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參與今年的礦山藝術季才知道
原來金瓜石地區有這麼一個「青草祭」的傳統
去過艋舺龍山寺的人可能有經驗
隔壁的西昌街有著許多悠久歷史的「青草店」
早期醫藥不發達時,小病痛往往是透過求神問卜
求藥籤到廟旁的青草店抓藥、治療病痛
同樣的傳統在金瓜石,早期雖有礦工醫院
在沒有健保的年代不是日常能夠負擔的
居民也會到廟裡求藥籤
在勸濟堂的號招下,居民一起去山林裡採草藥、煉丹丸
合力完成,提供有醫療需求者求取
對長輩而言,青草祭是在金瓜石地區
少數還能夠招募到很多人,一同回來地方參與的事情
是件人跟人之間互動性很高的無形民俗、節慶與生活習慣
平面設計出身的創藝術家朱婉萍
創作的主軸總不偏離在地食物與植物有關的設計
這次參與礦山藝術季,她把題目拉回到野草
從居民傳統即在使用的東西,扣回原本對土地利用的關注
首要的問題是,青草祭的成果是藥丸、要煎藥
然而對新世代而言即便不是治病,仍舊離生活很遙遠了
有沒有可能將青草祭的文化融入到飲茶裡
設計出很舒服的茶飲,來取代茶葉
擅長設計的婉萍把過去在地人採集的路畫成為圖鑒
讓第一次進行採集體驗的人看到野草第一個反應不再是
「我看這整片都一樣,你們怎麼分得出來。」
設計研究的過程很有趣,很像白沙屯媽祖擲筊決定遶境
例如採集的過程神明會指劃出,要採集的區域
「如果採不乾淨,神明還會很激動地叫你回去採乾淨。」
採集路徑被重新設計為山線的「琉榔古道」
聚落的「山尖步道」,還有海岸的「東北海岸線」
採集使用的野草包含了魚腥草、雷公根、山葡萄等等
並且在這三條路徑的靈感下,設計出了三款茶帖
「山徑散步」、「聚落日常」、「看海的日子」
開發成一系列的礦山野草茶帖禮盒
我很欣賞她分享的一段話
如果你把人與植物看成共生在同一個平面
我們人來這裡居住,這裡的植物勢必就要遷走,會被剷平
但人搬走之後,它又會回來。植物沒什麼土地權的概念
時間拉長點來看,土地使用權也不是永遠擁有的
在金瓜石很多地方可以看到遺址、廢棄的空屋
那些人已經離開的角落
曾經使用過但已然停滯、人去樓空的一隅
藉由這回從土壤裡長出的野草衍伸的茶飲體驗再設計
婉萍期待有機會能從飲茶面繼續延伸信仰
又或者說,當時那份很美好的互助、共好文化
從茶飲的設計裡去感受不只是人與人的連結
還有土地所給予這塊金瓜石所滋養的養分
補充一點,最後設計出來的三款茶帖
也是有經過神明擲筊推薦的喔
——
今年的礦山藝術季因為疫情緣故改為線上展
八位參展藝術家被分為東、西礦區
我負責西礦區的社群行銷,推廣西礦區的四位藝術家
對抗 @ekangwoman 代表的東礦區
更多的藝術作品可以上 #礦山藝術季 的官方網站
https://www.mineartfestival.com/
9/8 - 9/26 正在舉行礦山事務所所長競選
如果喜歡我們西礦區的藝術作品
還懇請您惠賜一票,每天都能投票
若您支持的礦區勝出
也將有機會收藏藝術家精心製作的作品 🤍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少男少女見學中:日本時代修學旅行開箱」介紹 訪問:蔡淑君 撰文、胡佳君 策劃 內容簡介: 日本時代的少男少女們, 他們的校外旅行是什麼模樣? 去了哪裡?帶了什麼東西?坐了什麼車?參觀了哪些地方? 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回到那些年的修學旅行記憶中。 ...
