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投資】你知道UBER🚘,不能不知道LYFT❗️
👉 Lyft IPO,獨角獸該怎麼估值❓
Lyft上個禮拜五IPO,成為第一個今年最受矚目的獨角獸公司上市,具有相當指標意義。
因為2019年可能是美國科技企業上市的一個大年,在市場逐漸轉冷的情況下,它的上市表現和投資者的態度,也會影響同樣拿著上市號碼牌的Uber、Airbnb、Slack、Pinterest等公司的命運。
一直看到Lyft的新聞霸占版面,昨天下午就決定來調研一下(跟流行)😆
分享一些蒐集到的資料,以及對Lyft估值的觀察重點給大家。
✅ 共享汽車行業的崛起,可歸於幾個原因:
1️⃣ 原本計程車業屬於壟斷市場,導致他們不願意採納新科技,提升消費者的好感度
2️⃣ 大多數城市對於共享汽車業的管制相對高
3️⃣ 汽車這個資源對大部分人來說,並沒有被充分利用,(而共享汽車恰好解決過剩的問題,還可以讓汽車所有者有額外的收入
直到現在,共享汽車行業已經對傳統計程車、出租車業造成迫切的威脅。以下面的圖表來看,Uber和Lyft都是處於上升趨勢當中,但計程車與出租車卻都呈現衰退的狀態。
👉 回到主題,甫上市的獨角獸Lyft又該如何估值呢❓我們可以先從公司的故事開始說起。
✅ 公司簡介
Lyft的成立時間早於Uber,在2007年,兩位創辦人Logan Green和John Zimmer創立一家名為Zimride的公司,主要是提供長距離共乘服務。到了2012年才改名為Lyft,並開始像計程車一樣,提供短程的叫車服務。
✅ 到目前為止,Lyft至2018年12月31日達成了:
1️⃣ 擁有1860萬活躍乘客,以及110多萬名提供乘車服務的專車司機。
2️⃣ 在美國和加拿大的一些城市場運營,每個市場都有自己獨特的使用者網路,並動態調整每個市場的特定屬性。
3️⃣ 2018年第四季度較去年同期,活躍乘客增加了47%。
4️⃣ 因為Lyft的服務,讓46%的乘客減少了對自有汽車的使用;讓35%的乘客無需擁有或租賃個人交通工具;讓52%的使用者在上下班時使用服務;讓44%的乘客在低收入地區開始和結束乘車。
👉 Lyft相信,世界正處於從汽車擁有轉向運輸即服務(Transportation-as-a-Service, TaaS)的初期。
Lyft的企業使命是用世界上最好的交通工具改善人們的生活,致力於顛覆傳統汽車產業,將汽車所有權轉向運輸即服務(TaaS)。在汽車逐漸成為一般消費者的負擔(每個家庭平均每年在交通上的支出超過9500美元),共享汽車可以為他們節省更多花費與帶來更多的便利性。
✅ 商業模式
Lyft提供多模式平臺,透過有機增長、收購互補與連結公共交通運輸數據,優化軟件的功能與互動性、持續對公司的未來進行投資,讓乘客隨時用App就可以取得無縫,個性化的各種交通服務。除此之外,Lyft也投資了未來前景看好的自動駕駛汽車技術。
✅ 目前Lyft的收入來源包括:
1️⃣ 共乘市場
2️⃣ 自行車和滑板車
3️⃣ 汽車租賃
4️⃣ 企業禮賓服務
✅ 評估Lyft的收入成長則是取決於:
1️⃣ 提高收入占預定的百分比:
2️⃣ 提高邊際貢獻率
✅ 共享經濟的華麗騙局❓
不過,即便共享汽車的發展愈來愈普遍,隨著使用量的增加,收入很容易實現成長,這些公司在獲利能力方面卻仍在努力。
Lyft在招股說明書中報告了2018年的虧損為9.11億美元,下一支即將IPO的共享汽車獨角獸Uber在2018年的虧損則為18億美元,中國滴滴(Didi)也虧損了16億美元。這些公司就如同燒錢機器,隨著業務的增長,卻都仍處在巨額虧損之中。
✅ Lyft現在可以買嗎❓
既然Lyft還在虧損當中,投資人應該試著去分辨故事裡到底哪些因素應該納入考量,而哪些因素只是不切實際的空想而已。
👉 這些納入考量的因素包含:
1️⃣ 市場規模
2️⃣ 成長願景
3️⃣ 網絡效應
4️⃣ 獲利維持
5️⃣ 把司機轉化為員工的成本
✅ Lyft的估值❓
那Damodaran給Lyft的估值又是如何呢?綜合以上條件,再加入了對公司資本成本、資本報酬率、未來對自動駕駛的投入、失敗率(公司無法存續)以及流通股數等參數,他給出的合理價是每股58.7美元。
但是不管是Damodaran、巴菲特,或是我也都不認為買入熱門的IPO股票是一個好點子。巴菲特曾說投資人會為IPO的股票付出過高的價格。而Damodaran則認為Lyft的股價還會受到其經營績效,以及早期風險資本投資公司的獲利了結影響,股價可能會大幅動盪。
上禮拜五Lyft開盤價為87美元,比IPO發行價72美元上漲21%。不過那天我看盤時發現股價並沒有一路衝高,最後收盤上漲8.74%,收78.29美元,首日的交易量達到7000多萬股,市值為222億美元,就讓我們持續觀察Lyft上市後的發展吧!
