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星際救援》Ad Astra | ★★★★
完美的太空人應該是長什麼樣?
.
關於「太空」,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是充滿神秘未知的領域?是浩瀚無垠、太多空間的地方?還是腦袋裡浮現了那幾位我們在歷史書上時常提到的太空英雄?
.
回歸到「人」,從事太空冒險的「太空人」,我們到底對他們的期許,想像中的完美形象,或是整個人類社會對於太空人的期待到底是什麼模樣?《星際救援》透過一位太空人尋找同樣是太空人的父親,過程中不斷以「心理評估」的作業流程,來讓我們理解到其實「太空人」也是「人」;「太空探險」也沒有想像中地刺激,反而應該是枯燥乏味,甚至是消磨心智的痛苦折磨。
.
觀賞本片就像是體驗了一場坐立難安的太空旅行,顛覆了我們過去對太空探險或硬科幻類型電影的許多想像,更是希望觀眾們能夠拋下那些過於天真浪漫的想法,來好好認識實際上在我們發展太空科技,未來太空旅行普及化之際,有可能會面對的問題。
.
那些什麼進步的科技、壯闊的美術設計、美到讓人雞皮疙瘩的攝影畫面,似乎都只是本片最基本、最入門的表面而已;電影真正想要傳達的概念,是太空旅行可能面臨的「心理」問題:真正會影響太空任務成功或失敗的因素,絕對不在於工程技術、硬體設施,而是在任務中的太空人,有沒有如鋼鐵般的心理素質。他們要的不只是「勇敢」,而是能夠耐得著孤獨、寂寞,拋下所有對地球的牽掛,斷開一切的牽連而專心在任務執行。
.
如此一來,一個完全投入工作,絕對理性的太空人,是我們未來真正需要的理想太空人嗎?這種狀態下的太空人,是我們認為進步和先進的表現嗎?當我們拋下感性面,變成一個毫無感情、冷冰冰的工具,那這樣和機器人又有什麼兩樣呢?更諷刺的是,電影故事的主軸,在於人類希望向地球以外的領域擴張,從一個探索外太空是否存在著智慧生物的「利馬計畫」出發;當我們越來越失去感性的情緒,那怎麼會期待找到外星智慧呢?
.
而片中布萊德彼特在詮釋主角-羅伊,這個太空人時,讓我們看到了人類進入越來越「外」的太空,孤獨、寂寞、甚至是恐懼、憤怒不斷侵蝕理性思緒的演變過程,極具層次的演技表現令人讚嘆。他在片中,不斷做著所謂的「心理評估」,保持平穩的心跳脈搏,不讓心情起伏影響自己,讓全片彌漫著一種壓抑又難耐的氣氛。除了畫面上呈現太空船內狹小空間的壓迫感,密閉的環境不斷累積壓力,最後在沒有太多對白的畫面中,看著滿天星斗的宇宙:這才讓我們知道,原來我們是如此孤獨又渺小。
.
難以平撫的心情,和五味雜陳的情緒,在最後的高潮戲中一次爆發;原來懂得「斷捨離」才是讓我們成長的關鍵。對比到片中那位臨危受命而緊張到手足無措的仙王座副船長,和在太空研究船內的靈長類動物;我們人自許為「萬物之靈」,其實只是我們有能力去壓抑自己內心的動物本能,懂得隱藏自己不安和恐懼,懂得如何偽裝堅強罷了。
.
不得不說,湯米李瓊斯所飾演的父親,完全是全片讓我崩潰的開關。電影相當聰明地將情親本該煽情的橋段,轉變成為冰冷、理性,當這個角色被設定為完全拋下感性情緒,看透人生的態度,生無可戀的樣貌,反而更加凸顯了我們人類最可貴的正是我們的感性面,那個永遠處於不穩定狀態的「感情」啊!
.
整體而言,《星際救援》是一部非常內心深層的電影作品,著重太空人心理狀態描寫,並且反應未來科技對於人性的矛盾。電影劇情的主軸,向觀眾們提出了「到底怎樣才是合格的太空人」的疑問。讓我們好好思考,到底「符合大眾期待的太空人」,應該長什麼模樣?
.
我們可以看到不少過去經典電影的致敬概念,像是《2001:太空漫遊》中的太空船設計、太空人在太空中漫步,或是總總對於人類未來的太空旅行方式,都有諸多有趣的描寫。但我反而認為《星際救援》是一部太空版的《現代啟示錄》,跟著主角前往找尋一位不知為何失去理智的人物;越深入惡劣的環境,仿佛越往心裡最深層又最不堪的領域邁進,觀眾們也能夠理解在終點那個我們原本以為「發瘋」、與我們常理背道而馳的人物,是為什麼會演變成一個怪物?