「長輩世代間互動共好」的推薦目錄:
- 關於長輩世代間互動共好 在 城市漫遊者 Cityflaneur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長輩世代間互動共好 在 iKala 愛卡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長輩世代間互動共好 在 銀享全球 Silver Linings Globa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長輩世代間互動共好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長輩世代間互動共好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長輩世代間互動共好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長輩世代間互動共好 在 老幼共學行不行?老幼共好跨世代交流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長輩世代間互動共好 在 屏東縣高齡者社區照顧研究發展中心 - Facebook 的評價
長輩世代間互動共好 在 iKala 愛卡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iKala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剛創業時,希望創立一間『厲害的公司』,但創業 10 年後,他更注重永續。iKala 今年開始推動『AI 高年級實習生培訓計畫』,透過課程為長輩增能,盼讓未來的台灣沒有數位落差,充滿機會。」
國發會最新《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報告》顯示,12-49 歲民眾的網路使用率逾 97.7%,65 歲以上民眾則僅 43.5% 有使用網路的經驗,數位技能相對不足的銀髮族群,成了網路時代最弱勢的族群之一。
因此,iKala 期盼透過「高年級 AI 實習生培訓計畫」,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台灣銀髮族群輕鬆認識 AI、理解網紅經濟、社群電商新商業模式,接軌科技社會,在職場中發掘人生新舞台,實現「青銀共創、世代共好」。
《聯合 70 許願未來》專訪報導 👉🏻 https://bit.ly/ai-senior-intern
#iKala #iKalaCloud #iKalaCommerce
長輩世代間互動共好 在 銀享全球 Silver Linings Globa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未來社區實踐家-全台共學系列小聚#2|📝彰化場筆記】
第二場由信義公益基金會及銀享全球共同合作的「未來社區實踐家|全台共學系列小聚」,帶大家一起來到彰化埔鹽的大有社區!
.
豔陽高照的星期天,我們以「價值轉換,設計社區居民的斜槓角色」為題,邀請充滿傳統農村氣息的大有社區分享他們如何以「長者為師」為主軸,串連在地長者、青壯年,進而推展在地人文、農村生活及環境保育議題,並在下午邀請南投埔里 厚熊笑狗長照生活體系創始人梁鎧麟老師帶領跨域交流討論。
.
#用長者為師作為核心DNA串起不同世代之間的連結
聽到長者為師計畫時,往往會覺得就只是邀請長輩來當老師而已。但在大有社區,長者為師是社區的核心價值,「讓長輩做會做且有興趣的事,才會活得好」身為社區裡中生代的吳素秋理事長,看見社區不識字長輩為了要教小孩種稻,還學用畫畫的方式溝通,便更堅定地將長者為師融入在社區各式各樣的推動中。
.
而社區裡除了長輩、中生代外,也來了一群青年,其中負責長者為師計畫的佳蓉就是彰化在地人。喜愛與長輩互動的她,針對如何引導長輩更有自己的獨到方法,「不是每個長輩都喜歡教人東西,而是要引導他們找到合適自己的模式」所以在大有社區,有樂活型、服務型、教育型的長輩,各自運用專長、興趣,在社區裡扮演不同的角色。
.
而長者為師,不能沒有觀眾。透過連結中小學,小朋友就成為了在地長者的最佳觀眾,透過世代交流,也將大有社區居民重視的環境永續、農業教育議題能讓下一個世代看見並感受。
.
#長者為師不是只有長者的事
在長者為師的裡,大有社區不僅針對長者進行培訓,更設計了引導員角色,串連社區青年及中生代,並結合和社區領導者的合作,完成體驗的設計。此次小聚特地安排了兩種長者為師體驗,參與的夥伴對於整個體驗的氛圍感到印象深刻:「在體驗過程裡,可以充分感受到長者的自信及用心。從培力長者進行溝通、設計吸引人的流程、到如何透過引導者和長者間的默契控制體驗流程,都是很關鍵的!」
.
當社區的人們開始因為一些人、事、物產生連結、互相認識甚至產生信任感,就會成為共生社區開展的第一步; 而當不同世代、不同群體間開始對一個核心價值產生認同感,就會成為驅動社區居民的關鍵。
.
