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大西瓜,切成一半,一半送給你,一半送給他(下) by 雙人徐
一顆大西瓜,切成一半,一半送給你,一半送給他⋯⋯我們看習慣了那些在公園裡打太極的叔叔,不覺得公園裡練拳運動的人有任何奇怪,看多了媽媽排舞也就理解他們當中誰跳得好,對於公共場所裡的表演人,一開始會好奇,也許在想:「這些婆婆媽媽此時此刻怎麼做到“拋家棄子”來到廣場?」,一旦習慣了,我們就也不會只關注她們的多采多姿的舞衣或身材。不論決定單獨比劃於天地間,抑或集體扭擺在節奏裡,他們都展現了年長者無比的自在,就像年輕人在地下道排練街舞,旁觀的我總相信,這種半公開表演場合的活動,也挺助於身心健康。所有公領域空間的分配運用,來自我們社會裡的默契所允,在日常生活所需的交通運輸之外,這城市仍充滿運動的活力,在勞心勞力的工作之外,我們對生活有另一些期待,藉由身體與空間的互動,得到身體該有的快樂。有人挑戰101爬樓梯,有人一日雙城環島自行車,每天都有人在公領域嘗試新的身體挑戰,最近在台灣日月潭伊達邵水域,也第一次承辦了FINA世界馬拉松游泳系列賽,也有人愛上「跑酷」,不同於武術,它是種提升緊急脫逃應變力的新運動,它像個比喻,將城市建築解讀成身體高速反應需克服的種種阻礙,跑酷者翻越牆面、跳柱滾地、攀坡爬躍,看他們表演,好像廣告了沒有任何鋼筋水泥能阻擋人類的超越本能,靈活的身體不只出現在奧運地板項目,日常超人也許必要時會出現拯救一場意外!
我認為在公共空間中有越多種身體展示的行為時,生活於這區域的人會越健康。當我們走進公園,那裡總是充滿了放鬆愉悅。一座城市藍圖中的留白,使我們不停地對“多出來的一塊地”充滿想像,用時光不斷地勾勒人們集體生活的氣息。在我們記憶的深處,情感和空間是同時出現的畫面,當我們走進更豐富的空間,我們的旅程絕不是google的衛星圖片能替代,那是個別私密而連貫的個人印象,那是立體的偏好偏見所組合而成的認識,同樣的,我一直認為最好的劇場作品,總是能讓我們看完後不斷回想起來,因為那作品所創造的意象,有足夠的留白空間,話不說死不說白,動作或燈光或音樂讓人雋永,不斷對它產生投射與聯想,不斷地在未來生活還被提起。
在戲劇的排練場也是,至今仍有不脫鞋與拖鞋的排練場之分。台灣早期多半的戲劇作品,主要倚靠劇本對話而生,從電視電影走出來的表演系統始終考慮被看的鏡位美學。一位已故的台灣戲劇大師李國修先生,每當想起他時總是充滿歡笑與熱情,他有次興沖沖地說,只要說一個字,就可以立即加入一群人的談話,你們猜是哪個字?猜嘛~就一個字!沒錯!就是「誰」。他觀察到所有的聊天,話題勢必關乎某人。他對人物的熱情,練就了許多眾知不凡的喜劇特色。在以說話為主的排練場裡有時是穿著鞋子的,演員的動作基於一般日常反應的邏輯,故事情境帶領角色推測行為,成了我們主要的表演。許多小劇場實驗作品則更多著墨於身體的表現方式,那裡的排練場除了要脫鞋之外,還要“和地板保持良好關係”,演出要求演員展現更多的原始身體能量,更有層次及空間感的身體素質。回顧台灣二十年前的表演學習環境,演員們幾乎是徘徊在脫鞋或不用脫鞋的排練場之間穿梭,一邊是熱切討論人生的現實與台上的真實性,一邊在努力打造文學的身體是什麼,或劇場能不能超越文字直接呈現某些身體狀態。台上在跨界,在那些非寫實場景,我們就學舞者不穿鞋在台上表現更多身體抽象之能事。傳統戲劇下的人生世故,和脫下鞋子重新定義每次劇場空間場景的新文本表演,成了表演必修的雙軌線。
