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虎為出事之本—台鐵的定位:「安全、舒適、便捷」】
日前台鐵太魯閣號發生重大意外事故,震驚國人,而罹難家屬悲傷落淚的情景,亦深深刻劃在全體國人心中,當務之急是釐清事故真相及責任,並對傷者及受難者給予適當補償,徹底改革現況,保障交通安全。切記老省長所創對省府員工的提醒,青年守則第13條:「馬虎為出事之本」。
悲痛之餘,見到有論者再度提起「台鐵公司化」議題,我身為過去台鐵的老長官,搭乘台鐵火車跑了5,431公里,更親身巡訪台鐵每一個大大小小車站,以及親自督導、撥款協助改善777處平交道設施及周邊交通壅塞並要求改進沿線景觀、綠化和違建拆除等問題不勝枚舉,改善台鐵所有車站的設施包括整修及新建盥洗室,以及車站前的計程車停靠處、完成山海兩線雙軌及電氣化、改建及汰換台鐵老舊橋樑和車廂、加強排水設施,讓台鐵在大雨天照常通行,已有80年歷史的苗栗竹南到台中豐原舊有彎曲繞山路線予以截彎取直、單線路軌也全都雙軌化、我也十分重視員工福祉、提升員工士氣,為方便旅客訂票及取票,則開始推動全面開放電話語音及網際網路訂票等服務。惟心中不免好奇,公司化真的是改革台鐵的仙丹妙藥嗎?台鐵真的是負債虧損嚴重的壞學生嗎?
要面對台鐵改革問題,首先得先瞭解台鐵的歷史及定位到底是什麼?台灣鐵路自劉銘傳於清光緒13年(1887年)興建台北—基隆間鐵路已有130多年的歷史。我認為台鐵就是「窮人版的高鐵」,它不僅肩負台灣全島的基礎交通運輸,也是促進城鄉發展的重大交通建設,更是早期上班通勤及學子上下課的必要交通工具。1967年,在推動完成十大建設前,台鐵是台灣運輸及交通最大的營運功臣,而收入也在「統支統收」的政策下,大多都入了公庫。很多人提到,台鐵開始出現虧損是因為中山高速公路啟用,而高鐵的正式營運後,更使得台鐵虧損雪上加霜。實際上,台鐵興建環島鐵路,對於台鐵本身收益沒有太多幫助,甚至根據台鐵當年的評估,即使完成環島鐵路後,仍是會出現鉅額虧損的情形;而鐵路電氣化工程,雖然帶動台灣鐵路建設的進步,但同樣帶來巨大債務負擔。而這些若當時皆按照「企業角度」來評估,恐怕這些投資案都難以通過董事會,可是為了國家整體經濟發展,台鐵必須全力配合政府政策推動。請問這些投資所帶來的債務負擔,難道可完全咎責於台鐵經營不善?
或許大家對幾十年前的故事早已遺忘,我再舉一個近期的例子,2018年普悠瑪新馬事故發生後,台鐵對外表示,已向交通部、行政院爭取三等站以下小站虧損補貼1.36億元、服務性路線(支線、南迴)虧損補貼10.64億元,這12億元因為協助國家發展的政策性虧損,最後行政院只核定補貼5.74億元,經年累月下來,台鐵豈有不積累龐大債務之理?也就是此理,在我省府任內,重大台鐵改善工程,我都親自督察,一方面為勞苦的鐵路員工打氣,也親身瞭解實況並給予資源補助,包括南橫佳冬隧道補漏,在不影響正常營運前提下,我曾在深夜11點後,親往現場視察確定後,由省府核定補助。
很多人也提到台鐵票價已26年未調漲,以高鐵台北到左營票價1490元作比較,台鐵台北到高雄票價為843元,而台北到台東車站票價為783元,這就是我稱之為「具台灣特色的社會主義」,一方面要求台鐵票價不能漲,二方面又要台鐵提供又快又新的列車服務社會大眾,試問若台鐵願意提供快速舒適的全新列車投入服務,大家(尤其是宜蘭、花東鄉親)是否同意讓台鐵的票價漲到與高鐵票相當水準?更不用說,高鐵從台北出發南下目前停靠車站數僅有11站,而台鐵東部幹線從台北出發則停靠20站、西部幹線停靠16站,還有站站停的莒光號(以東部幹線為例共停靠36站),請問位於偏鄉的鄉親,可以忍受台鐵因考慮會造成財務虧損嚴重而停止小站服務嗎?
