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讀:馬歇爾與中國內戰的what if?】
The China Mission: George Marshall's Unfinished War, 1945-1947
歷史就是無限的 what if 問題和答案,由1945年12月至1947年1月擔任美國派遣往中國特使的喬治· 馬歇爾(George Marshall),當年如果能成功令中國避開國共內戰,今天的中國、美國和世界的歷史,會被轉往哪個方向?
馬歇爾是誰?他在1901年於軍校畢業後,先後參與美國在西班牙和菲律賓的戰役和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羅斯福總統委任他為美國陸軍參謀總長,他可說是帶領盟軍戰勝德國和日本的總司令。1945年二戰結束後,他本來計劃退休,卻被杜魯門總統邀請到中國擔任特使。
世人認識馬歇爾,多因為著名的戰後美國經濟援助重建歐洲的「馬歇爾計劃」(Marshall Plan),原來他離開中國後,1947年立即成為美國國務卿,推動馬歇爾計劃,兩年後離任,小休後短暫成為美國紅十字會主席,於1950年再被杜魯門總統邀請出山,擔任國防部長,扭轉韓戰局面,一年後才能真真正正的退下來。
馬歇爾是怎樣的一個人?他一生於軍事、外交的成功生涯,相比在中國的十三個月,未能成功為中國帶來和平,不能避開內戰,可說是他一生中少有的失敗記錄,而美國能以巨額經濟資助歐洲的重建,為何沒有為中國提出相同的馬歇爾計劃?
去年底我在德國柏林的一家小英文書店,碰上這本2018年出版的”The China Mission: George Marshall's Unfinished War, 1945-1947”,被封面馬歇爾與蔣介石的合照,和書中開頭一段形容馬歇爾到訪延安與毛澤東會面的文字吸引,買下來了,最近終於有時間把它讀完。閱讀這些歷史,也許有助了解今天中美「國際線」外交的互動。
本書2018年出版,作者Daniel Kurtz-Phelan是Foreign Policy雜誌的執行編輯,這本著作讀起來就像馬歇爾在中國的十三個月的日誌,詳細地把他與國共兩方的游說過程記錄下來。
1945年12月是什麼概念?廣島和長崎被投下原子彈,才是同年的8月發生,二戰才剛剛結束,戰勝國中除了美國為首的盟軍,當然還有蘇聯和中國。然而蘇聯建立共產世界的野心,和對歐洲國家的虎視眈眈,在美國眼中顯然成為一個新的潛在敵人,而以國民黨政府為首的中國,卻陷入與中國共產黨的內戰邊緣,美國當時的希望,當然是防止中國落入共產黨統治,形成中蘇聯線,然而面對國民政府和蔣介石大總統,卻是恨鐵不成鋼,俗些說更是「幫唔落手」。
馬歇爾初到中國,還算有點蜜月期,國共願意進行三方和談,甚至達成短暫停戰協議。美方的希望,是國民政府能重組憲法,結束一黨專政,引入共產黨和其他第三路線黨派,成立聯合政府,以民主改革防止出現內戰;另一方面,美國亦擔心蘇聯協助中共,把滿州戰線延至全國,挑起內戰。
然而蔣介石卻信心爆棚,相信國民黨內的好戰派,自以為殲滅中共,指日可待,加上黨內利益團體的貪腐,對美方的要求,一直拖延,甚至質疑馬歇爾為什麼偏幫中共,而不肯向國民黨作大額經濟援助。
而共產黨方面,毛澤東派出周恩來參與三方會談小組,但事實上當時美國朝野都摸不清中共底牌,究竟他們是激進分子,還是真心進行土地改革的正面力量?國民黨越是專政、腐敗、不肯改革,無論是中國平民還是美國人,甚至馬歇爾本人,都無法無條件地支持國民黨。
作者360多頁的敘述,詳細地描述了這個三方的拉鋸戰,一刻似是和平在望,轉眼間卻又在手指縫間流走。作者對馬歇爾的評價是正面和同情的,始終他謙謙君子的態度,即使他立場堅定,但始終未能令國共兩方「屈服」,反更受到美國國內的政治牽制,而駐在中國的美軍亦遭受中國平民要求撤軍的壓力。本以為數個月就可以完成的和平任務,結果經過了十三個月終於無法不放棄。