#從真實需求出發找尋驅動共生社區的方法
在下午的跨域交流討論中,透過梁鎧麟老師的帶領,大家更進一步的梳理大有社區推行長者為師概念時,究竟觸及了哪些在地的關鍵夥伴,以及對應的關鍵動機及需求。長者為何想參與長者為師計畫?長者教的東西誰會想要學?長者需要什麼樣的培訓?而這樣的計畫又對社區不同的關鍵人或觀眾產生什麼意義?是否也創造了這些關鍵夥伴的角色?透過拆解一個個體驗中的環節,也讓參與的夥伴更了解回到自己的社區可以如何思考及建構屬於在地的共生元素。
.
#無論你是哪類型的組織/個人,都可能是共生社區的一環
透過這次的中部場小聚,我們看見開始和社區居民對話跟互動,會是共生社區的關鍵起點,而每個人、每個不同類型的組織,都可能成為對話開展的場域。人與人的關係建立必定需要時間及信任感的累積,不用急著推出方案、拿出數字KPI,而是更重視社區居民們是否開始展現自己的價值及角色,並看見互相連結的過程中慢慢發酵的影響力。
.
———————
.
你是否還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台灣各地社區的精采案例呢?
.
歡迎持續關注,後續的北部、東部場小聚,也將為大家帶來精彩的現場筆記!
.
如果你有興趣參與,目前10/2(六)東部場小聚還有名額,歡迎報名參加!
.
報名連結:#請見下方留言處
.
#銀享全球
#共生社區
長輩世代間互動共好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少男少女見學中:日本時代修學旅行開箱」介紹
訪問:蔡淑君 撰文、胡佳君 策劃
內容簡介:
日本時代的少男少女們,
他們的校外旅行是什麼模樣?
去了哪裡?帶了什麼東西?坐了什麼車?參觀了哪些地方?
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回到那些年的修學旅行記憶中。
在求學的過程中,不論是校外教學、隔宿露營、夏令營、畢業旅行,經常都讓學生們十分期待,也為校園生活增添難忘的回憶。而這些珍貴的旅行經驗,更經常是畢業紀念冊內容的一部分。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收藏了許多日治時代的畢業紀念冊,珍貴的影像一頁一頁記錄著學生時期最美好的校園生活記憶:遠足、登山、旅行、海水浴等。其中的旅行,主要是指修學旅行,類似於現今的校外教學旅行,由於是大家一起進行長時間的旅行,最令人難忘。
《少男少女見學中——日本時代修學旅行開箱》運用這些畢業紀念冊中的照片,搭配其他文獻史料與當今研究成果,呈現九十餘年前校外教學旅行的樣貌。從旭小學校的始政四十年博覽會各地主題旅遊、永樂公學校的農林產業見學、臺中第一師範環島一周全記錄、靜修女學校的中南部之旅、嘉義農林學校的澎湖之旅,到臺南第二高女的日本遊,這些修學旅行路線的背後,各有其脈絡與資訊,也傳達不同的政策與教學需求。
除了呈現少男少女的過人體力(有些路線的景點密集度讓人驚嘆與驚嚇),和跨越時空的青春記憶,路線中的部分景點,如赤崁樓、鵝鑾鼻燈塔、阿里山神木、日月潭、礁溪溫泉、知本溫泉等,至今依然是熱門景點。讀者在更加貼近前人校園生活之餘,也可以按書再次走過這些路線、景點,感受穿越時空的樂趣。同時,也能從當時流傳下來的旅行心得,感受少男少女們在見學途中的青春印記。
作者簡介:
策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位於臺南。
我們以腳踏的土地為舞臺,以生活其中的人為主角,以所用之物為核心,在時間的縱深下呈現族群互動、環境變遷的歷程,期待營造一座屬於全體臺灣人的歷史博物館。
近年以館藏教育史料規劃「校園生活記憶庫」資料庫,希冀以跨越不同世代但共有的上學經驗,建立屬於臺灣人的國民記憶。
撰文/蔡淑君
生活於臺南。
文字工作者,旅行愛好者。
自小聽著長輩說日本時代故事,沒想到有一天能以文字開箱超有趣的修學旅行,立志要親身走完書中的六條路線。
策劃粉絲頁: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出版社粉絲頁: 玉山社出版公司
四個podcast平台,也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長輩世代間互動共好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毒親教養:在不知覺中當了有毒的父母嗎?吳娟瑜教你停止複製創傷!超越內在恐懼,正確教養孩子」介紹
訪問作者:吳娟瑜
內容簡介: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錯!56%父母自認是會傷害孩子的「毒親」(toxic parents)!