再來說說最近常被提到台鐵負債高達4千多億元,而且很大一部份是支付台鐵退休員工的退休金。實際上,4千多億元的負債應該與其目前8327億元的資產來做對照才公平,若資產與負債對照來看,台鐵其實不全然是「敗家子」。而幾十年來上百億的退撫支出造成對台鐵沉重負擔更是對台鐵退休人員非常不公平的說法。這些所謂舊制的老員工對台灣的貢獻,絕對不輸其他的軍公教人員,他們的退休金要由現在的台鐵收入支付,真的公平嗎?這上百億元退撫支出的估算,並非是台鐵一年所需支出的費用,根據台鐵110年度預算書顯示,台鐵一年退撫支出14億元,僅佔台鐵全部勞務成本275億元的5.1%,何來龐大退休金債務拖垮台鐵營運之說?在台灣經濟發展起飛,尤其是台北市都市化發展後,不少原有鐵路用地,包括台鐵員工宿舍全都無償交還中央政府,由政府出售或提供其他用途,這包括台北市八德路中國國民黨黨部用地,中央政府變賣之後,又有多少錢交給台鐵?另外又有多少處台鐵用地(印象所及至少40餘處),則因中央政府慷他人之慨,成為文化「古蹟」?
因此,台鐵的改革不應純從財務角度評估,將重心擺在如何企業化、公司化,甚至是民營化,因為台鐵還肩負著國家整體交通基礎命脈,同時又要負擔拉近城鄉差距的政策目標,這些無可迴避的重責大任,台鐵責無旁貸。當然「安全、舒適、便捷」是人民對台鐵的基本期待與要求,廢省之後中央政府應全力協助台鐵落實這三大目標,以維護行車安全、增加必要的員額及改善安全設施,同時也照顧好台鐵現職及退休員工的福祉,讓他們能夠全心投入工作,重振人民對台鐵局的信心,此才是務實改革台鐵的最基本考量。而台鐵同仁也應自我砥礪,追求廉能、效率以及台鐵的榮譽感,切記「馬虎為出事之本」,全體員工應全力維護台灣的基礎運輸安全品質,保障國人生命安全。
▲《蘋果日報》A11版-火網評論:台鐵改革定位:安全、舒適、便捷(宋楚瑜)→https://pse.is/3ee8t7
鐵路運輸學大意 在 桃園在地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何抵制國家重大建設(徐世榮)
(今日立法院院會,民進黨以人數優勢,強行將「國土計畫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表決付委,這讓人深感遺憾。七年前敝人曾寫一拙文,敬請參考。)
近年來,許多國家重大建設皆面臨民眾激烈抗爭,近的則是台南鐵路地下化計劃。為何如此?這是因為我國公共政策決策模式仍停留於由上而下的戒嚴威權體制,並不因解嚴而有根本改變。
一個國家重大建設涉及許多不同計劃,可按提出時序分三階段:1.興辦事業計劃,2.土地使用計劃及環境保護計劃,3.土地徵收計劃。興辦事業計劃是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如交通部提出台南鐵路地下化事業計劃);然後地方政府及中央政府再提出土地使用計劃及環境保護計劃,分別送至內政部及環保署審查;若皆通過,則再提土地徵收計劃,由內政部審查。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基於本身職責,努力提出興辦事業計劃,原無可厚非,惟其考量面向是由本業出發,如交通部提交通運輸計劃、國科會提科學園區興辦計劃,這些計劃未必全觀或全面,因此才有後續相關計劃提出及審查必要性。但現今的大問題乃是當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興辦事業計劃後,在後續其他計劃尚未提出之前,就把事業計劃送經建會審查,經建會通過之後,再進一步提至行政院,直接將其列為國家重大建設計劃。然後,再回過頭來,進行前述第二、第三階段計劃審查。
決策模式遵循舊制
試問,當政策已定,預算也已編列,後續相關計劃要如何審查?它們能不通過嗎?因此,把興辦事業計劃直接等同於國家重大建設計劃是一個嚴重錯誤,也難怪其他計劃屢被批評為附庸,只能當花瓶;而我國土地徵收會那麼浮濫,也與此有絕對關係。
這套決策機制並不因解嚴、或是藍綠輪流執政而有改變。這些國家重大建設計劃實是政治決定,並在選舉時被列為重大政見,爭取選票。
但是掌權者卻巧妙用工程掛帥及經濟掛帥兩大意識形態來包裝,讓它們看起來非常客觀中立及理性;相對的,凡是與此不同的價值或主張,皆被歸列為不理性或民粹,必須排除。
