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理 #環境教育 #生態保育 #永續家園
臺灣環保政策 🇹🇼
遺珠之憾:蔡培慧、蕭美琴、洪慈庸連任失利
原為不分區立委的蔡培慧轉戰南投區域立委失利,針對蔡培慧落選,台大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坦言相當可惜,「蔡委員對於農業議題相當關心,且立法院內關心農業議題的委員本來就不多。」
少數國民黨立委中願意聲援大潭藻礁議題,反對觀塘工業港開發的陳學聖;任內相當關心電業、空污與能源轉型,並承諾願推動礦業法修法的洪慈庸;深耕花蓮維護原民權益與好山好水的蕭美琴均連任失利,新國會等於少了三個守護環境價值的席次。
另外,出身荒野保護協會、前綠黨新竹縣議員的周江杰,本次改披民進黨戰袍出戰新竹縣第一選區失利;在縣議員任內與時力合作,力推石虎保育自治條例的羅貴星轉戰立委失利,也算遺珠之憾。
問政經得起檢驗 連任的環境守護者
林淑芬
被譽為「民進黨最後良心」的林淑芬,五度連任新北市第二選區立委,得票數高達13萬2591票,得票率62%,對手黃桂蘭得票數為7萬7625票,差了5萬4966票。林淑芬過去曾多次參與環境議題的修法或相關事件,包含2018年「禁止製造、販賣含塑膠微粒清潔用品」、完成國土三法、修正《廢棄物清理法》、推動食品標示制度、揭發六輕排放監測數據異常、揭發亞泥違法展限、推動礦業改革、揭發頂新假油案等。
林淑芬不僅簽署了「動物保護立法承諾書」,也提出持續改革老舊礦業法、禁止爐渣等廢棄物棄置農地、研擬啟動水污染總量管制機制、推動巨口鯊及大白鯊生態研究等環境相關政見。
鄭運鵬
民進黨籍現任立委鄭運鵬獲10萬4735票成功連任,得票率46%,以6948票差距險勝對手陳根德的9萬7787票。鄭運鵬少數完全同意2020大選「環保團體共同訴求」的立委。2018年林岱樺等38名立委串聯修改《工廠管理輔導法》要放寬輔導年限時,他是少數明確反對的立委。他也主張,桃園煉油廠應先建後遷,並要求經濟部儘速選擇新廠用地,原廠因應電力化趨勢,逐步減產與轉型。
賴瑞隆
以「海洋立委」自居的立委賴瑞隆也連任成功,當選高雄市第八選區立委。前鎮、小港皆為工業重鎮、長期飽受工業污染及公安危機。這一區共有四人角逐,民進黨對上國民黨「挺韓女將」陳麗娜,結果以6萬8,021票勝出,得票率56.7%。賴瑞隆過去曾擔任高雄市海洋局長,立委任內也催生《海洋基本法》;除了海洋與漁業專才,也曾爭取建置臨海污水暨再生水廠、關心大林蒲遷村進展。
蘇治芬
雲林縣第一選區立委、前縣長蘇治芬,因蔡英文臨危受命而再披戰袍,對上雲林縣前縣長張榮味的女兒張嘉郡;張嘉郡與蘇治芬過去也都曾擔任過立法委員,兩人深根地方多年,最終蘇治芬以差距4個百分點,得票數9萬4786票勝出。
蘇治芬過去曾反林內焚化爐、緊盯六輕污染公害、編列預算進行長期的雲林沿海地區居民健康風險調查研究計畫、提案要求經濟部會同勞動部(職安)與環保署(環安)進行六輕營運20年總體檢。礦業法的推動也曾公開表達支持。
為了繼續守護雲林縣民的健康與發展,此次政見除了保護六輕勞工與居民安全,加強六輕管線監測汰換及環保減碳;還有督促四湖外海風力發電、回饋地方,與中央主導日頭專案引進太陽能招商750億,以促成漁業與能源的共存共榮。
郭華仁表示,回鍋立委的蘇治芬也是農村出身,對於農業議題也長足的了解,「《有機農業促進法》已經通過了,未來如何落實主要是行政部門的工作,但期待立法院可以發揮監督的功能,讓農業施政更加完整。」
劉建國
民進黨候選人劉建國成功連任第四次雲林第二選區立委,得票數11萬9,468票,得票率57.3%,打敗原國民黨預期看好能翻轉山線的候選人謝淑亞。
基層農民不滿農產品難以外銷,於九合一大選時首次讓綠地變藍天,連續13年執政的縣長連任失敗,讓民進黨繃緊神經、重新檢討相關政策。而國民黨推出的謝淑亞,在地方上形象清新、學經歷亮眼,原以為「古坑媳婦」可以攻佔最大票倉斗六,但仍由劉建國成功搶下席次。
過去曾與雲林縣立委蘇治芬一同反對林內焚化爐,此次政見多聚焦於空氣污染的防治,制定多面向的計畫,來持續改善、抑制濁水溪的揚塵。
環團:期許推動更多進步法案
對於新國會的誕生,地球公民基金會的副執行長蔡中岳表示,雖然有些席次的變動,但整體來上民進黨仍占多數,「從過去四年來看,民進黨的立法與行政基本上是相互配合,因此行政院長及內閣的態度就相當重要。」
蔡中岳表示,希望蔡英文能在第二任期推動更多進步的環境法案,包含國土山林、氣候變遷、能源轉型的不同面向的工作,作為民間團體也會持續監督政府施政。
