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捷運站取名背後的奇妙邏輯|#冷知識
台北捷運路網 #捷運站取名的方式,早期多以「站體」周遭的道路名稱為名,或是標誌性的建築物、景點等,目的為避免旅客混淆。
從初期路網圖中可以看到,像是板南線上台北車站以東,幾乎都照著路名而取。像是現在的「善導寺」站以前叫做「林森」站(附近為林森北路);現在的「市政府」站以前叫做「基隆路」站。「永春」站命名更曲折......https://bit.ly/3qMAG2H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京都四神遊」介紹 訪問作者:葉育青 內容簡介: 洛東青龍.洛西白虎.洛南朱雀.洛北玄武 四方神獸 景點位置總整理.歷史漫遊.實地走訪.當地互動 帶著本書,沿著京都建都的軌跡, 用不一樣的角度,探索屬於自己的京都故事吧! 作者為了追求京都獨特的...
銘 傳 建築 大 學問 在 江魔的魔界(Kong Keen Yung 江健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各位魔粉,這是一篇關於風水界的八卦新聞,在這裡做個記錄,順便也附上我的想法。
(但你們也知道我是不信風水的,所以細節就不要問我,我沒有資訊。我窮得只剩下八卦)
1)羅浮宮的那個玻璃金字塔入口,是華人建築師貝聿銘的作品。但,很多人不知道貝聿銘是六家風水派其中一派的正式傳人(家傳的,現在的所謂風水傳人是只要夠錢,就可以了)。
貝聿銘一直都不與風水扯上任何關係,香港的蔡伯勵,即李嘉誠的其中一位御用風水師,當年就是看到香港某銀行大樓的刀形而懷疑設計者是懂風水的,所以在一飯局裡面友情質問貝先生,問貝聿銘他的太公是否貝簡香,才知道他們家族有蔣氏風水無常派的真傳承。
2)之前還有命理師說貝聿銘因為做了法國羅浮宮風水,所以健康有問題。不過,大家只要谷歌一下,就知道人家是102歲才死,臨死前幾年還到處有到大學演講。你要問自己的問題是 —— 你有信心擺個長壽風水陣來活到比他長命嗎?
另外網絡上確實已經把貝聿銘的家譜公開,但一個明白術數的人,真的會把自己的時辰八字公開嗎?
3)但,這些正式有家傳風水的,都不做風水師。理由?
他不做層次低的江湖佬,所以他選擇走建築師的路線。
要知道,最早期的風水,是用來開邦做城市規劃的,那九宮格是用來策劃城市內地方開發的先後次第和在哪裡開甚麽。
4)目前有流傳詮釋蔣氏風水的派別,共有六家,(這裡不是指目前風水師自己出來創派,而是指傳統的派系學說)只有兩家的資訊是對的,四家是錯的。
而有對的資訊那兩家,其中一派就是『無常派』。
5)大部份的出來行走江湖的風水師也不是很有出息,亂騙來混飯吃。另一部份有心要研究的,也很容易被混雜的資訊。
這樣說吧,這些真的有傳承的人,可遇不可求。就算給你遇到,他也未必肯講。
青囊經這古經若不熟的話,那風水師好極有限。然後蔣大鴻的《地理辨正》一定要熟讀,之後再看六派的資訊(或任何派別的風水資訊),才能有能力分真假。
我這樣說好了,博學和尚建議的那些,不是普通人有毅力或能力去讀,除了看原典,還要註解。
我們當年見他的時候,有抄下書目:《秘傳水龍經》,蔣大鴻;《地裏辯證注》,章仲山;《心眼指要》,章仲山。《天元五歌》,《地理辯證》,《青囊經》,《青囊序》,《青囊奧語》, 《天玉經》, 《都天寶照經》。
必須能夠背誦的是《天元五歌》,《青囊經》,《 天玉經》。
背誦來幹嘛呢?
就是自己去從師學藝時,可以測得出師父有沒有下過功夫。
6)當然,這個是以前的要求。現在要做風水師,是沒有門檻的。你封自己是風水師,沒有人能夠說你不是,問你關於風水典籍,你就可以一句你幫過多少人就可以壓下去了。
古代的做法,其實把資訊拆散在多個文獻裡面,搞到會學通一門學問的人,逼不得已其他幾門都連帶貫通。儒家、風水命理、中醫等等其實都是有關聯的。
李老師有問過博學和尚為甚麼這些資訊要散佈到這麼廣的網絡?