也就是說,掌權者把許多國家建設狹隘定義為工程及經濟議題,只要技術可行及提升經濟效率,掌權者就將其包裝成公共利益,並透過專家治理模式,由行政官僚及少數學者專家所組成的委員會來背書。
然而,這種作法卻造成嚴重偏差,因為它用工程技術及經濟理性對抗及排除其他多種價值選擇,如正義、環保、人權、土地認同等。例如,土地使用計劃審查階段非常重視該開發案是否為國土利用係屬適當而合理的;對環境保護、自然保育及災害防止是否具妥適規劃;土地徵收計劃則是必須嚴格審查是否具備嚴謹要件,避免造成人權侵害。
但是,由於興辦事業計劃已優先被列為國家重大建設計劃,致使這些重要價值被排除,甚且被視為不理性,不屬公共利益範疇。
長期以來,我們琅琅上口決策必須由下而上、要尊重多元價值與知識形態,賦權民眾充分參與,但決策模式依舊是遵循舊制,由上而下,沒有根本改變。更讓人遺憾的是,宣稱要打破威權體制的民進黨籍市長,如今竟也如此!
作者為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鐵路運輸學大意 在 公民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為何抵制國家重大建設(徐世榮)
(前言:各位朋友,近日「國家重大建設計畫」又成為一個火紅的課題,其實我在7年前即在《蘋果日報》發表「為何抵制國家重大建設」一文,但是很遺憾地,這卻如同是狗吠火車。縱然7年已過,但我覺得這篇文章仍然是完全適用的,敬請大家參考。)
近年來,許多國家重大建設皆面臨民眾激烈抗爭,近的則是台南鐵路地下化計劃。為何如此?這是因為我國公共政策決策模式仍停留於由上而下的戒嚴威權體制,並不因解嚴而有根本改變。
一個國家重大建設涉及許多不同計劃,可按提出時序分三階段:1.興辦事業計劃,2.土地使用計劃及環境保護計劃,3.土地徵收計劃。興辦事業計劃是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如交通部提出台南鐵路地下化事業計劃);然後地方政府及中央政府再提出土地使用計劃及環境保護計劃,分別送至內政部及環保署審查;若皆通過,則再提土地徵收計劃,由內政部審查。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基於本身職責,努力提出興辦事業計劃,原無可厚非,惟其考量面向是由本業出發,如交通部提交通運輸計劃、國科會提科學園區興辦計劃,這些計劃未必全觀或全面,因此才有後續相關計劃提出及審查必要性。但現今的大問題乃是當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興辦事業計劃後,在後續其他計劃尚未提出之前,就把事業計劃送經建會審查,經建會通過之後,再進一步提至行政院,直接將其列為國家重大建設計劃。然後,再回過頭來,進行前述第二、第三階段計劃審查。
決策模式遵循舊制
試問,當政策已定,預算也已編列,後續相關計劃要如何審查?它們能不通過嗎?因此,把興辦事業計劃直接等同於國家重大建設計劃是一個嚴重錯誤,也難怪其他計劃屢被批評為附庸,只能當花瓶;而我國土地徵收會那麼浮濫,也與此有絕對關係。
這套決策機制並不因解嚴、或是藍綠輪流執政而有改變。這些國家重大建設計劃實是政治決定,並在選舉時被列為重大政見,爭取選票。
但是掌權者卻巧妙用工程掛帥及經濟掛帥兩大意識形態來包裝,讓它們看起來非常客觀中立及理性;相對的,凡是與此不同的價值或主張,皆被歸列為不理性或民粹,必須排除。
也就是說,掌權者把許多國家建設狹隘定義為工程及經濟議題,只要技術可行及提升經濟效率,掌權者就將其包裝成公共利益,並透過專家治理模式,由行政官僚及少數學者專家所組成的委員會來背書。
然而,這種作法卻造成嚴重偏差,因為它用工程技術及經濟理性對抗及排除其他多種價值選擇,如正義、環保、人權、土地認同等。例如,土地使用計劃審查階段非常重視該開發案是否為國土利用係屬適當而合理的;對環境保護、自然保育及災害防止是否具妥適規劃;土地徵收計劃則是必須嚴格審查是否具備嚴謹要件,避免造成人權侵害。
但是,由於興辦事業計劃已優先被列為國家重大建設計劃,致使這些重要價值被排除,甚且被視為不理性,不屬公共利益範疇。
長期以來,我們琅琅上口決策必須由下而上、要尊重多元價值與知識形態,賦權民眾充分參與,但決策模式依舊是遵循舊制,由上而下,沒有根本改變。更讓人遺憾的是,宣稱要打破威權體制的民進黨籍市長,如今竟也如此!
