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年香港 同治十三年 145年前 甲戌風災
昂船洲監獄被風暴潮淹沒,死過千多囚犯另一說監獄未使用,是在船上因犯和船員!
近年媒體說法是-監獄緊挨着海邊,幾乎被洶湧滔天 的海水給蕩平了。犯人們因關在囚室無法逃生,只能活活被海水淹死、亂石砸死。颱風過後,人們登上昂船洲,發現那兒已然是一幅人間地獄的場景,數千具屍體暴露在小島的各個角落,這一場浩劫!
1860年昂船洲隨九龍半島南端割讓予英國而劃入香港版圖。最初這個島嶼作開採石礦之用,之後被改作興建昂船洲海軍基地。1863年,港督羅便臣決定在島上興建了一所監獄,以舒緩域多利監獄的擠迫情況。發生在1874年9月22日至24日的甲戌風災中,昂船洲監獄全座被毀,事後在昂船洲沿岸撈獲屍骸高達千多具。數年後仍發現有百餘具遺骸暴露於昂船洲。1880年東華醫院得到港督軒尼詩 (John Hope Hennessy) 捐助,將這些屍體與其他罹難者一併合葬雞籠灣墳場,稱為「遭風義塚」,該義塚原設於香港島雞籠環墳場,墳場於1959年停用後,義塚才被遷至粉嶺和合石墳場。
昂船洲監獄是一所位於香港昂船洲的監獄,1863年興建,風災後監獄範圍其後被納入昂船洲軍營內。
昂船洲監獄現存建築物之中,兩座瞭望台(現昂船洲軍營318座及319座)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守衞室(A座)及監獄長宿舍(H座)則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歷史時空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納米比亞是近年熱門的旅遊目的地之一。納米比亞多變而獨特的地貌深深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人。世上美不勝收的景色很多,但是納米比亞有兩處地方的景色更是獨特,令人有如走進超現實的異次元世界入面,疑幻疑真,更是旅遊攝影師和攝影愛好者的心頭好。這兩個地方的名字,聽上去就已經令人充滿幻想和期待,他們分別是被喻為「鬼...
開採石礦 在 Beginnero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香港故事系列︱#消失了的昂船洲】
香港其實有很多消失了的島嶼,當中有很多大家未必聽過,一些小小孤島也可能只成為城市發展洪流中的一粒沙石。但是亦有一些因為「消失」後更為出名,變成我們每天上班上學的必經之路,其中一個大家經常聽到的相信就是 #昂船洲 了。
-
大家也應該聽過 #昂船洲大橋,但原來這個位於 #九龍半島 西面的小島嶼卻有一段不平凡的故事。
-
先談談昂船洲這個有趣的名字是如何得名吧,原來「#昂船」全因為其地形就像一條翻轉的船,故稱昂「仰」船洲。在1860年,昂船洲當時稱為 #盎船洲,中英《北京條約》附圖中亦可以見到盎船洲的名字,依據該條約,簽署後昂船洲伴隨九龍半島南端由清廷手中一併 #割讓 予大英帝國,繼而劃入了香港版圖。最初這個島嶼只用作 #開採石礦 之用,之後就被改作興建成 #昂船洲海軍基地。
-
直到九十年代,香港政府在西九龍進行大規模的 #填海工程。在1995年西九龍填海工程中,昂船洲最終與葵涌和長沙灣連成一起,從而成為九龍半島一部分。今日的昂船洲北部發展為 #葵涌八號貨櫃碼頭;東面則是住宅區,還有昂船洲污水處理廠,西九龍公路等設施貫穿該地;軍事用途仍然存在,解放軍的駐港部隊軍營則是位於南面。
-
昂船洲到了今天除了不再孤單,更連繫起不同地方為香港交通帶來了很大的便利,與其說是消失,不如說是在面積和香港的地位上變大了。
------------------------
延伸閱讀:#香港故事系列
------------------------
<想每日閱讀冷知識?將專頁設為搶先看吧!>
◆ 每日分享知識、每月推出課程
◆ 網站:https://www.beginneros.com/
◆ Youtube:https://goo.gl/OEJrGt
◆ Instagram:@beginneros
開採石礦 在 今日好去處-香港節目指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日期:2017年7月1日至30日(逢星期六、日)時間:上午10時至中午12時(2小時)
