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可靠App?表列比較各地健康追蹤程式】
詳細全文:https://bit.ly/36MAtDZ
台灣近日出現多宗感染源頭不明的 Covid-19 確診個案,民眾防疫危機意識急升,更多人關注 #防疫App「#臺灣社交距離」及相關的資訊安全疑慮。
「臺灣社交距離 App」是由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與疾病管制署合作開發,無須註冊,及聲明不會上傳任何個人資料。該 App 利用藍牙訊號強弱計算使用者之間的距離,不會追蹤使用者所在的位置資訊,相關接觸資料僅儲存於手機裝置 14 天。當使用者接獲通知為確診者時,使用者可決定是否同意上傳手持裝置內的隨機 ID。
香港的健康追蹤程式「#安心出行」同樣不需要註冊便可使用,進入任何處所前完掃描二維碼來記錄行錄。但香港不少民眾對「安心出行」未感安心,寧願填寫到訪資料表,也不願意使用香港政府推出的App。而且「安心出行」要求的手機權限頗多,包括能檢索應用程序歷史記錄、相簿、相機、Wi-Fi連接信息等功能。
英國基爾大學的數據科學家 Allison Gardner 去年分析這些追蹤程式的成效 。在 4 月英國第一波疫情時,牛津大學的流行病學電子模型推算,若果全英國 56% 人口下載程式,就可終結整場疫情。不過,英國到 9 月份才推出追蹤程式,至今難以判斷成效。環顧各國,民眾的反應都很冷淡,在 6 月到 10 月間,新加坡有 40% 人下載當地相關程式,遠低於 70% 的目標,法國更只有 3% 人下載。全球各地的平均下載量只有 20%。
牛津大學後來一份報告又指出,即使只有少數人下載程式,都能減輕疫情,只要 15% 人口參與,就能減少 4% 至 12% 感染數字,以及 2% 至 15% 死亡數字。然而多國推出程式後,情況未見好轉,反而進入新一波的大型爆發。除了成效存疑,還有很多基本問題未解決。例如在英國和法國,人民對私隱狀況感到憂慮,擔心個人資料被用作其他用途,而且很多長者根本沒有智能手機。Gardner 稱之為「科技解決主義」,迷信科技萬能,卻忽略一些原有而可行的人手追蹤機制。
然而,即使被批評缺乏實證支持,各國推行追蹤程式時,卻愈來愈進取。新加坡是最早一批試行程式的國家,該國的藍牙接觸追蹤系統 Trace Together App 和商店登記系統 Safe Entry 被很多國家仿效。雖然新加坡民眾的反應已比其他國家熱烈,但當地政府希望更進一步,在 12 月底前強制國民使用程式,又或者配帶政府派發的穿戴裝置,不然就要登記才能進入室內場所。教育部長黃循財表示如果措施落實,而社區感染個案又長期偏低,才可解禁更多活動。
在印度,市民名義上可自由選擇下載名為 Aarogya Setu 的追蹤程式,但實際上政府和很多商企都強迫僱員下載,否則會被解僱。程式推出初期,也被指嚴重缺乏透明度,例如沒有公開隱私政策和服務條款,市民無從得知個人資訊會被如何處理;後來印度政府才陸續公開更多細節,包括後台編碼。至於菲律賓名為 StaySafe 的追蹤程式,更被網絡專家形容為間諜軟件,透明度嚴重不足,人們擔心杜特爾特政府會利用程式進一步監控人民。
當然,也有些國家,例如德國和英國,在資料保障和透明度方面做足功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就制作了列表,比較各國追蹤程式。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CUPodcast 👉 https://bit.ly/35HZaBp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https://bit.ly/2W1kPye
長者手機安心出行 在 PC3 Magazin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防疫資訊】政府新一輪防疫措施下,要入食肆堂食一定要使用《安心出行》,唔可以再填紙仔。消息一公布,sim卡同平板機都變搶手貨,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http://pc3mag.com/sim-card-tablet/
# sim卡 # 堂食 # 安心出行 #平板電腦 #智能手機 #深水埗
————————————————————
👇記得Follow埋小編哋PC3嘅帳號哦❤️
MeWe:https://bit.ly/3mvanuO
Facebook:https://bit.ly/39zmTG8
Instgram:https://bit.ly/3gZz7b2
Youtube:https://bit.ly/37mQDdG10
————————————————————
設定小編哋PC3專頁「搶先看」❗優先取得科技生活著數玩樂情報
設定教學:https://bit.ly/335Fwwp
長者手機安心出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23 黃偉民易經講堂
政府強推「安心出行」後,又做大龍鳳,氹你打北京科興疫苗,世衛未認可的疫苗。
這幾年,在香港生活的,都感受到政府的心術不正,她強力推行的政策,都一定有問題。
全方位的摧毀香港,說了四十年的「港人治港」,原來不見了,現在突然說:「愛國者治港」。
港人,是一個法律名詞,有清晰定義;愛國者?你說是便是,不是便不是。
吃飯飲茶,出入郵局圖書館,都要掃一下「安心出行」,你知點玩死那些沒有智能手機的老人家嗎?
