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媽咪們安心接種COVID-19疫苗🌸10個常見Q&A>
🌹前天KT醫師終於接種了第二劑AZ疫苗!
因為施打第一劑時的不舒服狀況很明顯,甚至要跟醫院請假休息,所以有點擔心第二劑施打後的情況。還好施打第二劑後,除了隔天微微疲倦感和肌肉酸痛外,沒什麼不好的狀況,當然也不用跟醫院告假休息,可喜可賀!🥰
🌹最近門診遇到很多孕媽咪對於COVID-19疫苗
有些疑問,所以KT醫師提供一些來自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針對疫苗施打的資訊,供各位媽咪參考。 #10個常見QA ,陪準孕媽咪們安心接種疫苗.
Q.孕婦打COVID-19疫苗安全嗎?
A.可以的。孕婦可以安心接種疫苗,且建議懷孕超過13週再接種疫苗,避免和懷孕前三個月容易發生的萎縮性胚囊、自發性流產、胎死腹中,或早期診斷出的重大畸形和疫苗有不當的聯想。
Q.那些孕婦不適合施打COVID-19疫苗?
A.有曾對其他疫苗有嚴重過敏反應病史,罹患風濕免疫疾病必須例行住院的人,正在發燒(有明顯感冒症狀)或者急重症治療中的人;但還是可以先經由婦產科門診諮詢,讓醫師為您判斷身體及懷孕狀況。
Q.產後哺乳的媽媽可以接種COVID-19疫苗嗎?
A.可以的。WHO 建議媽媽們在接種疫苗過後可以繼續哺乳,美國 CDC 及英國疫苗接種和免疫聯合委員(Joint Committee on Vaccination and Immunisation)也在第一支疫苗獲得許可之後發表了聲明,表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疫苗會影響哺乳安全,因此媽媽們能夠放心接種。
Q:孕婦要打哪一種COVID-19疫苗比較好?該選莫德納疫苗嗎?
A:建議孕婦接種COVID-19疫苗時,以mRNA疫苗,如莫德納疫苗為優先考量。對莫德納疫苗中成分過敏(例如,聚乙二醇),不應該接種莫德納疫苗即使不嚴重,也不要施打莫德納疫苗。
Q.什麼情況的孕媽咪建議一定要施打COVID-19
疫苗?
A.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建議,若有以下問題之孕婦應優先考慮施打:有嚴重內科疾病的孕婦;醫療相關工作人員;屬於高暴露風險族群;妊娠糖尿病;或BMI>40;35歲以上的孕婦。
Q.COVID-19疫苗和其他疫苗可以一起施打嗎?
A. 台灣 CDC 目前建議為間隔至少 14 天,若是活性減毒疫苗間隔至少 28 天。
Q.COVID-19疫苗對於孕婦產生的副作用有那些?
A.接種疫苗後注射部位和全身性事件(副作用)很常見,例如:注射部位疼痛、發燒、肌肉疼痛、關節疼痛、頭痛、疲勞和其他症狀(這些副作用是身體對疫苗的正常反應及產生抗體以預防 COVID-19)
Q.接種後如有副作用,何時該就醫?
A.接種後需在醫療院所觀察30分鐘,避免罕見的過敏反應。施打完第一劑後出現嚴重與立即過敏,像是4小時內出現蕁麻疹、腫脹呼吸急迫等反應。回家後若發燒超過 48 小時、劇烈的疼痛、噁心、嘔吐,視力改變、呼吸困難、下肢腫脹、皮膚紫斑,要趕緊到能處理急症的醫療院所就醫。而孕婦接種疫苗後若出現陰道出血、懷疑破水、規則宮縮、持續下腹疼痛或自覺胎動減少的情形,應儘快前往醫院進行檢查,確定胎兒健康狀態。
Q.打COVID-19疫苗後發燒了怎麼辦?
A.若孕婦注射後有發燒或是其他副作用需要止痛退燒藥時,優先建議使用Acetaminophen,並可考慮提早給予備用藥讓接種者帶回,方便需要時使用。
Q.打COVID-19疫苗後容易發生不孕或者流產問題嗎?
