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AI現場1:1千5百度高熱密閉生產環境如何監控?】高爐AI應用大剖析
中鋼靠間接量測高爐生產數據,一步步打開黑盒子,運用AI即時監控爐況,提早預測異常生產狀況即時應變
文/翁芊儒 | 2021-03-04發表
攝影/洪政偉
高爐之於鋼廠,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飄洋渡海的鋼鐵原料從港口上岸後,會先由煉焦工廠製成焦炭、燒結工廠製成燒結礦與鐵礦,加入其他次要原料後,就會來到鋼鐵融煉的第一站,高爐。
高爐的作用,就是透過一連串高溫熔融反應,將鋼鐵原料煉成鐵水。雖然說起來容易,實際上,高爐卻是一個複雜的煉鐵反應器。中鋼煉鐵廠高爐二課課長許雍達解釋,每一座高爐,都集合了非常多系統於一身,包括了爐體本身冷卻系統、熱風爐、原料輸送、出鐵、爐氣處理、頂壓回收發電、噴媒等環節,每個系統互相搭配,才能維持高爐穩定運作。
這個系統中,真正煉製鐵之處,就是外觀形似巨大養樂多瓶的高爐爐身。其運作原理,是從上方加入煉鐵原料,以一層焦炭、一層燒結礦與鐵礦的方式,盡量將原料均勻散布其中,再透過周邊的熱風爐,將空氣加熱,從高爐下部的鼓風嘴鼓進高爐,來加熱、還原,將鐵礦石融煉成鐵水與爐渣。
熔煉過程中,中鋼也透過鼓風嘴噴吹粉煤,來取代部分焦炭作為還原劑,可降低煉焦爐的負荷,並有利於爐熱調節;而爐內產生的高爐氣,也能在淨化後用來發電,並作為熱風爐及廠內的燃料,來達成節能、減少碳排放的效益。最後的鐵水與爐渣,則會分開取出,各自進行下一步的加工或販售。
許雍達指出,這套高爐生產的做法,早從十多年前就持續運作至今,但在過去,高爐內部高溫、密閉且不易觀測,難以得知爐況是否符合預期,「比如原料一層一層加入之後,到底分佈均不均勻?又要如何在爐溫下降之前,提早預測來因應?」
這些問題,隨著IoT與AI技術日漸成熟,中鋼開始蒐集更多生產數據,逐步翻轉過去熟悉的高爐運行操作。
落地27項高爐智慧應用,更即時掌握高爐生產動態
中鋼約從3年前開始,致力於研發高爐AI,不只開發高爐爐況監控的相關應用,也開發周邊設備的AI應用,比如原料輸送帶的預測維修、熱風爐生產效率與耗能監控、現場人員的安全監控等,截至今年初,已經完成27項高爐智慧應用的開發,依據應用的特性與適用場域,分散部署在4座高爐中。
由於高爐本身就像是一個黑盒子,為了掌握高爐的生產狀況,中鋼在高爐上裝設了多種感測器,就是要靠各種生產數據,一步步將盒子打開。
比如說,從高爐上方布料時,雖然是均勻旋轉布料,但實際布料情況還是會依據爐內氣流變化而改變,為了監控布料狀況並適時調整,中鋼在布料槽裝設了料面溫度儀與輪廓儀,來掌握布料形狀與高溫氣體的分布情形。在爐壁上,中鋼也裝測了溫度感測器,透過爐壁溫度變化頻率,來預測爐壁冷卻元件是否受侵蝕、內部是否結塊。
不只如此,為了預測爐熱變化,中鋼量測出鐵口的鐵水溫度變化,參考操作條件、鐵渣的化性分析,開發AI預測未來爐熱;也運用爐溫爐壓分布的異常數值,找出發生管道流異常的可能性。透過更即時發現異常並自動預警,就是要讓產線人員盡早發現問題,才能提前調整生產參數來因應。
而且,針對所有開發的生產數據監控與AI應用,中鋼開發了綜合爐況評分機制,能從原料分佈、氣流狀況、目前風量、鐵水產量、爐內溫度等生產狀況,為高爐當下的運行表現評分,讓產線人員可以更直覺、快速地的了解當前高爐爐況,「中鋼自己設定的目標,是要隨時大於89分以上,」許雍達說。
克服AI落地挑戰,中鋼導入一站式生產數據監控平臺
中鋼過去開發AI應用時,是由技術人員設法取得生產數據,開發出AI模型,再由IT單位開發成應用程式,個別部署到現場中控室的單機電腦中。
