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45] 細說分鏡 Vol.22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316
🖍我的課程,每一堂課的設計
🖍並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
🖍既不追求速成、速效
🖍也無法讓你覺得大開眼界、值回票價
「老師,課程快結束了,你有開進階課嗎?」這問題這幾年教完基礎課,我一直被問到的問題,一開始是沒有什麼進階課程,但經過數次的課程更新,上課速度放得慢一點,增加更多說明與例子,再把一些我覺得「真的對學生稍難」的課程,另外獨立出來,我的入門課程,從 2012 年初的 6 堂課,到現在共有 12 堂,再另還有 6 堂進階課,所以這個問題答案是「有的」
🟥課程設計想法不同
「蛤? 你單就對焦、光圈,就花 2 堂課,4 小時來教哦?」 別人一節課不但都講完,也把快門、ISO 等等全都講完了,為什麼你要花這麼多時間來講?
嗯,雖然沒有上過別的基本攝影課,但有參考別人的課程大綱、講義,如果真的要我一堂課講完曝光三元素 – 快門、光圈與感光度,我當然可以,甚至快的話,可以在 10 分鐘全部講完,有什麼難的? 但為何我不這麼做? 單單「對焦」我就可以講近 2 個小時,因為背後對於「整個所有課程設計想法」是有很大的不同。
前面幾篇文章,約略談到「構圖」對我的意義,也提及到「構圖技巧」與「構圖」的關係,但有一點是沒有提到的,當要開始「構圖」,也就是要說一個故事之前,我們該如何進行第一步 – 對焦,先將一張照片主角放進去,透過對焦,讓主角更加清楚,讓觀眾一眼就看得出「誰,是這張照片該看的」,不用其它的言語輔助,對焦就能達到這一點。
這樣就要花 2 個小時去講嗎? 這當然不只如此,要簡單認識相機、鏡頭結構、如何達成對焦、對焦在不同處,清楚的「主角」不同,背後隱含的意義有什麼差別? 又或著問最根本的問題 「我們幹嘛要對焦」,一張照片可不可以不要對焦? 如果要對焦的話,在實際拍攝流程,該放在一開始? 還是邊構圖邊對焦? 構好圖再對焦可不可以?
更常看到的,很多初學者根本「完全不在意對焦」,無論是手動、自動對焦、對焦的形式,一點也不去管,彷彿「對焦」這件事,在他拍照過程完全消失,只管照片裡頭元素的擺放、呈現形式,遇上更誇張的是,有些初學者拍了一整天,相機一直切換至「MF 手動對焦」都不去在意。
🔹這些問題在這幾年都會被台下同學問到,進而重新調整講義,希望在同學舉手發問時,不是後頭的講義有準備到答案,不然就是等著同學提問,好讓我進一步來談談「對焦」更重要的意義 – 一張照片的故事、靈魂就從「對焦 – 主角」展開,一個故事,沒有主角,自然就沒有下文,更難去構圖,甚至就算拍完照片,這張照片也說不出個故事,也更無法呈現你與這張照片的「連結、關係」也答不出所以然。🔹
🟥談談故事的「主角」
.「即將上映的電影「007:生死交戰」終於要上映了」
.「電影 “魔戒” 若是一句話講完,就是一個人,千辛萬苦把戒子帶到大老遠的地方,把它熔掉的故事」
.「ㄟㄟㄟ,聽說 A 跟 B 他們有點曖昧,每天中午經常一起下樓買飯,他們會不會是情侶啊」
.「我聽說隔壁東西要漲價,這樣子以後我就可能不去吃了」
.「今年第 3 號颱風 – 櫻花颱風已經成形,位於我們東南方海面 1500 公里…」
任何一篇故事、小說、電影、戲劇、舞台劇、歌舞劇,還是我們市井小民日常生活閒談、八掛,或是電視新聞,甚至是氣象預報,無論時間長度、字數多少,以上每一種「故事」裡頭都隱含著我們討論的焦點 – 主角,在裡頭,整個故事才能繼續往下推展。
如果你打開電視,隨意看著一部播到一半的電影,你該如何判斷出誰是這部電影的主角?
「鏡頭最多的那一位」(這一定是)
「對話最多的」 (這通常也是)
「最帥的、最美的」 (大多都是)
「正義的一邊」 (通常)
「主角,通常不會死」,這是最常聽到的說法,總是死裡逃生,槍林彈雨總是沒任何一發子彈打中他,就算打中了也不會致命,總是在身體邊邊角角不礙事的角落,就算命中要害,沒事的,很快救援就來,沒事沒事,但也是有主角最後真的死去的故事,最有名的莫過就是「鐵達尼號」,裡頭主角「傑克」在全長近 3 小時的電影,最後十幾分鐘才沉入冰凍的海裡。
若是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主角在電影播放第一分鐘被賜死了、消失了,那故事還能如何推展下去呢? 即使主角真的第一分鐘就「消失了」,那應該也是採用「倒敘法」方式訴說後頭的故事,若整個電影沒了主角,自然就沒有意義,更不會被拍攝出來。
🟥對焦與主角
🔹電影,某程度可以說是「連續不停播放的照片」,在電影播放時,你按下「暫停鍵」,不就等於是一張「照片」了嗎? 🔹
無論在何時暫停,每一秒的鏡頭,都是導演與剪接精心設計的「分鏡」,想傳達一些概念在裡頭,讓故事合理、節奏流暢、或是輔助說明,沒有一個分鏡浪費時間,若是以奧斯卡眾多獎項中「最佳剪輯獎」或許可以說明,好的剪輯可以讓一部原有的故事更加出色,既然可此,無論電影播放到哪,任何一刻按下暫停所呈現的畫面,我們都可視為充滿「故事性」的照片。
🔹我們並不是拍電影,也不是微電影、短片,我們拍的是「靜態攝影」,相對就簡單多了,只需要拍攝「一張照片」就好,並且為了要訴說這張照片的故事,以及背後的「創作動機」,我們得要好好朝著這目標,在眼前的景像,眾多的事物中「尋找出主角」,並且搭配「構圖技巧」,好讓一張照片完成後,有著你想說的故事,有著這張照片代表的意義在裡頭。🔹
當在說明這張照片故事,必然說說創作動機,而「為何這個放這裡、為何比例是如此、為何曝光如此呈現」這些都構圖技巧,最後你仍需要說明這張照片,所要傳達的「故事」,故事自然是從主角開始展開,那麼「對焦」這件事情,必定為選定一張照片的「主角」,所有的故事都從主角開始展開,自然是故事的重心。
🔹照片的「重心」,並不是視覺上的重心,而是所有這張照片存在目的,就是為了「他」才開始一連串拍攝工作的準備、路途的跋涉,全都是為了「他」,照片才有存在,才有了背後的故事,又或著是說,這張照片就是為了證明事件的存在、證明你的心中的追求,又進一步可以說,在眾多你所拍照的照片,背後隱藏的主角,其實就是「你自己」。🔹
「好的導演,會從電影最後一幕開始推起整個故事」,當電影第一秒開始,所有的故事鋪陳、轉折、悲歡離合,就是為了最後一幕所準備,隨著電影謝幕升起才算是最後的 ENDING 。
我覺得這觀念跟「攝影過程」蠻像的,無論拍攝一張照片中間歷經多少曲折、起伏,觀眾所看到的「就是成果而已」,事前所有的準備,包含每個攝影工具的準備、行程規畫、拍攝技巧的磨練,不就是為了「最後的照片」存在嗎? 這所有的過程就是為了最後一幕能夠完美誕生 – 也就是這張照片,從這個角度去想你一張感動自己的照片,是不是讓你有著蠢蠢欲動的念頭,也來想試著動動筆、動動口,來為這些作品說說背後的故事,其實也就是交代與分享你自己的故事。