作者為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鐵路運輸學大意 在 鐵路特考輔導列車- 探討107「鐵路運輸學大意」出題方向以及 ... 的推薦與評價
探討107「鐵路運輸學大意」出題方向以及該如何準備營運人員「鐵路運輸學」(1) 107.06.19 【前言】 編號164174是考生反映有關「鐵路運輸學大意」出題方向編號164172 是 ... ... <看更多>
鐵路運輸學大意 在 [閒聊] 就學期間考鐵路佐級- Examination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推navy1982: 不需要,鐵路沒有這麼值得,錢跟未來都沒有 11/24 00:56 ... [贈送] 鐵路特考佐級運輸營業書籍(2018), [贈送] 鐵路特考佐級運輸營業 ... ... <看更多>
鐵路運輸學大意 在 [心得] 107年鐵路特考員級運輸營業上榜心得- 看板Examination 的推薦與評價
我有跟佛陀發願過,若我有上榜,就會分享我的準備心得給大家,如今我真的上
榜了,因此我就來分享我考上的心得。
一、 背景
小時候第一次家人帶我搭火車去台北玩以後,我就喜歡上火車了,喜歡到家人想
用搭國道客運去其他地方時,我都會跟他們賭氣。但是到了國高中以後,由於課
業和升學壓力,使得我漸漸淡忘了我對火車的熱愛。直到我大一有一次要從學校
搭火車回家時,看到列車長和副站長的時候,對火車的熱情瞬間湧現,而且比小
時候更強烈了。因此我那時候上網找了一下,決定要考鐵路特考員級運輸營業,
當一名列車長。但是那時我有點害怕家人反對,一直不敢跟家人講,因為我大學
是主修英語的,跟這個類科的專業完全搭不起來。不過,由於想當列車長的渴望
實在太強烈,於是我鼓起了勇氣跟家人說,家人也毅然決然的答應了,就這樣,
從大二下學期開始了我的鐵路特考運營員級,也是我人生第一次考公務人員考試
的準備之路。
二、 考科的準備
首先呢,我先翻了一下歷年的錄取分數,寫了考古題後,給自己訂了一套標準如
下,中間的準備過程等會會跟大家分享。
國文 50
三合一 80
鐵路法概要 80
企管概要 50
鐵路運輸學概要 50
民法概要 50
而實際考出來的成績如下:
國文 62
三合一 88
鐵路法概要 88 (25+25+22+16)
企管概要 72 (12+20+20+20)
鐵路運輸學概要 79 (24+23+15+17)
民法概要 83 (22+19 42)
總平均 78.67分
我在準備考試的時候呢,其實也不是真的完全是全職考生,因為寒暑假回家後,
我會回去打工賺點生活費,然後用剩下的時間準備考試。我的一天工時大概是6-
7小時,每個星期約五天的班,沒上班的兩天,就把每一科都念過,每科平均1.5
小時(扣除吃飯睡午覺的時間),有上班的話,就把自己覺得要加強的科目念過一
總共可以念四科,每科平均也是1.5個小時,然後23:00準時上床睡覺,早上7:00
起床,8:00開始唸書,然後挑幾天假日就讓自己放風,做一些休閒活動。這就是
我這兩年半來大概的作息。至於補習方面,我並沒有全補,因為實在沒有這麼多
錢補全部六科,我是看我的需求再決定要補哪幾科。接下來就來分享我這六科的
準備方式。
國文 62 (作文35 公文11 測驗16) (自讀)
書單:搶救國文大作戰、青草茶公文
這一科老實說呢,測驗和作文我幾乎有九成都在吃老本,因為觀察了歷年考古題
,都是以文意理解居多,而我高中畢業的時候有留下了一本搶救國文大作戰,因
此我只把裡面的形音義還有成語大概看過一輪。然後作文嘛,高中學的那套在國
考實在是用不上,因此就只能即興發揮了。不過作文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架構要