為了讓同學上表演課提高專注力,導演或老師會讓大家在空間裡遊走,並做些覺察的訓練,比方你要跑最快的速度,但不能碰撞到任何人,或大家要有高度默契走成同一種速度,甚至某人隨機帶領一個動作,所有人要同步成一個人,並且不能讓我看出來誰是帶領人⋯⋯類似的練習很多,藉著覺察空間中身體移動時的動態,達到集體專注力提升,並訓練控制身體。身體控制及意念的專注必須是習慣,也是肉體在空間中的真相:是構成這個空間的物質,人,作為這空間的一小部分,有其視覺意涵,有其能量,有其時間的態樣。有許多表演藝術大師曾經提到,一個表演者的最佳狀態,是處在「之間(in between)」的狀態:「既在內,也在外」。演員既能感受自己的情緒、也可使之附著於身體外部使用肌肉牽引表情、誘發體液,還能理性平靜地想像自己,正坐在最遙遠的觀眾席上,看到自己在舞台上的空間位置中的表現——這便是眾多的表演訓練的目標:去習慣這種內外進出模式,去覺察空間,時常觀想當下。
所以我們常說「應該要給自己多點空間」這句話通常指的是什麼呢?
(原載於《文訊》408期)
長者 排 排舞 在 宜蘭縣議會議員陳文昌服務處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老媽人生的第一場~小巨蛋登台表演秀
35位平均年齡70歲
最年長者83歲的尾塹社區老人家們
10個月來,歷經了在疫情威脅最嚴重時,甚至戴口罩排舞
又因為人數較多,練舞場地租借也非常的不容易
過程中,還要面對酷暑揮汗、辛苦的排練
再加上,老人家對外國歌曲的節拍掌握困難,必須反覆聽歌排舞
最重要的是,面對這樣重重的挑戰,長者們表現出超強的抗壓能力,老師也展現了超凡的耐性
今天,終於站上小巨蛋
壓軸 登場 表演
表演有多精彩,從我們還在排隊入場,因為表明了是尾塹社區啦啦隊,就受到工作人員讚賞禮遇,就可以得知,真是大大的沾光啊👍
#仙角百老匯九
#世界最大銀髮舞台秀
#值得驕傲的老人長者們
#讓人感動落淚的表演
#活到老不認老也不服老
#弘道老人基金會
長者 排 排舞 在 JazzMine / MUSIC & Lov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是今年年底的美好活動(比賽),
想與大家分享。
台北仁濟院推廣「青銀嘻哈舞蹈比賽」三年多了,
希望讓年輕人跟家中長輩一起跳舞、
化解世代隔閡、增加長者生活樂趣、累積美好回憶⋯⋯
我非常榮幸可以每年參與這個活動,
親眼見證快樂綻放在每位長者臉上的珍貴畫面。
今年因為疫情關係,
原本的實體比賽調整為線上排舞比賽,
我被賦予了舞蹈總監的職務,
替開頭與最後大合舞作編排,
在仁濟院長輩們都無法跳大動作、
所有舞者只有一次能到齊的條件下,
完成了這個小品。
感謝一開始徵求舞者時主動報名的 雅鈞、小捲、悅悅,
還有其他三個青銀舞團各自編排的付出,
謝謝工作人員的辛苦聯絡籌備。
還要感謝 7LING aka NIKE CHEN老師幫忙介紹耀宗譜曲、
還一起合唱了這次的主題曲,
讓活動更有意義!
請大家揪自己家中、鄰居的可愛長輩們一起響應吧!
最高獎金$20000,但:回憶無價❤️
比賽方式與報名網址:
https://www.tjci-codanc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