🟥HOW 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WHY」,我認為「為什麼 WHY」比「怎麼做 HOW」來得先、來得重要,也許這跟我從小學習的個性有關,我總是希望知道「為什麼這門課是必修」,而想著不是「如何把這門課學得好」。
讓我想到求學時期的故事,面對一題數學問題,不懂當然問懂得同學,他們給我的感覺通常是不假思索的說「就帶 XX 公式就好了啊」,心裡不免「蛤,你們都這樣子死記哦? 都不去想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嗎?」這種感覺,但最後到底誰對? 當然他們是對的,誰對或錯又該如何判別? 看誰考高分、誰過關、誰被當,一翻兩瞪眼,沒有好爭論的。
偏偏我又是理組的,計算數字哪怕差個 0.01 都是錯的,用誇張一點的比喻的話,這個 0.01 的誤差可能會炸掉一間工廠,或是燒掉一隻手機,確實數學「計算得精準」是很重要的,至於為什麼要用 XX 公式? 在那時候對我「並不重要」,若我真想證明可以不要用 XX 公式也能計算出來,可能要到研究所,或是更高深的學位,這問題才比較適合被提出來。
我這「WHY 比 HOW 看得更重的個性」,不大適合讀理組,轉到社會學門就太適合了,社會學門面對問題,通常比較不給定一個確定的答案,比較傾向思考答案之外,有沒有其它的可能,只要你說得通,理論帶進來解釋得好,就不像是理組考題「不是對就是錯」,而社會組的答案,比較像是「哪個理論解釋得更好、更適合」,這樣子我反而駕輕就熟,讀得自在也符合我的個性。
🟥課程設計精神
🔹若是在戶外拍攝時,你我只是片面之緣,問我「拍的太亮怎麼調整」,我用「十秒鐘的時間」告訴你如何操作「曝光補償」來達到你想要的;但如果是在課堂上,要清楚了解曝光補償,我得要花 4 小時時間先講講「測光」與「測光公式」,再花 2 小時講講曝光補償原理,以及實際相機操作過程學習,懂了以後你才了解「曝光補償」那不到 10 秒的動作,原來背後是 6 小時的學習,是這麼多要學的概念。🔹
你想要哪一種? 不同的學生要的不同,攝影教學快 10 年,遇上各式各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各種形形色色的學生,總是得因應不同學生上課目的,選擇一種適合的教法來迎合學生才行,現在,不如也想想這問題「你願意花上近 6 小時間來學習 10 秒鐘就能操作完的動作」還是「我只要知道怎麼做,背後為什麼我不想知道」。
🔹課程設計大綱越是看起來精彩、豐富多元,當然在競爭的市場上,更容易得到學生的青睞,這一點我並不否認,我的課程大綱,無法帶著你爬上山、跳下海,讓你知天文通地理,因為每一堂課的內容,我總是希望帶著更多的 WHY 在裡頭,讓你在懂得 HOW 之前,是了解自己為何要「這麼做」,當你更了解每一個動作背後基礎是這麼一步步推展而來,這並不是走冤枉路,而是為你打下更多未來創作的基礎,也許課程結束短暫時間你無法體會,但相信若你繼續朝著更深、更多元的攝影主題鑽研,你所花的時間與精力,在那時會漸漸現出來,這點是我設計課程的精神,也正我對攝影教學的堅持的地方。🔹
你說若採用這樣子精神,設計每一課、每一個觀念、每一個章節、每一個投影片,直到每一句話,有辦法在短短的時間,教會你更多東西嗎? 我,是做不到的;但如果我們講求「速效」,簡單了解基本做法與原理,然後帶著設備直接開始拍攝,遇到不懂再回頭來討論問題,這樣子不好嗎?
也沒有什麼不好,這點在前幾篇文章我也提到過,因為學習攝影不是個「單程車票」,總是在「基礎 – 創作」之間不斷的來回,從偉大的作品中發現精華點,再回頭看看自己哪裡不足,再做更多嚐試重新創作,但如果你的基礎不夠好,是無法識讀那些讓人感動作品背後的心血如何達成,反之若你不適當踩個煞車停下來思考自己的缺失檢討,要再突破自己的界限也是有限。
先準備齊全後再出發、再回頭檢討? 還是先有了簡單的認識,先出發再說,遇到困難再回頭,哪一種教學課程設計比較適合? 沒有哪個比較好,只是哪種方法適合你,而我的課程設計採取「前者」,希望你準備更齊全後再出發,失敗了、遇上問題了再回頭檢討、再出發,同時我的求學過程那些挫折經驗,以及轉換不同領域後學習的經驗,讓我強調「為什麼 WHY」,比起告訴你「如何做 HOW」來得更重要,不希望你一開始朝著飛翔前進,只希望在往前踏第一步前,先試著問自己「為什麼」,而不是「如何走得好」。
🟥蘇格拉底之死
我常問學生「哲學家蘇格拉底是怎麼死的?」,大多數學生認為「人,總是一死」帶過這問題,知道故事的學生會說是被賜毒酒死的,但我總是開玩笑說「他是被人 “討厭” 死的」。
🔹為何這麼說? 蘇格拉底總是到處問人「為什麼、為什麼」,最敏感也不能問的問題 – 為什麼你要信上帝? 上帝是誰? 真的存在嗎? 信他有什麼好處? 這些不該問「為什麼」的問題惹怒了掌權的人,覺得他是個挑戰威權的無神論者,要他做二個選擇,要嘛認錯相信上帝,不嘛就喝下毒酒去見上帝,此時我相信蘇格拉底喝下毒酒後可能心裡還在想「喝下毒酒,人為什麼會死」吧,我猜。🔹
我不敢拿我自己跟蘇格拉底相比,我也不想淪落到蘇格拉底最後的結局,在面對有限的時間,以及市場彼此競爭之下,儘管我多麼想在一個觀念上做更多的「為什麼的討論」,但學生總是需要更多的實作,以應付未來,或是即將到來的問題 – 我需要學會攝影,來做一點什麼事情,而近期的課程,也試著平衡「WHY 與 HOW 」的比例,這才是我更該做的。
所以我自認我的課程大綱,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本身設計也不追求速成速效,更無法讓學生能有一種「哇,一門課可以學到超多東西」的感覺,這些都是我自認的缺點,也只有認同我的想法的學生,願意嚐試上上我的課程,我都非常感激。
也有學生、朋友建議我「既然課程內容這麼多,再拆細一點,多元一點」讓不同需求的學生,選擇更多,如果一味追求「開課、賺錢」,似乎又與我的個性相違背,但這又是另外一個可以好好開一篇數千字的文章來分享,這裡,就讓我們跳過吧。
或許目前開設的線上課程 – 終生閱讀的線上課,較能解決這個問題,若想學得快一點,每天都看一集,並且用 1.5 倍速度播放,觀念學到了,不懂再重頭看;若想要慢慢看的也沒關係,一周看一集,一集看二次都沒關係,享受每天都進步一點的感覺。
再應因疫情下的困境,所以,這樣子的線上課程就這麼「上線」。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同時也有2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內容為王》~文案・腳本・訪談製作實戰秘笈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10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NmjFDTyCO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user16611.piee.pw/3...
