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在當下
三木清說,幸福與存在相關,而成功與過程相關。幸福是就算什麼都沒有達成,也能在「當下」擁有的東西。
從年輕時就想著要成功的人,終有一天會什麼都做不了。即便是年輕人,也隨時可能因為生病而無法工作。
罹患失智症的父親某天說:「怎麼想都覺得接下來的人生比較短。」父親說得沒錯,但我連沒錯兩個字都說不出口,只是一陣沉默。不過,後來我和父親待在一起的時候,才想到我以前完全沒有思考過往後的人生。
我想說的是,譬如這種時候:父親起床時,總是坐在同一把椅子上。父親從他坐的地方能看見庭院裡的樹木。春天時,偶爾會有棕耳鵯來吃山茶花的花蜜。每次棕耳鵯來吃花蜜的時候,父親都笑得很大聲。
聽到父親的笑聲,在場的家人都能感受到父親的喜悅。共享這份喜悅的瞬間,不在過去也不在未來。這和看到孩子的笑容,大人也會笑出來是一樣的情形。
阿德勒說,喜悅是「人與人連結的情感波動」,笑容則是喜悅的關鍵(《人格心理學》)。只要有人笑,那份喜悅就會傳給其他人,大家會和笑出聲的人成為一體。
只要能和年邁的父母這樣度過一段時光,就會知道即便父母已經不能像年輕時那樣做很多事,那也和現在與父母一起活著毫無關係。人類的價值不是取決於行動,而是取決於存在本身,就是指這個意思。
或許會有人覺得這種枝微末節的體驗毫無價值。然而,當時我的家人們的確都很幸福。在達成某個目標的時候,人感受到的不是幸福,而是成功的喜悅。即便什麼都不做,當下的經歷就是已經是幸福。
三木清在《人生論筆記》中,把幸福和成功拿來比較,但嚴格來說,幸福才是終極目標,成功只是幸福的手段而已。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人把目標放在成功,而且為了成功不惜犧牲眼前的幸福。
明明孩子才剛出生,卻有公司會派新手爸爸去外地工作。為了維持生活,有很多人會遵從不合理的命令,但是沒能看到孩子的成長,實在是一件很不幸的事。現在這個時代,老後的人生只能靠自己,一想到往後的人生就覺得很不安。即便如此,為了將來而犧牲現在的活著的喜悅和幸福,本來就很奇怪。為了成功而活、為了將來做準備的人,只把目光放在未來。但是,現在不活的話,究竟要什麼時候活呢?即便以後不能功成名就(是說也沒人保證以後一定會成功),仍然能獲得當下的微小幸福,這不就是活著的意義嗎?
.
本文摘自
《#人生雖苦_但還是值得活下去》
《被討厭的勇氣》作者集20年所有作品精華於一冊的人生哲學,獻給每一個在生命煩惱中覺得惶惶不安的人!
.
作者: 岸見一郎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本是今天(8/8)晚上9點半要辦贈書直播的書,會送三本。
談「幸福」,是談「being」;談「成功」,可以聚焦「doing」。前者是「存在」的狀態,後者則可以注重「過程」。
「嚴格來說,幸福才是終極目標,成功只是幸福的手段而已。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人把目標放在成功,而且為了成功不惜犧牲眼前的幸福。」
岸見一郎所點出的現象,我也看到了,也因此感覺很迷茫。就像是,為了得到快樂,寧可放棄快樂,這有些本質上的矛盾。
如果成功之後不幸福,我們真的還想要成功嗎?
