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2020年儘管全球各種災難接續而來,但對瑞典的兒童以及兒童權益工作者來說,可說是相當具有意義的一年。因為今年不但是瑞典經典系列童書《長襪皮皮》(Pippi Långstrump)出版75周年紀念,《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在瑞典國內法化,也在今年1月1日正式上路。
瑞典在1979年即立法全面禁止體罰,是全世界第一個這樣做的國家,優渥的育嬰假(父母共享480天)、友善養育的政策,還有算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兒童福利保障。然而這些還不夠,瑞典國會在2018年決議將《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國內法化,希望藉此再提升兒童權益。
《長襪皮皮》的出版在二戰後的瑞典社會引起了正反兩極的反應。文學評論家暨心理學、教育學教授蘭德匱思特(John Landquist)認為這個作品悖離現實,「像是瘋子的狂想」,他認為皮皮是個「不自然的女孩」、「會對心靈造成傷害」,擔心孩子們會群起仿效這個瘋狂的女孩,他的評論受到許多擔心「不知道該如何教小孩」的家長與衛道人士的支持。除此之外,一個完全沒有雙親養育、不依賴大人的小孩,這樣的故事設定在當時相對保守的社會風氣中也引來了反對「民主教養」人士的批評。
對於這樣的批評,林格倫回應道,她想要藉這部作品帶給大眾的訊息是,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夢想、體驗,在安全無虞的前提之下,應該有探索世界的自由,我們也應如同尊重成人般的對待每個小孩。
瑞典不怕孩子知道自己的權益,他們不怕孩子爭取自己的權利。相反的,他們希望孩子知道得越多越好,因此製作了各式的節目、廣告,希望可以觸及更多兒童。例如:瑞典教育電台(UR)與北歐博物館合作,推出《給未來的問候》節目,利用博物館有關20世紀的北歐兒童生活狀況的館藏,帶著孩子們穿越時空到不同年代去拜訪「當時的兒童」,透過學習歷史,更加認識自己所處的社會與兒童權益的進展。
長襪皮皮75周年 在 瑞典一點生活 Sweden dot Lif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久違了的長文。
你們喜歡長襪皮皮嗎?林格倫很多故事的主角都不是典型的好寶寶乖孩子,通常很皮、很怪、很不聽話,我記得第一次看《屋頂上的小飛人》的時候非常討厭主角,那個會飛的卡爾森,他好煩。但後來慢慢接受他原本的樣子之後,就...好吧,「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這樣安慰自己...。(到底為什麼看個卡通要有這麼曲折的心路歷程)
我很喜歡瑞典小學生學習不同時期的歷史時總是會有一個篇章會介紹「當時的小孩過著怎樣的生活」,不但瞬間拉近歷史跟自己的關係,也可以讓他們了解原來人類社會是不斷在改變的。當小孩讀到維京時期的兒童不能上學、沒有馬鈴薯可以吃、很多人活不到18歲,那種震撼也許算不上刻骨銘心,但卻是非常切身的。
扯遠了,總之,今年瑞典兒童人權進了一大步,算是一點庚子怪年的正能量吧。
#瑞典兒童人權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
#林格倫
#長襪皮皮75周年
長襪皮皮75周年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YongliKu:🇸🇪 我們都是長襪皮皮:)】
「給孩子愛、更多愛、再多一點愛,他們自然懂得應對進退。」瑞典向來被認為是極為重視兒童權利的國家,但其實瑞典社會在追求兒權的幸福路上,與一本經典童書《長襪皮皮》及其作者有相當關連。
1945年,林格倫出版《長襪皮皮》大受歡迎。在小孩的眼中,皮皮是自由解放、獨立自主、對抗大人權威的代表;但這樣的形象特質也曾惹來衛道人士「不知道怎麼教孩子」的不滿。
一次接受頒獎時,林格倫以拒絕受獎威脅,發表了著名演說,呼籲停止在各場域對兒童的體罰。雖然彼時瑞典已禁止在公共場所的體罰,但要求國家將手伸進家庭裡,禁止父母打小孩,還是引起輿論嘩然。1979年瑞典立法「全面禁止體罰」,是全世界第一個這樣做的國家。一般認為,林格倫的演說與此政策推動有很大關聯。
2020年恰逢《長襪皮皮》出版75周年。75年前,林格倫的長襪皮皮提醒大眾兒童是獨特的個體;75年後,瑞典人繼續用他們的方式實踐林格倫的提醒。像是今年《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在瑞典國內法化,就是希望用法律實質規定各位大人們,「在各自的工作場域中將兒童權益擺在更重要的位置」....
#長襪皮皮 #林格倫 #兒童 #兒童權利 #體罰 #聯合國 #兒童權利公約 #童書 #PippiLångstru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