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抽好書】《高層次閱讀與思考》(送出2本)
#建中名師黃春木親授
#克服閱讀萬字長文的障礙
#快速抓到重點比補習更有效
#國高中生閱讀思考重磅級好書
💖【參加辦法】(四步驟:按讚、留言、標兩個朋友,公開分享)
1. 即刻起至9/27(一)晚上12點止,在本文按讚
2. 在本文底下留言【高層次閱讀與思考】並【標註兩個朋友】
3. 在自己臉書公開分享本文
4. 9/28(二)進行電腦亂數抽獎(將以私訊通知)
💖 一人僅限參加一次 (貼文兩次以上也只算一次喔)
………………………………………………………………
【高層次閱讀與思考】 推薦文/ 彭菊仙
在凡事都有估狗大神應門回覆的新時代,青少年搜尋資料的能力愈來愈快,但也愈來愈破碎片段,或許科技趨勢反而是弱化青少年高層次思考的阻礙。
目前入學考試都走向「多文字」、「長篇章」、「跨領域」、「混合文本」模式,考核的目標不只是表象的閱讀理解,更是深層訊息的分析與評鑑,也就是批判性思考。
青少年常誤以為批判就是一昧的反對,往往提出的是「斷言」,而非經論證的「主張」;搬出的雖是「事實」,卻非鞏固主張的「證據」;
而論證寫作,更非端出一篇言之有物的漂亮文章,而是如黃老師所言,須嘗試發展自己的CAE:主張(Claim)、論點(Argument)和證據(Evidence),甚至更進一步展現獨樹一格的創新亮點。
黃老師此書本身就是逐步構築思考的代表作,同時也用邏輯清晰的各種圖表來表現高層次思考歷程,此書就是多元論證寫作的最佳示範。
為了讓青少年發展自己的思考,每一篇都有黃老師精心設計的練習,連我這個半百媽媽都感覺到腦神經細胞快速重組、重新連結的衝擊力道。
這本書太棒了,我極力推薦給正在形式運思期的青少年及父母們,相信經過本書點過穴,竅門全開。-
.
✔迎戰108課綱閱讀素養,最權威攻略
✔國高中生必備,一路完勝會考、學測、分科測驗
✔高中教學現場實證,圖文解說 × 範例練習
✔有效增強文字理解與思考,看得懂、讀得快,學習力全面升級
✔全臺中學校長、名師、教授強力推薦)))
.
各科念書抓不到重點,成績一直沒有起色?
讀到超過千字的文章就頭大,看到圖表就頭昏?
作文老是寫不好,內容空洞、提不出自己的想法?
愛讀書,不等於會讀書;讀得多,不等於讀得懂。
有策略的閱讀與思考,才能成就學習的新高度!
在建中教書超過25年的黃春木老師,是教學生思考的專家,多年擔任建中「人文社會科學資賦優異班」的召集人。
他在教學現場發現,考試常勝軍的建中學生居然不會「讀書」!
給學生一篇文章問他文章講什麼?學生還答得出來;但接著問:作者用什麼論點處理這個問題?用什麼證據支持那個論點?作者提出的結論和論點能否扣連在一起?
一堆學生就兩眼昏花、被打趴在地。
這個現象其實也是全臺學生普遍面臨的痛苦!尤其「108課綱」全面上路,大學學測、國中會考型態都已經翻轉,超過萬字的多文字、長文章,跨領域、圖表與文字混合的題目大幅增加,「背多分」已經不靈光。
沒有閱讀理解與批判思考的能力,各科學習就容易落後,跑去補習也不見得救得來。
擺脫僵化的腦袋不能等了!現在就學著拆解有效閱讀與思考的必要元素,跟著書中的圖文解說、範例練習,一步步打穩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素養基礎:
➤第一步 閱讀理解
如何讀懂一篇文章?什麼是文章的主旨?如何作好筆記?寫摘要的訣竅是什麼?面對長文章,怎麼讀才能快又準?
➤第二步 批判思考
如何分析文章的主張、論點和證據?同不同意作者的論點?理由是什麼?如何找證據支持?
➤第三步 論證寫作
怎樣寫好一篇條理分明、有說服力的文章?論證寫作的檢核表有什麼?如何提升寫作力?