清晰,起承轉合要有,應該就有基本分了。所以這科有60分以上,我已經很滿足
了。
公文的部分就是格式一定要記熟,上行文該用甚麼術語,下行文該用甚麼術語,
都要謹記。格式的話,我推薦青草茶公文,它裡面講的非常詳細,大家不妨可以
去看看。
法學知識與英文 88 (自讀)
書單:千華的「鐵路:法學知識與英文」
這科的範圍其實有點大,我讀的方法就是把書看熟,複習再複習,自己把重點整
理成一本筆記本,再加上高中公民科所學的一些印象。然後民法的部分有再多下
點功夫,一方面是為了民法概要這科,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歷年來民法所佔的比例
在鐵路特考還滿高的。然後再加上高中公民科所學的一些印象而今年很意外的勞
基法就考了兩題,因此整合了歷年來的考古題和今年的考題,我覺得消保法、勞
基法、性別平等工作法這三個法一定要特別的注意,我自己是把法條全部看過一
輪,然後就一直重複看這樣。看到一定的階段後,就開始些考古題,並針對自己
不熟的部分予以加強。
英文的部分,這我必須老實說,因為我大學就是主修英文,所以幾乎是完全吃老
本。而英語實力的培養真的是非一朝一夕可成。但是大家千萬不要放棄這40分,
平常沒事的話,可買一些live互動英語或者是常春藤雜誌來念,來訓練閱讀速度
。然後利用裡面的光碟,第一次先試著不要看文章,把文章聽過一遍,第二次的
時候就看這文章配著CD一起聽,最後一次再把書合起來聽過一次,可訓練聽力。
而單字的部分是有大學指考的水準的,因此大家可以買「英語進階字彙完全攻略
」這本書,然後出版社是liveABC,來多背單字。閱讀測驗就是先看題目,再看
文章找答案,不然會來不及。
鐵路法概要 88 (自讀)
我這科的準備方式就是把鐵路法所有法條全部背下來,只要全部背下來,基本上
就可以應付大部分的題目了。不用怕花時間,全部背下來CP值真的很高。不過最
後一題有點迷就是了,不知道出題老師是要我們寫甚麼方向XD,寫這題寫到手快
爛掉。接下來主要是要把自己的想法寫清楚,大概就是這樣。
企業管理概要 72 (自讀)
書單:鼎文 企業管理(含概要)
這科是我最怕的一科,能考到這個分數真的是意料之外。我的讀法是先記熟常考
的部分,例如規劃和領導激勵理論還有組織行為相關的章節,然後剩下的再慢慢
地複習,直到熟練了為止,這科一樣我有把重點整理成筆記本。而我申論的寫法
是先闡述理論的內涵或定義,然後再寫題目主要要問的東西,這樣感覺內容比較
充實。然後,以歷年鐵路特考來講,規劃、組織行為和領導激勵理論是最常考的
部分,建議各位要在這幾個部分下功夫。
鐵路運輸學概要 79 (自讀+補習)
書單:志光公職 鐵路運輸學概要(含大意)、TKB函授 運輸學 林彬老師
為甚麼說自讀+補習呢,這科補習是因為我真的想要靠這科拉分數,想說透過補
習班來補充更多東西。前面的背景有提過,因為我喜歡火車,所以每天我會瀏覽
PTT的鐵道板,有些板友會貼一些有關軌道的一些時事,並且平常自己會多留意
新聞中有關軌道的時事,像是台鐵公司化的議題、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鐵道局等
等,並且自己在心裡默想若出題了,要如何論述。課本的東西一樣讀熟,該記的
東西記下來,重點一樣記到筆記本裡面,包括行車制度、無縫運輸、運輸政策等
等很重要的概念。今年四題中就有三題是考時事題,一題考課本裡面的東西,可
見對於有關軌道時事的了解非常重要,要特別關注,才不會飲恨。
民法概要 83 (補習)
書單:TKB函授 民法 陳理老師
剛知道民法獨立出來另外考一科的時候,實在不知道從何準備起,而且有1200多
條的法律條文,條文有些很抽象,讓我很頭痛,因此我選擇了補習,TKB的陳理
老師會把較抽象的法條用簡單的圖形加以詮釋,簡單明瞭,可以很快地就明白法
