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美國投資和生活環境
過去幾年,很多人去日本投資房地產。不知道是哪個瘋子想出這樣的爛主意。日本人口老化,人口萎縮,地價30年不變,樓價衰足30年。日本出現無償讓渡的零樓價物業,甚至業主倒貼賣樓。香港人跑去日本買樓簡直找死。由此可見,香港人的投資智慧受到香港環境影響,不適應海外投資環境。換句話說,香港人用香港投資策略在海外投資。
從投資環境看,日本以日文為主,美國以英文為主。懂日文的香港人不多,但是,所有香港人都學過英文。要是在美國唐人街生活,和香港的生活相差不大,基本上可以用廣東話和中文。在語言上,投資美國較為合理。
法律上,美國法制與英國法制相似,香港人較為容易適應。中國大陸的法律,特別是私人財產方面,香港人完全不適應也不懂。日本的商業法律跟香港有很大差距,香港人一時間很難適應。例如日本法律規定,除非勞資雙方早有協議,僱主不能要求僱員每日工作超過8小時,每周超過40小時。
中國大陸和香港的投資環境之中,實業家找銀行貸款是天大難事。在美國拿到貸款的機會較高,成功機會也較大。反過來說,中國和香港是炒樓天堂,有樓就有貸款。在美國,有物業也很難得到樓按。前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就曾經說過,他想將自住物業按給銀行借些錢,被銀行拒絕。在美國炒樓,很多炒家選擇一筆過現金付清樓價,完成交易後才找銀行借樓按。要是先搞好樓按手續,花很多時間,拿到樓按批准的時候,物業早就被其他人買下。
只要去商會和商業聚會走走,自然會找到投資和做生意機會。在美國找生意機會高過香港很多。香港人的創業意欲高過美國人很多,香港的商舖和寫字樓租金高過美國很多,因此,在美國創業遠較香港容易。
對香港人來說,美國的投資和生活環境好過歐洲國家和日本。加州有些地方的生活比香港還要好。當然,美國有很多恐怖地方,不宜人類居住。2021年,三藩市和屋崙唐人街出現殺老人狂徒。唐人街很多商舖遭到破壞和搶掠。
紐約冬季十分寒冷,三藩市全年氣候溫和。美國各城市的生活和營商環境有很大分別。只要在吃方面不太挑剔,美國是個很好的居住地方。很多人以為美國難找工作。只要懂英語,在加州找工作並不困難。我認為在美國生活最大困難是醫療保險。美國的醫療保險十分昂貴,特別是吸煙的人。即使有醫療保險,自付費用也相當要命。美國的公共交通系統很差,香港人一定不習慣。公共汽車班次疏又不準時,車費又貴。鐵路系統的治安和衛生十分抱歉,比很多發展中國家還要差。唐人街很難找車位泊車,塞車情況嚴重。簡單地說,在唐人街居住或者工作並不容易。
3.3 放棄香港投資心態
美國有大量投資機會,中國大陸和香港人來到加州偏要找最不值得投資的東西將錢丟進去。最有趣的例子是三藩市最高住宅大樓Mission街的58層高千禧塔Millennium Tower,2009年入伙。我在2002年移民美國,定居加州薩克拉門托。千禧塔入伙的時候,我搬到三藩市灣區居住。當時,千禧塔是熱門話題。除了全層單位和頂層單位之外,樓價由150萬至450萬美元,屬於超貴豪宅。有人跟我談起千禧塔,我問為何要住在地震帶上的高樓大廈,不怕地震嗎?