➤第四步 創作思考
如何更有創造力,思考更靈活?創造思考的歷程包含哪些階段?
~ 一本適合各學習階段,親師生隨時取用的好書 ~
增進老師掌握閱讀素養的教學技巧,
啟發學生自主學習、獲取高分的訣竅。
無論你是為學習所苦的中學生、關心孩子的家長,或是教學第一現場的老師,這本書都將幫助你跨入閱讀與思考的新境界。
👉【書訊】高層次閱讀與思考/ 建中名師黃春木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0135?sloc=main
「閱讀理解策略三種理解層次」的推薦目錄:
- 關於閱讀理解策略三種理解層次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閱讀理解策略三種理解層次 在 Repeat的人類圖計程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閱讀理解策略三種理解層次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閱讀理解策略三種理解層次 在 陸怡琮博士融入式多層次問答策略 的評價
- 關於閱讀理解策略三種理解層次 在 課文本位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初階課程-10自我提問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閱讀理解策略三種理解層次 在 閱讀理解策略教學 ::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 的評價
- 關於閱讀理解策略三種理解層次 在 許育健@遇見語文| 021【研究專論】閱讀策略教學之**精緻化 ... 的評價
閱讀理解策略三種理解層次 在 Repeat的人類圖計程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是否曾經想過,你的人生到目前為止所發生的一切,根基於你一次又一次的決定?
我小時候喜歡玩一個遊戲,在紙張的最底端劃下一個起點,隨後每一個岔路有各式各樣的經歷:有的是寶藏、有的是遇到恐龍,有的就是繼續向前走。最後再把這張地圖從上捲起來,只留下起點,留給玩家開始每一次新的體驗。
人生就是如此,在我們每一次的決策當中,向前展開未知的篇幅。
從這邊我想分幾個層次的討論:一、如何面對未知。二、如何做決定。三、再次面對未知。
|如何面對未知|
「大腦是個好東西,我希望每個人都有一個。」這是之前在網路上很流行的一句話,在各種層面來看,我都是完全贊同的。
接受資訊要不要用腦?內化資訊要不要用腦?閱讀要不要用腦?但是人類圖點出了一個多數人一直誤會的關鍵:我們的大腦是用來學習、思考,但並非做決策的。我會在課堂上特別強調出大腦的基本構造與Head, Ajna兩個能量中心的關聯,就是因為我們需要知道,心智(mind)或我們泛稱為頭腦,就是關於我們如何去消化吸收學習外在世界的一切,但那都是制約。
在我們面對一個又一個、大大小小的人生路口,我們做決定的判斷點都是「父母的經驗」、「根據專家指出」、「傳統上應該如此」,但卻很少有人真正問過你:這件事情對你是不是正確的?你有足夠的能量做這件事情嗎?這是一個正確的時機嗎?
我們擁有的,其實是一個「二元性的意識」:我們的心智意識,在為做好的決策打拼之前,要先將主持棒交出給身體意識。
|如何做決定|
人類圖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做決定的方式(decision-making):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
當你誕生在世上的那刻,暴露在特定的微中子流當中,決定了你哪些行星開了哪些閘門,也許是形成了通道也許沒有,也許是固定運作的啟動閘門,也或著是在空白中心的休眠閘門。但無論如何,你的能量中心連結方式決定了你的能量場,而你的能量場運作模式,為了方便溝通人類圖幫他取了一個名字叫做類型,總共有四種不同的類型。根據不同的類型,在做決定時擁有各自適合的策略,至於這個決定是否正確,則是要看看你的內在權威。 #我的學生會不會有聽膩的感覺
這個是人類圖這個系統的核心,nothing else and nothing more. 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知道自己的哪一個行星落在什麼閘門第幾爻。
你的設計,會因為你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在你的一舉一動當中,自然展現。包括你的才華、包括你的特質,也包括所有你可能受的苦、你看不見的傷。而你的頭腦可以用一個與過往截然不同的角度,重新欣賞人生這趟旅程。
每一次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的決定,一步一步地,我們走上了我們的人生軌跡。
|再次面對未知|
人生軌跡是要走去哪?依照內在權威就會成功嗎?邀請在哪裡?回應是什麼?我都告知了為什麼你們還是要來干涉我?要等28天也太久了,不是聽說睡一覺起來再決定就好了嗎?還是你們直覺權威最好了,好像很簡單!
