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今日開始招股
網易(09999.HK)於6月11日正式在香港第二上市後,將成為繼阿里巴巴後,又一家同時在美股和港股上市的內地互聯網巨頭。網易公布,將發行1.7148億股,其中97%為國際配售,3%作香港公開發售,而香港公開發售的發售價格將不高於每股發售股份126元,股份將以每手100股股份為單位進行交易,每手12,726.97元,預計最多集資約216億元。
網易於今日起(6月2日)招股,至周五(6月5日)中午截止認購,同日確定國際發售價。網易決定在本次香港公開發售中採用完全電子化申請程序,將不提供招股章程或申請表格的印刷本。截至2019年年底為止,網易電子郵箱註冊用戶總數超過10億,網易雲音樂註冊用戶總數超過8億;同年,有道平均月活躍用戶數量亦超過1億。
對於是次在港上市,網易公司創始人及行政總裁丁磊於招股書上首次向股東發信,深入剖析網易的發展戰略及個人思維。他指出,網易經歷過多次周期性危機,但仍然活下來,原因是:「我們更尊重基本的常識—只有為用戶和社會創造真正價值,一種商業才可以長久經營。」他再提到:「在我29歲時,網易剛剛在納斯達克上市,那時我們有員工221人,現在已經超過了2萬人。」 就算幾何級數擴張,他表示,網易員工的平均年齡一直保持在29歲以內,「已經不青澀了,卻也沒染上圓滑世故,足以擔當重任。」因此,「到今天為止,我們還沒有成功,我們還在成長。」
#網易 #有道 #丁磊 #香港上市 #香港交易所
阿里郵箱個人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年2月19日物聯網新聞
2018/02/19 來源:馮站長之家
導讀
物聯網、智能穿戴設備、人工智能、區塊鍊等新興科技似乎剛剛發在昨天,而如今不僅改變人類的生活,也不斷影響著豬牛羊等的“生活”。
近年來,家庭智慧化了、政務智能化了、路上跑的汽車聯網了、家裡裝的水錶也聯網了,連杵在路邊的照明燈都聯網了……有人笑稱,物聯網青睞的是沒有生命的物體。事實真是這樣麼?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其實,畜牧業早就蠢蠢欲動,牛、羊、豬、雞、蟹等早已經被吹到了物聯網的風口!丁磊“紙上談豬”八年、劉強東力推“跑步雞”、馬雲推AI養豬、大閘蟹邂逅物聯網......
【牛聯網】
奶牛一發情,老闆就知情
2017 年2 月起,中國電信聯合華為和銀川奧特,通過解決方案與商業模式創新,推出基於NB-IoT 的牛聯網產品“小牧童”,極大地改進了傳統奶牛監控系統。
“小牧童”將智能項圈中的通信方式,由ZigBee 替換為NB-IoT 技術,項圈數據可直接通過NB-IoT 網絡傳輸到中國電信物聯網開放平台,然後進入部署在天翼雲上的奶牛信息管理平台。奶牛場管理層、飼養員、獸醫等通過網頁或手機客戶端,可以實時獲取奶牛體徵信息。
未來,“小牧童”的應用不僅僅局限於奶牛養殖場。在家畜飼養行業,例如肉牛、驢、馬、羊、豬等,都有利用技術手段監控動物健康、生理週期、位置等信息的需求,從而科學地縮短胎間距,提升繁殖效率。到2020 年,全球需要連接的動物,保守估計3 到5 億,樂觀估計將超過10 億。
【豬聯網】
丁磊“紙上談豬”八年
2017年9月16日,網易宣布旗下農業品牌---網易味央在全國的首家超市豬肉專櫃在杭州文化廣場世紀聯華鯨選店內正式開業。這是網易味央自去年十二月在網易考拉、網易嚴選、網易四季商城等平台線上售賣豬肉以來,首次試水線下超市專櫃渠道。
當年,網易養豬的農業事業部只有十來個人,地位卻和其他三大核心業務---郵箱、門戶、遊戲事業部平級。丁磊“紙上談豬”八年,終於讓我們見到了他養的黑豬,現在又在超市上架了。
丁磊的應用了智能攝像頭、傳感器等物聯網技術的“味央”豬場中,僅少數幾位技術人員就可管理2萬頭豬,可見其智能化技術應用相對成熟,也具備一定規模。
阿里雲用ET大腦實現AI養豬
阿里雲和四川特驅集團合作的首期落地業務,包含各類豬隻數量識別、豬群行為特徵分析、疾病識別和預警、無人過磅等內容。