.
它完全跳脫了過去所有太空主題電影的框架,創造出一種難以被定義的新型態實驗性作品。《星際救援》讓我想起導演-詹姆斯格雷過去所執導的《失落之城》,描述知名探險家深入南美洲亞馬遜地區探險的故事。整部電影的步調、節奏、甚至是氣氛、情緒都十分平緩,卻意外地讓我逐漸認識到人性的可貴,生命的價值,以及我們人類的渺小。
.
它是一部需要對到電波的作品,而且完全對到我的腦波頻率!縱使只是一個單純的光影、滿天星空的大景,或是簡單的角色對白、意外事件的發生,卻讓人雞皮疙瘩到感動落淚。它有種魔力讓人著迷其中;但前提是,你必須對太空主題電影有興趣,對科學的哲理有所思考。
.
我們過去有太多科幻電影著重呈現未來進步的科技,或是針對太空探險的史詩壯闊描寫;但近期包括《登月先鋒》在內探討太空人心理狀態的電影作品越來越受重視,我想在我們準備進入下一個太空世紀,像是商業化太空旅行、新一代太空任務的計畫、探索新的星球、或是另一個未知的太空領域,都是我們需要做的準備。
.
「當我們向外探險,就會認識到人類的渺小。」我想起高爾在《不願面對的真相》裡,用NASA拍攝的「完整地球」照片做開場,一張張太空任務中所拍攝的地球,每種不同狀態、不同距離拍攝的地球,帶給人的衝擊感受也都有所不同。《星際救援》似乎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它讓我再次體悟到「地球」這個藍色彈珠,就是飄浮在虛無宇宙之中的孤獨星球,我們又為何浪費生命的價值在無謂的紛爭上呢?
.
或是說,當我們有能力探索外星智慧的同時,才能認識到人類有多自私、人性有多麼愚蠢,不是嗎?
.
台灣上映日期:2019-09-20
.
.
.
同步發佈【影音影評】:
https://youtu.be/XUT_phEgzo8
同步發佈【幕迷影評】:
https://www.movier.tw/post.php?SID=157443
同步發佈【方格子】:
https://vocus.cc/@XXY2018/5d91b2b1fd897800012aea80
.
.
.
#星際救援
#adastra
#我不是工讀生
#我是你的好朋友
#XXY
鋼鐵王座飄天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影評《星際救援》Ad Astra | ★★★★
完美的太空人應該是長什麼樣?
.
關於「太空」,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是充滿神秘未知的領域?是浩瀚無垠、太多空間的地方?還是腦袋裡浮現了那幾位我們在歷史書上時常提到的太空英雄?
.
回歸到「人」,從事太空冒險的「太空人」,我們到底對他們的期許,想像中的完美形象,或是整個人類社會對於太空人的期待到底是什麼模樣?《星際救援》透過一位太空人尋找同樣是太空人的父親,過程中不斷以「心理評估」的作業流程,來讓我們理解到其實「太空人」也是「人」;「太空探險」也沒有想像中地刺激,反而應該是枯燥乏味,甚至是消磨心智的痛苦折磨。
.
觀賞本片就像是體驗了一場坐立難安的太空旅行,顛覆了我們過去對太空探險或硬科幻類型電影的許多想像,更是希望觀眾們能夠拋下那些過於天真浪漫的想法,來好好認識實際上在我們發展太空科技,未來太空旅行普及化之際,有可能會面對的問題。
.
那些什麼進步的科技、壯闊的美術設計、美到讓人雞皮疙瘩的攝影畫面,似乎都只是本片最基本、最入門的表面而已;電影真正想要傳達的概念,是太空旅行可能面臨的「心理」問題:真正會影響太空任務成功或失敗的因素,絕對不在於工程技術、硬體設施,而是在任務中的太空人,有沒有如鋼鐵般的心理素質。他們要的不只是「勇敢」,而是能夠耐得著孤獨、寂寞,拋下所有對地球的牽掛,斷開一切的牽連而專心在任務執行。
.
如此一來,一個完全投入工作,絕對理性的太空人,是我們未來真正需要的理想太空人嗎?這種狀態下的太空人,是我們認為進步和先進的表現嗎?當我們拋下感性面,變成一個毫無感情、冷冰冰的工具,那這樣和機器人又有什麼兩樣呢?更諷刺的是,電影故事的主軸,在於人類希望向地球以外的領域擴張,從一個探索外太空是否存在著智慧生物的「利馬計畫」出發;當我們越來越失去感性的情緒,那怎麼會期待找到外星智慧呢?
.