許雍達指出,這個做法面臨了三大挑戰。首先,當時從生產環境蒐集到的資料,位於封閉式的生產系統中,為避免透過外部線路存取資料時,可能帶來的資安風險,「研究人員不能輕易的取得生產數據資料,分析費時費力。」
再加上,每一支開發完成的應用程式,都必須部署到中控室的單機電腦中,透過視窗介面來呈現,在應用程式分散在多臺電腦的情況下,增加了電腦、網路的維護工作。不只如此,隨著蒐集到的資料量更大,AI分析也需要更大量的硬體運算需求,原有的主機資源逐漸不敷使用。
這三大挑戰,讓中鋼在2019年底,率先在二號高爐場域,規劃建置AIoT智慧分析平臺,更找來研究部門、子公司中冠資訊共同研發,利用二號高爐在去年大修的期間,同步導入該場域。
這套AIoT平臺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將分散部署在不同電腦的AI應用,整合到同一個Web平臺中,讓員工只要以瀏覽器開啟入口網站,登入帳密,就能一站式管理高爐所有的生產資訊。
建置過程中,中鋼不只以Web介面重新設計AI應用儀表板,也將過去難以取得的生產數據整合到一個資料平臺,供技術人員更方便的分析取用資料,更建置了專屬AI應用的硬體資源,取代分散部署到電腦主機的方法。
許雍達指出,AIoT平臺上線後,中控人員不只能即時查看重要的生產資訊,當高爐發生任何異常狀況,平臺也會自動觸發告警,並顯示操作指引,讓員工可以依照指示排除異常,將異常狀況可能帶來的傷害降到最低。
比如說,當AI偵測到四號高爐的爐身發生結塊,就能利用過去一段時間的溫度變化,去推測結塊情形的演變,系統也會提供操作指引,來建議員工應使用哪一種應對模式,才不會導致結塊問題更嚴重。
處置完成後,員工也可以直接在介面中回報,將此次事故處理過程提交出去,作為歷史維運紀錄,而且,過去類似事故的處理方法與結果,也會同步附件於操作指引的介面中,提供緊急處理時參閱。
除了上線網頁版的AIoT監控平臺,中鋼也接續打造了行動裝置版本,只要安裝到手機上,具登入權限的中控人員,就能隨時隨地掌握生產即時動態,了解異常狀態資訊。
今年初,二號高爐完成大修,這套AIoT平臺已經導入二號高爐場域中。中鋼也正在規劃,要將AIoT平臺導入其他座高爐中。許雍達表示,更長久的計畫,則是要開發煉焦、燒結兩大原料加工廠的智能模組,並且整合到AIoT平臺來監控運用,「這樣一來,我們在高爐的現場就能看到原料加工廠的生產數據,如果有異況,高爐也能同步調整、配合。」
高爐AI應用大剖析
「高爐出了問題,就得降風停產,如果能見微知著,在發生狀況前預先防範,就能降低損失產量的風險。」中鋼技術部門代理副總經理鄭際昭,一句話點出高爐AI的重要性。
用AI煉鐵,導入27項高爐場域智慧應用,被中鋼視為第一個進化里程。27項應用中,中鋼不只開發高爐爐況分析監控,也開發周邊設備的AI應用,比如原料輸送帶的預測維修、熱風爐生產效率與耗能監控、現場人員的安全監控等。
其中,高爐本身的爐況監測,更是AI開發的重點任務,因為高爐就像是一個黑盒子,為了掌控高爐的生產狀況,中鋼得在高爐上裝設多種感測器,以AI監控生產數據,才能提前發現問題,並及早因應。
因此,在眾多應用中,中鋼特別介紹7項與高爐爐況分析相關的智慧應用,揭密1,500度高熱密閉的生產環境,如何靠AI監控。
1 爐內布料情形監控
技術關鍵 靠掃描感測儀器與熱像儀,偵測原料、粉塵、高溫氣體分佈狀況,並將資料視覺化
效用 監控氣流是否穩定、布料形狀是否符合預期
將原料從爐頂添加到高爐時,過去無法得知實際布料狀況,但現在,中鋼在爐頂布建掃描感測儀器,就能即時偵測原料在高爐內的分佈,同時透過爐內的熱像儀,掃描粉塵、高溫氣體的分佈,就能比對得知目前氣流是否穩定,布料形狀是否符合預期。中鋼也將量測到的數據,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