「錢 不夠 用 2 學習 單」的推薦目錄:
- 關於錢 不夠 用 2 學習 單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錢 不夠 用 2 學習 單 在 文青懶媽的簡單生活提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錢 不夠 用 2 學習 單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錢 不夠 用 2 學習 單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錢 不夠 用 2 學習 單 在 【科學減肥】香港健身小老闆 Zoe 李芷慧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錢 不夠 用 2 學習 單 在 曼曼職能治療師的育兒紀錄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錢 不夠 用 2 學習 單 在 [好雷] 錢不夠用2 - 精華區movie 的評價
- 關於錢 不夠 用 2 學習 單 在 [心得] 錢不夠用2 - 精華區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錢 不夠 用 2 學習 單 在 三個孩子養不了一個母親? 這是一部新加坡電影 的評價
- 關於錢 不夠 用 2 學習 單 在 4月9日短片~錢不夠用2 (佛學課程教學用)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錢 不夠 用 2 學習 單 在 Ipad mini 6使用心得 的評價
錢 不夠 用 2 學習 單 在 文青懶媽的簡單生活提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二手物難賣-七要訣助你成功開市▎
當了媽媽以後發現錢真的不夠用(好啦我承認是我愛買),也養成了懶媽儘可能以舊換新,補貼新品入荷差額的習慣。
近五年的二手育兒用品銷售經驗,雖稱不上攻無不克,但也有近七八成的勝率。
以懶媽自己的經驗來說,育兒用品的替換率高,所以不少媽媽會改買二手用品。
現代人物質生活豐盛,東西用到爛的機會大幅降低,許多二手商品其實少用近新,多數人也逐漸接受二手物品,因此只要用對方式,就能提高成交機會。
➀ #盡量買有品牌的物品 Brand Products
懶媽進了機械加工業後才知道,為什麼有些玩具雖然外表長很像,但價格差很大,原因就在於玩具的精細度。
以機械加工業來說,工件精度差了個0,價格也許就差了一倍不止。
品牌商提供的價值就在於精度的管控。
就拿樂高來說,有些白牌的積木,要不太緊要不太鬆,玩起來便沒那麼順手。
有牌物品雖然價高,但比質也相對好,不只較不易損壞,物品的細節更是精緻細膩,出清時一定找得到固定支持者願意買單。
➁ #找出自己的目標客群 Target Audience
一個人所在的區域、身份(example: 全職媽、職業媽)、興趣,會影響一個人購物的決定。
以懶媽自己來說,我人在高雄,是個職業媽媽,在育兒用品上對偏教育類的繪本讀本桌遊及開放性玩法的積木較有興趣。
所以我在出售二手物品時,也會儘量找相同背景的群組銷售,像是找高雄媽媽群、二手繪本群、桌遊群等。
媽媽也有不同的嗜好,有些喜歡買衣服、有些喜歡育兒用品,但可能各自有品牌的愛好。
在銷售平台上銷售物品雖然方便,但能見度較低,若能在LINE群組或FB社團中先鎖定目標客群,銷售速度會更快,避免物品越積越多的可能。
如果在一個社群久了,更了解客群的屬性及消費行為,販售二手物的過程也會更加順利。
➂ #標題清楚 Clear Title
這年頭大家都很忙,下標時最好包含品牌、品名、新舊、尺寸、顏色、缺損細節
有些人只買特定品牌玩具衣物、又或者只搜集該牌玩具,標註清楚不僅能增加被看見的機會,有興趣的人也能一眼看清楚這樣東西究竟是不是他所想要的。況且標示清楚不僅能減少雙方一來一往的溝通,也能減輕彼此耗費的時間與精力。
➃ #產品介紹很重要 Product Introduction
人會決定買某樣東西,除了需要外,一定是那個當下被產品的介紹文吸引,從而決定購買這個產品。
行銷人員精心撰寫的銷售點,充滿了誘惑人心的賣點。
能讓你心動的台詞,必定也能讓他人心動。想辦法改以自己的話重新敘述產品,加上孩子的使用心得,更令人感受到真心實意的推薦。
example: 多元學習、激發興趣、訓練精細肌肉、感官發展、避免學習偏食。
➄ #搭配組合 Bundle Sale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二手電影院看過電影,懶媽以前常去,因為一次可以看兩部電影,雖然一定是熱門電影搭配冷門電影。
將熱門商品與冷門品項綁定合售,能提高冷門品項成交的機會,搭配性的銷售還能增加產品豐富性,也令人覺得整體CP值較高。
➅ #價錢合理 Reasonable Price
怎麼樣的價錢叫合理價呢?
車子落地半價,更何況是使用過的玩具物品。以我來說,小孩穿過的衣物,就算衣況好,懶媽也多是贈送處理,全新來不及穿的衣物才會採轉售方式。
價錢部份,建議比市場二手最低價再便宜個50-200塊,買方比較後通常會挑選物況差不多,但價錢相對便宜的物品購入。
➆ #賣得掉比賺回成本重要 Sold out Rocks
沒有賣不出去的產品,只有賣不出去的價錢。
玩具衣物等,有些是有流行性的,放久了只會跌價,絕對不會漲價。
除非物品狀況極優、部件未曾缺損髒汙、新品價格水漲船高,二手物才有機會維持舊價或創下新高。
懶媽過去曾轉售幾本熱門的絕版立體操作書,就算價格翻倍賣,依舊順利賣出。原因只是因為立體操作書容易破損,又因為絕版,新的買不到,要買到的狀態極佳的二手書根本全憑運氣。除非了解相關市場,才有機會做此操作。
物品久放有什麼缺點?
東西越放越舊,也只會越加難賣;家中空間被佔據,生活空間被壓縮;取得成本不變,沉沒成本增加,到最後不得不降價求售,心理更不平衡。
看完以上七點,是否覺得出清東西換現金非常麻煩?所以購物時更要考量清楚日後處置物品的相關成本。
天底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想出清換現金一定做點功課。
懶媽這個人怕麻煩,出清物品耗費精神力氣時間,所以難賣的小物多直接贈送,若要出售物品,會先累積到特定數量,一次出清,追求一擊必中,免得自己時不時都得回應潛在買家的各式問題。
不知道大家出清二手物有沒有什麼其它要訣?
如果有朋友依懶媽的說明成功出清,希望能跟懶媽分享一下唷!