原因是如果全部資訊都寫在一本文獻,你看懂了一本,就能出來混飯吃。如果散佈在很多不同文獻中,你要看到懂的話,你的文化水平就會高。換句話說,古人是間接的把門檻提高,能看這麼多書的話,江湖混飯的機率就會低了。就算是混飯吃的,水平也會比較高。
7)舉例,普通人看蔣大鴻這位祖師的作品,會發現他把地理辨正寫得很難理解。所謂很難理解,其實就是很亂,只不過你認為這位祖師級人物,不可能是精神有錯亂,所以你合理化它很難理解。
其實沒有亂,只是沒口訣的人就會被他搞亂。我本身沒興趣學風水,所以只能拾博學和尚口水給個大方向:地理辨正裡面有很多東西是重複的,問題是:他每次重複的時候,會用另一套不同的術語系統。沒記錯的話,裡面起碼有三套不同系統的術語,如果對術數術語不熟,文字水平不高的人,又以為三套其實是一套的話,要看明白地理辨正,近乎是不可能的。
當中我記得最經典的,是其中一句話中有三個癸字,他媽的三個癸字都是不同的意思!
就算對術數術語熟悉,文字能力好,但沒有人告訴你裡面的內容其實是重複,不過用不同系統的術語來重複的話,你就會被他搞亂。
除了用不同系統的術語來重複講,共講三次,每次重複講的時候,還把次序對調。例如,第一次是先講時間,再講空間,再講方向。第二次重複講的時候,先講空間,再講時間,在講方向。
我聽到這種設計,我覺得這簡直是古人在沒有版權意識的時代,用來保護自己知識產權的高超橋段!
8)而這種高超橋段可能最後衍生出來的副作用,還是會有不屬自己派別的人會嘗試要破解,豈知破解的過程中,能夠過關的也會自然越讀越多書,腦內容量可能累積到不自覺的也成了半個大師。
#江魔設教
#廣渡魔粉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有幫到你,你有覺得你有需求要做了善事才會心安理得,可以隨緣樂捐,打賞個小費給我吧:
http://paypal.me/kongdemon
銘 傳 建築 大 學問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張之洞的學問怎不如福澤諭吉管用|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作者:程萬軍
晚清中國,在學問上聲望最高的官員,既不是科舉落榜生袁世凱,也不是一生沒留下一本像樣著述的李鴻章,而是準狀元郎、官至總督的清流領袖張之洞。
政見上,此人既不保守,也不激進。品性上,清廉自律。學問上,著述頗豐。在很多讀書人心目中,是官學雙豐、時代大師級人物。
就政治派別而言,張之洞總體屬於晚清洋務派,他主持的南方,搞洋務比李鴻章主持的北方早。其理論水平也高於李鴻章。以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大多干吏,理論不成體系,而洋務派中唯一像模像樣的文字東西,是張之洞作品《勸學篇》。
《勸學篇》主要寫了什麼?其中心思想可用書中一語概括——「中體西用」。何謂「中體西用」?張之洞在《勸學篇》闡述得比較清楚,即:在中國傳統政體政教不變的情況下,引入西方先進技術實現強國。
具體說來,什麼是「中體」?那就是帝制儒教。堅持中國兩千年封建君主制,堅持傳統國家核心價值觀孔子儒教。而「西用」呢?則主要指歐美「火器」,堅船利炮,先進的軍事裝備。
張之洞的《勸學篇》,為他在國內圈了大量的粉絲。其中不乏一些學術達人。比如,張之洞帳下有個幕僚名喚辜鴻銘,是個翻譯家,精通多門外語,號稱學貫中西,但卻是「中體」的堅定維護者。後來清廷被推翻後,他堅持不剪辮,以「小辮學者」著稱。