蔡中岳說,去年雖然通過了《工廠管理輔導法》,但目前仍未公告實施,即報即拆等工作是否能落實仍不得而知。而第九屆立法院沒能完成的礦業改革,顯示出民進黨黨團對於議案的態度相當重要,「雖然幾位承諾修改礦業法的立委有連任,仍需持續監督修法進度。」
他表示,蔡政府雖然逐步減煤邁向非核家園,但在氣候變遷的減碳工作上仍有努力空間,「且重啟核四的公投很快會在2021登場,執政黨要如何和民眾溝通相當重要。」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吳澄澄則表示,對於洪申翰進入立院,即使很期待,也會以民間團體的力量監督所有立委,「儘管過去四年來執政黨推動非核減煤的方向和民間團體一致,但也有立委對能源議題不夠了解,對於節能、再生能源和生態的平衡等,也不夠熟悉。」
吳澄澄說,未來也不排除與新科立委合作推動進步環境法案的機會,「綠盟除了監督,也會推動國會修正《能源管理法》以更積極規劃節能政策,以及強化空污治理的政策。」
長期委任書年限 在 許忠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晚安,立院今天完成《道交條例》三讀,修法重點如下:
①提高罰則
②同車共責
③加裝酒精鎖
④沒入車輛
此次行政罰的修法將於總統公告後實施,酒駕的刑事責任則另於刑法中訂定。
提醒所有駕駛人,千萬不能心存僥倖。舉杯前,上路前,請大家記得、也互相提醒:人命關天!
✅臉書:https://bit.ly/2FwGnKE
酒駕害人害己,往往造成家庭破碎跟社會悲劇,我們必須窮盡所有方法遏止酒駕。立法院今天完成了《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的三讀,修法重點如下:
1️⃣提高罰則:酒駕初犯者,機車1.5萬至9萬罰鍰、汽車由1.5萬至9萬提高為3萬至12萬。二犯不論輕重直接罰到法規上限,機車9萬、汽車12萬;三犯不論汽機車,以二犯的罰鍰再加9萬;若再犯,罰鍰逐次累加9萬,無上限!
2️⃣同車共責:駕駛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0.05%以上,同車乘客處600以上3000以下罰鍰。(未滿18歲、年滿70歲、心智障礙或汽車運輸業乘客不在此限)
3️⃣酒精鎖:酒駕肇事被吊銷駕照,達年限後若重新考取駕照,車輛需安裝酒精鎖,無配備或由他人代為解鎖罰6000到1萬2000罰鍰。
4️⃣沒入車輛:酒駕肇事者5年內再犯酒駕或酒駕拒測,因而肇事致人重傷或死亡,得依行政罰法規定沒入該車輛。
這次修法,要感謝立法院的蘇嘉全Su Jia-chyuan院長、交通委員會李昆澤召委、還有柯建銘總召、蕭美琴委員、鄭運鵬委員、管碧玲 (kuanbiling)委員、立法委員 黃國昌 等立法院參與提案、協商及審查的委員先進,協助完成這項立法工程。
「對酒駕肇事者只是一時牢獄,對受害者及家屬卻是無期徒刑。」一位傷心媽媽的沉痛呼籲,也提醒了我們:除了修訂法規,包括司法、警政單位的協助,以及其他輔導性的配套措施也要一併跟上,才能有效阻止悲劇再發生。
酒後代駕服務已實施8年多,但國內仍不普及,原因在於民眾對執行與收費方式有些疑慮。因此交通部已正研擬「酒後代駕服務定型化契約」,預計下個月底前報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核定,盼盡速公告實施。
防杜酒駕是佳龍長期關注的議題,多年前在立委任內就曾提出「酒駕致人於死或重傷而逃逸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修法;擔任台中市長任內,則提出酒駕乘客連坐罰及當場沒入車輛等主張,台中市也推動「斷源專案」、「全日取締酒駕」,向酒駕宣戰,2016和2017年的取締件數六都第一。
當然,法是他律、德是自律。這次我們盡所能從法律面遏止酒駕,但也要提醒所有駕駛人,千萬不能心存僥倖,尊重生命,保障自己與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舉杯前,上路前,請大家記得、也互相提醒:人命關天!
⭕️備註:這次道路交通處罰條例,處理的是行政罰的部分;至於酒駕的刑事責任,包括致重傷或死亡的刑責,另訂於《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