◎◎◎◎◎◎◎◎◎◎
想優化生活、調整居家空間,卻不知道該怎麼做嗎?
◎ 歡迎找懶媽聊聊
http://bit.ly/LazyMom-LINE
◎ 10月第三週起開放預約
◎◎◎◎◎◎◎◎◎◎
歡迎
#按讚-讓懶媽知道自己的文章對你有幫助
#留言-歡迎跟懶媽聊天或分享自己的觀點
#分享-希望更多人能一起享受生活的餘裕
錢 不夠 用 2 學習 單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兩天發的Q姐升學文章意外獲得廣大迴響,沒想到這麼多人對英國的教育有興趣。 因應今天是928教師節,我決定再來詳細解釋一些比較多人提出的疑問,希望對教育話題沒興趣的朋友不要轉台,明天就回歸育兒或裝修或精品了(誤)
#喜歡Q媽英國教育主題的朋友歡迎留言分享啊
首先,文章中提到英國很多小朋友為了準備11+中學升學考,從國小三年級、四年級就請英文/數學家教的大有人在。有網友問:「已經住在英國了,還要請英文家教嗎?就像住台灣請中文家教?」 網友提出的這個問題,我知道絕對沒有惡意,一定很多人都有相同的疑問。 簡單來說,英國的英文考試並不像台灣的國小或國中英文,著重在英文單字/句型/文法;當然這裡的考試也有包含上述幾項,但難度更高更艱深,而且佔比不重。 英國的英文考試,最難的項目在於 #閱讀理解 Reading Comprehension 和 #寫作 Creative Writing or Composition這兩大部分。 其中閱讀理解真的是大魔王,不只要看懂、理解、難的考題甚至還要進一步分析。 用一個更具體的比喻,就好比我們台灣考國文一樣,要看懂理解文言文或古詩,這個要拿高分就有一定的難度了。
所以話題轉回來,如果是英國本地人,在準備考試時也會補英文或是請英文家教嗎? 答案是肯定的。 當然,如果父母有辦法自己摸索或自己教就自己教、沒辦法就只好外包請老師教。我和DDC的英文都並非第一語言,Q姐的英文程度老早就超越我們,所以英文這考科我們完全舉手投降,就幫她找個家教輔助一下。 而且一般來說啊,數學反而是比較容易在短時間內靠刷題或大量練習而進步的科目,英文則是要考長時間的培養,所以 #從小閱讀習慣養成 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沒有大量閱讀,上述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真的會很有限!
———
再來,為什麼我們決定讓Q姐去參加11+考試? Q姐從四歲多至今一直都是在快樂學習、沒功課(頂多一週一次10分鐘寫完)、沒考試、沒壓力的公立小學就讀。 學校教的內容大致上是跟著全英提供的課綱進度在走(私立小學則是整體超前1-2年)。Q姐從三年級接近四年級開始,學校會依照學習進度和程度來分table,她英文數學一直都是在Top Table,老師也會另外提供更難的試題給她寫; 再加上Q姐自己也很好學,看到難的題目就很興奮,當時我就覺得她適合走「考試」這條路,也許可以挑戰看看去和更多人競爭,目標放在私立中學或是公立重點學校(Grammar school)
我們大可以選擇念不用考試直接分發的公立學校一路到大學,既輕鬆又省錢,陪小孩一起準備考試最累的絕對是爸媽自己。 但我覺得既然現在我們自己還有能力、還有資源、女兒也願意的情況之下,何不讓她嘗試看看自己的潛力可以被開發到哪裡? 能夠在這個年紀,在不是強壓硬逼的情況之下,慢慢學習處理壓力的能力也是不錯的。 經過這次準備考試的過程,Q姐也知道原來世界這麼大,在英國其他學校、其他區域,存在著更厲害、更優秀、更努力更用功的同儕們。
更何況,以前我考不好還擔心被媽媽罵、考不理想還會被說「一定是妳還不夠用功。」 、到了國中升學期間只能把學了好多年的鋼琴停掉,專心準備聯考。 對比現在,Q姐寫習題寫不好我卻得想法子安撫她的玻璃心,常常都在調整腳步,怕自己給她太大壓力; 音樂、運動部分還是持續在走 (現在她每周都組隊和其他學校打Netball英國女子籃球),不用為了課業放棄。
「這個年頭的父母,比考生還不好當呀! !」
———
最後,有網友想看看英國11+中學升學考究竟在考些什麼? 其實每間學校的考題、題型、考科都不盡相同,但主要準備的大方向就是四個項目:英文、數學、NVR圖像推理邏輯、VR文字推理邏輯。
我隨手分享一些習題和知名中學的考古題(Past Paper),大家可以一起來看看,以10-11歲、台灣小學五年級的年紀來說,是不是很有挑戰性呢?
#今天應景分享教育文
#祝全天下的老師教師節快樂
#也替自己和DDC身為孩子人生中第一個老師的身份鼓勵鼓勵
錢 不夠 用 2 學習 單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內容為王》~文案・腳本・訪談製作實戰秘笈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10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NmjFDTyCO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user16611.piee.pw/3levqu
#內容為王 #內容行銷 #品牌經營
【內容為王】~文案・腳本・訪談製作實戰秘笈
你相信專業有價,也想經營個人品牌,但不知道怎麼開始?
你想被更多人認識,但不想販賣個人隱私、討論別人八卦?
你想傳遞好的知識,希望大家好好看完內容,別草草滑過?
在這個分眾的時代,要得到關注與認同,光有財力或才華是不夠的。
勁爆的話題,或許會讓你爆紅,卻不一定能得到別人的真心與尊重,
唯有持續耕耘,創作優質的內容,才能打造出專屬於你的王國,
累積你在他人心中的信任度和影響力。
好的內容,
是優秀的銷售員,持續為你帶來訂單。
像堅毅的傳教士,傳達你的理念精神。
像溫暖的好朋友,讓人想常常拜訪你。
像樸實的磨刀石,淬煉你獨特的觀點。
關於「內容行銷」,你是不是有這些疑問?
怎樣才算好內容?第一步該做什麼?
怎麼說人話,讓人聽得懂?
怎麼加入銷售語言,讓客戶願意下訂?
怎麼保持創作熱情,一直有新題目?
怎麼擠出時間創作?