筲箕灣歷史文化導賞遊
筲箕灣位處港島東面,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社區。筲箕灣最早有客家人開採石礦,英國人登陸香港時,該處已有相當人口;筲箕灣也是一個天然的避風港,早有漁民聚居,亦是富有軍事戰略價值的地區。戰後的筲箕灣城市化步伐急速,社區變化很大,香港大學的學生導賞員將帶領參加者在筲箕灣的舊城區和新海旁一帶遊走,重溫這些地區歷史。
詳情:https://goo.gl/vwsxx8
開採石礦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納米比亞是近年熱門的旅遊目的地之一。納米比亞多變而獨特的地貌深深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人。世上美不勝收的景色很多,但是納米比亞有兩處地方的景色更是獨特,令人有如走進超現實的異次元世界入面,疑幻疑真,更是旅遊攝影師和攝影愛好者的心頭好。這兩個地方的名字,聽上去就已經令人充滿幻想和期待,他們分別是被喻為「鬼城」的科爾曼科普(Kolmanskop,又譯卡曼斯科)和死亡谷。
科爾曼科普曾經是納米比亞一座盛極一時的小鎮,現在卻成為了沙漠中的「鬼城」。1908年,德國殖民者在科爾曼科普發現了鑽石,開採鑽石熱潮興起。抱有鑽石夢的礦工與冒險者匯聚此地,於是在這裏修建小鎮,使原本空無一人的沙漠迅速繁榮起來,人們修建了學校、醫院、娛樂場所及大片的住宅區。直到1954年,隨着戰後鑽石價格大幅跌落,經歷了幾十年繁榮的科爾曼科普,逐漸變得人迹罕至,房屋內也被黃沙侵入,滿屋黃沙,變成了今日所見的「鬼城」,昔日的鑽石礦城逐漸淹沒在一片沙丘之中。滿屋黃沙所帶來的視覺衝擊,成為攝影師取景框內最好的題材。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1227/CTMOMIX6MRHMFFQATPXUCZ47BE/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非洲 #納米比亞 #鬼城 #死亡谷 #攝影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Po2KgdX_r4/hqdefault.jpg)
開採石礦 在 吳光頭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一說到鑽石的產地
大家第一反應就是問:這是不是南非鑽?
鑽石商家在內心給你個鄙視的眼神,然後畢恭畢敬的告訴你:「是的,這時南非最好的鑽石呢」
然而事實是這樣的:
知道現在鑽石產量最高的是哪嗎?
不是南非,是 俄羅斯。
1948年俄羅斯發現鑽石後
就逐漸取代了南非的位置
如今俄羅斯的鑽石產量佔全球25%
俄羅斯的埃羅莎(Alrosa)
成為僅次於戴比爾斯的鑽石生產商
知道現在鑽石產值最高的是哪嗎?
不是南非,是波札那。
波札那位於南非的北面
鑽石是大自然賦予波札那的瑰寶
鑽石開採則是波札那的支柱產業
佔全國GDP的三分之一
按鑽石的產值計算
波札那已成為世界之最
是真正的「鑽石王國」
知道出寶石級鑽石最多的是哪嗎?
不是南非,是納米比亞。
納米比亞位於南非北面
波札那的西面
納米比亞有一條鑽石海岸
這裡的鑽石礦
大多屬於次生礦
因此出產的鑽石品質極高
其中95%以上為寶石級鑽石
知道出產粉鑽最多的是哪嗎?
不是南非,是澳大利亞
自1979年澳大利亞西部發現
鉀鎂斑岩中含有金剛石起
澳大利亞的金剛石產量
已逐漸占據霸主地位
尤其是阿蓋爾礦床儲量為5.5億克拉
全球大約90%的粉鑽
都產自Argle阿蓋爾礦
知道最早出產鑽石的是哪嗎?
不是南非,是印度。
印度早在公元四世紀
就開始用鑽石做工具
對其他寶石進行雕琢
十七世紀的印度鑽石產量達到頂峰
很多歐洲皇室保留的鑽石
都產自印度
到了十八世紀
印度的鑽礦才逐步枯竭
大家對「南非鑽石」如此根深蒂固,主要是因為南非確實出產了世界上最多的「世界名鑽」,同時南非出產的鑽石原石差不多有80%能達到寶石級別。
目前世界上約70%的鑽石原石集中在戴比爾斯公司手中,戴比爾斯公司將世界各地的鑽石原石集中在一起然後分銷給它的看貨商,而所有的鑽石原石都沒有任何產地特徵的,在這種情況下誰又能保證自己分銷到的就一定是南非鑽石呢?