條要傳達的資訊,回家的時候就複習老師今天所教的東西。而課程上完以後,一
樣就是一直重複看,複習再複習,直到熟悉了為止。最後再配合考古題來幫助我
釐清觀念。然後有些部分非常常考,像是86-98條的意思表示,103-110條的代理
,801條、948條的動產善意受讓以及親屬編的父母子女那一章等,而民法整個債
編尤其重要,出題的比例歷年來非常高,這部分一定要多花時間理解。
三、 心得
看到成績單的那一刻,心裡真的是非常的感動,腦海中浮現的,就是我這兩年半
每一天付出和犧牲,這兩年半,我並沒有其他夥伴陪我一起拚,都是我自己一個
人每天在宿舍或圖書館念書,其中有一個月,不管是做哪一方面事情,總是不如
我意,彷彿全世界都在跟我作對,我那時候真的是讀到有點懷疑人生,幾乎已經
沒有動力來準備考試,呈現半放棄的狀態。但是呢,我腦海中瞬間閃過了火車的
身影,並且伴隨著我當初想要考鐵特的念頭,於是我就自己去了火車站,看看火
車進站出站,看著列車長和站務員忙進忙出,就這樣待了兩個小時,那種想要讀
書的動力又回來了,再加上班上同學不時的關心我考試的狀況。就這樣我撐過了
這一個月。因此最後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每個人考國考,總是會有一個最初的動
機,準備的過程雖然非常辛苦,但是再怎麼辛苦,都不要忘記你當初要投入國考
的初衷,因為這個初衷,對於達成夢想,是非常重要的,第二點,毅力也是一個
關鍵,不要因為一次的挫敗,就完全放棄了,只要不要完全放棄,都是有機會上
榜的。第三點,適當的休閒活動也很重要,這可以幫助你緩解壓力,讓你讀書可
以更加的有效。第四點,一定要把重點從課本中記下來,因為國考的每一本書都
非常的厚,不可能全部每一個字都讀過,因此可建議大家先看考古題找大概的出
題方向,再進行準備。
最後,最下面的連結是我想要送給大家的一段影片,這是我玩的一款遊戲其中的
一個片段,裡面的話我感觸良多,而且也覺得還蠻不錯的,不過因為這遊戲有一
整個劇情脈絡,所以裡面很多專業的術語解釋下去的話,恐怕會太長,因此我就
用我的話來加以詮釋:
裡頭所提到的「卡拉」,我覺得某方面暗示著我們因為追尋理想或夢想而犧牲掉
的東西。而裡面所提到的「榮耀」和「傳統」,某方面暗示著支撐我們完成夢想
的重要要素。最後的「黑暗聖堂武士」則是暗示著達成目標的我們。不管在準備
的過程中,是孤獨的,抑或是其他方式,雖然我們犧牲掉了很多東西,但你並不
是真正的孤獨,因為有初衷和毅力或其他因素在背後支撐著你達成夢想。國考這
條路非常不好走,希望大家在未來,都能夠達成自己的夢想,成為影片中所說的
「黑暗聖堂武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rjf-LO-OnA&t=0s&index=3&list=LLkRAqk15b42ThuRLip_SF6Q
[心得] 考試、上榜、落榜、讀書...等心得文。
發表心得文為分享之用,除作者主動贈書、提供筆記外,
不得要求上榜者贈送書籍、提供筆記等不正邀約,
違者依照版規處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1.32.16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xamination/M.1534816941.A.F23.html
※ 編輯: jout3502 (111.241.32.164), 08/21/2018 10:04:59
※ 編輯: jout3502 (111.241.32.164), 08/21/2018 20:26:3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