常常還沒寫出任何一個字,腦袋就已經燙到無法運轉。
其實內容製作並不複雜,不用優美的文筆、華麗的詞彙,
只要懂得拆解創作流程,你也能寫出自帶銷售力的內容,
讓客戶不知不覺認同你,相信你所推薦的商品或服務。
假如你也想開始製作內容,讓你的專業可以被更多人看見,
你將在這門課程中學到:
1. 擬定吸睛標題:讓人一看就想點,迫不及待想了解
2. 熟悉內容流程:讓創作不再依靠靈感,能持續產出
3. 搭建腳本架構:擴大流量,篩選真正會付費的客戶
4. 瞭解客戶痛點:掌握13個終極心理需求,創造業績
5. 修調優化內容:去蕪存菁,讓邏輯、用詞更吸引人
6. 多元訪談技巧:讓人越聽越久,想要一集集追下去
7. 巧妙危機處理:維持品牌高度,讓負評滑過不沾身
這門課集結嘉玲和怡璇老師十多年寫作經驗,以及啟點頻道上千則影音內容,
與你分享製作熱門內容必要元素、實戰攻略、如何持續產出並保持寫作熱情。
除此之外,最後還有好康大放送,只要加入課程,就可立即獲得:
10份爆款熱賣腳本逐字稿
4份真槍實彈訪談大綱
1份腳本發展架構表
裘老師獨家銷售3心法
(課程使用大量實際案例,建議您聆聽時,直接下載講義,搭配學習,效果更好)
現在就開始創作自己的內容吧!別再花大錢砸廣告,
讓好內容,兌現個人的價值,為你帶來更多的曝光和訂單,
超越國界,成為時間的朋友,在他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影響。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NmjFDTyCOE/hqdefault.jpg)
錢 不夠 用 2 學習 單 在 【科學減肥】香港健身小老闆 Zoe 李芷慧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健身教練 #健身室
1:1健身課流程大公開
今天zoe做學生帶大家齊齊感受一下噢!
[注意:因拍攝效果這一堂由5位教練教授。一般課堂學生均由同一教練全程跟進]
搵PT必看十大攻略:
我們認為作為新手,是很有必要請私教的,問題就在於怎麼選教練和買多少課。
在健身房找教練,大概是每一個新手最困擾的問題,但健身教練行情價單堂數百元起跳,健身教練這筆錢要花也總得讓人服氣啊。
先說,我不建議任何一位新手僅僅是看了健身視頻,就開始蒙著頭瞎練,哪怕你知道各種器材的用法,其中的訣竅、角度變換可是只有內行人才明了的,請個教練來幫忙指導,一來學習正確知識,二來可以幫忙督促進度,最重要的,可以避免受傷,健身教練在專業考量上絕對有其必要。
不過問題來了,教練百百種,有的很會嘴很會賣課,但專業能力實在慘不忍睹,如果你還在煩惱該怎麼找教練,那以下幾點可是該好好注意的:
1 找一個你希望身材變得跟她一樣的教練
先看教練練得好不好,是不是你心目中的理想體型。如果他(她)大腹便便,連自己都鍛煉不好,怎麼能指導別人。如果她骨瘦如柴,更千萬別信,9成天生瘦底根本不懂減肥人的心情。
2看他對健身是否熱愛
這個不多講,卻非常重要,一個人對某個事業的熱愛你總是能看出來的。
3 有知識的教練。
這要看教練水平了;如果他千篇一律,就那麼幾個訓練動作或訓練方法。他肯定不是個有水平的教練。比如,你減肥的同時想同時提高一下游泳的速度,他應該利用器械教給你一些對游泳起輔助作用的訓練動作,同時告訴你與游泳相關的伸拉方法。
4他很好學,具有相關的醫學和保健知識。
如果你的健身教練是學運動醫學的就更好了,至少他要好學。對相關醫學及保健知識有自發的自學意識,這個通過交流便知。比如問他「有氧訓練是什麼?」如果他回答:「就是在有氧氣的狀態下訓練。」那你就炒了他。 他如果話就那麼幾句,或者對你提出的健身方面相關醫學和保健知識不懂裝懂,採取模棱兩可的回答方式。趁早炒了他,不要浪費你的錢了。
5具備服務意識和耐心
對任何運動要有最起碼的尊重。健身屬於服務行業,他必須更多為客人著想,他的言語不能情緒化,要足夠耐心,對學生要尊重。循循善誘,因材施教,有教無類是我們心目中的教練
6他的生活習慣是你的楷模。
他不但有健康的生活習慣,對自己對學生對家庭都要有責任感,節律飲食,規律睡眠,對健身有愛,守時有原則、品性善良。
7找合適的性別
如果你是個基礎不錯的男士,想練得專業一點,不妨找個嚴厲些,能和你一起大重量訓練的肌肉猛男。如果你不需要操得好重又怕男人不夠動力,可要女教練督促。
如果你是個女士,想身同感受,又怕異性身體接觸尷尬,就找女教練,最緊要感覺舒服才能盡情運動持之以恒!如果不怕異性又想有男生督促的動力,不妨找個斯文點的男教練陪自己一起瘦身,找個有親和力的體育大學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總之,不要隨便找個教練,硬著頭皮練,那感覺很難受的。
8不看廣告,看療效。
你要增肌,按照教練的計劃訓練後看看有沒有效果,尺子和鏡子會告訴你答案;你要減肥,檢測一下教練給你許下的諾言,比如一個月後怎麼樣,兩個月後怎麼樣。因為成績將會是您更大的動力噢!
9不要單看證書
各種健身教練、體適能教練、高級私人教練琳瑯滿目。各種證書你無從判斷,就回歸第一條,看你的教練是不是首先能以身作則。
10 他是健身教練,不是推銷員。
健身教練首先要教給你正確的訓練動作和針對你有特效的訓練方法,跟著個推銷員是學不到東西的。去一些先報堂才開始的私人健身室就不用擔心。
我們有信心您會愛上zolar fitness的教練
因此從不硬銷,信心保證,快去片看看課堂做什麼吧!
特別鳴謝我們的5位教練:
1. Welcome to Zolar Fitness - PT Alice
2. InBody Record & Analysis -PT Yammi
3. Muscle Building-PT Fung
4. Fat Burning -PT Betty
5. Stretching & Relaxation -PT Sze Man
*本影片由早前拍攝,現階段因應政府規範,大家在健身中心內需要配帶口罩
————————————————————————
Zolar Fitness 是一家重視健康體態的運動健身中心
我們提供1:1 / 1:2 個人健身訓練
歡迎查詢及預約
地址: 彌敦道490號盤谷銀行大廈21樓全層
(油麻地地鐵站C出口對面)
————————————————————————
?歡迎inbox IG: https://www.instagram.com/zolarfitness 查詢/
?Whatsapp 9515 7454 link:
https://l.instagram.com/?u=https%3A%2F%2Fwa.me%2F85295157454%3Ftext%3D%25E4%25BD%25A0%25E5%25A5%25BD%25EF%25BC%258C%25E6%2588%2591%25E6%2583%25B3%25E6%259F%25A5%25E8%25A9%25A2zolar%2Bfitness%25E7%259A%2584%25E5%2581%25A5%25E8%25BA%25AB%25E6%2595%2599%25E7%25B7%25B4%25E8%25AA%25B2%25E7%25A8%258B%25E3%2580%2582&e=ATMShmNFrqkPbu1i4kbHmWxi8iSCpNk74bsnEL9bnnmZYSEC_Ub5oLOrtAdATlzovKNaodEHG9fCqQinkG72Xg&s=1
Video credited by Media Studio
Zoe 是中文大學運動科學碩士、合資格生酮斷食教練。
Zoe 是一位健身教練也是健身中心老闆,全力研究及推廣健康飲食和運動,在youtube和IG裡經常放各類教學,歡迎大家留言,互相交流理性討論!記得馬上訂閱噢!
