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尾牙
所以今晚要來點 #割包 還是 #潤餅?😂
從文章撈出兩張舊照片😝
大家今天會吃什麼呢?
1,割包😊
2,潤餅☺️
3,小孩才做選擇,我兩個都要🤣
4,從來不知道要吃這些😅
我們一般人的印象尾牙是聚餐是抽獎
但其實尾牙的來由是這樣的
👇👇
尾牙的由來(以下說明截取自網路)
原稱【尾迓】,「迓」字意指迎接。
尾牙是民眾為感念守護土地,使人民豐衣足食的的土地公而舉行的的年終祭祀活動,台灣人每逢初二和十六都會祭拜土地公,這種祭拜儀式稱為「做牙」,一年中有好幾次「做牙」,農曆2月2日為土地公誕辰,祭祀活動稱為「頭牙」,爾後每逢初二、十六都要祭祀,於是農曆十二月十六日一年中最後一次的祭祀活動俗稱「尾牙」。
民間商家習俗,每迎初二、十六這兩天都要「做牙」拜土地公。「一年夥計酬杯酒,萬戶香煙謝土神」,這是舊時詩人述的尾牙情景。上聯「杯酒」是用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典故說東家要辭退夥計;下聯是尾牙時節家家戶戶都在祭祀土地公。在「尾牙」這天,商家們為了感謝土地公一年的照顧,都會準備豐富的祭品來酬謝土地公,而祭拜完的東西就會犒賞給員工們,這就是尾牙的由來。
早期,一般商家或工廠要解雇夥計或工人都利用「食尾牙」這一餐來暗示。因此,老闆都會準備「白斬雞」這道菜餚,只要雞頭朝向誰,就表示那個人過完年後不必來上班了(驚驚~),所以有俗諺形容說:「食尾牙面憂憂,食頭牙蹺腳撚嘴鬚」,「頭牙」因為沒有被辭退的顧慮,所以心情輕鬆愉快,而尾牙宴會上的雞則被稱為「無情雞」。不過,現代員工受法律體制保障,尾牙宴上的雞不再是一種讓人難過的暗示,台灣很多公司行號還會在尾牙時安排抽獎、藝人表演、魔術、模仿秀等五花八門的餘興節目,景氣愈好、公司愈賺錢、尾牙秀就愈有看頭,代表員工獎金入袋也愈大包,現今尾牙聚餐已轉變為員工們增進情感的一天,一年來的辛苦在此畫下句點,準備來年再衝刺!
除了公司行號,一般家庭也會在尾牙時準備三牲祭拜土地公,以祈福招財。並且在當天晚上,有吃「割包」與「潤餅」的習俗。因割包外形像「錢包」,人人希望吃了它後能夠「發財」。
而潤餅則因為很像紙張把銅錢包起來的感覺,有發財致富的意思。
「割包」相傳是三國時代張飛,以刀割饅頭夾肉食用而得名。
割包雅稱為「刈包」,因刈(ㄧˋ)有「割」之意。割包也被稱為「掛包」,「割」的台語發音為ㄍㄨㄚˋ音同「掛」。
「割包」又因為打開後,外形酷似老虎的大嘴巴,人們在食用時,中間夾塊煮熟(或滷過)的豬五花肉,再佐以酸菜、糖粉、香菜、花生粉等,此時食物的整體外形,就彷彿「老虎在咬食豬肉」,故俗稱「虎咬豬」。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