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週就是兒童節連假囉❤️
孝「子」爸媽們安排好行程了嗎😅
以下是幫大家整理全台樂園優惠
(如果這幾天有新的我會在po)
養小孩夠花錢~就要趁著優惠瘋狂玩啊🤪
🌟六福村
2021/4/2~ 2021/4/5
✔️未滿12歲兒童 免費入園!
12歲以下,出示身分證明免費 😍
#不包含12歲 (生日2009/04/02後,不含當日)
🌟小人國
✔️小人國全民歡樂499 未滿6歲免費入園
🌟苗栗尚順育樂世界
4/2(五)~4/5(一) 12歲以下兒童免費
✔️為了遊玩安全,須搭配一名購買$699遊園券(全館套票設施)陪同
🌟綠世界生態農場
✔️2021/4/2 ~ 4/4綠世界兒童節送羊駝飛盤
活動內容: 當日現場購買[全票]之遊客,即贈送『超人氣羊駝飛盤』乙個【每日限量1000個,送完為止】
🌟九族文化村
✔️4/5前九族文化村門票特價$680
🌟泰雅渡假村
✔️全國12歲以下兒童、65歲以上銀髮族享免門票入園❗️
✔️兒童節連假住宿只要7折❗
✔️憑身分證辦理住宿再加碼折抵$ 1000元住宿旅遊補助
✔️住宿可免費參加賞螢活動
🌟劍湖山
✔️2021.04.02-04.05兒童連假期間
身分證ID 2️⃣3️⃣5️⃣三碼全中
劍湖山🎡隨你玩 只要99元‼️
對中2碼299元 1碼399元
連假期間 #再加碼 開放三項劍湖山獨家水上設施
🌟十鼓仁糖文創園區
✔️4/4限定‼️6歲以下兒童免費入園
(不含6歲,需有家長或成人陪同,持健保卡認證,限自由行,90公分以下劇場展演不佔位)
🌟義大遊樂世界
✔️兒童連假(4/2~4/5) 12歲以下99元加贈快樂100代幣2枚❗❗❗
成人玩樂也只要666元
🌟花蓮海洋公園
✔️4/2-5期間 6歲(含)以下兒童免費
✔️4/1-5/31期間 +1優惠:不限票種🔜買一天送你免費多玩一天
✔️加碼貼心服務「海洋小兒托管班」:小孩我來顧💪爸媽放心嗨♥️
今天哥哥第一次遇到草叢出五星耶!
超幸運~Gaole送他的兒童節禮物🎁
銀髮族旅遊行程花蓮 在 楊華美 花蓮縣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南向包機補助,花蓮業界為何無感?】
日前地方報的花蓮要聞頭條是「新南向包機補助 花蓮業界無感」,文中指出觀光局再砸三千萬元包機補助東南亞旅客來台旅遊,但旅行業表示旅客多停留北部,對花蓮未收益。其中提到觀光局的調查在106年訪台旅客中團客已降至不到二成,有八成都是自由行,這代表了現行以團客為思維的行銷推廣模式難以見效是有明確原因。文中所提拓展員工旅遊、會議旅遊及銀髮族特殊行程促銷等,都是以希望讓旅行社或飯店業等具有規模的經營單位提升業績,這明顯又再陷入團客思維的邏輯。
華美認為自由行遊客最重視的是自行安排具有期待感的觀光行程,所以具有價值的「觀光內容」才是行銷重點。無論是景點或是深度體驗在地文化的感受,才能讓國外旅客明白何謂「台灣特色」?近年政府所推廣行銷台灣觀光的國際短片,便是濃縮了所謂台灣印象的特色元素,但短到2、3分鐘的廣告中花蓮又能分到多少鏡頭的關注呢?讓國際旅客的印象要能停留在花蓮,就必須行銷所謂的「花蓮特色」。當我們以旅客的心態將心比心,如果資訊不夠深入又不方便,即使便宜機票也難以吸引特地前來。包機補助對於花蓮觀光的整體提升仍然非常有限。
當我們將重點放在「新南向包機補助」的旅遊政策重點時,語言與文化的隔閡將是發展的關鍵瓶頸。華美十多年來長期照顧花蓮地區的各國新住民姐妹,深有感慨到這些勤奮的姐妹們幾乎在花蓮多是從是清潔打掃的勞動工作或是開設她們故鄉菜色的小館。我們常能在花蓮市區的街道上看見許多越南、泰國、印尼餐館,甚至連新馬料理也開始林立。這些姐妹提供了在地重要的勞動力,但所得來源也幾乎是以居住在台灣的當地人為主。