希望大家喜歡和訂閱: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c/ZoeSportDiary
?IG: https://www.instagram.com/zoesportdiar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hFrsUvJVWs/hqdefault.jpg)
錢 不夠 用 2 學習 單 在 曼曼職能治療師的育兒紀錄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日跟寶皇玩扮家家酒的買賣遊戲。
「這裡一共是88元喔~」寶皇說。可能是帶有吉利的意思吧? 寶皇從小特別喜歡88這個數字,每次要比喻很多數量的時候常常都是88個XD
我從皮夾拿出一張木製的信用卡遞給他,
「好,謝謝。我刷卡。」
寶皇熟練的接過,低著頭一邊刷卡一邊問
「請問您要打統編嗎?有載具嗎?」
「欸!?......我不用開統編跟載具。」
沒想到與4歲的孩子玩扮家家酒這麼擬真,而且平常都是湯姆哥負責結帳,讓我一下子沒反應過來,而寶皇繼續發揮他那不輸專業收銀員的【工作SOP】
「您有開車嗎?」
「ㄟ......我有開車。」
寶皇立刻從收銀機裡拿出一張票卡還順便遞給我一張小汽車貼紙:
「這個是給您折抵停車費的,還有這個是集點貼紙,集滿後可以換鍋子喔!歡迎下次再來!」
#好的
#感覺寶皇很適合參加一日店員的活動呀
/
寶皇從1歲多開始玩水果攤老闆的買賣遊戲,從單純「要蘋果、給蘋果」開始,到現在加入金錢使用、簡單數學加總等概念,每次融入一點新元素,所以依舊很喜愛這個遊戲、玩得很投入。其中,我覺得透過買賣遊戲學習數學概念,非常能引發孩子學習動機,因為有具體的物品和代幣等,讓孩子比較容易理解,然後從收銀機或鈔票上認識數字,也讓孩子覺得很好玩,很自然地就能記起這些概念!
因此,隨著孩子的認知成長,扮演遊戲能讓孩子發揮更多能力,例如:金錢使用、數學概念、計畫整個活動主題、準備和擺放場景、協調與溝通等。今天就透過Tenderlaef木製玩具來跟大家分享【買賣遊戲/車車玩具】配件選擇&促進的發展能力
好讀詳細圖文: https://bit.ly/3cRDbdu
扮演玩具&木質車車這裡買: https://bit.ly/3s5zwyW
【什麼時候可以開始扮演遊戲】
如果你觀察到孩子開始將一個東西想像成某個東西玩,這就是扮演遊戲的開始喔!
※依據發展里程碑,大約是1.5-2歲
我們可以把握這個自發動機,提供機會與環境,讓孩子去延伸更豐富的內容。
【買賣遊戲對發展的5大助益】
而隨著孩子的認知能力成長,扮演遊戲可以讓孩子發揮更多能力,例如:金錢使用、數學概念、計畫整個活動主題、準備和擺放場景、協調與溝通等。
▪️社會互動的模擬:從買賣過程學習基本禮貌用語、打招呼、提問等技巧,進一步學習釐清對方需求,如何提問或確認才能獲得答案。
▪️認知計畫能力:商品要怎麼擺放、如何分類,以及買賣流程順序,都會運用到孩子的認知&計畫能力。孩子也可能憑藉曾跟大人去購物的經驗,然後重現在扮演遊戲中,並仔細思考整個購物流程的細節步驟。
▪️問題解決能力:每個人扮演角色的提問和互動方式不同,我們不一定都要演出很配合的情境,偶爾可以出個狀況題,讓孩子去思考如何反應?(例如:錢帶不夠、買錯商品、殺價等)
▪️金錢使用與數學概念:雖然是遊戲,但也是實際會遇到的生活情境。買賣遊戲可以讓孩子認識如何使用貨幣,以及判斷自己手上的錢是否足夠購買。具體簡單的練習加減概念,如果是一次購買多個,還可以練習到乘法概念。
▪️想像力與創意:扮演遊戲可盡情發揮想像與嘗試不同互動方式與角色性格。也可以用身邊現有的物品發揮創意、自行作命名或想像,例如:除了紙鈔的使用,也可以把紙鈔當作停車券、發票、折價券的使用。
【玩車車也能玩出不同能力】
很多小朋友喜歡車子,有些家長會擔心孩子花太多時間在玩車子會不會不好?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比較喜歡的活動,如果引導下還是會參與其他活動,就不用太擔心。或者可以藉由孩子喜歡的車子,來學習認知概念或精細操作,這樣玩車子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喔!
1歲以上就可以透過車子來學習
▪️透過車子的顏色→辨識顏色&顏色名稱
▪️認識不同車子的功能與名詞→來擴充詞彙量&認知能力
▪️搭配地圖,練習控制車子的方向→鍛鍊到手腕、手部動作控制,對書寫有幫助
▪️促進想像力→可以編有關車子的故事、情節
▪️擴充汽車相關知識→例如:交通規則、斑馬線、道路符號
所以,在小朋友的興趣中,融入一點活動變化,就可以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喔!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HFdmUEh17A/hqdefault.jpg)
錢 不夠 用 2 學習 單 在 [心得] 錢不夠用2 - 精華區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前幾天電視台上映"錢不夠用2"
其實不是很常看新加坡片。
但看這部時卻讓我不禁掉下眼淚。
===========以下有雷,請小心服用。===========
我是從中間開始觀看的,
看到的時候已經是三兄弟將年邁的母親推來推去的場景。
三兄弟及妻子在飯廳討論著如何照顧母親,
如同片中二哥的妻子所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現實中手頭上的困難是大家不得不考慮的因素,
無法請傭人看護,因此母親輪著住進三個兒子家。
大哥的部分--
其實可以看的出,大哥是最孝順的一個。
在母親NPC的問著他:你吃飽了沒?
坦白說我有笑出來。
跳針的對話重複幾次後,
大哥崩潰的說:我還沒吃,
母親笑著回他:我就知道你騙我。
老人家,無論是否痴呆,真的蠻常問重複的事。
有時會很煩,但換一個角度想,
他們一直重複問著的,就是他們所關心的事物。
像劇中其實可以看的出母親所關心,
就是他究竟吃飽了沒。
二哥的部分--
二哥是個被妻子牽著鼻子走,
我個人認為他是個有點軟弱的人。
二嫂在叨叨唸唸說著母親睡哪會妨礙什麼,
其實人都是很自私的。
因為不是自己的母親,
所以只會覺得妨礙他們的生活,
當然試想這樣的人,對自己親生母親也是如此。
而二哥的軟弱,對妻子的妥協,
於是乎只能讓母親睡在那樣不堪的地方。
其實我覺得二嫂真的很差勁。
看看現今社會,
許多獨居老人的兒女們哪去了?
自顧自的生活著,
以為給了父母錢(尤其是只剩下單親)就已盡了責任,
當父母在養育孩子的時候,
只是為了責任嗎?