這一問引來一輪又一輪臭罵。當然囉,我跟想買千禧塔的人說那裡不安全,像是咀咒那樣。我對地震帶的高樓大廈沒有好感。住在東京和三藩市等城市的高樓大廈有恐懼感。二十來歲的時候,入住東京的4層高商務酒店。晚上地震,整座大廈搖動,嚇得我穿著內衣跑到大堂叫救命。
不是我膽小,只是君子不立危牆下,沒有必要住在三藩市高樓大廈等著地震來臨。千禧塔地基出了問題,可能造得不好,2016年被揭發沉降16吋,傾斜6吋。成交價1,300萬美元的閣樓單位也出事。有些房門櫃門被扭曲的建築物卡死,有些磚和玻璃裂開.........。千禧塔被視為美國最貴的危樓。
老實說,即使沒有地基沉降,我也不會買千禧塔這種無法安睡的豪宅。沒有嘗過身在高樓遇上地震的人不會明白那種恐懼。
2009年擁有200萬美元,何必買千禧塔? 可是,很多香港人對千禧塔那樣的高樓大廈情有獨鍾,真是他媽的有種。我沒有膽量住進去,一個晚上也不行。
更加無厘頭的花錢方法是買超級跑車。我對跑車沒有興趣。不知何故,香港富人都願意花錢買名車跑車。那些東西等閒數十萬美元,買棟房子也不必花那麼多錢。
香港人來到美國,千萬不要去賭場和俱樂部。賭場和俱樂部是中國大陸和香港人男性喜歡去的地方。賭場輸錢可以傾家盪產,俱樂部開支酒要花500美元至2,000美元。對窮書生來說,絕對是窮奢極侈。
我認識的人之中,有十多人曾經投資賭場租賭枱,有另外十多人投資娛樂場所。這幾十人沒有一個有好結局。去賭場賭錢輸身家沒有甚麼稀奇,開賭的人在賭場也是賭錢,也可以輸身家。這是我來到美國才知道。娛樂場所表面風光,內裡很多事情,賺錢不多,惹上的麻煩卻很多。
在加州開唐人餐館不是好主意,因為我曾經去過的唐人餐館大都結業。餐館不停改招牌,不停轉手,開張之後關門跟著又開張。有很多餐館賺大錢,但是,2020年的虧蝕是天文數字,三藩市和屋崙的唐人餐館相信8成無法重開。災情慘重至甚麼程度,可想而知。2021年不適宜投資零售、餐飲和娛樂場所。在唐人街開店更加是投資禁忌。
美國有很多投資機會,沒有必要「明知山有虎,偏要虎山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80620蘋果 大直SNG哥搞連線拉人脈 陳泰源還清200萬債務 蘋果原影→https://youtu.be/E1dWikEjyoQ 新聞網址1,有影片→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619/1364583/ 新聞網址2,有影片→https...
「開店 招牌 費用」的推薦目錄:
- 關於開店 招牌 費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開店 招牌 費用 在 莊室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開店 招牌 費用 在 元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開店 招牌 費用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開店 招牌 費用 在 [問題] 廣告招牌價格是否合理與廣告廠商推荐有圖- 看板Tainan 的評價
- 關於開店 招牌 費用 在 開店招牌費用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開店 招牌 費用 在 開店招牌費用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開店 招牌 費用 在 開店招牌費用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開店 招牌 費用 在 請問如何選擇店面招牌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開店 招牌 費用 在 壓克力燈箱 - Pinterest 的評價
開店 招牌 費用 在 莊室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南好店分享}
明明現居高雄,但反而比較常去台南吃吃喝喝,這次推薦的是上週前去的『貴貴腹地』,一間好看又美味的小店。
很喜歡去小店,一半的原因是欣賞他們的裝修,畢竟小店大多都是租屋開店,裝修預算都沒很多,是適合小資租屋族參考的好範例。
1)手寫木招牌,有味道又充滿個性的做法。
2)喜歡這小店入口玄關,一張有味道的老椅,搭配上植栽(龜背芋),就是個好看的一角。
3)回收鐵罐頭,撕除外面貼紙,成為一個盆栽容器(建議這當外盆,內還是要有一個內盆),生鏽後反而更有味道。
4)好看的椅子和立燈都是改造空間的好物
5)整室重拉配電時,可以考慮走明管,費用會降低不少,使用鐵管增添這室的個性。
6)推薦這間店的豬排吐司和焦糖布丁
歡迎大家推薦你們喜歡的小店,讓宅女的我才有動力外出走走😅
開店 招牌 費用 在 元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歐美人在1760年以前沒見過餐廳?】
WSJ有趣的歷史短文--「The Business and Pleasure of Dining Out」。
歐洲歷史自古沒有餐廳,古羅馬時期僅有類似路邊攤的熟食小販叫「thermopolium」,提供底層工人「帶了就走(to-go)」簡易餐點。
遭火山爆發掩埋的龐貝城(Pompeii)就挖出150攤thermopolium。
時間來到中世紀(Middle Ages),當時的歐洲依然僅有熟食路邊攤「cook shop」,如果要坐下來吃飯,只有修道院或部分小酒館有提供餐點,但不能點餐,主人提供什麼就得吃什麼。並不存在現代意義的餐廳 -- 有專職廚師、服務生與菜單。
當時的朝聖者旅行指南就說明富裕的朝聖者務必自帶廚師隨行。
西元十世紀到十三世紀,歐洲人如要找這種現代化餐廳,只能上中國(宋朝)開封,那兒有各種菜系的專業餐廳,滿足旅客官員不同餐飲宴會甚至舉行會議需求。
歐洲要等到1760年代,才首先在法國出現可以坐下點餐的餐館。這種新興服務供應者稱可以提供讓客人恢復身體健康(法文:restaurer)的濃湯或清湯,這也是為什麼英文的餐廳一詞是"restaurant"。
1782年,西方世界終於由Antonie Beauvilliers設立第一家現代意義的餐廳 -- 「La Grande Taverne de Londres」,基本上就是複製法國宮廷的菜色與服務方式。很類似民國初年北京市有的「仿膳飯莊」。這也是為什麼在19世紀以前,西方語言中"restaurant"這個詞專指「販賣法國大菜的高級場所」而非一般餐館。
美國則要等到1830年才有第一家餐廳落腳紐約市,由Delmonico兄弟開設。Delmonico's也是第一家提供「單點(la carte)」與「定食(prix fixe)」的餐廳,對19世紀的美國人而言是從未聽聞過的新奇體驗!