而片中布萊德彼特在詮釋主角-羅伊,這個太空人時,讓我們看到了人類進入越來越「外」的太空,孤獨、寂寞、甚至是恐懼、憤怒不斷侵蝕理性思緒的演變過程,極具層次的演技表現令人讚嘆。他在片中,不斷做著所謂的「心理評估」,保持平穩的心跳脈搏,不讓心情起伏影響自己,讓全片彌漫著一種壓抑又難耐的氣氛。除了畫面上呈現太空船內狹小空間的壓迫感,密閉的環境不斷累積壓力,最後在沒有太多對白的畫面中,看著滿天星斗的宇宙:這才讓我們知道,原來我們是如此孤獨又渺小。
.
難以平撫的心情,和五味雜陳的情緒,在最後的高潮戲中一次爆發;原來懂得「斷捨離」才是讓我們成長的關鍵。對比到片中那位臨危受命而緊張到手足無措的仙王座副船長,和在太空研究船內的靈長類動物;我們人自許為「萬物之靈」,其實只是我們有能力去壓抑自己內心的動物本能,懂得隱藏自己不安和恐懼,懂得如何偽裝堅強罷了。
.
不得不說,湯米李瓊斯所飾演的父親,完全是全片讓我崩潰的開關。電影相當聰明地將情親本該煽情的橋段,轉變成為冰冷、理性,當這個角色被設定為完全拋下感性情緒,看透人生的態度,生無可戀的樣貌,反而更加凸顯了我們人類最可貴的正是我們的感性面,那個永遠處於不穩定狀態的「感情」啊!
.
整體而言,《星際救援》是一部非常內心深層的電影作品,著重太空人心理狀態描寫,並且反應未來科技對於人性的矛盾。電影劇情的主軸,向觀眾們提出了「到底怎樣才是合格的太空人」的疑問。讓我們好好思考,到底「符合大眾期待的太空人」,應該長什麼模樣?
.
我們可以看到不少過去經典電影的致敬概念,像是《2001:太空漫遊》中的太空船設計、太空人在太空中漫步,或是總總對於人類未來的太空旅行方式,都有諸多有趣的描寫。但我反而認為《星際救援》是一部太空版的《現代啟示錄》,跟著主角前往找尋一位不知為何失去理智的人物;越深入惡劣的環境,仿佛越往心裡最深層又最不堪的領域邁進,觀眾們也能夠理解在終點那個我們原本以為「發瘋」、與我們常理背道而馳的人物,是為什麼會演變成一個怪物?
.
它完全跳脫了過去所有太空主題電影的框架,創造出一種難以被定義的新型態實驗性作品。《星際救援》讓我想起導演-詹姆斯格雷過去所執導的《失落之城》,描述知名探險家深入南美洲亞馬遜地區探險的故事。整部電影的步調、節奏、甚至是氣氛、情緒都十分平緩,卻意外地讓我逐漸認識到人性的可貴,生命的價值,以及我們人類的渺小。
.
它是一部需要對到電波的作品,而且完全對到我的腦波頻率!縱使只是一個單純的光影、滿天星空的大景,或是簡單的角色對白、意外事件的發生,卻讓人雞皮疙瘩到感動落淚。它有種魔力讓人著迷其中;但前提是,你必須對太空主題電影有興趣,對科學的哲理有所思考。
.
我們過去有太多科幻電影著重呈現未來進步的科技,或是針對太空探險的史詩壯闊描寫;但近期包括《登月先鋒》在內探討太空人心理狀態的電影作品越來越受重視,我想在我們準備進入下一個太空世紀,像是商業化太空旅行、新一代太空任務的計畫、探索新的星球、或是另一個未知的太空領域,都是我們需要做的準備。
.
「當我們向外探險,就會認識到人類的渺小。」我想起高爾在《不願面對的真相》裡,用NASA拍攝的「完整地球」照片做開場,一張張太空任務中所拍攝的地球,每種不同狀態、不同距離拍攝的地球,帶給人的衝擊感受也都有所不同。《星際救援》似乎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它讓我再次體悟到「地球」這個藍色彈珠,就是飄浮在虛無宇宙之中的孤獨星球,我們又為何浪費生命的價值在無謂的紛爭上呢?
.
或是說,當我們有能力探索外星智慧的同時,才能認識到人類有多自私、人性有多麼愚蠢,不是嗎?
.
台灣上映日期:2019-09-20
.
.
.
同步發佈【影音影評】:
https://youtu.be/XUT_phEgzo8
同步發佈【幕迷影評】:
https://www.movier.tw/post.php?SID=157443
同步發佈【方格子】:
https://vocus.cc/@XXY2018/5d91b2b1fd897800012aea80
.
.
.
#星際救援
#adastra
#我不是工讀生
#我是你的好朋友
#X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