辜鴻銘喜歡辯論,可謂張之洞手下的「首席辯士」。作為能言善辯的「文化怪傑」、香帥的擁躉,辜鴻銘不遺餘力地為「中體西用」之「洞見」鼓吹,留下了不少辯論「佳話」,其中一宗甚是辛辣——
公元1898年,卸任內閣總理大臣的伊藤博文造訪清國,南下拜會張之洞,香帥令辜鴻銘隨同出席,並令辜將他的成就——儒教經典教材《論語》英譯本送給伊藤博文。張之洞和辜鴻銘本以為,收到此禮的日本客人會贊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不料率直的伊藤博文卻對辜鴻銘一通搶白:
「聽說你精通西洋學術,難道還不清楚孔子之教能行於兩千多年前,卻不能行於二十世紀的今天嗎?」
喜歡辯論的辜鴻銘並不感到難堪,順勢反彈:
「孔子教人的方法,就好比數學家的加減乘除,在數千年前,其法是三三得九,如今二十世紀,其法仍然是三三得九,並不會三三得八。」
伊藤博文聽了,一時無言以對。
這段舌戰辜鴻銘引以為得意的辯論勝例。伊藤博文雖然縱橫天下,可辯才不及辜鴻銘。從形式看,的確是辜鴻銘佔據了上風。但從本質上分析,辜鴻銘的辯詞,卻是明顯的詭辯。把孔子之教與「三三得九」的算術混為一談,有典型的張冠李戴、驢唇不對馬嘴之嫌。儒教不是自然科學,甚至不是社會科學,除了發揮教義的作用外,充其量只是教育學的龍鱗。如何跟「三三得九」相提並論?如果說孔子的理論是永恆的,那麼堅持孔子理論兩千年的中國應該長盛不衰才是,怎麼被放棄儒教的蕞爾小國打得潰不成軍呢?!
張之洞、辜鴻銘的「學問」到底管不管用,歷史早已給出答案。
甲午戰爭爆發前,身為兩江總督的張之洞對大清戰勝日本非常樂觀,「小日本、窮日本」是他的日本觀。為此,他曾向急於求戰的光緒皇帝提出不戰而勝之計:「只要我們召回公使禁止對日貿易,這個資源匱乏的小國,就會陷入窮境。用不了一年,他們就會不戰自亂。所以我們強化海禁就夠了。」
事後證明,張之洞之計,就是個笑話。
有人評價張之洞是個巧宦,勸學也不過是投機、中庸之道的左右逢源。而依我看來,張之洞的勸學更像東施效顰。因為在他之前,早有一位日本學者出版了同名書作《勸學篇》,二人「撞書」了。
不過,卻不存在抄襲問題,而只是暴露水平問題。因為日本的這本勸學,不僅對東方國家學西方之本釐清,而且還把東方「人的近代化」說得通透。
這位日本作者,就是被譽為「日本近代化之父」的、現行日本最高面值紙幣:一萬日元上的老人頭——福澤諭吉。
福澤諭吉比張之洞大兩歲。出身士族。與張之洞不同,福澤諭吉雖是一位士人,卻不是士大夫,他一生沒任什麼官職,但這卻成為露臉的事。因為這正是他想要新士人生:獨立。
福澤諭吉的初學是漢學。他的父親便是一位不算出名的漢學家。福澤諭吉出生時,父親剛剛得到了一部名為《上諭條例》的漢籍,於是給他起名「諭吉」。福澤諭吉家學淵源,少年時除了《史記》《漢書》《戰國策》之外,曾經讀過十一遍《左傳》。但最終他對漢學卻「恩將仇報」。自青年時代開始學習「蘭學」起,他就對漢學產生了疑慮,尤其25歲時遊歷歐美之後,就成為徹底的西學者。
1885年,五十歲的福澤先於張之洞十年,發表了著名的《勸學篇》,見識之深刻後者望塵莫及。
比如對民權的認識,張之洞認為萬萬使不得:「五倫之要,百行之原,相傳數千年更無異義,聖人所以為聖人,中國所以為中國,實在於此。故知君臣之綱,則民權之說不可行也;知父子之綱,則父子同罪、免喪廢祀之說不可行也;知夫婦之綱,則男女平權之說不可行也。」
而福澤諭吉則主張,人人生而平等:「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
「人生來就是一律平等、自由自在和沒有上下之別的。就這些人的基本權利而論,則是完全平等,毫無區別的。所謂基本權利,就是人人重視其生命、維護其財產和珍視名譽。」