2 管道流預警AI
技術關鍵 透過AI判斷爐內壓力與溫度分布是否超過異常值,來預測管道流異常
效用 提早預測管道流異常發生可能性,調整生產參數來因應
一般來說,高爐運作的理想情況,是從下面鼓風,爐氣均勻往上傳遞,將原料還原熔融。但是,若爐氣無法穩定通過爐料,而是累積在某個區塊,就可能因為壓力蓄積過大往上竄出,造成爐頂洩壓閥排放,或造成設備損傷。「氣集中在一個地方,壓力大到一個程度就會往上衝,就好像人打嗝,不能等到衝上來,要想辦法及時拯救。」鄭際昭形容。
為了提早發現管道流的情形,中鋼在高爐爐殼上設置壓力量測與溫度量測點,分別將溫度與壓力的分佈視覺化呈現,若結合兩者數值,發現壓力差超過異常值,或是局部溫度過高,AI判斷為管道流異常可能發生,「系統會發出預警,引導操作人員先降低風壓、風量,」中鋼煉鐵廠高爐二課課長許雍達表示,越早預測出管道流異常,就能越早調整生產參數,來避免管道流發生。
3 爐壁厚度監測AI
技術關鍵 透過爐壁探鑽深度與周圍壁面溫度變化的關聯性,訓練AI靠爐壁溫度變化,判斷爐壁厚薄
效用 預測爐壁冷卻元件受損情形,安排檢修時程
高爐爐壁冷卻元件(冷卻壁)若被蝕破,就可能造成嚴重的生產危機。然而,單從高爐外觀,無法得知爐壁冷卻元件被侵蝕的程度,中鋼以往只能定期量測來推斷爐壁狀況,定期檢修,來降低意外風險。
要監測爐壁厚薄,中鋼在爐壁裝設測溫感測器,找出溫度與爐壁厚薄的關聯性。鄭際昭解釋,一般來說,爐壁變薄後,測得的爐壁溫度會升高,雖然鐵水在壁面結塊或脫落,也會造成可能造成溫度改變,但相較於正常爐壁狀況,溫度變化頻率會較為劇烈。
因此,中鋼以探鑽點位附近的歷史溫度變化,結合實際探鑽的厚度訓練AI模型,再套用到高爐其他測溫點位上,來推測爐壁不同位置的侵蝕狀況。
4 爐壁結塊預測AI
技術關鍵 透過爐壁溫度變化頻率預測結塊情形
效用 監測到爐壁溫度變化異常,提早因應避免結塊情形惡化
高爐溫度一旦降低,就可能造成鐵水冷卻結塊、附著在爐壁上,若爐壁的結塊大量滑落,導致爐氣異常溢出,就可能發生操作上的危險,「許多高爐曾經因為高爐內部結塊過大,掉落時打到鼓風嘴,導致鼓風元件受損漏氣。」許雍達說。
為了維持爐況穩定與操作安全,中鋼開發了爐壁結塊預測AI,當發現溫度變化波動越來越小,就能推測爐壁內部結塊,並提前調整高爐的生產條件,避免結塊情形更嚴重。
許雍達表示,這套AI應用目前部署在三、四號高爐,因為這兩座高爐的爐內冷卻元件形式與一、二號高爐不同,更容易發生產生爐壁結塊問題,較有應用AI的急迫性。
5 爐熱溫度預測AI
技術關鍵 量測出鐵口的鐵水溫度變化,參考操作條件、鐵渣的化性分析,學習預測未來爐熱
效用 預測未來2~4小時內的爐熱變化,提前調整生產參數來因應
對於正在生產鐵水的高爐來說,必須維持一定的爐熱,高爐才能穩地熔煉鐵水,若溫度異常大幅下降,就可能造成爐冷危機,需花費許多時間調整加熱,一旦惡化至鐵水凝固無法排出,復原工作會很困難。
「發生一次就是上億的損失,所以我們要盡可能避免走到這一步。」鄭際昭點出爐熱預測的重要性。
中鋼在建立爐熱溫度預測AI時,就是透過量測出鐵口的鐵水溫度變化,參考操作條件、鐵渣的化性分析,學習預知未來2~4小時的爐熱趨勢,藉此訓練出爐熱預測的AI,若預測到未來爐熱可能下降,就能即時調整生產參數,微調風溫、噴煤量,來維持爐熱的穩定。
6 鼓風嘴噴煤預警AI
技術關鍵 透過大量鼓風嘴噴煤影像訓練AI判斷異常
效用 自動化找出噴煤槍過短、噴煤口堵塞等異常影像,減少人力監控負擔
