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如何修築錢塘江堤壩? | 生活知史
杭州一直受到錢塘江大潮的威脅,杭州灣外的江面寬度約100公里,但是到錢塘江口的海鹽澉浦時,寬度只剩下20公里,要是進入杭州市區,河寬只剩下一公里左右。河道急速收窄,令到大量潮水湧入時,水位會急速升高,唐宋時期,潮水甚至會湧入杭州市內的河道。
而錢塘江的江道分為北、中、南三個部分。宋至明代的江流主要流經河道南面﹔直到康熙五十九年,因為南、中河道堵塞,河水改走北面,越發威脅在河道北面的杭州,於是清廷開始修建堤壩保護當時的經濟重鎮杭州。乾隆帝曾指出 :「南北河工與浙江海塘,關系國計民生最為緊要」,他最後的四次下江南,到浙江後都是直赴海塘現場,足見其重視。
但是在錢塘江修築堤壩相當困難,江岸遍佈鬆軟的細沙,而長達數米的基樁很不容易打到沙下土中,甚至不久就會出現浮樁。於是清代的工匠們開始動腦,首先他們用中空的竹子擾動要下樁的位置,令沙土鬆動;然後再以五根木頭捆在一起下樁,稱為梅花樁,繁複敲打,以致樁不能移動。之後再以長五尺、闊二尺、厚一尺之大石築起高二十尺的堤壩,石縫用油灰、鐵銷加固,確保堤壩能應對大潮的沖擊。到了晚清,「自學成才」的李輔燿再改進建築技術。他在石頭之間加上鑿孔,並打入鐵樁,大大減少了工程量以及石料損耗。做法亦較過往石縫之間用鐵銷加固的辦法更有用,大大穩固了堤壩。經過多次修築堤壩,大潮對杭州的威脅也大大降低了。
#知史 #生活知史
#中國歷史 #中国文化 #古代 #古代建築
#清代 #錢塘江 #杭州 #水利工程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