還有對做官的態度,張之洞以為是青雲之志,而福澤諭吉則認為,要緊的不是依附政府,而是個人獨立:「一個國家所以能夠獨立,那是由於國民具有獨立之心。如果人人都想做官、舉國上下都是老一套的十足官氣,那麼國家無論如何不能強盛」。這是福澤諭吉《勸學篇》中,最具含金量的一句。
很多中國人以為,福澤諭吉是主張日本對外侵略的理論家,殊不知他對日本的首要貢獻,不是擴張,而是「獨立」二字。
福澤發表《勸學篇》時的日本雖處維新之中,但依然存有東方傳統,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夠飛黃騰達做個一官半職,在這種情況下,有機會做大官的福澤卻不願做官,就是要給年輕人打個樣,「做獨立的榜樣」。
福澤諭吉指出,人人想作官的弊端,那種情況猶如蒼蠅麇集在腐食上一樣。人人都認為不依賴政府就沒有發跡的機會,因而就毫無自身獨立的想法。他認定一個國家的強盛之道,首先在於強民,而強民的標誌,是國民具有獨立之心。
福澤諭吉把東方「人人想作官」的思想歸結為孔子儒教的遺害。所謂「青雲之志」就是祖先遺傳下來的官場迷信,他希望日本年輕人能從這種迷惑走出,懂得文明獨立的本義。顯然,福澤諭吉對傳統儒教是持排斥態度的。他稱儒學系東方近代化的桎梏,是「脫離實際的學問」。世上的事物千千萬萬,教師不可能將它們全部傳授給學生,因此,發展能力比傳授知識更為重要。所謂能力,即研究和處理事物的能力。而能力不是單一的,它包括記憶能力、推理能力、想像能力。這些是獨立的人與獨立的國家最需要的有用東西,而落伍的儒學是提供不了的、無用的。福澤諭吉主張日本拋棄漢學與儒教傳統,全面接受西洋文明。他說,「陳腐的漢學如果盤踞在晚輩頭腦裡,那麼西洋文明就很難傳入我國。」他眼中的近代文明和實用知識就是洋學,即西方科學。他大力提倡學習的西洋科學,與張之洞不同,其科學含義並不侷限於科技,而是涵蓋社會科學,相比數理化,福澤對法學、社會學等西學更為推崇。
福澤諭吉的《勸學篇》在近代日本影響巨大,受他影響,明治政府維新過程中明確提出「和魂洋才」的標誌性口號。即日本精神、西洋才幹。這個「洋才」包括政制、法制、上層建築方方面面。
堅決不做官、做獨立榜樣的福澤諭吉將著書辦學辦報視為自己三大事業。如今有著「亞洲第一私立學府」之稱的日本慶應大學,就是他在1858年時創辦。現在日本發行量很大的報紙《產經新聞》,也是由他在1882年創辦的《時事新報》合併而來的。
福澤諭吉的辦學宗旨是「獨立」。慶應大學的校訓是「獨立自尊、筆比劍強」。
他的辦報方針依然是「獨立」。「獨立不羈、不偏不倚」是《時事新報》公佈於眾的辦報精神。福澤諭吉說:「凡與此精神不悖者,無論是現任政府、諸多政黨、各工商企業、各學者團體,不論對方是誰,我們都將其作為朋友相助。若是違背此精神者,亦不問誰,皆作為敵人而排斥之。」
日本維新時代,教育家、報人福澤諭吉發揮了點石成金作用,用他的書、學校和報紙,催生了一批「近飛日本」的青年精英。他與日本政治家一道改變了日本。如果把國家比喻成一杯水,政治家改變的是杯子的形狀,而他改變的,則是水質。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銘 傳 建築 大 學問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京都四神遊」介紹
訪問作者:葉育青
內容簡介:
洛東青龍.洛西白虎.洛南朱雀.洛北玄武
四方神獸
景點位置總整理.歷史漫遊.實地走訪.當地互動
帶著本書,沿著京都建都的軌跡,
用不一樣的角度,探索屬於自己的京都故事吧!