虐待孩子、口出惡言、過度控制、情緒勒索、
硬把自己的價值觀套在孩子身上……
這些父母的有毒教養96%是受到潛意識影響
去除源於個人創傷、承自原生家庭/家族的負面信念,
拒絕周遭、社會、媒體流傳的錯誤認知與價值觀,
不再受潛意識操控,親子才有良性互動!
◎每個失常的孩子,背後都有受創的大人
頂嘴、疏離、憂鬱、易怒、依賴、拒學、沉迷電玩……當孩子行為脫序時,父母應先檢討自己是否常對孩子有憤怒、自責、推卸、漠視、嚴厲等表現。一個人講出的話語、表達的想法、臉上流露的神情,往往跟深藏在潛意識裡的信念有關,父母若有以上負面情緒,代表潛意識裡帶有許多恐懼,並經由教養將恐懼不斷複製給孩子。想要改善親子關係,渴盼家人良性溝通,首要之務便是增進對潛意識的了解。
◎應快快「拋棄繼承」的情緒負債──家庭潛意識恐懼
我們很容易複製原生家庭的人生觀、價值觀、金錢觀和教養模式,父母因上一代教養不當而有的陰影,時常會再成為子女的夢魘,像是重男輕女或家庭暴力等。父子和母女之間也常有特殊的情結,比方說,「兒子不成材」是很多男人共有的潛意識恐懼,對兒子總寄予重望,表現不佳就會嚴以鞭策;母女之間則存在著微妙的競爭關係,會搶奪居中男人(丈夫/爸爸)的愛,這通常是因為媽媽複製了自己兒時和手足的相處模式;而失婚者容易把對兩性關係的錯誤認知帶給孩子。養兒育女時,要時時自我觀察,才能不再把從原生家庭接收到的恐懼又轉移到子女身上。
◎家族潛意識恐懼遺毒子孫,過時的祖訓就讓它失傳吧!
有些已不合時宜的價值觀仍以祖訓家規、家族慣例等形式,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影響了後代子孫的家庭幸福和親子關係,最典型的包括:重男輕女、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要繼承祖業等,這些觀念都已和現今潮流有所抵觸,長輩應該適度改變或尊重晚輩的選擇。做個「懂事」的長輩,懂得世事多變化,樂意理解成年兒孫的心事,多給引導,多給支持。
◎以知識破解偽科學、群體迷思,不捲入集體潛意識恐懼
有些潛意識恐懼從個人、家庭或家族中完全找不到根源,那可能就是受到周遭環境的暗示所致,包括:民族習性、社區氛圍、新聞事件、宗教信仰,關於生活上的例子有「富不過三代」、「逢九必凶」、「活越久,失智機率越高」等;屬於教養上的則有「孩子要贏在起跑點」、「兒子要窮養,女兒要富養」等,我們對這些思維習以為常,也認為理所當然,但其實是需要重新斟酌的,在陪伴子女成長時才能跳脫這些集體潛意識的恐懼,培養出思考正面、觀念正確的孩子。
作者簡介:吳娟瑜
.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大學應用社會學碩士
.國際演說家,演說場次超過6000場
.兩性溝通、親子教養專家,喜為人師、樂於分享
.風趣幽默又深具專業素養,備受電視、廣播、報紙等各媒體歡迎
.暢銷書作家,著有《記憶改寫,回到原本美好的自己》、《用女人的方式贏一生》、
《爸媽一句話,影響孩子一輩子》、《孩子就要這麼教》等
.興趣:看電影、閱讀、寫作、跳街舞、練肌耐力等
.座右銘:做對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人生目標:把好的影響分享給更多的人
.寫作目標:陪伴年輕世代父母進行自我探索,並快速選擇正確教養模式,避免毒害孩子而不自知
作者粉絲頁:吳娟瑜老師
出版社粉絲頁: 出色文化
四個podcast平台,也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長輩世代間互動共好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我的阿公阿嬤同學」繪本介紹
訪問作者:鄭博真
內容簡介:
✹臺灣第一套老幼共學.代間學習原創繪本✹
《我的阿公阿嬤同學》、《送餐阿嬤》隆重問世!