阿里雲表示,將對ET大腦進行針對性的研發和訓練,最終實現AI養豬。以前監測豬場、繁育管理、疫病防疫等依靠人力完成的工作,如今都可以由視頻圖像分析、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物流算法等技術來完成。
比如,視頻圖像分析技術可以記錄豬的體重、進食情況、運動強度、頻率和軌跡。如果一頭豬長臥不起,ET大腦就會及時發出警報提醒人工介入,判斷它是生病或者懷孕了,還是在“偷懶”。
【羊聯網】
華為化身“中國好羊倌”
早在三年前,華為攜手全球領先的生態修復企業億利資源,發布了智慧牧業解決方案。該方案結合各類終端傳感器和億利資源的電商平台,首次將“羊”接入了網絡,可實現養殖過程的全程在線監控,為光伏發電、沙漠治理與智慧牧業的完美融合做出了積極的嘗試。
在可視消費、體驗消費、網絡消費流行的前提下,在食品安全、生態營養、產品追溯愈發被重視的今天,“羊聯網”系統率先開啟了養羊的“個性化”消費模式,吸引全國各地關注者不約而同參與到養殖過程中來。消費者可利用電商平台認領小羊,除通過互聯網查看養羊環境,以及全程監控羊隻的生長狀態外,還可以追溯羊隻配送等各個環節,確保能購買到真正生態安全的羊肉。
“羊聯網”系統還實現了對羊群和牧場的全天候無人監控,破解了室外無有線網絡覆蓋的難題,系統配置的太陽能板構建了光伏板上發電,板間種草、板下養羊的全新生產模式,確保了在無電源供給的戶外,保持系統長期平穩運行。
【雞聯網】
劉強東力推京東“跑步”雞
2017年5月,劉強東在頭條號上曬出了京東跑步雞的扶貧項目介紹,他稱,京東養的跑步雞要求必須放養,並且每隻雞的腳上都有計步器監督,跑夠一百萬步以上的雞,京東承諾以當地三倍的價格回購。
在“傻瓜農業”的模式下,京東金融將把物聯網系統融入進來,實現生產量化模型與養殖管理系統、棚舍環控系統的打通,並配以人工智能算法。
相當於為每一個棚舍配備了一個養殖專家,24小時不停地對養殖進行自動化監管。系統除了自動投放飼料和水,自動清洗糞便之外,還能主動監測識別雞的進食量以及排便量等生理狀況,通過雞叫聲音的不同而判斷疫病,雞生病了還會有疫病專家在線看病開藥……
京東跑步雞生長周期為160天左右,體重為三四斤,相比之下,市面上肉雞的養殖週期不超過45天。另外,跑步雞享受著一周三次的應季水果蔬菜“零食”,每個雞舍內實時攝像頭的全天候監控,數隻大白鵝的巡邏看護。甚至還會給每個養殖區搭配一定比例的母雞,為跑步的公雞群們謀“福利”。目前跑步雞在京東售價最便宜的為128元/只,此外還有168元和188元不同重量的規格。
【蟹聯網】
大閘蟹邂逅物聯網
早在2010年,由無錫移動、中國移動物聯網研究院、宜興市農林局、中國農業大學聯手打造的省內首個物聯網水產養殖基地落戶在了高塍鎮鵬鷂生態園,系統採用先進的物聯網技術、網絡監控、傳感設備幫助周邊蟹農"智能養蟹"。
系統最初覆蓋1000畝蟹塘,試點當年就使得螃蟹產量提高了15%。歷經數年發展後,其推廣面積已經達到20000餘畝。按已實施的2萬畝螃蟹養殖水域推算,蟹農經濟效益將增長2000萬元左右。
這套農業物聯網系統分為遠程增氧、智能投餵和預警資訊三大塊的功能。
資料來源:https://read01.com/O30Na3A.html#.Wop9bOdx3IU
阿里郵箱個人 在 冰淇淋老師;辣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此文精彩篇長,慎入👊🏻
[雅虎之死]
從千億市值到48億賣身
連名字都沒保住
原本可以成為Google、Facebook
的「爸爸」 或者微軟的「兒子」,
最後卻像「孫子」一樣被賤賣,
淪為網際網路浪潮的「棄子」。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路里)
最近,賣身之後的雅虎(Yahoo!)
宣布,正式改名為「Alt aba」,
被中國網友戲稱為「阿里他爸」。
一顆巨星,就此隕落;
一個時代,正式終結。
對「網際網路原住民」的90後、00後來說, 雅虎是一個陌生的名詞。
但在70後、80後心中,
雅虎才是真正的網際網路「老司機」,
只是,好久沒有發車了。
從網際網路的拓荒者,到現在的拾荒者。
從本可以收購Google、Facebook,到被Verizon收購。
從1000億美元的市值,到48億美元賣身。
長江後浪推前浪,雅虎死在沙灘上。
雅虎之敗,敗在哪裡?
