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至元 十二至十三世紀
鈞窯 天青釉紫斑如意枕
這件鈞窯瓷枕,形似如意,中心略凹,週壁前高後低。器內中空,胎骨堅厚,兩側各開葫蘆形孔。通體施罩天藍色乳濁青釉,釉表細紋開片,釉層中浮出如變形蟲般的紫紅色彩斑,為「窯變」的一種,在天青底釉襯托下,紋樣渾然天成。
枕底鐫刻乾隆皇帝〈詠汝窯瓷枕〉御製詩一首,由詩題內容觀之,乾隆皇帝將本件鈞窯瓷枕看成汝窯作品。同時,從「色具君子德」、「我自宵衣人」、「幾曾此安寐」等詩文來看,他將這件作品的釉色比喻成顯露於外的君子德行,甚至是與睡眠息息相關的枕頭,也訴說自己彷如天未亮即起的宵衣人,流露出他藉由藝術品傳達理念的想法。
您看到這件鈞窯瓷枕時是否也有一樣的感悟呢?歡迎您一起走進故宮,欣賞鈞窯的釉色之美,以及鈞窯釉彩的摶泥幻化之處。
***********************
摶泥幻化—院藏陶瓷精華展
展期:常設展 2010-02-10~
陳列室:北部院區 第一展覽區 201,205
The Magic of Kneaded Clay: Ceramic Collection of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Date: 10.02.2010-
Gallery: 201, 205 Exhibition Area I (Northern Branch)
延伸閱讀:
余佩瑾,〈乾隆皇帝的古陶瓷鑑賞〉,《得佳趣—乾隆皇帝的陶瓷品味》(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2),頁14-40。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National Palace Museum國立故宮博物院,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件青瓷貫耳壺帶有寬敞的開口和圓潤碩大的腹部,頸腹間裝飾兩道凸起的弦紋,左右兩側各帶有一個管狀貫耳。它的造型端正對稱,看起來大方莊重,是流傳後世的南宋官窯瓷器中最大的一件。 貫耳壺的內外塗滿了濃厚的青釉,偶而有不均勻的情況,二道弦紋上都有釉料堆積的現象,底部胎土與釉料的相接處可以看到不同釉層,呈現...
開片釉 在 阿川 茶葉 茶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DANGDAI | CERAMICS
作家: 陳明謙
■作品 灰瓷主人杯
寬:7.7cm
高:5.5cm
■灰瓷表面的綿密氣泡產生折射,使釉面更加温潤。展現灰色的中性,沈穩,雅緻與柔和感。譲品茗者和收藏者在使用灰瓷作品時,能細細欣賞釉的開片,釉下雪花般的棉絮,以及坯體的粗獷和如玉質的釉面,二者反差的美。
■傳送門: https://reurl.cc/NjbqAk
開片釉 在 阿川 茶葉 茶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Ceramics × Artistic
灰瓷創作理念
—直很喜歡單色釉的低調與安静
於是著手調配岩礦土,揉土,拉坯或手捏成型,施以灰瓷釉,燒出—系列灰瓷作品。
灰瓷表面的綿密氣泡產生折射,使釉面更加温潤。展現灰色的中性,沈穩,雅緻與柔和感。譲品茗者和收藏者在使用灰瓷作品時,能細細欣賞釉的開片,釉下雪花般的棉絮,以及坯體的粗獷和如玉質的釉面,二者反差的美。
網站連結:https://reurl.cc/R4vGWD
開片釉 在 National Palace Museum國立故宮博物院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件青瓷貫耳壺帶有寬敞的開口和圓潤碩大的腹部,頸腹間裝飾兩道凸起的弦紋,左右兩側各帶有一個管狀貫耳。它的造型端正對稱,看起來大方莊重,是流傳後世的南宋官窯瓷器中最大的一件。
貫耳壺的內外塗滿了濃厚的青釉,偶而有不均勻的情況,二道弦紋上都有釉料堆積的現象,底部胎土與釉料的相接處可以看到不同釉層,呈現出南宋官窯多次上釉的特徵。壺的釉質潤澤光亮,釉色呈現乳濁粉青色,器內色澤較淡,器外則較深。表面因為燒造過程中,釉料和胎土熱脹冷縮的速率不同,而出現清晰可見的不規則深色裂紋,稱為開片,是官窯瓷器的特色。
南宋存在兩個官窯,分別是修內司窯和郊壇下窯,對照出土物,這件貫耳壺可能是郊壇下窯址所產燒。
南宋時朝廷遷至南方,一時難以取得國家祭祀所需要的銅器、玉器等禮器,只好以陶瓷器或竹木器代替。在朝廷的指揮下,南宋官窯延續北宋青瓷釉色傳統,製作出禮器的樣式。眼前這件青瓷貫耳壺正是模仿青銅器的造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BW76sS_qR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