20世紀初美國禁酒令(The Prohibition)害得幾萬家美國餐館關門,這段期間(1920~1933)僅有違法的私酒館(speakeasies)與家庭餐廳得以生存。
法律經濟學談的禁酒令惡法怎樣催生美國最大幫派黑手黨,甚至禁酒令之所以得以憲法修正案形式通過國會與當時美國婦女首次享有投票權有關...等等題目我過去都談過,此處就不重提。
這邊簡單提兩句經濟學觀點:
I 歐洲之所以幾千年沒有如中國發展出餐飲業的根本原因就是「太窮」。由以下這張歷史GDP圖可以看出,1600年以前歐洲的收入都低於中國,尤其中世紀西歐收入只有中國的1/3。整體社會租值太低時,餐廳的上頭成本不但無法回收,甚至連直接成本要損益平衡都很難。
II 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曾針對某台中高檔餐廳尚未開幕就倒閉事件,批評該餐廳「有錢裝潢沒錢發薪水」。
此教授經濟學觀念不足之處我在2017年「象牙塔教授,這叫消費者盈餘榨取」一文解釋過,轉貼部分如下:
很明顯論者壓根就沒有開店的經驗,以為人力是隨時請隨時有,而且來就能上線工作毋須教育訓練也不用過濾的。
我自己曾經為了在信義區開百貨公司專櫃,104等求才管道花了幾萬元刊登,2個月內面試將近幾十位求職者,超過9成根本不能用。能用的一成,你還得跟大品牌競爭 — 人力通常更願意去知名品牌大公司工作,無名中小企業甚至要開出比大公司更高的薪水才請得到或留得住人。可是增加的人力成本很可能也吃光獲利。
請人哪那麼容易?
同時這位大教授也沒有經濟學成本的觀念(特別是上頭成本與營運成本),才會說出「花大錢裝潢然後不喜歡花一點小錢請人」這種話。
裝潢費用屬於上頭成本,是下注之前對於市場判斷與定位的成本,一旦下了注要開檔,這個成本對於經營者的行為在經濟學上已經失去任何影響,因為這已是歷史成本,而歷史成本不是成本。經濟學看的機會成本永遠是指「對未來選擇的最高代價」。
裝潢後如果人力無法支應,開門營業帶來的收益不足以cover日常營運成本,甚至因人力素質未達標準可能砸了招牌商譽的風險下,理性經濟決策當然是暫停營業!