填張表格,寫下電話,職員在你面前打一遍,你手上電話響起才放行。對老人家來說,是怎樣一度難關。
一群沒有生活的官僚,制訂政策,沒有考慮弱勢社群。“鰥寡孤獨癈疾者,皆有所養。”這不是空談,也應是一種社會意識。政府既然撥款十億,給打疫苗死亡的香港人,為什麼不撥十億買「紅米」給長者裝「安心出行」?
今日在香港生活,都苦不堪言。一波又一波的立心不良政策,要想如何見招拆招;百業蕭條又要艱難生活;家有年幼子女的又要決定去留;鐵飯碗的公僕老師都患上抑鬱病……
《法華經》說: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
香港最跟貼時局的神靈——沙田車公,在年初二說,香港的處境,在積薪厝火,大禍一觸即發了。
香港之火在燃燒,我們都是火宅之人。
人在苦難時,都希望有一位神佛,在形而上的世界,觀照我們,賞善罰惡,了結因緣。
佛有大神通,但有些事情,都無能為力。
一、 因果不可改。
自因自果,自業自報。神佛改不了,風水算命都改不了。
二、 智慧不可賜。
我們心中自有天智,開啟只能靠自心的磨練,沒有外力可以幫忙。我執我相,只能自己打破。習坎卦福無重至,禍不單行,但它的互卦,包含的,竟是山雷頤卦。人間苦難從來最補!
三、 真法不可說。
世間文字言語,說不清宇宙真相,只能靠自身來實修實證。如來的成佛經驗是他的經驗,你只能靠自己的方法成佛。
四、 無緣不能度。
無緣聽不進真言。緣要有因的呼應。種子是因,其他條件是緣。先有種子,陽光雨露才發生作用,才能開花結果。
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草;
佛法無邊,難度無緣之人。
面對苦難,日本人想到的是《論語》。
武肺疫情鎖國,十年經營的東京奧運寸步難行。今年,NHK的《大河劇》,歷史如長河,一年一度的大河劇,說的是澀澤榮一的故事。
澀澤榮一,被日本尊稱為「日本資本主義之父」(1840~1931)。
他的一生理念:
讓《論語》和算盤,融為一體。
他一生創辦了五百家企業,包括日本第一家銀行。
他的事業奇蹟,基於他的信念,道德和經濟合一論。
以《論語》為基礎講道德,用算盤為象徵講經濟,兩者融為一體,是必須。
澀澤的理論,道德分積極性和消極性兩大方向。
不做不應該做的事,是消極的道德;
做應該做的事,是積極的道德。
對經濟來說,賺錢,背後要有消極的道德,不能賺不應該的錢;
對積極的道德來說,做應該要做的事,又需要有經濟實力的支持。
因此,道德與經郊,互為表裡。用《周易》的用語,就是兩卦相綜,互為一體。
他認為,對商人來說,信用才是根本。
做生意沒有誠信,可以賺錢一時,但絕對不能持續。
澀澤的依據,是《論語》的: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一個人,只有以他人利益為第一考慮,自己最終才能獲得持續不斷的利益。
他用成功的商業利潤,來支持他的積極道德。
《論語》說的,博施濟眾。
孔子說:何事於仁?必也聖乎?