A.COVID-19疫苗目前均不會導致不孕。任何孕期都可以施打疫苗,目前資料顯示不會因此增加異常懷孕、流產、畸胎等問題,但因懷孕 12 周內本就常有上述情況,施打前建議孕媽咪要先和醫師諮商。
。。。。。。。。。。。。。。。。。。。。
🌸雖然數據有限,但在懷孕期間接受 COVID-19 疫苗的臨床數據,至今並未顯示有任何安全上的顧慮。
因COVID-19 疫苗可能預防重症、死亡發生,降低呼吸器、葉克膜使用比例。
🌸目前有觀察性研究顯示在第三孕期母體施打疫苗而讓新生兒有 IgG 抗體,但是沒有數據可以證實此抗體能預防新生兒感染 COVID-19。
🌸COVID-19 疫苗的安全性及副作用,目前並未包括在 COVID-19 疫苗的臨床試驗中,但緊急使用後目前已收集的孕婦接種疫苗數據,尚未發現有任何安全疑慮,然而還需要後續的長期追蹤。根據發展及生育毒性(DART)動物模型研究的數據,施打 COVID-19 疫苗,在懷孕期間沒有表現出任何安全上的疑慮。依據這些疫苗的作用機制,以及在 II 期和 III 期臨床試驗中所被證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預期在孕婦施打疫苗的安全性和沒有懷孕的族群是相似的。
🌸 基於尊重個人自主權,孕婦可自行決定是否施打 COVID-19 疫苗,施打前可和醫療機構諮詢。
🌸媽咪們有任何疑問,KT醫師任職的澄清醫院婦產科也有諮詢電話(04)24632000 #32863
⚜ 追蹤郭醫師IG|https://www.instagram.com/dr.ktkuo/ ⚜
#KT美學世界 #郭美妤醫師 #KT醫師 #醫美 #醫美指南 #婦產科醫師 #微整 #微整型 #愛自己 #肌膚保養 #女性保養 #凍齡 #美麗 #愛美 #漂亮 #知性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 #孕婦 #孕媽咪 #施打新冠疫苗資訊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8的網紅海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造成落枕的原因有很多: -長時間姿勢不良,例如使用電腦、滑手機,枕頭太高或太低。 -頸椎小面關節錯位或韌帶夾擠等等 可以透過適度伸展肩頸肌肉來舒緩落枕的不舒服 也可以使用毛巾捲輔助起床或躺下的動作,來保護頸部 建議當天可以冰敷10-15分鐘,之後幾天都做熱敷再配合運動成效較佳 有問題歡迎留...
關節酸痛怎麼辦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莫德納第一劑第50小時UPDATE:
今天早上7點前被地震震醒後,當下左手臂還有酸痛感+刺痛感。但實在酸得我好累,終於倒回去睡,竟然開始做「工作夢」。
夢境大概是:我左手臂酸得「不成臂形」,卻得要起床去上班。人都已經走在瑞光路上了、覺得怎麼越來越想把左手臂剁下來,開始擔心我等下上班、出去採訪怎麼辦。腦袋突然一想:「等一下!我今天休假啊!」 瞬間豁然開朗(看來我手臂酸到潛意識內了)。
經過第48小時後,刺痛感全無、全身也沒那麼酸痛、關節也沒那麼腫脹。唯獨只剩下從左肩膀到左手肘、尤其接種點附近持續酸、左手肘則是裡頭繼續腫脹感。目測我左手臂則是首次腫起來、沒發紅,有種外部二頭肌的錯覺感、要看左右手臂對比才發現差異。
體溫正常:36.9度。有點嗜睡、但比第一天好很多。
總結:症狀都比昨天好,唯一要克服就是左手臂。也自認副作用算輕微,確實很幸運。供大家參考哦。
再觀察觀察。
#接種日記 #莫德納 #不要怕打疫苗 #接種你我有責
關節酸痛怎麼辦 在 李介文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AZ疫苗接種紀錄>
在6/4下午3點,我接種了AZ疫苗,打針當下,除了藥劑開始推的時候,手臂感到酸痛,並沒有其他不適,留觀半小時後離開,晚上還可以開車到台南上班。
晚上10點回到家,還在跟太太開玩笑說明天一整天的個案,要是不能上班怎麼辦,此時體溫37.4度。
晚上12點,開始有點不對勁,體溫漸漸上升,雖還未破38度,但就是有一種……全身上下都怪怪的感覺,吞了兩顆普拿疼,趕緊去睡覺。
這一夜非常精彩,可以感受到,我的體溫讓棉被變得好暖,也因溫度的關係,讓我一晚醒來好多次,但又沒力氣起身或移動,若是不小心壓到打針的手臂,又是一陣酸痛。
早上7點,硬撐著起來給診所個管師傳訊請假,此時體溫38.1,頭痛、關節痛,只想躺在床上,但怎麼躺都不舒服。
整體來說,很像一個沒有喉嚨痛、鼻塞、流鼻水的重感冒。
直到晚上7點,經歷了28小時,合計吞了6顆普拿疼後,症狀漸漸緩解 。
由症狀來看,我算是疫苗認證的年輕人,不過這也沒什麼好開心的。要提醒大家,疫苗提升了保護力,但不是金剛罩,我們仍然要做好防疫。
高雄市的醫護應該已經打完了,接下來全國也開始安排民眾施打,大家要繼續努力,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那個端午節啊……真的不要移動了,拜託拜託!
