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湳科湳愛琴橋原先規劃為鐵公路共構橋樑,並預留軌道運具行駛的空間,不過隨著中捷橘線《機場捷運》調整改走經貿路、地下化穿越等規劃後,這座橋樑所預留的空間將面臨閒置問題,而市府交通局目前正研擬替代方案來規劃利用🚇
.
#水湳科湳愛琴橋 #軌道預留空間 #替代方案
台中城ig instagram.com/taichungdiary
鐵公路共構橋 在 李榮鴻-阿和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阿和仔的議會質詢 ❱
➤加快舊大安溪橋文資保存修復及斷橋修復銜接進度
➤事情不能只做一半 斷橋要銜接起來南北岸通行
#盡快將斷橋部分銜接起來串連南北岸
台中市議會都發建設水利業務質詢,市議員李榮鴻持續關注舊大安溪橋文資保存修復及斷橋修復銜接進度。李榮鴻要求建設局要盡速規畫,盡快將斷橋部分銜接起來,串連南北岸,才能有效帶動海線觀光。
#舊大安溪橋於95年登錄為台中歷史建築
台中市舊大安溪橋建於1920年,位於台鐵大甲車站和日南車站之間,橋體跨越大安溪下游,全長約920公尺,包含鐵路橋及公路橋兩個部分,早期交通不便,舊大安溪橋是當地居民往來交通要道,形成火車、汽車、行人在橋上並行的熱鬧現象,後來公路改道行駛新台1線,鐵路電氣化也改道,舊大安溪橋失在民國93年七二水災沖毀後形成斷橋,95年登錄為台中歷史建築。
#修復總經費1億1500萬元由中央及地方各負擔一半
#斷橋部分的銜接修復須交由建設局處理
市議員李榮鴻說,舊大安溪橋對中部人來說,有相當特殊的歷史意義,他多次會同立委楊瓊瓔及立委江啟臣到現場會勘,積極向中央爭取修復經費補助,針對既有舊橋的部分,目前由台中市文資處辦理修復,總經費1億1500萬元由中央及地方各負擔一半,預定明年可以完工,斷橋部分的銜接修復,則必須交由建設局處理。
#建設局長陳大田未來經費籌措會進一步與觀光旅遊局行協調
建設局長陳大田說,這個案子經現場會勘結果,建議修復斷橋銜接以供自行車通行串聯南北岸,建設局也辦理可行性評估,斷橋部分長約 80.6 公尺、寬約 5.9 公尺,新橋採用鋼結構連接南北兩側既有橋墩,既有橋墩屬歷史建築,橋墩補強也涉及文資審查,所需經費約 8200 萬元,未來經費籌措會進一步與觀光旅遊局行協調。
#事情不能只做一半
市議員李榮鴻強調,舊大安溪橋是目前全台僅存的鐵公路共構橋梁歷史建物,事情不能只做一半,明年既有舊橋文資修復完成,但斷橋卻沒有銜接起來,南北岸無法通行,就無法有效發揮文化觀光效應,因此市府應該盡快規劃,明年接著啟動斷橋銜接工程,串聯海線主要觀光景點,讓遊客可以暢行海線南北,追火車、觀夕照。
#阿和仔的議會日常
李榮鴻 李文傑 何如婷
鐵公路共構橋 在 台中立委候選人黃朝淵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舊大安溪橋」修復110年中完工 打造海線熱門景點
大甲區「舊大安溪橋」是全台唯一保存的鐵公路共構橋梁,民國93年七二水災沖毀後形成斷橋,95年登錄為台中歷史建築,台中市政府文化局投入1億1,500萬元展開修復,預計110年中完工。文化局長張大春日前勘察,指示加強施工保護措施,盼修復後成為新一處海線熱門景點,串聯日南車站,帶動文化觀光發展。
文化局表示,舊大安溪橋建於1920年,位於台鐵大甲車站和日南車站之間,橋體跨越大安溪下游,全長約920公尺,包含鐵路橋及公路橋兩個部分,早期交通不便,舊大安溪橋是當地居民往來交通要道,形成火車、汽車、行人在橋上並行的熱鬧現象。近代公路改道行駛新台1線,加上鐵路電氣化改道,舊大安溪橋失去運輸功能。
文化局長張大春指出,舊大安溪橋屬「石工橋」型式,運用1920年代鈑桁橋技術,橋墩表面的石材皆取自大安溪河床,石砌工法細緻,是日據時期石構造的典型案例。此次修復工程有三大特色工法,首先,施工單位因地制宜打造獨一無二的「高空移動式工作車」,鋼構組件配合油壓系統和重型膠輪,讓工作車宛如變型金鋼可展開兩翼移動到施工地點,再收攏成為平穩的方形平台,讓施工人員分段進行修復工程。
其次,採用「鋼鈑梁系統修復」,以水刀去除橋身鋼板的鐵鏽,同時補強和替換損壞的結構,因應橋梁興建時採用獨特的7分鉚釘和高溫接合技術,施工單位特別開模打造仿古規格的鉚釘、改裝氣動式鉚釘機和加熱設備,歷經2個月的嘗試,終於成功拆卸並裝設新的鉚釘;同時,施工單位從大安溪河床挑選近似原有材料材質、顏色的石材,並採用相同工法進行橋墩的「砌石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