成功本來是手段,但我們無意中把成功當成了目的,於是對我們更重要的人與事,在追求的路途中就漸漸失去了。這種例子,望眼社會,比比皆是。
祝願您,能藉著岸見一郎先生的智慧,活在當下的圓滿與自在裡!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阿德勒目的論例子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是否具有被別人討厭的勇氣
有一次,我在心理諮商室接待了一位因為人際關係問題飽受困擾的來訪者。原來,這位來訪者和他同寢室的一位室友特別合不來。
合不來的主要原因是,當那位室友需要幫助的時候,我的這位來訪者總是會盡力幫助;但是當他需要幫助的時候,對方卻總是擺出一臉嫌棄的表情。
「老師,當我解出一道物理難題,他問我方法的時候,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他我的解題思路。但是當他解出難題的時候,我問他方法,他卻會說:『我憑什麼要告訴你?』」
「我覺得這太不公平了。一想到這些事情,我就氣得渾身發抖。」我的來訪者越說越生氣。
「看起來你的室友好像打破了人際交往過程中的互惠法則。因為你在不停地為他付出,而他卻沒有採取同樣的方式回報你。既然這樣,當他再向你提出請求的時候,你為什麼不敢拒絕他呢?」我反問來訪者說。
「不知道為什麼,我感覺拒絕別人的話,總是很難說出口,我不想得罪人。」來訪者低下了頭,輕聲地說道。
除此之外,我還觀察到一點。這位來訪者找我做心理諮商的時候,表現得過於客氣和禮貌。他經常會說:「老師,抱歉耽誤您這麼長時間。」「老師,抱歉出了這麼多難題給您。」「老師,希望我的問題不要影響你的情緒。」
過度的客氣和禮貌,其實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種表現。後來我就問這位來訪者說:「你是不是特別害怕被別人討厭?」
「當然,老師,我想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我希望室友能夠按照我對他的那種方式—友好地對待我,難道這個想法有錯嗎?」學生急切反問道。
我回答學生說:「這個想法看起來沒錯。但實際上,這個想法很容易成為一個人精神痛苦的來源。我們可以努力地做到與人為善,但是我們卻不應該強求自己被每一個人喜歡。」
「因為努力做到與人為善,是你自己可以控制的;然而別人是否會喜歡你,則是你不能控制的。而過度執著於掌控別人對你的想法—希望某個人一定要按照你對他的方式友好地對待你,就很容易讓你產生挫敗感。」我繼續向學生解釋道。
聽完我的話,學生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我曾經讀過一本有關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書—《被討厭的勇氣》,書中有一個觀點非常抓人眼球—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當你特別害怕被別人討厭的時候,你就會努力去迎合每一個人。在迎合別人的同時,你還會對別人產生更多的期待—例如,希望別人能夠喜歡你。一旦別人沒有喜歡你,或者沒有按照預想的方式對待你,你就很容易在心理上遭受折磨,反覆思考如何才能改善人際關係,從而導致心情鬱鬱。
而當你敢於承認並且願意接納「無論你做了什麼,有些人就是會不喜歡你、看你不爽甚至還會討厭你」這個事實的時候,尤其是當你不再強求對方一定要喜歡你的時候,你就會活得很灑脫,進而獲得精神上的自由。
我的一個學心理學的朋友曾經問我:「你知道為什麼爛好人特別容易生病嗎?」
他的回答是:因為爛好人最怕得罪人,害怕被別人討厭,特別在乎別人的看法,在處理人際關係時就會顯得很敏感。這樣一來,他們在精神上始終得不到放鬆,有憤怒的情緒也不敢表達。由於心理上始終處於壓力之下,身體也自然容易出現問題。
曾經的我,也是一個特別害怕被討厭的人。在向學生上幸福課的時候,最讓我難受的事情就是,有的學生會在課堂上說話、玩手機或者打瞌睡。這讓我感覺他們討厭上幸福課。
雖然大部分學生都能做到非常認真聽課,對課程的評價也很高,但始終有少數學生,無論我多麼賣力地講課,他們就是無動於衷。開始的時候,我感覺很洩氣,從而影響整個人上課的狀態。
這讓我隱隱約約地產生了一種習得性無助感:「我如此賣力地上課,為什麼卻得不到你們的認可?」
以至於有一段時間,我經常做一個惡夢:我一個人在那裡不停地賣力講課,但是學生卻一個接一個從教室裡走了。在夢中的我,感覺非常無助和絕望。
後來,我透過不斷自我反省,認知到,自己其實也是一個沒有安全感、特別渴望得到別人認可的人,我也缺少能夠承受被別人討厭的勇氣。即使是在課堂之外,處理其他人際關係的時候,我也很容易感覺心累,患得患失,活得一點都不灑脫。
