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薦骨中心
最近有朋友詢問薦骨中心相關問題,這裡整理出自己的體驗和思考來分享。
• #薦骨的聲音是什麼
純種生產者和顯示生產者的薦骨有固定的運作方式。做決定時仰賴薦骨對二元題目發出的「非語言」回應。
這個非語言的聲音是什麼?
在官方的書籍說的是「嗯嗯」(否定)和「嗯哼」(肯定)的語助詞。作為十分會仰賴頭腦來生存的我,這類語助詞我覺得自己要去模仿並不難。不論薦骨是否發聲,頭腦都會轉個不停喋喋不休,「你是秀逗了吧?」「哪來的聲音,你見鬼了嗎?」「別自欺欺人了,你那個“嗯”是頭腦有意識發出的啦。」「我永遠都不會知道薦骨的聲音的。」
開玩笑,我的頭腦、邏輯和意志力中心都是空白了。這種對話我最在行了。
如果你有值得信賴的朋友、親人或伴侶,可以請他們問你「是不是」、「要不要」、「想不想」、「一定要嗎」等類型問題。儘量將會影響自己決定的大問題夾雜在許多無關緊要的小問題上,然後不斷地練習薦骨回應,看看是否有任何回應讓你驚訝。
可是說了這麼多,我的環境中根本沒有什麼人讓我去練習。在我平常生活的周遭並沒有人願意問我這類問題,更不用說「尊重」我的回應。我也不想一天到晚死纏爛打要他人來配合我。
於是,我經常注意自己身體的「感覺」是什麼。這一兩年,偶爾在要去做一件事的時候,有時候腹部近陰部會感受到酸麻感。我以為是自己臨陣退縮,但停下來想想。那是不是告訴我,答案是「不」?或者說,這是我身體告訴我,「現在沒有能量去做這件事」。
我沒有準確答案。但這段時間以來,我慢慢傾向於相信是後者。畢竟,那只是「當下」沒有回應的意思。我可以等過了一陣子再說(我的內在權威是情緒中心)。
關於非語言的練習,我真的是沒什麼具體的實驗。反倒是更常去留意身體的感覺。那是我儘量可以客觀形容,頭腦也較難編制理由來解釋並說服自己的部分。
如果要觀察非語言回應,不妨觀察生產者小朋友。據說,許多生產者的薦骨都「沈睡」了,並不是真的 #薦骨壞掉。聽聽小朋友的回應,看看自己會不會有啟發,應該也很有趣。
• #我不是生產者所以沒有薦骨咯
我學習人類圖一段時間後,一度也這樣以為,後來發現這個理解其實不對。
人類圖上的九大能量中心,每個人都有。區別只是這些中心是有顏色或沒顏色。有無顏色代表的是有定義或沒定義,意思是有沒有固定的運作方式。
比方說,像我的圖中,薦骨中心是有顏色的,代表身體的回應是我可以仰賴的。直覺中心是沒有顏色的,代表我的直覺是沒有固定的運作方式,難以被信賴。
而不是,直接詮釋為「沒有直覺」。
同理,每個人都會有薦骨中心。只是有些人可以仰賴它的回應來做決定,有些人不能。不能仰賴,並不表示沒有薦骨。
為什麼會理解為「沒有薦骨」呢?
我自己是覺得,因為非生產者不仰賴薦骨去做決定,自然無需將關注放在各種 #薦骨練習 、 #薦骨回應、#薦骨壞掉 等問題上。所以有沒有薦骨很重要嗎?
啊,其實還真的很重要。
等你要做一堆工作沒有「電」的時候,你就會去跟生產者「借」這個中心的「電」了。
#開玩笑借完了要還的事後會累死你的
#薦骨中心
#人類圖
#生產者
#顯示生產者
#菜菜子的人類圖筆記
Photo credit: Jovian Archive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