頭腦,想要一個確定的答案,也一直以為會有一個確定的答案,甚至認為我們需要一個確定的答案。那是一種壓力與焦慮,慣性地向外追尋,卻又倉促地對人生做出結論。
所以,藉由從本週太陽流日走到4號閘門,年輕的愚者,讓我們互相提醒:是的,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事情想不通,但是「理解」來自於時間的醞釀、體驗的累積,當我們能夠與腦中疑問共存、不帶批評的覺察,迎接我們的是探索這個世界的喜悅。
我在察覺讀書會中提出,我認為 4號閘門就像裡頭有籤詩的幸運餅乾( fortune cookies), 你不知道自己拿到什麼,但在每一次的未知的體驗中,緊接在困惑之後的,是頓悟的金句與錦囊妙計。這就是這個閘門、這個流日,可以帶給大家的心領神會。
****
小時候的紙上探險遊戲成真,人生這趟旅程,是一個持續探索的過程,我們一直以為人生有個終點,也許是我們的頭腦這張紙不夠大,格局太小了,限制了我們真正擁有的無限潛力。
一起探險吧!害怕未知只是因為我們自以為已知,但真正讓我們想要學習、繼續成長的其實是「無知」。年輕的愚者們,放下焦慮、探索人生,我們累積下來的經驗,將成為他人的外在權威。
#圖片來源 Collater.al Magazine
----司機手動置底----
我最近跟學生說,我真是一個嘮叨型講師,這些觀念重複重複跟大家說,(絕對不是因為我是重複...)大家會不會聽膩啦? 我好擔心大家聽膩了,所以我也不知道課堂上一直說的觀念,再寫成文章大家會不會就乾脆退追蹤了QAQ 但是我看我睡了一兩個月,結果粉絲專頁居然破六千追蹤啦!(撒花) 好的我會繼續多睡覺的(X
以上,我的 Living Your Design 課程正在重新調整,但想要對人類圖有基礎認識的新朋友,推薦各位報名我跟本質合作的人類圖兩日遊輕旅行~同時我會先把生產者專題先做成線上^^實體課程我們先來見見新竹的朋友啦(揮手),如果一週內沒看到我動作,請敲敲我看看我還有沒有在呼吸XD
閱讀理解策略三種理解層次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抽獎贈書活動】《#極速解決工作難題的心智圖大全》x2本
你想改善自己的職涯發展嗎?你想掌握高績效的職場能力嗎?你想找到翻轉人生的關鍵因素嗎?今天想跟你分享的就是一個能夠用來「整合思維」的好用工具,不僅能夠加深你對事情的理解、釐清腦中紛亂的想法,還能幫助你制定更有條理的策略。這個工具就是「#心智圖」。
部落格圖文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mindmap-book/
.
【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
我第一次認真動手畫出「心智圖」,是在讀了「樊登讀書」創辦人樊登的著作《讀懂一本書》之後。在這本書中,樊登說明了他之所以那麼會「說書」,有很大的功勞來自於他善用心智圖來整理讀書心得。所以跟著他的腳步,我也試著畫了很多張讀後心得的心智圖。
畫心智圖這件事情,我採取的是「先行動、後思考」的策略,在累積了一些實作經驗之後,我才接著問自己:「你真的知道心智圖是什麼東西嗎?」為了解答自己的這個問題,我決定求助最熟悉的朋友:「書」。很幸運地,我讀到了一本實用性非常高的書。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極速解決工作難題的心智圖大全》這本書的作者是被譽為「心智圖天后」的台灣學習力訓練師胡雅茹(Monica Hu),她寫過許多本心智圖相關的著作,包含如何做深度筆記、增進閱讀吸收、加強考試記憶力,甚至能用來解決職場難題。
我曾經以為,心智圖只是一種寫筆記的方式,但是在這本書裡我卻學到了:「心智圖不是單純的塗鴉或筆記法,而是一種『思考工具』,也是正確使用大腦的方法。」這個工具只要用到熟能生巧、融會貫通,就能激發大腦的思考,幫我們解決生活和工作上任何問題。
在這本書裡,雅茹用了精簡的篇幅介紹了心智圖的好處、功能、畫法、注意事項,然後用大量的實際案例展示了心智圖的用法。書中共有43種常見的應用題,包含探索人生方向、打造競爭優勢、激發創意靈感、維護人際關係、掌握管理要領、減輕心理壓力、規劃下班之後的生活。
.
