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閱讀:我們都是《科學怪人》。
不知你有沒有想,有時我會,
想像AI將來不知怎麼改變世界。
比internet更顛、覆。
//Mary Shelley的歌德式小說《科學怪人》,是無人不識的文學經典,從小到大,從書本到電影,從無知到世故漸長,我永遠驚歎於它的詭異與警世,我永遠震撼於它對聖經和科學的拷問,剖開人性像把鋒利的小刀。
在基因改造和AI更融入生活的現世代,《科學怪人》的先知式預言,在這個biotechnological age更貼身又吃人。
當才華與瘋狂亂倫,當野心與恐懼濫交...........
金像電影導演Danny Boyle重返舞台,導演舞台劇版《科學怪人》。主角是Benedict Cumberbatch和Jonny Lee Miller,配樂是Underworld,活脫脫是《迷幻列車》Trainspotting的小團圓。舞台劇現場拍成電影,我裙拉褲甩非看不可。//
.
.
他們矢志子弒父,父殺子的命運,人世的罪惡也成就了科學怪人的惡,這200年前寫的小說,當中的預言和戳破今天仍然生效,expiry date是永恆。人類有沒變過?我打了兩個冷顫。
//“Only the very weak-minded refuse to be influenced by literature and poetry”。 我寧願冷,寧願顫,寧願首先檢視和改變自己的劣根性,不讓世界和科學把我污染成怪人。//
我有個偏見,就是如果你想明白自己,了解人類,便要讀文學。
#科學怪人 #BenedictCumberbatch
#MaryShelley
#AI都係咁上下
#明周文化
#畢明 #FinerLife
#關於自相殘殺
#關於人類的自私野心軟弱
#要你諗嘢 #唔諗齋睇演出都正
#NationalTheatreLive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