我不認為這篇新聞中的苦主全是因為一例一休而出現人力問題,我推測他們應該本來人力就很吃緊了,可是越趨僵化的台灣勞動法規使得經營難度大大提高。
開了店可用人力資源無法完美供應,在百貨公司業界是早就存在這種狀況。樓管一般會在新櫃開張但人力不足情形下幫忙調度借人,這也是樓管的工作權責範圍之一。反過來想,如果此類狀況不是常發生,那百貨公司也不會設置樓管負責這部份的調度工作。
也就是說,真實世界中此類狀況遠比這些象牙塔裡的學者所知來得實際而頻繁。從經濟制度分析角度來看,缺乏彈性的勞動法規的確會加劇與惡化這種困境。
台灣很可悲的,是參與政策決定的環境中竟充斥這類毫無經營經驗的人,還說話最大聲。
文章連結:
https://wp.me/p7TW6D-116
開店 招牌 費用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80620蘋果 大直SNG哥搞連線拉人脈 陳泰源還清200萬債務
蘋果原影→https://youtu.be/E1dWikEjyoQ
新聞網址1,有影片→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619/1364583/
新聞網址2,有影片→https://tw.appledaily.com/finance/daily/20180620/38048235
有如房市縮影的房仲執業家數,近5年走勢呈現一個倒V型,最新資料顯示,今年4月全台房仲店數落在6331間,雖然相較去年同期的6323間回穩,但相較2015年同期高峰約6900間,仍未回水準。房仲業者指出,房仲店數其實是房市延後表現的數字,止跌回穩雖然沒有大幅上升,表示市場已回正常軌道。
黃阡阡/台北報導......↓
不動產經紀業資訊顯示,今年4月全台房仲店數落在6331間,略高於去年同期的6323間,而房仲業百花齊放時期的2016、2015年,有高達6634、6894間的水準,就連2014年同期,全台也有6579間房仲店數。
住商不動產企畫研究室經理徐佳馨指出,相較於成交價量,房仲由於靠成交的服務費用經營,能做為市場興衰的反應指標之一,房仲店數經過多年的下修,總算在近期止跌回穩,顯見房地產市場最壞狀況已經過去。
為了撐過最壞時期,第一線的房仲業者最有感,美商ERA不動產經理陳泰源,除了主要賣台北市大直區物件外,也是外界熟知在Youtube上,猶如電視台記者SNG現場連線介紹物件的房仲。
陳泰源說,台北市大直區總價高,也是台北市指標住宅區之一,因此房市下修的第一時間最有感;以平均成交狀況來說,房市巔峰期每2~3個月就能成交1件,但房市一走下坡,平均半年才能成交1件,「而且當時不是價格能談,是連看屋的人都沒有。」
至於如何撐過這個時期,陳泰源除了積極開發客戶,也透過拍影片的方式看屋賣房,吸引到不少消費者的注意,但要談起他當房仲的原因,就要回溯至過往參選市議員敗選,20多歲就背起200萬元債務。
陳泰源說,「當時想要償還債務,領固定薪水是不行的,所以就想說做業務,至於選擇房仲業,主要是想在做業務之餘,培養高資產族的人脈。」
為了行銷手上的物件,他選擇最沒行銷成本的網路影片。口才流利的他,從8年前入行至今,請不同的同事幫忙掌鏡,僅簡單的用手機拍攝,約5至8分鐘的短短影片,但最特別的是,他使用了電視台記者現場連線手法,詳細地介紹房屋內部格局,內容相當活潑,廣受顧客歡迎。也讓其他同業開始引用他的手法推銷物件。
陳泰源說,自己手上的客源,最高紀錄有高達7成,都來自觀看影片的屋主,隨著口碑的建立,老客戶介紹新客屋的比例漸高,來自影片觀看的客源比也逐漸下降。現在陳泰源早已把300萬元債務清償,往後則考慮投資店面。
高昂的債務還清,房市也雨過天晴,陳泰源說,以第一線的有感市況來看,整體買氣確實有變好,從2017年底到今年年初,看屋族群陸續出籠,降價換成交是目前的交易關鍵。
徐佳馨表示,相較於過去的百家爭鳴,經歷市場空頭洗禮留下的業者,也有其生存之道,除對專業提升之外,對消費者服務與自我能力提升更為要求,也相信當市場由燦爛歸於平淡之後,對產業將有正向發展。
除了買氣持續出籠,台灣房屋智庫資深分析師陳炳辰指出,2016年房地合一稅預告上路,多項不利房市稅制頒布,加上政經局勢動盪,房仲店家數出現逆勢走衰折點;但近年市場回溫,加上各加盟品牌打出轉招牌優惠,開店成本降低,也是房仲店數出現止跌現象的原因之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gIe4eBKUKM/hqdefault.jpg)
開店 招牌 費用 在 請問如何選擇店面招牌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因為第一次開店,需要做招牌。約了一個廠商,現場看過後說應該做4尺x12尺無接縫防颱招牌,含鐵架安裝他報價50000元。他一直鼓勵我在一個根本都會被遮住的位置多做一個 ... ... <看更多>
開店 招牌 費用 在 壓克力燈箱 -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Aug 21, 2016 - 請點擊下方物件 進入觀看作品logo設計/ 品牌設計/ 店面規劃設計/ 裝潢設計/ 廣告招牌工程元品設計開店的事就是元品設計的事http://www.ypdesign.com.tw ... ... <看更多>
開店 招牌 費用 在 [問題] 廣告招牌價格是否合理與廣告廠商推荐有圖- 看板Tainan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