作者為了追求京都獨特的美一再走訪,走得久了,自己的故事、所思所想也留在了京都,和京都的歷史、建築、風情交融在一起。於是,京都成了思想與心靈上的故鄉、自助旅行的原因、終點與起點……
本書用獨特的京都風水方位介紹景點,各個景點的地理位置清晰後,助你掌握景點位置、安排順暢旅程。
跟著本書漫遊京都,你又會寫下什麼樣的故事呢?
★來吧,循著京都建都時的軌跡來遊覽吧!
桓武天皇建都京都時,仿造了唐代長安城的配置,也訂定了左青龍、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風水方位。本書依據四神獸的方位,一一蒐羅京都最迷人的景點,依照方位分類的景點,地理位置都十分接近,方便到訪的旅人沿著歷史的足跡安排旅程。
.左青龍洛東:祇園、八坂神社、清水寺、銀閣寺、白川、平安神宮,見證洛東的繁華
彷彿匯聚了所有的精華般,每位京都旅人必遊的經典都聚集在位於左青龍的洛東。
體會日本平安時代風情的祇園、祇園祭的主角八坂神社、由高超工藝技術建造的清水寺皆位於此。
除此之外,不妨也一遊銀閣寺、白川,或美得夢幻的平安神宮。
.右白虎洛西:嵐山、天龍寺、野宮神社、金閣寺、平野神社、北野天滿宮,漫步洛西的悠閒
如果你喜歡親近大自然、悠閒漫步,就絕不能錯過位於右白虎方位的嵐山。
日本佛教五山之首的天龍寺、神祕的竹林道、源氏物語裡的野宮神社,全都位於嵐山。另外,還可以搭乘嵯峨野觀光火車、保津川渡船享受水光山色。
前往嵐山的路途中,遊興高漲的你還可順道參觀美得讓人忌妒的金閣寺、春天被櫻花包圍的平野神社,或是奉祀學問之神的北野天滿宮。
.南朱雀洛南:伏見稻荷神社、桃山城、平等院,品嘗洛南的富庶
鴨川、桂川、宇治川匯聚之處,豐沛的水資源富庶了洛南,所以伏見的米飽滿、桃山的酒芳醇、宇治的茶甘美。
在伏見可以一訪京都人氣第一的伏見稻荷神社,見識壯觀的千本鳥居。
桃山用好水釀出的美酒,包準嗜酒者滿意,在桃山城則可一窺戰國梟雄豐臣秀吉的成就與野心。
抹茶控更不能錯過抹茶的故鄉宇治,並參觀仿造佛教西方極樂世界的平等院囉!
.北玄武洛北:貴船神社、鞍馬寺、下鴨神社,參拜洛北的安康
想要親近大自然,除了嵐山外,位於北玄武方位鞍馬山、下鴨神社,也是你另一個選擇。
貴船神社祀奉水神,掌握了京都的水源命脈。搭乘叡山電鐵、轉搭接駁車後,就能抵達。之後穿過深受健行者喜愛、傳說有天狗出沒的太古森林,就能來到鞍馬寺。
若不想跑太遠,在京都市區、負責鎮守鬼門「艮」位的下鴨神社同樣也有一片原始森林,裡頭還有保佑腿足健康的井上社、增進美貌的河合神社,參拜、變美麗、吸收芬多精一舉數得!
.中麒麟洛中:京都車站、東西本願寺、二条城、同志社大學、晴明神社、護王神社、錦市場,探訪京都的心臟
在京都旅遊都會經過、京都交通中心的京都車站就位於洛中,車站附近的東西本願寺也是洛中不容錯過的景點。
如果你想來場近代日本歷史漫遊,那就探索「大政奉還」的地點──二条城,或是培育日本改革菁英的同志社大學。
想要來點不一樣的神社參拜體驗,不妨一遊十分有特色的晴明神社、護王神社。而喜歡美食的人,京都的廚房錦市場絕對能滿足你!
作者簡介:葉育青
才華洋溢的文字工作者、熱心助人的社會工作服務者、浪漫自由的夢想家、有良有心的事業經營者。喜歡旅遊、喜歡探求世界,足跡踏遍二十幾個國家。目前為孜孜矻矻的修業者,喜歡新鮮的事物、喜歡做有挑戰性的事,近日挑戰的對象為皮件、薩克斯風、太鼓。
作者粉絲頁: 葉子漂遊記
出版社粉絲頁: 瑞蘭國際出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