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防疫與心理健康議題】(上)
。
接受訪問的題目,我自己另外以文字作答
。
#疫情期間是否要注意焦慮和憂鬱更容易發生?
是,改變了原來的生活模式,甚至有的回不去了
慣有的模式讓人有安全感,但新的模式需要適應,像上菜市場的習慣(除了買菜,也是散步、人際連結噓寒問暖的互動),新的模式如「視訊」其實很不習慣,機器也不會用。加上更多不可預知的情況(行動限制、常要消毒、分流購買、實名制(又有詐騙)、確診了該怎麼辦?何時接到通知、疫苗的效果副作用和…)
社會大環境不穩定時,人心就會騷動,民眾現階段其實都在「忍耐」,而不是「接受」,所以壓力更大,也容易衍生負面情緒(OS:什麼時候還我原來的生活)並針對政府、他人發怒。
。
#疾病大流行對於心理健康有哪些層面的影響?
以過去每年都有流感盛行來譬喻,有小孩的父母就會緊張、過度謹慎,每個環境、食物、清潔都要到位,一點咳嗽就驚天動地。生活裡小細節都要處理是相當累人的,加上守護時間又長,長期在壓力下(類似拉緊的橡皮筋)就會對心理造成負擔,反應在身心症狀上。
焦慮最明顯的表現:無法專心、煩惱、緊張、身體僵硬和失眠。耗損心理能量時也會影響免疫系統,容易生病。
。
#焦慮情緒是從何而來?
有三類:主要是「認知-資訊不足」所引起
1.未知的狀況,不知道如何因應
2.緊張,對未知結果有災難式的想像
3.內在衝突與矛盾,到底該怎麼決定。EX:出門採買與否的風險
在正確資訊下,如果認知面能理解,對未知能有所解釋,不安就容易消除
。
#防疫期間無法預知何時解封,以及每天觀看疫情新聞、擔心可能染疫等心理狀態,是否會增加焦慮問題?
是的,是種「資訊焦慮」,亦即資訊太多了,不可能全看,然後又煩惱自己要做什麼,但自己又不是專家,不知道怎麼判斷。
1.資訊太多時,如何挑選?
這時期反而建議要降低資訊量,人一緊張就會想把所有狀況弄清楚,結果收集一堆資料,爆量後也整理不起來,結果「會相信最令人恐懼的那些報導/結果」,並提早因應最壞的可能,但所有人都這樣想時,資源不足就會引起大恐慌。
(舉例:考試前收集一堆教科書,卻發現根本讀不完,乾脆自暴自棄)
新聞台的新聞因為24小時播放,有產量及收視率壓力,最容易下吸引人又嚇死人的標題,還有偏頗立場,而且幾乎少有解決辦法。
建議通通關掉。只留中午或晚間新聞就好,在有限的前30分,就是比較重要的新聞。
2.資訊真假,如何判斷。
資訊也涉及真假,帶風向或誇大不實,有些新聞台會擷取片段資訊就揣測發表,強調獨家戳破謊言,先不論真假,沒有解決方案的都不要再看,只會造成恐慌,以免後續產生人人自保的慌亂行為。
唯一要相信的是政府管道,去了解官方所解釋所提供的。
當然政府政策絕對可以批評、共同監督,請根據事實,就事論事給予建設性的建議。只喊著不公平、蓋牌之類的說法,先不要管立場如何,對自己的生活根本沒有幫助。
疫情處理是國家層級的,如果沒有人統整指揮,是無法整體作戰的,此時若不斷批評、全盤推翻卻沒有更好的作法,只有更混亂而已。很多事都是累積才有所預防,不是臨時怎樣就能全盤扭轉。
另外,政府資訊宣傳也要分眾分流:像長輩較容易接受「口號式」的宣導:如「市場分流,安全買菜!」;以及100字內的圖文;以及具邏輯、論述的千字文。
。
Search
防疫期間無法預知何時解封 在 L'atelier d' À ma façon 焙窩手工甜點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不管政府宣布7/12解封或何時正式解封, 焙窩一定要在確保此兩個前提下, 用原有的完整姿態再次出現。 所以我們暫時沒有恢復店鋪營業的時間表。 因為, 我們無法就這樣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