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升值+成本,這間處於營運谷底
醫療零件廠 鐿鈦 ( 4163 ) 前後寫過 3 次,第一次是在 2019/02/07,最初價格為 94.4 元,期間最高漲到 158 元,並配發了 4.5 元的現金股利,最高累積報酬達到 72%,但 2020 年起價格一路往下,目前僅為 83 元,累積報酬反倒變成負的了。
---
👨🏫延伸閱讀
鐿鈦 (4163) 股價崩跌 50%,主要原因為這「3」點,營運轉機則重點關注這「1」點: https://pse.is/3gsz7h
---
📌 鐿鈦 (4163)
鐿鈦創立於 2004 年,並於 2012 年 11 月掛牌上櫃 ,為專業醫療器材產品之製造商,早年以生產製造精密扣件起家,後來逐步轉型為高端精密金屬產品製造;目前專注於醫療器材產品製造,為國內微創手術器械關鍵零組件之先驅。
什麼是微創 ?
特性為傷口小、出血少,可以有效降低人力需求、醫療支出與患者負擔,也由於這些特性,復原會更加快速手術後感染的機率就更低,但這些前提都建立在,擁有更高的技術與科技器具,而鐿鈦就是微創器材這方面的專家。
.
📌 主要產品
鐿鈦有 3 個事業產品線,
分別為醫療器材、精密扣件及微波開關。
.
📌 營收結構
截至 2020 年,其營收結構為
-醫療器材 69%
-精密扣件 18%
-微波開關 12%
其最大宗的醫療器材,
產品又可細分為 :
- 微創手術零組件 52%
- 開腹手術零組件 12%
- 牙科、骨科植入物 13%
- 其他 (心臟、乳房手術零件) 23%
.
📌 生產據點:
鐿鈦於台中工業區內擁有 3 座廠房,2018 年投資 8.5 億元 於中科后里園區設立分公司,從事醫療微創手術器械及設備、航太加工設備及精密扣件研發製造。
2019 年 Q4,則再投資 6.5 億元於中科建立新廠,主要從事醫療器材產品生產,預計於 2021 年完工。
.
📌 銷售地區
公司產品以外銷為主,
截至 2019 年,銷售地區比重為 :
美洲 80%、歐洲 6%、
亞洲 11%、台灣 3%。
.
📌免責聲明:
單純分享財報資訊與個人看法,無邀約之實,僅符合量化條件的個股,無推薦之意,僅供參考、任何交易行為須自行判斷
鐿鈦 新廠 在 竹科大小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微醫、炳碩、五甫新廠合建動土
新竹生醫三結義聯手揮軍精準健康產業🎉🎉🎉
台灣微創醫療器材(股)公司、炳碩生醫(股)公司及五甫科技(股)公司,於11/8舉行生醫園區新廠聯合開工破土,擴大脊椎微創植入醫材、手術機器人輔助系統及細胞治療服務平台等精準治療產品開發,聯手揮軍下世代精準健康產業,也為新竹生醫產業群聚演繹新的篇章!!
台微醫及五甫科技主要投資人鐿鈦科技林寶彰總裁致詞表示以感恩的心繼續加碼投資台灣,今日的三家優質廠商明日將為台灣帶來更多經濟貢獻。
科管局許增如副局長也祝賀三家生醫廠商福地福人居,更表示總統所揭示生醫產業成為台灣下一個兆元產業的時代指日可待!
#發爐了! 🎊🎊🎊
#福地福人居
#趕快來生醫園區投資喔!
鐿鈦 新廠 在 台灣光鹽生物科技學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醫材市場看漲 廠商搶進不停蹄
#愛創新醫材 #產業併購 #市場崛起 #醫療器材 #單一市場
益安創新醫材高價授權、產業併購方興未艾,受惠中國醫材法公布釋出商機,東協、俄羅斯、拉丁美洲新興市場崛起,TrendForce預估醫材市場至2021年年複合成長率(CAGR)將有4.78%下,吸引聯合、雃博、太醫、邦特、醫揚、鈺緯、鐿鈦等廠商布局馬不停蹄。
TrendForce生技產業分析師蔡尚燐指出,全球醫療器材市場2017年估計規模為4,281億美元,預計2021年可達約5,174億美元。
美國依舊是全球最大醫療器材單一市場,占全球近半數市場。亞洲則扮演全球醫材市場規模擴張的重要驅動力,其中,中國受惠整體醫療環境與臨床醫療器材需求成長,除了廣大內需市場需求未被完全滿足之外,新的醫療器材法規公布後,淘汰多數不合規的器材公司,進而釋放出更多市場機會。東協(ASEAN)各國也正快速發展中。
另外,中東海灣聯盟與北非各國、印度、俄羅斯以及拉丁美洲,因區域政治趨於穩定,經濟發展與臨床需求將正向成長,都是近年來具備成長潛力的市場。
蔡尚燐指出,從全球二十大醫療器材公司來看,2017年Medtronic依舊維持醫療器材市場優等生水準;Abbott併購Alere及St. Jude Medical,補強產品線及通路;而最為積極的Philips,在2016年出脫照明部門後,2017年則一舉併購10家公司。預期未來幾年併購策略仍會是國際醫療器材公司,用以獲取技術、產品線、專利、通路及市場的關鍵策略,也將影響整體醫療器材市場的發展趨勢。
看好醫材市場的成長動能,聯合骨材在2015年底聯合與山東新華合資,以攻占「中國製造2025」戰略計畫搶進大陸骨材市場進度,目前仍在持續進行取證中。
太醫和邦特擴產題材也陸續發酵。太醫的銅鑼科學園區新廠2018起將有正式的貢獻,而邦特透過菲律賓新廠來切入東協市場。
另外,雃博全面搶進歐洲和東協市場,繼Pro-care系列氣墊床陸續拿下義大利、丹麥等地區大單後,也鎖定瑞典、 愛爾蘭等標案,而新開發的高階減壓氣墊床和新睡眠呼吸產品,都將在今年陸續上市,營運成長樂觀。
(工商時報)
全文網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305000232-26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