當我們將觀光政策目光導向東南亞時,這些移民姐妹們的語言能力便是我們最好發展觀光的優勢。她們能透過長期居住的生活體驗與感受吸引更多東南亞國家的旅客認識花蓮。這二年政府開辦許多導遊訓練課程,但後續的工作機會的媒合平台明顯不足。政策的不連貫,不僅讓前期的補助難以發揮成效,也可惜了這些有心為花蓮付出的新花蓮人。華美期待進入縣議會後,能重視觀光產業結合新住民的權益,這是我的專業也是帶領花蓮找到旅遊新契機的可能。
這篇報導的文末提到花蓮最大的問題是「交通」,火車票一票難求是主因,尤其是連續假期,期待建議政府在推動旅遊補助之餘,多思考改善花蓮交通問題。這部份的意見僅是以火車票的聯外交通為思維,但自由行旅客重點不僅是出入花蓮買火車票是否容易?進入花蓮境內後的大眾交通是否方便移動才是另一項長期被忽略的大眾交通重點。
以觀光重鎮的產業型態重視的不是連續假期,而是減少淡旺季的觀光人次落差,讓一年四季的花蓮旅遊業都有一定的觀光流量才能穩定花蓮經濟的發展。這正是華美與團隊所提的「觀光分流」和「大眾交通便利」所表述的政見重點。我們需要的是正確的觀光方向與清晰的執行思維,這是華美與團隊期待對未來花蓮縣政的監督與建議,真為花蓮經濟的發展找到一條永續發展的長路。
銀髮族旅遊行程花蓮 在 楊華美 花蓮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南向包機補助,花蓮業界為何無感?】
日前地方報的花蓮要聞頭條是「新南向包機補助 花蓮業界無感」,文中指出觀光局再砸三千萬元包機補助東南亞旅客來台旅遊,但旅行業表示旅客多停留北部,對花蓮未收益。其中提到觀光局的調查在106年訪台旅客中團客已降至不到二成,有八成都是自由行,這代表了現行以團客為思維的行銷推廣模式難以見效是有明確原因。文中所提拓展員工旅遊、會議旅遊及銀髮族特殊行程促銷等,都是以希望讓旅行社或飯店業等具有規模的經營單位提升業績,這明顯又再陷入團客思維的邏輯。
華美認為自由行遊客最重視的是自行安排具有期待感的觀光行程,所以具有價值的「觀光內容」才是行銷重點。無論是景點或是深度體驗在地文化的感受,才能讓國外旅客明白何謂「台灣特色」?近年政府所推廣行銷台灣觀光的國際短片,便是濃縮了所謂台灣印象的特色元素,但短到2、3分鐘的廣告中花蓮又能分到多少鏡頭的關注呢?讓國際旅客的印象要能停留在花蓮,就必須行銷所謂的「花蓮特色」。當我們以旅客的心態將心比心,如果資訊不夠深入又不方便,即使便宜機票也難以吸引特地前來。包機補助對於花蓮觀光的整體提升仍然非常有限。
當我們將重點放在「新南向包機補助」的旅遊政策重點時,語言與文化的隔閡將是發展的關鍵瓶頸。華美十多年來長期照顧花蓮地區的各國新住民姐妹,深有感慨到這些勤奮的姐妹們幾乎在花蓮多是從是清潔打掃的勞動工作或是開設她們故鄉菜色的小館。我們常能在花蓮市區的街道上看見許多越南、泰國、印尼餐館,甚至連新馬料理也開始林立。這些姐妹提供了在地重要的勞動力,但所得來源也幾乎是以居住在台灣的當地人為主。
當我們將觀光政策目光導向東南亞時,這些移民姐妹們的語言能力便是我們最好發展觀光的優勢。她們能透過長期居住的生活體驗與感受吸引更多東南亞國家的旅客認識花蓮。這二年政府開辦許多導遊訓練課程,但後續的工作機會的媒合平台明顯不足。政策的不連貫,不僅讓前期的補助難以發揮成效,也可惜了這些有心為花蓮付出的新花蓮人。華美期待進入縣議會後,能重視觀光產業結合新住民的權益,這是我的專業也是帶領花蓮找到旅遊新契機的可能。
這篇報導的文末提到花蓮最大的問題是「交通」,火車票一票難求是主因,尤其是連續假期,期待建議政府在推動旅遊補助之餘,多思考改善花蓮交通問題。這部份的意見僅是以火車票的聯外交通為思維,但自由行旅客重點不僅是出入花蓮買火車票是否容易?進入花蓮境內後的大眾交通是否方便移動才是另一項長期被忽略的大眾交通重點。
以觀光重鎮的產業型態重視的不是連續假期,而是減少淡旺季的觀光人次落差,讓一年四季的花蓮旅遊業都有一定的觀光流量才能穩定花蓮經濟的發展。這正是華美與團隊所提的「觀光分流」和「大眾交通便利」所表述的政見重點。我們需要的是正確的觀光方向與清晰的執行思維,這是華美與團隊期待對未來花蓮縣政的監督與建議,真為花蓮經濟的發展找到一條永續發展的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