馬歇爾離開中國前,以1800字總結失敗,國共各打三十大板。對國民黨,馬歇爾說他們被反動派利益集團壟斷,對他提出的改革根本性地漠視甚至反對,反卻要求美方無條件支持;對於中共,馬歇爾指他們的論述一貫地罔顧事實真相,不肯妥協,不惜要自己國家經濟崩潰,讓人民受苦,也要達到令國民政府倒台的政治目的。以今天我們的語言來說,這就是「攬炒」,因此也可以說,中共本就以攬炒而成功立國。
話雖如此,美國當時對中國的政策,是否過於以反抗蘇聯控制為思考主導,而忽視實質對中國各派別鬥爭提出更有效的方向,令中國錯失在戰後的成立民主制度的機會,這是歷史的一大 what if 問號。無論如何,馬歇爾大概還算好人一個,1953年終於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成為首位已軍人出身背景的獲獎人,當然得獎考慮主要因為他在歐洲推行的馬歇爾計劃。
經過推動中國和平進程的失敗經驗,美國在往後與亞洲的反共鬥爭之中,顯然硬了起來,由韓戰到越戰,馬歇爾不肯支援腐敗的國民黨,但尼克遜總統就毫無懸念地支持腐敗的南越政府,結果只是更加泥足深陷,無論是冷戰時代以至冷戰後出兵其他地方如阿富汗、伊拉克等地,同樣是想停止人家的內戰,達致「和平」和自身外交目的,可惜就算不能肯定地說是重複「錯誤」,至少客觀上還是持續未見成效。
#光書評 #書評
「長崎廣島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長崎廣島英文 在 Charles Mok 莫乃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長崎廣島英文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長崎廣島英文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長崎廣島英文 在 原子彈日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長崎廣島英文 在 原子彈日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長崎廣島英文 在 【廣島原爆第二天】之原子彈的威力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長崎廣島英文 在 1945 美國以原子彈轟炸日本廣島與長崎 - YouTube 線上影音下載 的評價
- 關於長崎廣島英文 在 原子彈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伴侶 的評價
- 關於長崎廣島英文 在 原子彈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伴侶 的評價
長崎廣島英文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那個被核爆兩次的人
——————————
山口彊,是二戰期間三菱造船廠的員工,1945年8月6日當天,他正在廣島出差,那時他只見天空上一台轟炸機和兩個降落傘,突然天空出現一片閃光,他就被原子彈炸飛了,他嚴重灼傷,頭髮被燒光,左耳失聰,隔天就前往長崎進行治療。
8月8日,山口彊回到長崎,在公司的附屬醫院接受治療,翌日,長崎也遭受到了原子彈轟炸,山口彊即時被救出城進行治療。8月13日,山口彊不顧勸阻進入長崎市尋找失蹤的家人,再次承受了強烈的核輻射,他的皮膚傷口難以癒合,鼻血不止,持續高燒了一星期。
在日本無條件投降之後,山口彊做了駐日美軍的翻譯,後來又當了英文老師,最後回歸老本行,回到三菱重工工作。2006年,山口彊出演了他自己的紀錄片《雙重被爆》,隔年出版了自己的自傳,並在2010年1月4日因胃癌去世,享耆壽93歲。
長崎廣島英文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什麼同樣是孩子、是學生,有些人學得慢,有些人學得快,更有些人,總是在考試中制霸,而且這種能力似乎並不侷限在特定科目,全科都強的人還不少?
關鍵差異是,對於「學習」這件事,有些人擁有「後設」的能力,有些人則沒有。
▌後設是什麼?為何威力如此強大?