中鋼透過在鼓風嘴噴吹粉煤,來減少原料焦炭的使用,同時,也能透過粉煤噴吹量來調節爐熱。不過,粉煤噴吹的狀況,過去需要人工監控,透過攝影機將風口影像傳輸到中控室,來監測是否發生噴嘴阻塞、或是噴煤槍設備耗損的情形,而且,需監控的影像還不只一個,光是二號高爐就有30個風口影像需要監控。
為了減少人力的負擔,中鋼正在運用歷史監測影像,訓練影像辨識AI,來自動監診噴煤槍設備,找出噴煤槍過短、噴煤口堵塞等異狀。
7 高爐原料粒徑分析AI
技術關鍵 透過原料粒徑影像資料,訓練AI進行粒徑分析
效用 即時辨識原料粒徑大小與分布,調整入料情形來降低燃料率
將原料送入高爐時,若原料的粒徑大小符合預期、分布較平均,有助於爐況穩定、降低燃料率。中鋼甚至推算,高爐燃燒料率每減少1%,每年可以減少上億的燃料經費,因此,中鋼用AI來即時辨識原料的粒徑大小,即時計算進入到高爐原料粒徑分布,以及是否混雜到其他原料等情況,再根據分析結果來調整原料分布,有助於穩定爐況、降低燃料率。
附圖:光是二號高爐,中鋼就投資約5,700萬元來建置智慧應用,投資的金額雖大,但帶來的效益更可觀,預估每年可以降低成本3,270萬元,減少排放溫室氣體2,217噸。(攝影/洪政偉)
資料來源:https://www.ithome.com.tw/news/142938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5萬的網紅相信音樂BinMus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你定的遊戲規則裡 我想..我追尋的不是你, 而是那些不甘心的回憶片段。 遊戲的輸贏, 不就是誰先累了,誰就敗陣下去。 可是你,就是犯規本身的時候, 我怎麼輸的起... 我輸不起。 #告五人 #愚人遊戲 #運氣來得若有似無 告五人 第二張創作專輯《 運氣來得若有似無 》⠀ 🎧...
關 渡 花 海 即時 影像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即時 【國安法陰影下的香港十一,林鄭月娥宣示「不怕外國制裁」】
今天(10月1日)是中國的十一國慶、也剛好是中秋節,部分香港網民發起數起群眾活動,除了延續去年「沒有國慶只有國殤」、向香港與中國政府的抗議,也呼籲香港民眾持續關注8月計劃偷渡來台,但被中國海警拘捕的12名香港年輕人。為了因應示威活動,港警在各大商城、主要幹道等處布下約6,000名警力,並積極截查民眾、嚴密控制預定的示威現場。而港府繼去年之後,第二次取消了今晚在港的國慶煙火。
(晚間23點更新:十一至少86人被捕,其中74人包括4名區議員李予信、梁晃維、陳運通及黎梓恩,名目為涉嫌於銅鑼灣區參與未經批准的集結。)
■全城大批警力戒備,隨機搜查市民、記者、車輛
香港網民在網路上發起了「香城Online 中秋行動」的示威活動,號召民眾從下午2點開始,在香港各區的商場「行街消費」(逛街消費);另外也有民眾發起「月夕行動 國殤大遊行」,以及「和你燈」,召集民眾晚間9點於獅子山上用手電筒的燈光照明城市。網民希望透過此次活動,持續引起世界的關注,保留抗議的微光,而各地的遊行和活動創意,則是要在大批警力的嚴密控制下,讓上街抗議成為可能。
去年10月1日是第70屆中國國慶,民眾上街遊行、各區開花,最後港警以開出共6發實彈、首次以實彈擊中示威者、逮捕180人收場。今天第71屆的國慶,港警如臨大敵,在銅鑼灣、旺角、尖沙咀與進入紅磡海底隧道前的入口等處派駐警力,除了隨機截查市民與記者之外,也截查往來車輛。
雖然銅鑼灣自下午1點半左右就有少數民眾聚集,但因大批警力嚴密的監控,民眾只能在港警人數較少的地方零星高喊「毋忘義士、釋放十二」表達不滿港府無視12位港人家屬引渡的要求。但當聚集喊口號的民眾在警方到達驅離之前,隨即散去。