這是他一生的追求。
(追求公益,富民社會,不單靠政府,也是商界責任。)
可以預期,日本會掀起另一波《論語》熱。這是日本人,能站在世界任何角落,都受人尊重的原因。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寶,任何一個日本人都知道。
我們愛遊日本,無論她的建築、用具、藝術、禮儀、社會信念,都根源於中國傳統文化,和價值觀,這才令人感動。
《論語》泰伯篇第八章: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孔子說:
詩,是人性最真的表現。
讀詩,可以鼓舞人的意志,感應我們好善惡惡的天性,對性情的培養,道德的陶冶,人格的完成都有幫助。
立於禮,立是確立,確立一套合乎當時社會的正確價值觀上。人人都遵守的規矩禮儀。
成於樂,曲終謂之成。
不管什麼曲子,總有曲終人散的時候。人生的修養,像音樂的調和,推到巔峰,代表美好的結束。
終的表現,也就是我們的離台身影。
成的相反,就是敗。
曲終就要成。
孟子盛讚孔子:(《孟子.萬章篇下》)
孔子,聖之時者也。
孔子之謂集大成。
集大成者,金聲而玉振也。
金聲者也,始條理也。
玉振者也,終條理也。
孔子,是聖人中,最合時宜的了。
是諸聖中集大成者。
金聲,是叩鐘,象徵開始。
玉振,是擊磬,象徵結束。
有好的開始,也有好的結束。
無論思想,事業的境界,可以用金聲玉振和集大成來比擬,所以,孔子是「大成至聖先師」。
人生在世,就好似一篇樂章的跌宕起伏,既使我們的人世,錯綜複雜的變化,但其中,有一定的規律。
所以,一個完整的教育人格,必先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人格圓滿成熟,應像音樂的邏輯教化,有好的開始,也有好的結束。
一曲終了,讓人有餘音繞樑,回味無窮的境界。
《尚書.舜典》中,形容太平盛世,歌舞昇平的象是這些的:
八音克諧,無相奪倫;
神人以和,百獸率舞。
八音,各種樂器;克諧,奏出和諧的樂章。
一個完美的社會,雖然有各種不同的聲音,但就像一個樂團一樣,無相奪倫,不會只准我發聲,不准你發聲。不同樂器,協調出動人的音樂。
神和人都可以和諧共處;百獸率舞,群獸跳起舞來,比喻天下昇平。這就是政治教化,如音樂般,行雲流水的集體行動。
北京政府宣布重大國策,2025年前,要全面復興傳統文化。將會透過宣傳、教育來彰顯中華文化。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創黨一百周年。這一百年來,中共那些言行,是屬於中華文化的?
他們只熱愛在文字上和你糾纏。
在伏羲氏仰觀天象,畫卦,掛在眼前的象的統稱,中國文字還未成形。
所以,我們的祖先,立象畫意,通過立象,將遠古的智慧意念,傳給後世。
未有文字,先有意象。
到五千年前文字成型,才轉化為言。
老子在《道德經》開篇就說: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用有局限的文字,訴說無盡限的真理,已非原貌。但不管道是不是可道,還是要說說看;名稱是否準確可名的,但也即管用某一名稱來說明。不然如何界定世間萬事萬物?
佛祖拈花不語,傳下禪宗一脈,說不立文字,但傳法,仍要借助《金剛經》、《六祖壇經》。
《繫傳》說:
聖人立象以盡意,
設卦以盡情偽,
繫辭焉以盡其言。
變而通之以盡利,
鼓之舞之以盡神。
在未有文字發明前,我們的祖先,通過靈活,微妙的象,表達那抽象的意。
沒有文字,說話也不能表達清楚。然後發明一個表達方法,設卦以盡情偽。
卦,不是自然有的。是人發明來表達自然法則的。它能詳細表達人性社會的情偽,即真假,虛實。透過卦,這個照妖鏡,把人把事的實情假象顯現出來。
繫辭焉以盡其言,最後,卦辭、爻辭、十翼的文字出來了。
先立象,然後設卦,最後文字。
先從意,到象,到言,即文字,一層一層過來。
這就是《周易》的創作過程。
我們今日讀《周易》,讀的是文字,言,也就是卦辭爻辭和十翼的內容。
從「言」去追溯「象」;
再從「象」去掌握「意」。
魏晉時的易學宗師王弼,提醒我們,得「意」就可以忘「象」,得「象」便要忘「言」。
人讀《易》讀不透,就因為被「言」,文字縛死,糾纏於文字字句之間,忘卻本意。
言、象、意,要得「意」忘象忘言。那些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超越文字,才能掌握言外之象。
象,只是中間工具,得象要忘象,才能得意,這個最終目的。
最後,還要「盡其言」,要懂得運用,有實際行動。
學了《易經》,不能拿出來用,有什麼意義呢?
變以通之以盡利,要變要通,目的是盡利,要有利於社會,利於天下。
再發揚光大,鼓之舞之以盡神,將那神妙莫測的規律找出來。
《莊子》說:
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
蹄者所以兔,得兔而忘蹄。
言者所在意,得意而忘言。
莊子說,用什麼工具捕魚,不重要,因為重點在魚不在筌,得魚要忘筌,魚籮魚網無關重要的。
長者手機安心出行 在 循道衛理中心- 長者及健康服務 的推薦與評價
【掃「」安心出行】 • 協助辨別可使用裝置(新舊智能手機) • 安心出行下載方式及使用方法• 介紹需使用的場所 • 排解使用安心出行的疑問⁉️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