當我看到母親對兒子說"沒關係,我睡這裡就好。"
但是卻在背後默默的掉眼淚,
看了真的真的很難過。
新加坡的電影很賤,
插曲總是配合電影內容的歌詞。
<Mother你只是一個名字>
自細漢時 你給他疼
把他當做心肝 疼到命命
為了兒女 健康長大
你的一生 用性命來拖
是按紙當今 你會睡在這
沒人要管你是死 是活
一世人甘苦 沒人說感謝
嘛無人來卡你看
原來mother你只是一個名
你那會安吶歹命
原來mother你疼痛的心肝仔
為何將你踢來踢去
變成不要的東西
當大哥接受大家的提議狠心把母親送去老人院的時候,
我的心是痛的。
我的祖母,我叫她奶奶,
當年也曾經對我爸提過她要去住老人院,
我想她也很怕吧,
怕成為我爸的負擔,
害怕著,與其讓別人講不如自己先提,
孰不知家裡從來沒有人有這樣的念頭。
當我看著電影裡的母親大聲哭喊著"我不要住老人院!"
我的眼眶冒出了一堆眼淚,
那種感覺好像被父母親手送去孤兒院一樣,
而且沒有商量,沒有詢問,
單方面做下這個殘忍的決定。
電影最後的最後,
我看到了某些人類到底有多麼多麼的自私。
二嫂,誠如前面提過的,
終究不是自己的母親,
當然比不上自己女兒重要。
坦白說,他們說的話不能算是完全錯誤,
母親年事已高,女兒尚有大好青春,
但若是單就這樣的方式去思考,
那麼人類就不會是萬物之靈了,
因為我們會思考、有感情、有道德倫理。
我看了板上很多關於這部電影的文章,
很多人說母親是為了成全孩子們。
但在我的想法中,
母親更多的是ㄘㄟˋ心。(原諒我用注音)
如同歌詞中所說,
辛苦養育他們長大,
因為愛他們,不願給他們添麻煩,
即使睡在廁所邊也只是笑著說沒關係,
但孩子們有真的感謝過母親嗎?
有真的把母親放心上嗎?
母親含著淚拔下喉管那刻,
是怎樣的失望讓她覺得繼續賴活著也沒有意義。
當我奶奶重病躺在醫院時,
我們思索的是如何讓她健健康康的走出醫院,
這部片讓我有很多感觸。
如果大家看完這部片,
能更愛養育疼愛自己的長輩,
那麼,這部片也發揮了他一點點的教育感化作用了吧。
文筆不佳,請多多包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46.13.50
※ 編輯: QBby 來自: 122.146.13.50 (11/09 14:34)
... <看更多>
錢 不夠 用 2 學習 單 在 三個孩子養不了一個母親? 這是一部新加坡電影 的推薦與評價
為什麼一個媽媽可以養3個孩子,三個孩子養不了一個母親? 這是一部新加坡電影,片名叫『錢不夠用2』Money No Enough 2。 孝順不需要等到飛黃騰達時,從此刻開始。 ... <看更多>
錢 不夠 用 2 學習 單 在 [好雷] 錢不夠用2 - 精華區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第一次看電影哭到吐 就是這部了
心得很多 再加上打出劇情 所以這篇文章有點長
片名:錢不夠用2
國別:新加坡
類別:親情
主角是三兄弟 與他們的mother
(mother是電影裡他們都這樣叫 不是我故意打英文)
大哥 為人憨厚 學歷不高 賺的錢也不多
但比別人更腳踏實地 想出人頭地
對老婆小孩很好 也很孝順
二哥 整天耳朵上掛著耳機 等著講電話
很有錢 是炒房地產的
三哥 做直銷事業 從台灣引進健康食品-花粉
由於他口若懸河 替他賺了不少錢
三哥介紹大哥一起賣花粉
買2000 成為會員
買5套也就是10000 就變成經理
大哥想變成經理 可是錢不夠
去跟mother借
mother從蘇打盒餅中拿出2000 是她的棺材本
可是這些錢還不夠變成經理 所以大哥去跟銀行借
終於變成經理了 他很引以為傲
後來靠著他的努力 認真地每天跑很多客戶
也賺了不少錢 買了第一台車子
他在直銷大會的台上
大聲感謝mother支持他
還把錢還給她
讓mother很感動兒子終於出人頭地
此時 看似大家的事業都很美好
新聞卻開始報 這個健康花粉出了問題
呼籲民眾暫時不要購買
三哥 花粉買超多 堆的到處都是
現在出問題根本賣不出去
三哥還得面臨黑道的下線威脅還錢
找人把它毒打 但他花粉賣不出去 根本沒法還錢
大哥也買很多 堆到家裡都是
於是他把車賣了
從以前開休旅車載全家出去
變成全家一起趕公車走路的生活
可是導演把它們全家拍的都蠻快樂的
證明沒有錢 還是可以一家和樂的生活
坐公車 反而更緊繫了大家
二哥炒房地產的錢 被律師捲款騙走
也是沒有錢了 還被朋友要債
二嫂就和朋友去賺舞台上唱歌的那種錢
某天他們三個聚在一起
才發現大家約出來的目的都是一樣的
就是跟對方借錢
因為沒辦法 所以有人提出了
三人各自去籌錢 看誰先籌到誰幫誰囉
再次聚會的時候 二哥三哥都找不到錢
大哥卻丟出一捲鈔票
原本他們想說他哪來那麼凱的朋友
結果一聞 有蘇打餅的味道
全新加坡錢會放在蘇打餅罐裡的人只有mother
他們表面斥責大哥跟mother拿錢
實際上兩人也跑去跟mother借
mother也把最後的錢都給他們了
朋友討論要不要先在哪買靈骨塔 她都沒辦法了
可是錢還是不夠
mother很難過 難過得不是棺材本被拿走
而是沒辦法幫上他們
於是她的朋友們
教她去乞討
如果別人不給她錢
就唱很悲有人死的那種歌
看到這裡我的眼淚忍不住掉了下來
不忍mother做出這樣的事情...
朋友示範的時候
大家不願這樣被唱衰
就給錢叫她快閃
當mother親自去要錢並唱歌的時候
好死不死遇到社會福利部的人
把他們帶去警察局
全部的人都在怪mother
都幾歲了還不多想一點
做出這種事 讓他們丟臉
鄰居知道很沒面子什麼的
沒有人體諒mother這麼做
還不都是想多生一點錢幫助他們
面對眾人的指責
在離開警察局的時候
mother倒下了...
好險後來檢查沒什麼大礙
三嫂突然拿一筆錢給三哥
要他快還黑道 不要再被討債了
說是她爸先借他的
後來有警察來他們家
說公司報警她挪用公款
三哥原本很有自信的說怎麼可能
一定是同事簽她的名字之類
可是看老婆都不說話
就開始罵她 怎麼會做出這種事
親朋好友知道怎麼辦 男人的事男人會想辦法
她這樣不是在幫他 是在害他
「抓她」「抓她」生氣地向警察訴說
然後獨自面對空蕩蕩的房子
炒房地產的二哥
也把房子賣了 住在一間普通一點的房子
住在大哥家的mother
年紀大了 開始遺尿了
小孩子們都嫌她髒
還問她說為什麼想上廁所不去廁所
mother回答說 年紀大了 開關生鏽了 關不緊
小孩們又大聲攘攘著 外婆尿尿了
mother好可憐...