■香港12子遭起訴、續押,最高可能面臨7年牢獄
今天數個群眾活動裡,除了抗議中國國慶外,也呼籲香港社會關注在8月下旬因為計畫搭乘快艇偷渡來台,而遭到中國海警逮捕的12位香港年輕人。目前這12位香港人在昨天(9月30日)已遭到中國深圳市鹽田區人民檢察院以「偷越邊境罪」(其中10人)以及「組織他人偷越邊境罪」(其中2人)起訴,並且獲准續押。
12位香港青年在這一個多月遭到羈押的時間裡,其家屬被禁止探視。受港人家屬委託的中國維權律師盧思位在微博上撰文指出,若12位港人遭到續押,定罪的可能性將升高。根據中國刑法322條和318條,偷越邊境罪可被判處1年徒刑,但是組織他人偷越邊境罪則可能被判處7年徒刑。但若組織他人偷越邊境罪的疑犯被視為偷渡集團的首要分子、或有特別嚴重情節,可能會被判無期徒刑。
由於12人自8月23日被捕後便與外界隔絕,家屬擔心在過去30多天,12位當事人遭到不人道對待,或嚴刑強迫認罪,於是在9月12日與剛卸任的第六屆立法會議員朱凱廸等人召開記者會,請求香港政府協助12位港人引渡回港受審。但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9月22日的記者會上指出,被逮捕的港人應該先經由中國司法程序後,才會安排12人回港。
而昨天12人遭起訴後,民間組織「12港人關注組」代家屬回應,對於12人被批准正式逮捕感到震驚與擔憂,促請當局停止祕密羈押。案件目前進入偵查階段,家屬重申拒絕「官派律師」,會委託律師繼續爭取家屬的會面,也呼籲港人繼續關注。
■國安法效力發酵,公開示威力道減弱
港警從下午2點左右在銅鑼灣地區拉起橙色的封鎖線,並不斷擴大封鎖區域驅趕聚集的民眾,甚至將部份街道封閉、不讓車輛通行。泛民派政黨「人民力量」的人員試圖在現場擺設攤位,但隨即遭到警方驅離。警方在下午2點數度舉起藍旗警告現場民眾不要聚集,3點左右因為有民眾高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口號,警方舉起紫旗警告民眾可能觸犯港版《國安法》。3點半左右,有數位身穿黃色反光衣的記者被警方發出違反限聚令的罰單,稱他們的媒體沒有在「政府新聞處發布系統」登記名單中,「只是市民、不是記者」。
到了下午4點左右,中西區的區議員梁晃維在百德新街遭到警方逮捕,並且押上警車。因為港警的嚴密監控並且積極截查路人,加上港版《國安法》的效力發威,參與示威活動的民眾人數並不如以往眾多。至傍晚為止,警方約拘捕60人以上。
■林鄭月娥國慶酒會稱中央是避風港,港府官員「不怕外國制裁」
林鄭月娥上午8點與多位政府官員在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外的金紫荊廣場,出席升旗儀式和國慶酒會。林鄭在酒會上致詞時表示,外國政府對她以及部分香港政府官員做出的指控相當無理。她也表示香港政府官員對於外國的制裁無畏無懼,並且相信中國中央會是他們的避風港。
另外,因為這次的國慶酒會沒有開放民眾觀禮區,上午7點左右,「社會民主連線」的成員梁國雄(長毛)等人在會場附近拉起「沒有國慶 只有國殤」、「人月兩團圓 十二子回家」的標語抗議,並且焚燒請願書,但隨即被附近的警員撲滅。部分支聯會成員也從灣仔一路遊行至中聯辦,宣讀「沒有人權,哪有國慶?停止打壓異見,還我言論自由」聯署聲明,被警方開出限聚令罰單,支聯會主席李卓人隨即撕毀。
香港理工大學則在今早10點首度舉辦國慶升旗典禮,包括校長等共有200多位師生出席,其中有20多名理大的學生以及學生會成員穿著黑衣表示抗議。在升旗典禮開始之前,香港《立場新聞》、《蘋果日報》與《東方日報》與理大的學生媒體等試圖入校採訪,都遭到校方拒絕。(文/楊智強;攝影/劉貳龍、REUTERS/Lam Yik/達志影像)