【心智圖是什麼?】
.
心智圖(Mindmap)是被譽為「大腦先生」的英國心理學家的東尼.博贊(Tony Buzan)於1970年代提出,當時被認為是一種「圖像式輔助思考」的工具。這個方法是在一個平面上,針對一個特定主題出發,用「放射狀」、「分類法」和「條列式」的綜合方法畫出所有相關聯的對象。
由於這種表現的方式,比起單純的文字更加接近人類思考時的「空間性想像」,所以越來越為大家用於創造性思維過程中。雅茹對心智圖的中文有另一種詮釋:「心」代表情緒與感性;「智」代表邏輯與理性。畫心智圖的過程就是一種融合了感性與理性的思考方式。當我們把思考的內容畫下來之後,更容易讓我們聚焦目標、瞭解困難、激發靈感,這就是所謂的「思考的可視化」。
.
【心智圖的功能有哪些?】
.
如何讓自己腦中飄渺不定的思考內容,可以紮紮實實地被記錄下來,甚至加以應用?使用心智圖畫下腦中的想法,就是最簡單有效的方式。當我們看到自己「思考的內容」被呈現在平面的紙張上面,會產生異想不到的六種奇特功能:
1. 整理大腦:快速將雜亂的思緒分類與歸納。
2. 延伸想法:幫助腦中剛萌芽的想法延伸和落實。
3. 聚焦思考:能讓我們看遠、看近,從宏觀聚焦到細節。
4. 找出盲點:檢查思考的過程之中是否有疏漏。
5. 優化想法:把粗糙的原始想法打磨成精美的鑽石。
6. 洞悉慣性:打破無意識的自動駕駛,打破舊的慣性。
.
【畫心智圖的六個步驟?】
.
雅茹給心智圖的定義是:「利用線條與色彩,把關鍵字詞的邏輯關係呈現出來的圖像」,畫一張心智圖具體的六個步驟是:
1. 拿一張白紙,準備三種顏色以上的筆。
2. 把紙張橫放在眼前,在正中央寫下你想探討的「主題」。
3. 換另一個顏色的筆,從右上角寫下第一個「主要關鍵字」,然後從主題處畫出一條線連接到主關鍵字的下方。
4. 用同樣顏色的筆,在主要關鍵字後方,逐一寫下相關的「次要關鍵字」。同一種主要關鍵字的脈絡下,使用同一種顏色。
5. 用順時鐘的方式,換另一個顏色的筆,寫下第二個主要關鍵字,再接著寫次要關鍵字。
6. 鄰近的兩條關鍵字脈絡,避免用同一種顏色的筆。順著這個邏輯,把主題周圍逐漸畫滿。
這個畫法跟我之前常用的「單色」心智圖不同,雅茹建議把「色彩」也考慮進去,可以讓思考更有層次。我練習畫了許多張心智圖之後,最後還是決定使用單色筆。一來是我總是崇尚極簡風格,二來是我的空間概念還不錯,不至於搞混淆不同脈絡的內容,三來是樊登也是用單色的(喂)。
.
【畫心智圖的注意事項】
.
我之前自己在畫心智圖的時候,總是喜歡把關鍵字都「圈起來」,然後才開始連線。但是雅茹卻強烈地建議「千萬不要把關鍵字圈起來,因為會限制了你的想像」。我回頭檢視了自己畫過的圖,再拿出樊登在《讀懂一本書》展示的讀書筆記心智圖,才恍然大悟原來連樊登也沒有把關鍵字圈起來。這或許是一個很小的細節,但是我後來試著不畫圈之後,的確對靈感的發想有起到正面的幫助。
另外,一般而言心智圖是畫給自己看的,是用來跟自己腦袋「對話」的工具,重點不在於精美的畫圖,而是要達到實質的功效。我最近剛好在讀萬維鋼老師的新書《高手學習》,在書中他專門為了心智圖寫了一個段落來探討,他認為:「心智圖,本質上就是思維的草稿圖。更高端的用法則是用心智圖做決策和判斷。」
他進一步說明,大腦的記憶力是有限的,而心智圖就像是大腦的「延伸記憶體」。平常你只能想著四個東西,但是思考某個主題卻要同時考慮八個東西。這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這八個東西都寫下來,擺在眼前輔助思考。
萬維鋼還認為,有時候你不一定要完全照著「條列」和「分類」的規則,你可以偶爾跳脫規矩,把不同區域的關鍵字連結起來,更有助於刺激思考。他總結道:「花俏的裝飾和美觀的外型未必實用,真正的武器身上應該有創傷,有錯誤,有煙硝的味道。」實際畫過就會知道,真正對自己有幫助的心智圖必然是潦草亂的,不求花俏,要求功效。
.
