已計算好能夠承擔這代價。但這可能性微乎其微,一是它必須要香港抗爭者在街頭死傷慘重,仍然力戰到底,可是無論從過去香港歷史來說、現時的物質條件(結合人性)和香港民風來看,幾乎沒有可能。二是,無論中國還是外國均不會希望香港發生內戰。
======
歡迎大家加入討論。可以不同意任何一點,甚至所有觀點。志在提供一個基本框架或起步點,讓大家討論和思考清楚。
#本文為純學術分析
#文下留言會貼reference供大家參考
@書生百用
======
【經營困難,和手足一起贊助書生100蚊】
銀行戶口:783-279938-668,香港恆生銀行, PangChit
PayMe : D232548655/ QRCode: https://goo.gl/jMm6pw
PayPal:paypal.me/bacchuspang
轉數快ID: 4225793
銀行內部控制三道防線 在 黃之鋒 Joshua W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為Larry Diamond新書撰寫推薦序】
早前史丹佛大學社會學與政治學教授戴雅門(Larry Diamond)出版《妖風:全球民主的危機與未來》(Ill Winds: Saving Democracy from Russian Rage, Chinese Ambition, and American Complacency)一書,我有幸獲邀撰寫推薦序,希望在民主退潮及中共威權擴張的年代,能夠分享一點個人想法,在全球制裁推進的層面上,能夠鼓勵公民社會的同路人做得更多。
------------------------------
【中國威權進逼下的全球制裁網】
經歷七十年的中共管治,中國變成與世界潮流背道而馳的威權大國,對內透過軍隊、武警、情治機關、數碼監控技術等手段打壓異見異議人士,對外則向全球國家輸出政治滲透、控制、內容審查,威脅自由、開放、人權等普世價值,新近發生的美國職籃NBA火箭隊總經理莫雷事件、遊戲開發商「暴雪娛樂」懲處風波等,無不令全球人民意識到中國式政治審查近在咫尺。
面對中國威權恫嚇、企圖透過經濟、軍事及政治手段將影響擴張至海外之際,如何防堵紅色威權擴散將是全國民主國家,乃至所有民主運動的抗爭者必須共同思考的問題。
民主理論學者、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戴雅門在新書《妖風:全球民主的危機與未來》明確地提醒,中國近年將威權管治魔爪伸延至海外國家,在世界版圖上推進其「銳實力」,透過金權網絡及訊息操作,挑戰西方國家對於人權及自由的底線。
這些中共銳實力的實例不勝枚舉:呮是中共的海外政治文宣投放,每年花逾100億美元,金額是美國花在民主及人權宣傳費用的五倍之多,各地亦先後設立525所孔子學院,新華社全球各地分部多達180間,成為繼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之後第四大跨國媒體。
中共透過巨額的文宣及媒體工作的投放,試圖控制全球幾十億人所接收的資訊,令有關台灣、香港、新疆、南海、一帶一路等相反意見相繼噤聲。更甚者,過去只在國內應用的思想及言論審查,近年亦日漸輸出到海外大學、企業及政府,甚至政治獻金及遊說工作影響外國選舉及各國議程,令中國對全球民主的威脅遠超俄羅斯。
------------------------------
這些威權壓迫,台灣人及香港人一點也不陌生。亳無疑問,香港與台灣都是處於中國威權擴張的第一道防線,我們共同見證了威權中國如何透過不同方法滲透兩地公民社會,逐止蠶食兩地媒體、公民社會、工會、學術界、言論自由。
香港近年自由空間日益受到限縮,北京多番以「國家安全」之名打壓香港人權及自由,包括透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取消多名民選議員的議員資格,選舉主任透過「選舉確認書」令民主派及本土派人士拒於選舉當中;銅鑼灣書店股東及大陸富商肖健華被爆出跨境執法,公然違反一國兩制及《基本法》。港府亦以《社團條例》禁止香港民族黨運作、拒絕為香港外國記者會副主席馬凱續發工作簽證等,令香港人的結社自由及新聞自由深受打擊。
面對中共在國際舞台上拼命推進「中國模式」之際,戴雅門在新作中提醒,民主國家除了要強化自己政治制度以作表率外,亦呼籲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積極支援各地抗爭者爭取民主,協助建立捍衞人權自由及具問責性的政府,以抗衝中國等威權國家威迫利誘。
為了防範威權政府官員、警政系統、企業等踐踏當地人權自由,新作多次強調「針對式制裁」的重要性,尤其是利用《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針對政府高層、軍隊官員、銀行及企業進行制裁,向他們實施入境限制、簽證限制、資產凍結,從而向威權政權的官員及企業施壓,逼令他們在國內落實人權自由的基本保障。
------------------------------
事實上,香港整場「反送中」運動有別於過往民主運動的最大不同處之一,便是抗爭者銳意透過不同方法,維持香港問題在世界場域中的熱度。香港人今次多番主動出擊,在國際上推進香港議題,包括兩度發起眾籌全球登報、積極集體「一人一信」去信各地議員陳情、多次就香港問題發起白宮聯署、在外國各地甚至NBA球場會場發起快閃示威、開設推特帳戶進行「Twitter 外交」向海外網民及記者直接輸出香港最近狀況、民間組成遊說團隊積極進行國際遊說等。
在2014年雨傘運動期間,我與現時香港眾志骨幹成員敖卓軒便意識到,國際關注乃香港民主運動的重要助力之一,於是便開始著手《香港人權民主法案》遊說工作,希望透過賦權美國總統將侵害香港人權與民主自治者列入黑名單,凍結他們在美資產及禁止入境,透過這類懲罰機制對侵犯人權的行為起阻嚇作用。
然而,經過數月以來的「反送中」運動,我們意識到中共已經密謀逐步收緊對港政策。觀乎中共在10月底舉行十九屆四中全會,除了首度將「一國兩制」視為黨領導的重要制度,亦強調日後「建立健全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種種跡象顯示中共正為《基本法》廿三條鋪路,甚至連北京官方智庫「全國港澳研究會」的副會長劉兆佳亦坦言,北京有機會透過人大釋法、向行政長官發出命令、將全國性法律三方面主動「出手」,將香港內部爭議甚大的廿三條立法強行引入香港,令香港人權、自由、法治及整個公民社會岌岌可危。
面對暴政惡法臨城,而香港尚未有完善的民選政府去抗衡威權肆虐之時,只有將《香港人權民主法案》及《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推廣到全球各地,令制裁機制在各國遍地開花,為香港人權、自由、法治構起「全球保護網」,才是捍衞香港這道防線的不二法門,這亦是戴雅門新作《妖風:全球民主的危機與未來》對於當下台港前途最重要的時代意義。
2019年11月1日
反送中運動第142日
銀行內部控制三道防線 在 銀行內部控制與內部稽核ptt - Generali – Douai 的推薦與評價
... 內部稽核制度等內部控制三道防線,以維持有效適當之內部控制制度運作。銀行內部控制三道防線實務銀行內控與內稽為法定金融證照之一,是銀行各級主管 ... ... <看更多>
銀行內部控制三道防線 在 金融洪亮銀行內部控制與內部稽核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金融洪亮 銀行內部控制 與內部稽核. 2K views · 2 years ago ...more. 三民輔考官方頻道. 8.3K. Subscribe. 8.3K subscribers. Like. Share. Save. Report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