#延伸閱讀
【台港美澳跨國分析:資訊戰已升級至「社會操縱」】https://bit.ly/34elnor
【反送中週年:走過運動的人們,看香港的「昨日未來」】https://bit.ly/378xwwg
#Podcast
【 警察監控、政府滲透——資訊安全有多重要?中共、港府教會她的事】https://bit.ly/2F4kXb6
【聽見大抓捕後的此刻香港與未來,專訪「立場姊姊」何桂藍】https://bit.ly/3iNoLfH
#報導者 #反送中 #十一 #沒有國慶只有國殤 #中秋 #香港 #國安法 #香港12子 #HongKong
關 渡 花 海 即時 影像 在 李屏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登在本期香港雜誌《字花》的短篇。)
|中有身
他在做夢。夢裡他駕駛著坦克車,駛過平滑齊整的雪白大道,他正心猿意馬,大道原來是冰湖,他跌進零下的冰冷水域,再也無法上升。他醒來,聽見前院的鐵門被甩上的聲響,換班的看護抵達了。
春天還沒過完,他的身體就急速惡化。起先是在庭院散步失足,從此上午下午各一次的散步時段就被取消了。中午飯後,看護會扶著他,在日式平房的緣側走上一圈,然後將他安置,強迫睡上一個半小時的午覺。比起完全無法動彈,這似乎是個不錯的讓步,緣側是他喜歡日式住宅的原因,他喜歡這種內外不分的過渡空間。
日班的看護待他較為和善,可能是因為上次過年前,他心血來潮,用拖把沾水在木地板上寫過幾個字。那人的腦袋動得快,不知從哪弄來一大疊紅紙跟筆墨,給出一堆範例要他照著寫,看護賺了一筆不小的外快,不到好聲好氣,但態度客氣不少。
他醒著,卻像是在一場醒不來的夢,每個翻身,都能感覺到五臟六腑的位置,心臟的支架,他知道自己的身體正在陷落之路。日班看護總趁著他午睡的空檔出門,他順勢假裝睡下,聽見鐵門關閉的聲響,便爬至緣側催吐。晚餐後也是,睡前也是,如此一日數次,雖說食道的灼燒之勢加劇,他只求早日解脫。
大概是死期將至,往事酸蝕,漸漸湧起。他想起舊宅,和洋混搭的建築體,旁邊有網球場,他好懷念那些恣意活動筋骨的日子。
第二日,他想起辦公室,地毯的霉味。
第三日,他想起自己的名字,興奮不可自持。他問夜班看護,你知道我是誰嗎?夜班看護將菸在榻榻米上捻熄,前傾甩了他一巴掌。
第四日,因為羞恥或者其他更複雜的情緒,他臥床一天。
第五日,他被發現催吐之事。溫室那些他所愛之蘭花,皆被斷頭,聚集放置他床側。
第六日,他繼續臥床。他只能等,遠方有一緩慢推進之物,正一步步朝自己而來。
第七日,他睜開雙眼,發現此身仍存,尚未坐起,倒在被褥無可抑制地哭了一場。
終日懨懨,他臥床,醒或睡終究模糊成一片。他聽見日班看護外出,拄著長柄黑傘,他往外走。轉角竟是便利商店,光鮮潔白,他順手拈起報紙窺看,國家選舉剛落幕,頭版是個極為熟悉的臉孔,但他什麼都想不起來,他覺得困惑,蹲坐在報架前,哭泣,感受到有股熱流從西裝褲中透出。他迎來此生第一次失禁,參雜著眼淚鼻涕,他知道這不會是最後一次。
印象中是幾名鎮暴警察將他帶回宅子的,他恍惚中想,原來老人是如此危險之存在。他很想看看自己此刻的模樣,但屋內一面鏡子都沒有,他走到庭院的水池邊,水不知何時已被抽乾。
看護數量加倍了,他身邊隨時有人在側。他不願意進食,更不願意吃藥。那些人就用灌的。他每一天都命令自己的器官停止作用,心臟停止跳動,腸胃停止蠕動。數不清是第幾天,他感覺身體硬梆梆地,如同石塊,或者金屬。然後他想起銅像被拆除那一天,他就站在舊宅的制高點,看著自身的複製品被裝運送走。
更之前呢?他記得黨的建議,那些人保證他一生無虞,定將安享晚年。