《我的阿公阿嬤同學》
幼兒園孩子和長照機構阿公阿嬤,
怎麼像同班同學一樣,
展開活潑有趣的活動呢?
讓這本書啟發孩子,
建立對長輩的正向態度;
並提供規劃代間學習活動參考。
跨世代混齡共學,傳承生命智慧!
作者鄭博真與插畫家吳嘉鴻聯手創作《我的阿公阿嬤同學》,希望透過繪本的形式,以深具創意又精巧迷人的圖畫搭配淺顯易懂文字,啟發幼童關懷阿公阿嬤,促進世代交流,讓彼此不斷享有新的學習和成長空間。
這套繪本是幼兒園和小學實施老幼共學、代間學習教育很適合的補充教材,可以教導小朋友尊重長輩,在交集中發出理解和愛的光芒。
〜大好文化三周年獻禮〜
「跨世代.新素養繪本館」
跨世代,不同年齡共讀;新素養,啓發面對新時代的能力!
繪本可以親子師生共讀,更可以老中青幼跨世代共讀!
《我的阿公阿嬤同學》
描述一所幼兒園和一家養老院互動的情形。幼兒園老師設計方案,帶領孩子到養老院,和老人一起活動。透過這些代間活動,老人傳承智慧與文化給小孩,小孩學習尊重和關懷老人。
作者簡介:鄭博真
教育學博士。現任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副教授。曾在小學服務20年,從事兒童寫作教學20年,編寫兒童作文和語文書籍30餘冊。爾後,轉任科技大學幼保系服務,研究專長及興趣為幼兒心理發展、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設計、教材教法、多元智能與創造力教育、正向心理教育、繪本創意教學等,出版《多元智能與圖畫書教學》等專書十餘冊。繪本是孩子最早接觸的讀物,及早引導孩子閱讀繪本,有助於往後語文與美感能力的發展,繪本也是幼兒園及小學最佳的補充教材。閱讀過大量國外翻譯的繪本,進入大學幼保系任教後,又指導學生設計繪本融入幼兒園課程與教學,總覺得臺灣在地的人事物,具有本土特色的社會文化經驗,值得書寫傳承給後代。因此,除了專業學術研究外,平時更熱愛兒童文學創作。曾獲中國語文獎章、高雄市柔蘭兒童文學獎。著有《不愛穿裙子的美莉》、《愛穿裙子的阿旺》、《我的阿公阿嬤同學》、《送餐阿嬤》等繪本。
繪者簡介:吳嘉鴻
自由插畫創意工作者,喜歡作夢玩耍,喜歡收藏與接觸大自然,總是把繪本與插畫當作生活與夢想的調色盤,夢想在我的畫布與筆尖上,碰出一道道煙火般燦爛的色彩。我知道畫了將近30年還不夠,因為我在繪本的夢裡還沒醒來。曾經出版過幾本書,也是個教創意的老師,還養育了兩個可愛又有創意的小孩。
出版作品:《我的阿公阿嬤同學》、《一隻母雞叫蔥花》、《我是一隻狐狸狗》、《一張紙的奇幻旅程》、《爺爺的神秘閣樓》。
創作故事/繪本:《我一個人》、《阿魯先生》、《找快樂的鱷魚先生》、《鱷魚日記》、《公雞大力》、《小青蛙的大池塘》。
作者粉絲頁: 鄭博真 教保人員專業發展中心
出版社粉絲頁: 大好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長輩世代間互動共好 在 屏東縣高齡者社區照顧研究發展中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桃園市平鎮區的某幼兒園結合老幼共學的課程,讓孩子跟著社區的長輩學習如何做料理, ... 綜合上述,代間學習可以增進家庭的社會化功能,提升不同世代間的交流與互動, ... ... <看更多>
長輩世代間互動共好 在 老幼共學行不行?老幼共好跨世代交流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00:00 嘉義新埤國小老幼共學我同學70歲03:30 老幼 互動 種菜.繪畫.上課 世代 交流12:10 桃園平鎮幼兒園老幼學客語做料理在少子化與高齡化的台灣,老幼共學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