「後設」學習的意思是,能夠用更高的角度,去檢視並拆解自己的學習,然後加以優化。這些人懂得「學習如何學習」,所以學任何東西,都比別人更有效、更精準。
例如,一個朋友在外商公司工作,有更高英文能力的需求,他認為過去單字背太少,去書局買了考試用的單字書,從字母 A 開始背,沒兩週就放棄,挫折之外,也認定自己「天生就是不適合讀英文」。
但我認為,他不是沒有天分,而是沒有方法。外商公司需要的,是跟國際伙伴溝通,目標是夠用的口說、聽力,以及自己行業中的文件閱讀能力與專業字彙庫。他需要的不是去書局買單字書,而是認真細讀自家技術文件,熟悉業內常用名詞。在口說與聽力部分,則可以找線上家教,一對一互動,以 breaking news discussion 為主題,選擇自己行業相關的文章,醫療產業就讀疫情新聞、3C 產業就讀供應鍊相關報導。
為什麼後者有用?因為這是根據實際的最終應用場景,去建立目標後,以終為始,回推設計學習素材,讓「動機-學習-應用」三個元素拉在同一個軸上,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努力,學到的東西在工作上馬上就用得到,自然挫折感小、走得遠,也學得深。
《超速學習》就是一本教你怎麼用後設角度,看待學習,並完成「動機-學習-應用」學習之軸的工具書。架構清楚之外,每個步驟並附上實例、學習心理學研究成果與作者自己實踐後的看法。
▌臺灣讀者應用時的注意事項
對於臺灣讀者,我認為閱讀本書時,要特別注意「動機」的部分。因為求學過程中,該去學校、該讀書、該考試,多數人都會配合,但我們卻很少仔細思考「我為什麼要作這件事?」於是乎,進了大學,完全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坐在這裡?為什麼讀這個科系?為什麼要繼續努力?「缺乏動機」,是許多第一線大學老師對大學生的共同觀察。
想要「超速學習」,需要很強大的動機,因為經過拆解分析後的學習,保證有效,卻不保證快樂輕鬆。你需要一個很強大的驅力,才能把自己推過最辛苦的那一段。這種動機可不是「我想學好西班牙文」「我覺得線上學完 MIT 課程很酷」這樣的程度而已,而是要有更實際的效益以及更鮮明的夢想引導才有可能。
既然作者教我們用「後設」角度來看待「學習」,我們也可以用「後設」角度來分析作者的「動機」,這部分雖然「事件」作者在書裡都有提,但卻沒有明說。
▌本書做為「學習」指引
看懂這個之後,回到我們自己。
你想讓自己的專業生涯更上層樓嗎?你想補足重要的能力拼圖嗎?你想協助自己的孩子,更有效的學習嗎?
建議您可以把這本書當成學習指引,在安排自己的學習計畫,或幫孩子檢視學習弱點時,將每個章節當成確認清單,一一思考。看標題就懂作者在說什麼的,就直接去實踐。不太確定或略有疑惑的,就細讀內文,讓作者用他的敘述與學習心理學的研究結果說服你。
祝各位都能打通「動機-學習-應用」的任督二脈,並讓自己(或孩子)的生涯,更上層樓!
▌延伸閱讀:
Q:平時如何提升孩子的英文能力?
➤ https://bit.ly/2XrnanM
Q:如何提升孩子的文字閱讀量?
➤ https://bit.ly/36ZO9dl
【中小學生】帶著孩子讀紐約時報,步驟、方法與成果。
➤ https://bit.ly/2MBEiRT
🚩 讓自己成為更能給孩子支持的爸媽
🔸 7/25(六)素養教育工作坊
🔸 立即報名|https://literacy.innovarad.tw/event/
🔸 親手做出,拉近你與孩子距離的學習單。
▌在這堂課,你將能學會的技能。
✔ 半小時做好一個教案。
學會如何跟孩子分享任何知識主題,不管是廣島長崎原子彈、南太平洋群島或困難的性教育,都行。
✔ 旅遊不只是旅遊,讓親子關係增溫,還能學習。
把握全家每次親子旅遊的機會,讓孩子增進知識素養,懂的想的都更有視野與深度。不管是跟團或自由行,不管是國內或國外旅遊,都適用!
✔ 拒絕被 3C 綁架,成為 3C 的主人!
如何讓孩子正確使用 3C 產品,成為他們感官與知識的延伸,成為 3C 的主人,而非成癮無法自拔的奴僕。
✔ 適應潮流,並且走在潮流前端。
在生活中協助孩子,適應這個新課綱與新時代的潮流。
🔸 7/25(六)素養教育工作坊
🔸 立即報名|https://literacy.innovarad.tw/event/
長崎廣島英文 在 原子彈日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廣島 與長崎原子彈爆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英語:Atomic bombings of Hiroshima and Nagasaki, 日语:日本への原子爆弾投下/にほんへの ... ... <看更多>
長崎廣島英文 在 原子彈日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廣島 與長崎原子彈爆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英語:Atomic bombings of Hiroshima and Nagasaki, 日语:日本への原子爆弾投下/にほんへの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