新法通過那一天,他跟隨扈正在打網球,空拍機直接飛到場邊,他殺球的英姿立即直播到全國。與實際的年齡不甚符合,他極度注重身體保養,飲食與睡眠習慣俱佳。
出庭時有年輕的記者問:「你半夜不會做惡夢嗎?」他不回應。
宣判後他一時腳軟,實在想不到該如何自處,這時候該起身,還是對著直播鏡頭擺擺手呢,他知道這將是決定性的一刻,勢必會印上歷史課本,或者電子版面,無論形式如何改變,這個瞬間都將成為教育的環節。沒有他,故事將缺角。他終究沒有反應過來,只是靜靜坐著,無害且沈默,剪裁良好的西裝也掩蓋不住他枯瘦的身形,怎麼看,都只是個憂傷的老人。群眾已經不習慣長鏡頭了,審判的收視率一口氣掉到新低點。
往事快轉,在腦海一幕幕閃現,原來這樣是絕望,或者說,憤怒。覺得臀部冰涼,他猛然擔心椅子是不是被換成冰塊了,一摸,沒事,仍是實木的,只是全身都被冷汗浸透了。
走下法院的階梯,面前有五六個舉抗議標語的群眾,純粹溫和舉著,從他們的身體姿態能夠辨認出都是外行人,沒有攻擊性。他們沒有給他太多保護,畢竟在意這些往事的人已經死得差不多了。他始終沒有搬家,近年來上門的,多半是研究生,連記者都是重啟審判這兩年才出現。甚至不是一整組的,沒有那麼多資源,他意識到自己沒有想像中那樣重要。記者問問題,打開智慧型手機的錄音功能,他可能比對方在意收音良好與否。才一出口,記者好像誤會什麼,直接傳一個雲端鏈結給他,正色道,一切透明公開,所有的訪問內容,都將出自今日的談話。
即使不服,也沒有上訴機會了。一般來說是三次審判,因應新法,他擁有額外的第四次機會。也是徒勞一場。他坐進加長的黑頭車,前方有警車開道,透明的車窗照進正午的天光,他頻頻往窗外看。他曾經受洗,也領過聖餐,記得許多個在尖頂教堂度過的午後,彩繪玻璃的色澤,也記得島嶼氣候所致,口腔裡那枚受潮的聖餅。在那些莊嚴的時刻,他每每在心裡偷笑出聲。但老實說,他沒有信仰,他不相信任何人。此時此刻,車陣正在巡禮,開往他不確切理解的所在,恐懼再度來襲,大概是年老讓他失去防備,他覺得自己漸漸變成一個軟弱的人。
車陣在首都繞行一週,最後停在首府前的大道。表定結束時間是晚間六點三十分,天色已暗,雷射光束投影在紅磚牌樓,他必須站上講台。群眾從下午開始集結,大約幾千人,比主辦單位預料得少,但他們可以後製,在直播影像裡即時複製更改,畫面中黑壓壓擠滿人,目測有幾十萬,將被報導成這幾年群眾運動的新高峰。
他的臉被投影在大螢幕,現場一片鼓譟。群眾根本不知道他是誰,他實際做過什麼,過去二十年他能夠自在地上街,不會有人停下來要跟他握手或是合照。在他已經開始期待自己隆重的告別式或是紀念館的時刻,他突然又成為目光的焦點。氣氛太高張,有人投擲手上的水瓶,被電子防護罩截住。知覺跟不上現實,潛意識裡仍有個水瓶拋物線砸向他,他慌了,然後,一切正式開始。
知覺退潮,他倒臥,有人護住他的頭顱。在夢裡他再度駕起坦克車,駛往湖水盡頭。
。
【《字花》第75期│叛逆者】現已出版│游靜 馬傑偉 文晶瑩 奚密 小西 崔舜華 俞若玫 黃永生 李屏瑤 朱凱迪專訪
於商務、三聯、天地、中華、Kubrick、誠品、樂文、序言、榆林、田園等有售
【《字花》革新】電影.節目.餐飲優惠│贈書│折扣
立即訂閱:https://spicyfish.myshopify.com/
歡迎投稿,文類不限,郵箱:zihua2m@fleursdeslettres.com 或 [email protected]
關 渡 花 海 即時 影像 在 相信音樂BinMusic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在你定的遊戲規則裡
我想..我追尋的不是你,
而是那些不甘心的回憶片段。
遊戲的輸贏,
不就是誰先累了,誰就敗陣下去。
可是你,就是犯規本身的時候,
我怎麼輸的起...