遺尿已經很丟臉了 還被這樣大聲宣揚
再看別人幫她清理不耐的眼神
當這天尿床第六次時
大嫂受不了 向大哥抱怨
大哥想說mother是大家的
就找其他兄弟來開會
有人提出請女傭的提議
但大家因沒錢而反對
大哥說兄弟一起輪流照顧mother
三哥說 星期一二他照顧 三四大哥照顧
五六日 二哥照顧 二嫂反對說為什麼他們三天
然後越吵越大 mother明明就在旁邊看電視...
後來決定每個兄弟星期天也開始輪 第一個是誰 下個換誰
之後mother就每天 住著不同人的家
劇情要讓每個兄弟都對mother不耐煩
最後再做出一個結果
三哥遇到的是 他睡得好好的
mother突然坐在他的床上
他被嚇到 問mother發生什麼事
mother說她的紅色內衣不見了
還有mickey mouse的圖案
三哥開始幫她找 並說她可能沒帶過來
找了很久 才發現mother自己穿在身上
終於可以再去睡覺
過了一陣子 mother又出現
說她的黑色內衣不見了......
大哥遇到的則是
當他一回家
mother問他吃飽沒
問完後幾秒又問
問完後幾秒又問
然後說電視裡的媳婦真壞心
又問他吃飽沒
又說這部電影的媳婦真壞心
無限次repeat
二哥則是他們家沒有空的房間讓mother睡
剛開始讓她睡客廳
但女兒抱怨朋友等等會來玩
二嫂抱怨衣服這樣亂掛在客廳 朋友來看見怎麼辦
最後他們讓mother睡在廁所和洗衣機旁的一個小空間
mother說不要為了她吵架 有地方睡就好
然後她怕自己又遺尿 最後甚至坐在馬桶上落寞地吃飯
晚上一個人在那種空間
眼淚還是不小心掉了起來...
怎麼可以讓媽媽睡在那種地方...
看到這裡我真的哭得很厲害了
三兄弟開會
各自講出照顧mother發生的事情後
決定了...要把她送去養老院。
大家都不做壞人 就把帶mother去養老院的事 交給大哥
大哥雖然很不想 但也沒有辦法
到了養老院 下車
mother:「阿輝啊 你帶我來這裡做什麼?」
大哥:「這裡環境不錯啊 左邊有樹又有山
右邊有海又有水
中間有妳真正的好朋友
他們會跟你聊天 又會跟你玩耍
住在這裡 一定會很愉快」
mother:「這樣喔?真好啦 真好啦」
院長:「楊媽媽 妳好啊 哇 今天的氣色很好哦
來 進來 慢慢走 小心小心
妳看 老林他們都在等妳
右邊是老陳 他旁邊就是老梁 很愛開玩笑的
那個綁著頭就是我們 這裡的大姐大
大家都叫她 Satay」
mother:「請問你們這邊是不是老人院?」
院長:「不是 這裡是讓老人happy的地方」
然而 mother看著許多拿著拐杖的老人 做運動的老人
坐在椅子上發呆的老人
她驚嚇地轉頭一看
她兒子阿輝 跑得像飛的一樣衝向他的車子
把她自己留在這裡
配樂響起
自細漢時 你給他疼 (從小的時候起,你非常疼他)
把他當做心肝 疼到命命 (把他當做心肝寶貝,非常的疼愛)
為了兒女 健康長大 (為了讓兒女能健康長大)
你的一生 用性命來拖 (你的一生,用性命去拼)
是按紙當今 你會睡在這 (為什麼如今,你會睡在這裡?)
沒人要管你是死 是活 (沒人要管你是死是活)
一世人甘苦 沒人說感謝 (一輩子辛苦,沒人說感謝)
嘛無人來卡你看 (也沒有人來看你)
原來mother你只是一個名 (原來媽媽,你只是一個名稱)
你那會安吶歹命 (你的命運怎麼會這樣的不好)
原來mother你疼痛的心肝仔 (原來媽媽,你心疼的心肝寶貝)
為何將你踢來踢去 (為什麼要將你踢來踢去)
變成不要的東西 (變成不要的東西)
每到催淚的地方
導演都會再放這首歌
叫人怎麼不哭...
mother以前不管子女怎麼看她
怎麼對她 她都還是把她的錢給他們
當自己沒有錢了 身體也出問題了
還是能住在他們的家 讓他們照顧
即使環境再怎麼糟 還要看他們的嘴臉
至少還是自己的骨肉陪在自己身邊
但這次
發現自己已經被送來老人院
傷心欲絕的母親 再次倒下
我就是看到這裡哭到跑去廁所吐的><
真的不誇張 這個劇情配這個音樂...
這次住院沒有像上次那麼好
情況很糟 而且一晚要8000
三兄弟負擔不起
就拿著符 在媽媽面前燒
希望她趕快死掉去做仙
燒到一半 二哥用手把符的火弄掉
他很難過 燒不下去...
就在這個時候
心電圖開始狂響
病情惡化了
他們說必須要輸血 否則就會死掉
這時候二嫂和女兒又要去舞台唱歌賺錢
因為二嫂開車在聊天沒看路 就撞車了
女兒全身是血 送到同一間醫院
媽媽貧血不能抽血 爸爸肝不好也不能抽
唯一的一袋 發現正送往mother的病房中
他們這家的血型很特殊 全醫院有錢也弄不到了
因此不是救mother 就是救二哥的女兒
二嫂衝去mother病房
要把那袋血搶過來
哭著說要給女兒 mother那麼老了救他幹嘛
但其他兄弟都說要救mother
你爭我奪的 大家吵成一團 在插管的mother的面前
這時mother使出她最後的力量
將自己的管拔掉了。
配樂再度響起
畫面開始跑出 mother坐在廁所吃飯
每一個暗自流淚的鏡頭 在外面下雨 還撐破傘
每天收拾行李去別的兄弟家的情景
mother不只把棺材本
還把最後的老本 生命 都給兒女了
唉
導演真的狠狠>"<
送mother的靈車 車號是8888
他們簽馬票 中了頭彩
是mother留給他們最後的禮物
然而 在她去世後
整個家庭似乎變得更團結
大家都說沒有mother也不能就此疏遠
要保持聯絡 互相幫助
她在天之靈 應該也會覺得欣慰吧...
這群兄弟 要說孝順也算孝順
大家賺錢 都會帶mother去玩
買健康食品給她 賺錢會分她
要說不孝也是真的不孝
送她去老人院 還燒符希望她快走
不過是迫於現實因素
照顧能力及金錢問題
相信導演拍的這個故事
已經有很多人需要面臨到這個問題
沒錢 沒時間 還能不能孝順?
不要忘記小時候
父母把屎把尿地把我們帶大
希望大家 不管怎樣 要對父母要好一點。
--
作的夢雖然遠遠的 想像是一種快樂
https://www.wretch.cc/blog/tengo56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1.90.209
※ 編輯: tengofly 來自: 118.171.90.209 (06/02 11:5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