祝福大家,希望我們在未來的每一天,都能平平安安的見面!
關節酸痛怎麼辦 在 海莉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造成落枕的原因有很多:
-長時間姿勢不良,例如使用電腦、滑手機,枕頭太高或太低。
-頸椎小面關節錯位或韌帶夾擠等等
可以透過適度伸展肩頸肌肉來舒緩落枕的不舒服
也可以使用毛巾捲輔助起床或躺下的動作,來保護頸部
建議當天可以冰敷10-15分鐘,之後幾天都做熱敷再配合運動成效較佳
有問題歡迎留言指教謝謝🙏🏻
#肩頸酸痛#落枕#物理治療
IG: hayley__li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rCTORiBBCA/hqdefault.jpg)
關節酸痛怎麼辦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你知道肩頸痠痛、腰痠背痛該怎麼辦嗎?今天邀請到物理治療師三個字,幫你糾正日常的錯誤姿勢,簡單的自救運動,讓你痠痛麻全解。一起來看看!
#運動 #復健 #腰痛
00:00精彩開場
00:44 低頭滑手機手麻又頸痛! 如何跟肩頸痛說再見?
03:47 不用整脊喬骨或按摩! 拯救肩頸痠痛靠這招!
05:13 肩頸日常惡姿勢! 害你痠痛麻纏身超痛苦?
06:25 手麻頭痛無法睡覺! 萬惡姿勢小病變大病!
09:18 怎麼滑手機不傷頸椎? 專家教你一招痠痛麻全解!
12:31 舒緩肩頸痠痛! 三個字教你簡易小運動放鬆肌肉!
14:03 上班久坐易引腰痠背痛! 原來跟髖關節有關係?
15:26 睡覺不愛用枕頭? 正確選用枕頭遠離頸椎病!
16:08 上班久坐易引腰痠背痛! 原來跟髖關節有關係?
16:52 這樣坐真的毋湯! 三個字教你怎麼坐才正確!
17:39 上班久坐易引腰痠背痛! 原來跟髖關節有關係?
18:42 舒緩腰痠背痛! 三個字教你簡易小運動放鬆肌肉!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 點我加入《下班經濟學》telegram頻道 https://t.me/storm_money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Wmmb561-K0/hqdefault.jpg)
關節酸痛怎麼辦 在 阿舟的物理治療小教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肩膀痠痛的關鍵肌肉
肩頸痠痛、肩膀痛或是肩膀卡卡
常見到幾乎可以說是...
每個上班族的日常了
然而相比其他區域
你知道為什麼肩膀就是那麼容易有問題嗎?
這其實跟肩膀本身的關節特性
有很大的關聯喔~
我們將分享肩膀獨特的關節特性
解釋肩頸痠痛背後的原因
並從眾多肩膀相關肌肉中
挑選最關鍵的三條肌肉
幫助你擺脫惱人的肩膀問題~
訂閱我頻道 ▶ https://goo.gl/AJfj6D
阿舟的粉絲頁▶https://goo.gl/Sws2j1
阿舟的部落格▶https://jhouphysionews.com/
阿舟的書榮獲博客來暢銷書前50名啦!
【呼吸:啟動筋膜自癒的開關】
肩頸痠痛、腸胃不適、下背痛、頭脹頭痛
原來都是「呼吸」惹的禍
四大步驟重啟呼吸,
解決長年的酸緊痛!
現在購書75折,正是入手好時機
博客來 https://reurl.cc/ex6O9W
金石堂 https://reurl.cc/8GWp3g
誠品 https://reurl.cc/3DjY5M
阿舟物理治療小教室的人氣影片:
▶膝蓋痛的真正原因? 膝蓋痛反而應該優先處理...
https://youtu.be/ZuQ4FyM-LpY
▶『駝背』先別急著貼牆,讓科學告訴你訣竅
https://bit.ly/35FHANW
▶核心穩定的關鍵在『呼吸』? | 秒懂腹式呼吸背後的科學
https://bit.ly/38SaBs4
▶腰痛、膝蓋痛、足底筋膜炎就靠【臀中肌訓練】?
https://bit.ly/35FHKVy
各節重點:
00:00 開場
00:17 引言
01:04 肩關節的特性
01:37 肌肉對於肩膀的角色:優點與缺點
02:08 (1)肩膀前側的穩定肌肉:二頭肌
03:40 (2)駝背圓肩的關鍵肌肉:胸小肌
04:52 (3)肩膀旋轉穩定的重要肌肉:棘下肌
06:32 重點回顧
06:36 相關影片與訂閱頻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ZL85ogCwH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