我輸不起。
#告五人
#愚人遊戲
#運氣來得若有似無
告五人 第二張創作專輯《 運氣來得若有似無 》⠀
🎧立即聆聽:https://stars.lnk.to/EasyComeEasyGo
-
告五人【在這座城市遇見了你】巡迴演唱會 宜蘭家場
我們來自雲海無關另一端
在這座城市開始遇見了你
➤|宜蘭家場|2021/06/05 (六) 17:00 @宜蘭高中 學生活動中心
地址:宜蘭縣宜蘭市復興路三段8號
➤ |售票時間|2021/04/10 (六)
12:00 [在這座城市找回同樣一個你 - 哈瓜優先購]
14:30 [拓元售票系統] 全面啟售
https://tixcraft.com/activity/detail/21_AF
[1F] 單人預售票$999|雙人預售套票$1888
[2F] 單人預售票$777|*2F不販售雙人套票
※1F為全場站席;2F為學生活動中心看台石階椅,不對號、自由入座
※2F每區最前方皆有欄杆(為場館之安全設施),若在意欄杆影響視線,敬請見諒,請三思確認後再購票。
※雙人預售套票數量有限,售完為止
※貼心提醒:欲購票者,請先申辦拓元會員帳號並完成手機號碼驗證
-
/ 音樂製作 /
發行 Published & Produced by:相信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經紀 Artist Management:相遇音樂有限公司
監製 Chief Executive Officer:陳勇志
製作人 Producer:福祿壽 Fruit Sold Music ( 陳君豪 / 韓立康 / 黃文萱 )
作詞 Lyricist:Dowr
作曲 Composer:潘雲安
編曲 Music Arrangement:告五人 Accusefive / 韓立康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潘雲安 / 韓立康 / 陳君豪 / 吳駿成
鼓 Drum:林哲謙
鋼琴 Piano:潘雲安
貝斯 Bass:余銘展
弦樂編寫 Strings Arrangement:張晁毓 / 林泰羽
弦樂 Strings : 曜爆甘音樂工作室
第一小提琴 First Violin:蔡曜宇 / 駱思云 / 陳奕勇
第二小提琴 Second Violin:沈羿彣 / 黃雨柔 / 黃瑾諍
中提琴 Viola:甘威鵬 / 潘自琦
大提琴 Cello:隱分子 劉涵 / 葉欲新
合音 Backing Vocal:潘雲安 / 犬青
合音編寫 Backing Vocal Arrangement:潘雲安 / 犬青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葉育軒 / 楊敏奇 / 蔡周翰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宜蘭 Neverland 飛鳥城堡 / BB Road Studio / 強力錄音室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黃文萱
混音錄音室 Mixing Studio:Purring Sound Studio
製作混音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沈冠霖
母帶後期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Randy Merrill
母帶後期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Sterling Sound
/ 影像製作 /
主演 Cast:黃河、陳又瑄
導演 Director:李柏儒 LEEBO
製作 Production:兔樂娛樂有限公司
製片 Producer:劉韶恩
製片組 Production Team:陳亭安 / 杜宗撼 / 鄒逸真 / 王昱森 / 莊惟凱
場地經理 Location Manager:江子揚 / 石毅辰
攝影師 D.O.P:曾崴榆
攝大助 1st A.C:林永森
攝影助理 2nd A.C:簡靖宗 / 凌松全 / 蕭順源
燈光師 Gaffer:林宏洋
燈光組 Electrician:鄭智遠 / 吳思賢 / 葉丞遠
收音師 Boom Operator:李育智
- 趴踢兔美術工作室 -
美術指導 Art Director:陳若宇
美術執行 Set Decorator:王宥睎 / 易樺欣
美術場務 Art Production Assistant:小黑
告五人造型 Accusefive’s Styling:林修瑋
告五人髮型 Accusefive’s Hair:JUN
告五人髮型助理 Accusefive’s Hair Assistant:黃珮茹
告五人化妝 Accusefive’s Make-up:李孟書
告五人化妝助理 Accusefive’s Make-up Assistant:黃靖文、黃依婷
造形指導 Styling:Bruce
造型助理 Styling Assistant:Alfred
演員梳化 Make-up & Hairstylist:李靜烜
髮型助理 Make-up Assistant:劉翔玉
群演 Background Actors:王沐 / 戴立群 / 范緁希 / 巫澤毅 / 黃媛恩 / 王智宏 / 呂姮逸
剪接師 Editor:Ady毛毛
調光師 Colorist:林柔以 Zoe Lin
歌名字體設計 Typography:劉興倫
劇照側拍 Still Photographer:周浩詠
攝影器材 Camera Equipment:星迹影像股份有限公司
燈光器材 Lighting Equipment:宏達數位影業有限公司
九巴交通 Transportation :Eason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 To:香格里拉冬山河渡假飯店
‥‥訂閱・相信‥‥‥‥‥‥‥‥
▶ 訂閱相信音樂YouTube官方頻道
– MV首播、新歌搶先聽、獨家花絮
http://bit.ly/YTBinMusic
按讚相信音樂官方FB Like on Facebook
– 官方訊息公佈、即時照片
https://www.facebook.com/ibinmusic
➩ 告五人OFFICIAL ➩
★ YouTube:https://bit.ly/AccusefiveYT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ccusefive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accusefive/
★ Weibo:https://weibo.com/u/6207194144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BsDkwbL-G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