所以千萬不要被商家的「南非鑽石」的幌子的蒙蔽!
其實,打磨好的鑽石
任憑鑑定師再怎麼牛
也是無法鑑別出產地的
鑽石的價值終歸是根據4C來衡量
所以相比產地
關注鑽石的品質、鑑定證書
以及品牌信譽等等
才是更重要的!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Jn4gNDmy8A/hqdefault.jpg)
開採石礦 在 吳光頭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鑽石是20世紀最大的騙局嗎?
為什麼說是20世紀最大的騙局呢?
在很多年前,鑽石只能在極其少數的幾條印度河流和巴西叢林中找到,
那時候的鑽石每年產量只有幾公斤,所以物以稀為貴,
被特供給歐洲貴族,象徵著貴族氣質。
在1866年,南非發現一個特大鑽礦,
1870年發現了一顆特大號鑽石,也就是有名的南非之星。
資本家和鑽礦投資人擔心鑽礦過度開採造成鑽石貶值,
於是在1888年成立了戴比爾斯公司,
買下了全世界幾乎所有的鑽礦開採權。
20世紀中期,人造鑽石的出現,
不僅成分比天然鑽石更好,而且凈度更高,硬度更強,
戴比爾斯公司又買下了人造鑽石技術專利,壟斷了鑽石源頭,
控制鑽石交易價格,巔峰時期的戴比爾斯公司控制著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鑽石產量。
在上世紀30年代時,歐洲鑽石的價格還是崩潰了,
戴比爾斯公司只得把目標伸向美國市場,
但是在當時美國並沒有消費鑽石的習慣,
戴比爾斯公司只得花重金砸廣告,
開啟了一場文化風暴,
把鑽石和愛情捆綁在一起,
在報紙雜誌電視上開啟了全球洗腦活動,
瘋狂的宣傳了幾十年到如今大家都認為習以為常了。
在當年,戴比爾斯公司四分之三的鑽石被美國市場消化.
在70年代,鑽石流進日本市場,
在同樣的廣告套路下,
日本流傳千年的婚俗習慣就這樣被改寫了。
到最後流入中國市場,
在流進中國市場的20年里,
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二的鑽石消費國,
中國幾千年的婚俗習慣就這樣被改寫,
不知道是我們民族的悲哀還是歷史文化的缺失。
就這樣,全球都開啟了這場無鑽石不婚姻的時代。
而戴比爾斯公司為了不浪費鑽石,
把大的好的賣給有錢人,
碎的小的想辦法賣給有錢人,
而99分鑽和一克拉鑽只差一分,
但是卻是克拉鑽和非克拉鑽的區別,價格也是天差地別,
所以戴比爾斯公司寧可保留鑽石的不完美,
也不會切工去減低鑽石的重量。
但是現在社會鑽石真的稀缺嗎?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前蘇聯發現一座比南非更大的鑽礦,
以那座鑽石礦的存儲量計算,平分給全球70億人口,
每人大概可得143克拉,
而以現在裸鑽的交易價格來計算,
前蘇聯那座鑽礦的市場預估值在三千萬億美元。
而2015年的全球GDP總量才74萬億美元,
相當於43個地球經濟的總量,不得了不得了。
這場泡沫比房地產還要房地產。
鑽石唯一的元素就是碳,是這個世界最不缺的東西,
除了鼓吹的漂亮一無所有,
而真正具有收藏價值的大顆鑽石,
根本不可能流傳在市面上,在市面上流傳的鑽石,
回收價值最多只有購買價值的三分之一,
鑽石既不能代表愛情的美好,
也不能證明社會地位的高低,
更沒有一絲一毫的實用價值,
之所以能被奉上神壇,完全是人為的炒作,
是人們對貪婪浮華的過度追求,
一個行業的標準完全是由自己制定,
產業鏈完全由自己掌控,價格完全由自己掌控,
而消費完全靠大眾的虛榮心,
這就是鑽石,一顆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鑽石。
整個世紀以來最大的騙局,
有如皇帝的新衣,騙人騙己。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o5l_kgL_n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