【這本書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
.
我除了平常會以心智圖紀錄讀完一本書的收穫之外,反而很少用在其他生活的領域。但是雅茹這本書給了我許多靈感,讓我認識到原來心智圖還可以用在那麼多不同的地方。
像是這本書主打的「解決工作上的難題」,雅茹就用了各種實際的應用案例,讓不同職場階段的讀者都會有所收穫:(1) 小職員,可以用心智圖定位自己的職場技能、盤點競爭優勢、優化工作流程。(2) 管理者,可以用心智圖加強對上級和下屬的溝通、如何避免流程疏漏、如何培育不同特質員工。
另外,讓我耳目一新的是心智圖還可以用來「解決心情上的難題」。例如在工作上遭遇委屈,你可以用「受害者心態」先大肆抒發、宣洩情緒性的字眼寫在紙上,然後再以「旁觀者心態」站在第三人稱的角度,把你遭遇的事情重新寫一遍。使用「前後兩張心智圖」的方式,有助於釐清自己的思緒,分清楚哪些是情緒性字眼、哪些是理性的判斷。書中給出的43種案例,相信能幫到身處不同境遇的讀者們。
.
【後記:值得推廣的思考工具】
.
讀完了《極速解決工作難題的心智圖大全》之後,我重新檢視了自己畫心智圖的方法,也對這個工具有了更多元的認識。如同雅茹引用日本企業講師高橋政史的一句話:「一個人一生之中只要有一到兩種思考框架,將它運用到熟能生巧、融會貫通,就足以處理所有工作上的事物。」
雖然聽起來有點誇張,但是我實際畫過了許多心智圖之後,也漸漸地產生認同,心智圖就是一個這樣的「萬用工具」。無論是基本的筆記和回想功能,或者是中階的思考內容整理,到最進階的輔助決策和判斷,心智圖都能夠釋放腦中原本的束縛,讓思緒飛躍於紙上。
最後,分享給你一句我從書裡讀到的話,引述自美國神經學家詹姆斯.奧斯汀的「凱特琳法則」:「運氣偏好那些採取行動的人,當你廣泛涉獵、積極行動,就會出現各種事件,形成『快樂的意外』。」我想,開始學畫心智圖這件事,就是我這幾個月來,遇到最快樂的意外。
.
【抽獎辦法】感謝 采實文化 心智圖天后 胡雅茹
1、抽出「2本」《極速解決工作難題的心智圖大全》送給閱讀前哨站的讀者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覺得心智圖有用嗎?你為什麼會想學心智圖?例如:「我認為有用,我想瞭解心智圖可以用在哪些情境」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1/3/3(三)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2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1/3/4(四)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閱讀理解策略三種理解層次 在 課文本位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初階課程-10自我提問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1、最新消息請見閱讀 策略 師資培訓-區域人才培育中心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readingntnu/ 2、教案下載請見課文本位 閱讀理解 教學‧教學 ... ... <看更多>
閱讀理解策略三種理解層次 在 閱讀理解策略教學 ::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 的推薦與評價
... 理解策略教學ppt 高年級閱讀策略 閱讀理解策略學習單 小學中文閱讀策略練習 閱讀理解策略三種理解層次 清大人類學研究所ptt 賽局理論生活例子 線上課程平台推薦 語言學 ... ... <看更多>
閱讀理解策略三種理解層次 在 陸怡琮博士融入式多層次問答策略 的推薦與評價
... 理解的定義延伸,從操作性的向度界定閱讀理解。 二、NAEP 閱讀架構的認知目標. NEAP 2009 閱讀評量架構及試題設計聚焦在測驗學生閱讀不同類型文本. 時,所涉及的三種不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