⬇️⬇️圖文好讀版⬇️⬇️
🔗 http://si.piee.pw/FSSAU
#美股投資 #Lyft #IPO #Uber #獨角獸 #估值 #共享汽車 #共享經濟
開盤價怎麼決定 在 幣圖誌Bituzi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藍圖】台股超讚!(壹)
完成解析各國股市的股票清單後,要來想辦法建置每檔股票的價位數據,當時是透過雅虎提供的隱藏版 API,完成歷史數據的蒐集,接著就是處理價位數據的更新。
台北股市的證交所、櫃買中心有提供每日收盤行情表,來自主管機關的資訊源是多麼可靠,原本以為這是每個股市的標配,直到實際研究才發現,根本不是這回事。
新加坡交易所有提供收盤行情表,而且格式相當乾淨;
日本東京大阪交易所有提供收盤行情表,是PDF檔;
香港聯交所有提供收盤行情表,但沒有開盤價的數據;
澳大利亞、英國、美國都沒有收盤行情表;
原來每日收盤行情表是陽光、空氣、水...Orz
雖然新加坡的收盤行情表的格式相當乾淨,每日有五成的股票交易量是零,這格式再乾淨也沒用,回憶起當時決定不再更新新加坡股市的時候,還有股淡淡的哀傷。
雖然香港聯交所的收盤行情表沒有提供開盤價,這資訊可以透過同個檔案提供的交易細部資訊算出來,是有點麻煩,但還不是全然無解,只是解法有那麼點不俐落。
日本、澳大利亞、英國、美國,怎麼辦?
話說當時那個隱藏版的雅虎 API 分成兩系,A系是日本雅虎:日本,B系是美國雅虎:日本以外的各個國家。
日股的價位數據最後還是透過日本雅虎的A系來更新;
美股的價位數據則是透過美國雅虎的B系來更新;
澳股、英股的價位數據則是透過 Financial Times 網站的網頁更新;
至此初步解決價位更新的問題,直到隔年雅虎被收購,沒多久後,B系的 API 失效,美股的價位數據轉為透過美國雅虎網站的網頁來更新,過程麻煩而且速度很慢,但勉強還算平靜。
平靜的日子沒有維持很長的時間,後來 Financial Times 改變網站運作方式,需付費才能瀏覽歷史價位數據,如果是交易所有保障正確性,那還可考慮,一般網站這樣運作實在付費付不下去,於是決定不再更新澳股、英股,將來有緣再續緣。
(待續...)
或許您會對這篇動態感興趣:
台股超讚!(零)
https://www.facebook.com/bituzi/posts/2265214426886341
開盤價怎麼決定 在 凱基樂活理財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投資心法 】
📝減資到底好不好?
國巨(2327)去年3月6日宣布計畫減資,減資幅度30%,等於退還現金3元,並且配發現金股利3元,新聞報導已前一交易日(3/3)收盤價74.5元計算,殖利率高達8%,讓國巨當天衝上漲停板!
新聞:
國巨現金減資、高配息、庫藏股三利多 股價奔漲停
2017-03-06 10:40經濟日報 記者楊雅婷╱即時報導
然後無獨有偶,隔天3月7日,旺宏(2337)也宣布計畫減資51%,但市場反應卻是跳空下跌!不過後續股價卻也一路創高!
新聞:旺宏減資51% 逾186億元
2017年03月07日 04:10中時電子報 蘇嘉維/台北報導
雖然截至去年(8/4)為止,這兩檔股票還沒到減資除權日,但股價都已經上漲一大段!好像只要減資就可以讓公司的股價長紅。所以未來只要看到減資就是立馬買進嗎?
到底減資是什麼?對公司與股東的影響是如何?就讓我們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減資是什麼?對公司到底有什麼影響?