有時候,我在網路上發表新的文章之後,會害怕去看評論。因為我特別擔心看到負面評價,擔心自己寫的文字被別人討厭。
後來我慢慢發現,無論是多麼厲害的人,寫出多麼棒的文章,被討厭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反過來說,如果在網路上發表的文章沒有任何人提出負面看法,那就只能說明這篇文章還不夠紅。
就像我之前出新書,剛開始在網路上銷售的時候,幾乎是清一色的好評,我知道,那都是我的朋友或學生寫的評價。從另外一個側面來說,這說明書的銷量還很一般,只賣給了很少一部分人。有趣的是,當我在網路上看到第一則負評之後,沒多久,我的新書就開始加印了。
也就是說,活在這個世界上,被人討厭幾乎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如果一個人從來都沒有被別人討厭過,很可能是因為這個人活得太封閉,或者是生活圈子太小,根本就沒有機會被別人討厭。
請不要誤會,我的目的不是鼓勵大家去做讓人討厭的人。我真正想要表達的是,不要心懷「讓每一個人都喜歡自己」的幻想,因為這種過分的執著,只會讓自己更加痛苦。
那麼,如何才能鼓起「被人討厭的勇氣」呢?在《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中,作者提到了一個重要的概念,叫作「課題分離」。
什麼叫作「課題分離」呢?有一則諺語是這樣講的:你可以將馬牽到水旁,但是你不能強迫馬一定要喝水。
在這則諺語當中,將馬牽到水旁,是你的課題。而馬是否要飲水,則是馬的課題。而「課題分離」的意思就是,我們只能保證完成自己的課題—把馬牽到水旁。而馬是否願意飲水—那是馬的課題,我們不應該去干涉,要求馬一定要飲水。
回到開頭的那個案例當中,我的來訪者對他的室友有著深深的怨念:「為什麼我對室友這麼好,室友卻這麼討厭我?」
我應該告訴來訪者的是:「你非常友善地對待室友,這說明你已經順利地完成了自己的課題。而對方選擇用什麼樣的方式對待你,那不是你的課題,而是對方的課題。很明顯,對方沒有很好地完成他自己的課題,這不是你的錯誤。所以,請不要用對方的粗俗無禮,來懲罰可憐的自己。」
再舉一個例子。和我住同一棟樓的一個鄰居,雖然接觸不多,但是他以前見到我都很熱情。後來不知道為什麼,見面連招呼都不打了。我仔細回想了和對方交往的所有細節,覺得自己並沒有做錯什麼事情。
開始的時候,我的心情很受影響,也曾嘗試和對方好好聊聊,但是對方的臉上一直都是厭煩的神情,不想和我好好聊下去。這件事情,一度讓我鬱悶了很長時間。
後來,我忽然想到了「課題分離」這個概念。既然在整個事件當中,我什麼都沒有做錯,那我何必要為這件事情悶悶不樂,拿別人的情緒來懲罰自己?沒有處理好情緒的是對方,這是他的課題,不是我的課題。而我能做的,就是確保把自己的課題完成好。
想到這裡,我的心情舒暢了很多。自從我理解了「課題分離」這個理念之後,我覺得自己身上增加了很多「不害怕被人討厭」的勇氣。
.
本文摘自《#情緒掌控_決定你的人生格局》
別讓1%的情緒失控,毀了你99%的努力
作者:宋曉東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其實過度付出,或者努力迎合他人,很難不在心中產生對他人的期待。而期待容易造成失落,持續性的失落則讓人沮喪。
某種程度上,我們的失落或沮喪,我們自己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透過覺察,儘管可能依然失落,但不至於沮喪,也可能對自己多些疼惜。
最近聽到一些朋友一直在家,壓力很大。課題分離,一直是我拿來減壓的概念—把對方要承受的功課,還給他。
岸見一郎先生的說法,版面上介紹很多次了。在目前危難的時機點,再拿出來複習,降低對他人的期待,能活下來都不容易。
祝願您,別拿對方的莽撞無理,來處罰辛苦的自己!
.
在這篇文章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此文章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文章下方留言。
阿德勒目的論例子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對你那麼好,你為什麼要這樣對我?
#先講結論:對人家好是你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人並沒有義務要做出同等回應。
這樣講感覺好像很冷血,那是因為一般人會自然而然的,將這樣的事情套用在自已與另一半身上。
假如今天對狀況是這樣的,有一個喜歡你但是你對人家完全無感甚至有點反感的對象,他一天到晚對你噓寒問暖;冷了提醒你要加外套;熱了叮嚀你要多喝水;時時刻刻都對你釋放出「我好喜歡你」這樣的訊息。
你會因為對方對你實在太好了,於是決定去喜歡他並且也要對他很好,照三餐提醒對放記得吃飯飯、不要餓肚肚這樣嗎?