說到減資,就是相對於增資是增加手中的股票;減資則是減少手中的股票,以此把股本變小。但這樣我手中的股票減少不就會白白造成損失嗎?那為什麼減資的股票會漲呢?因為公司辦理減資的希望就是可以透過股本的減少,可以達到每股盈餘和每股淨值的提升,股價也能因此有更好的表現。
每股盈餘(增加)=稅後淨利(不變)/流通在外股數(減少)
每股淨值(增加)=淨值(不變)/流通在外股數(減少)
另外,就算公司辦理減資會減少股本,但因為減資如同除權一樣,公司的價值是不能改變的。除權當天因為股數增加,股價就會同步變低;減資也是一樣,減資當天股數減少,股價就會同步變高。
所以並不需要擔心手中的股票減少而造成價值損失喔~
2.為什麼要減資?減資的理由有兩種
公司會辦理減資的理由其實大不相同,主要的原因有兩種:彌補虧損、退還現金。這兩者的理由跟造成的影響可是差很大的喔~
(1)彌補虧損
彌補虧損的減資就是因為公司長年處於虧損,就算未來有機會賺錢,也要先打消這些虧損,對於營運來說是很大的壓力。這時只好拿自己的股本來彌補,這樣公司不僅可以減重,還可以把虧損的部分打消。
但因為長期來看,該公司的產業或者公司的經營方式可能已經出現問題,不然過去怎麼可能虧這麼慘!
所以如果是彌補虧損的減資就算股價漲翻天我也是不會碰的喔~
較有名的例子就是力晶(5346已下櫃),2010年8月份因彌補虧損減資,每千股換發620股,也就是換股率0.62,停止買賣日為8/26~9/13日,8/25日的收盤價為4.8元。
但一樣要符合減資前後的價值不能改變的原則。因此彌補虧損的減資開盤價參考公式:
參考價=減資前收盤價/換股率
所以力晶減資後的除權參考價為7.74 (4.8/0.62)。後來去年9月14日開盤,力晶漲停價一路鎖死。但後續的情況是如何…….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力晶不僅老闆黃崇仁先生很有爭議,而且減資後來還是虧的很慘,在減資兩年後的2012年被迫下櫃。
(2)退還現金
另外一種的是比較好的減資方式,就是退還現金的減資。主要原因都是因為公司帳上的現金太多,沒有比較好的投資機會,可能也因為缺乏成長性等。因此決定將股本折成現金發還給股東做運用。也可以稱為現金減資。
所以能夠辦理這種減資方式的公司就代表公司的帳上現金是充沛的,這種公司通常都是長期有穩定獲利並且有能力帶來現金的公司,雖然暫時找不到好的投資或產業進入成熟期才減資。
但整體來說這種減資方式如果該公司符合我的選股條件,這樣的減資才是我可能考慮買進的喔~
過去較有名的例子是2011年的中華電(2412)在當時就受到產業進入成熟期,而打算進行退還現金的減資。條件是每千股換800股(換股率0.8),減資20%,就是減資2元的意思。停止買賣日的2011/1/6收盤價為73.1元。
而退還現金的減資一樣要符合價值不能改變的原則。不過因為有退還現金,因此退還現金的減資開盤價參考公式與彌補虧損不同:
參考價=(減資前收盤價-每股退還現金)/換股率
所以中華電的除權參考價就會變成88.9((73.1-2)/0.8)。而中華電在後來也因為自身公司的經營能力與4G開台,股價也依然持續向上。
3.結論
那麼如果是最近的例子國巨與旺宏這兩位主角呢?
先說旺宏的部分是屬於彌補虧損的減資,用上面的判斷準則,大家應該可以自行判斷出答案。
而國巨的減資是屬於退還現金,但是……國巨這家公司真的很妙!股本原本超過200億,但從2013年開始似乎是減資上癮了,到今年已經是第四次減資,這次減資後,股本將剩下35億,真的是差很大!
在我心中的好公司,是老闆專注本業賺錢,不要過度財務操作的公司。所以常常做增資、減資、下是又上市、私募…等動作的公司,我也會特別再留心觀察!
🔥(請參考圖一)
👉備註:本文授權轉載自艾蜜莉
📢 立即加入凱基官方帳號 📢
⭐LINE凱基樂活投資人:https://goo.gl/SIzVsD
開盤價怎麼決定 在 開盤和最後一盤,一定要成交,該掛"市價"還是"漲跌停"?(股市新手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逐筆交易和集合競價在成交上有何不同https://youtu.be/1jgYbVuBTZs如何掛價才容易買到或賣出股票(什麼是內盤? ... 「這個 價 」 決定 股票今天的命運. ... <看更多>
開盤價怎麼決定 在 怎麼買隔天的開盤價?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A.先決定成交價。 A1. 能使本盤成交量為最大的價位,就是本盤的成交價。 A2. 若上述價位有兩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