可能有些人會說那不一樣,對方跟自己什麼都不是,本來就沒有必要去理會對方。實際上是,不論對方是誰、身份為何,都沒有義務要因為他人對自己很好,所以自己也要對他人很好。
你要如何對待他人,跟他人要如何對待你,都是單方面自己的決定,旁人無法干涉。
假如你今天對他人好,是為了得到他人也同樣對你,從個體心理學來解釋,這樣的行為其實是在試圖控制他人;你為他人的付出並非是因為你想為對方做這些事,而是你想透過為對方做這些事,得到你期望的回報。
例如,期待他人會因為你的付出而感動;或者感謝你、更愛你等等。
然而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之外,沒有任何一個人是能夠被他人給控制的。因此,當對方並不如你所期望的那樣去對待你時,就會開始覺得不滿、覺得委屈、覺得他人辜負了你。
但事實上,並沒有任何一個人去脅迫你必須對另一個人好,是你自己決定要這麼做的不是嗎?
俗話說「歡喜做、甘願受」;當你抱著得到回報的心態在為他人付出時,基本上都已經註定要失望了。那這是要大家以後都不要對別人付出,等別人來對自己付出就好了嗎?話倒也不是這樣說,試著去想想你為他人付出的目的是什麼?
你是為了討對方的歡心;還是單純只是希望能夠幫助到他?
舉個例子,情侶在熱戀期中,女友下廚給男友吃,男友則是在女友下廚完畢後清洗碗盤,但彼此的心態都是為了討對方歡心。
當熱戀期過去,雙方都不覺得有必要再做這些事情,男友不再幫忙洗碗,女友也開始覺得下廚很煩男友很懶,這時候就會出現口角了。
「我煮飯給你吃我還要幫你洗碗?」
「又沒人叫妳一定要煮飯,不想煮可以不要煮啊。」
「我煮飯給你吃,讓你幫忙洗個碗很難嗎?」
「我就很累啊,妳不想洗就不要煮吃外面嘛!」
男友覺得女友難溝通;女友覺得男友很自私,雙方都認為自己的付出應該得到回報。感情就是在這樣的小事中,一點一點被磨光的,因為沒有一方認為自己應該無條件付出。
這樣的價值觀是來自我們的文化、教育方式之下的影響,即是個體心理學中提到的「賞罰教育」。
從小我們就學會了「表現好就有獎勵」這條社會的潛規則,因此我們逐漸習慣認為自己的付出應該要有所回報;我們的目的已經不再是「我只是想要好好表現」,而是「為了得到獎勵所以我要好好表現。」
人是非常敏感的生物,當你感受到對方對你的好其實是有附加條件的,你會很自然產生排斥感。即便你沒有意識到自己排斥,也會反映在你的行為上面;例如下意識地想要疏遠這個人,沒辦法疏遠的情況下,則是會變成無視這個人對你示好的行為。
用在他人身上也是一樣的,因為他人感受到了你的示好是有條件的,所以會出現排斥的反應。(我對你好所以你也要對我好喔!)
你的目的可以是為他人付出,但不該是為了獲得回報,當目的是為了後面的回報時,付出就變成了手段;就好比與銀行之間的借貸關係,銀行借錢給你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要賺取利息,借錢只是手段。
一個健康的心態應該是單純想為對方付出,至於對方領不領情或是要如何對待自己,並不在付出的考量當中。因此,你仍然還是能夠去對他人好,但對方要如何回應你的付出,那與你無關。
我跟香吉士平常的相處就是如此,我們彼此生活與工作都十分忙碌,但我們在能力可及範圍內,都會盡可能地為對方分擔些壓力;我們的目的並非要對方感激自己,或者更愛自己,單純只是捨不得對方太累、想為對方做點什麼罷了。
即便在付出的過程中發現,其實自己什麼忙也沒幫上;但只要在付出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自己正在幫對方做點什麼,這樣的貢獻感就已經足夠了。
更多相關內容👉🏻 花花遇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實際應用
入社申請表單👉🏻 https://lihi1.com/lIqUe
阿德勒目的論例子 在 21天挑戰DAY9 《被討厭的勇氣》2:否定心理創傷 - 方格子 的相關結果
決定論, 目的論, 被討厭的勇氣, 阿德勒, 心理學, 心理與情商, 21天挑戰, ... 這一本書基本上都是通過〝對談〞的方式來進行,透過生活上的例子,閱讀 ... ... <看更多>
阿德勒目的論例子 在 蔡依林也推薦!《被討厭的勇氣》教我的事:如何看待自己的過去 的相關結果
決定論vs.目的論.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和另一位心理學大師西格蒙德‧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學派 ... ... <看更多>
阿德勒目的論例子 在 只要三天,人就會改變。圖解阿德勒心理學教你掌握幸福關鍵 的相關結果
阿德勒 否定原因論,認為自己想怎麼做,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的「目的」,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阿德勒稱這種思考方式稱為「目的論」。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