(01)網際網路「帝國」,
等於網際網路的一切
1995年,斯坦福大學的兩個畢業生,
「華裔」楊致遠和大衛•費 羅
聯手創立的雅虎正式上線。
雅虎創始人楊致遠與戴維•費羅
最初,雅虎只是對網站站點
進行了簡單分類的分級目錄,
讓網站資源變得有序,
便於用戶查詢和使用。
隨後,雅虎逐步擴張,
建立了集搜索引擎、電子郵箱、即時通訊、 網頁廣告和網站建站平台於一體的生態系統, 覆蓋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了世界上
最大的網際網路門戶網站。
1999年,網際網路剛剛起步階段,雅虎就擁有了1.2億獨立用 戶,其中1億用戶至少在雅虎的某一個頻道或特色服務中註冊過。
以電子郵箱為例,雅虎郵箱曾在全球範圍內擁有2.43億用戶,[ email protected]雅虎郵箱。
創立僅1年多後,雅虎就登陸納斯達克。
上市當天股價上漲了154 %,市值達到8億美元。
2000年1月3日,雅虎的市值一度達到 1280億美元。
雅虎上市
當年的雅虎,到底有多熱門搶手?
它是全球第一家
提供網際網路導航服務的網站。
它開創了網際網路免費模式,
即內容免費,廣告收費。
2000年~2006年, 它一直霸居
全球網際網路排名第一的寶座。
2006年全球網際網路公司前20名中,
它獨霸3席,雅虎、 雅虎日本和雅虎中國
分別位列第1、第7和第14。
美國的Google、Facebook,
中國的新浪、 搜狐和網易三大門戶網
無一不是它的追隨者和模仿者。
當年的雅虎「帝國」,幾近無敵,
甚至可以說, 等同於整個網際網路。
難怪一些專家不無誇張地說:
「Internet,有朝一日將改變整個世界,
但若沒有YAHOO!恐怕連門還摸不著呢。」
(02)那些年錯過的愛情,
能買卻不買,能賣卻不賣
Internet摸到門了,正在改變著世界。
先驅者雅虎, 卻迷路了。
1、錯過Google
1997年,斯坦福大學的兩個學生,
搞了一個叫「BackRub (網路爬蟲)」
的研究項目,
想要以100萬美元賣給雅虎,
這就是 Google的雛形。
Google1998年的頁面,
標識後面也有個驚嘆號,
可能在模仿Yahoo!
高冷的雅虎卻無動於衷,
到了2002年,雅虎幡然悔悟,
開始認真考慮收購Google,
才發現已經買不起了。
今天,Google的市值是5000億美元。
2、錯過Facebook
2006年,雅虎報價10億美元準備收購Facebook。
扎克伯格和Facebook的投資者
幾乎同意了這個交易。
當時正值Facebook內憂外困,
雅虎便趁火打劫,
在最後關頭砍價至8.5億美元,
倍感羞辱的扎克伯格, 在董事會上
當著所有人的面撕爛雅虎遞交的協議書。
過了幾個月,雅虎又提出10億美元
甚至更高的收購價,被Face book拒絕。
今天,Facebook的市值是3000億美元。
3、錯過微軟
2008年2月1日,微軟開出450億美元的高價,溢價60%, 向雅虎拋出橄欖枝,希望通過兩者的聯姻, 打破谷歌在搜索和在線廣告市場的壟斷地位。
雅虎卻認為報價大大低估了雅虎的市值。
3個月後,微軟又將報價提高到了500億美元, 不過依舊被拒之門外。
微軟洽購雅虎,各方一直看好,最後卻不了了之
錯失了這次高價賣身的機會,
雅虎猶如貨架上的打折商品, 無奈地等待著討價還價,煎熬地期待著買家光臨。
2016年7月25日,
美國通訊巨頭Verizon
宣布以48. 3億美元收購雅虎。
對於曾經的網際網路巨人來說,
這個結局更像是一場羞辱。
48億美元的售價還不到巔峰時期
千億估值的一個零頭。
(03)老司機,為什麼翻車了
與雅虎同年上線的亞馬遜,始終保持穩步上升, 成為市值僅次於蘋果、谷歌、微軟的科技圈第四強。
只比雅虎年輕兩歲的谷歌,
在走過18年歷史之後,
依然處於持續上升通道。
雅虎這位網際網路「老司機」,
為什麼就翻車了呢?
1、迷失在產業更替中
僅僅錯過搜索引擎,並不致命。
致命的是,雅虎在電商、視頻、社交網路、
遊戲、 微博等興起的時代也鮮有建樹,
導致其地位日益邊緣化。
2012年,「矽谷女神」
瑪麗莎•梅耶爾,出任雅虎CEO,
先後收購了50多家公司,
涉及社交網站、輕博客、視頻、
遊戲、電話會議系統等領域。
雅虎收購的部分公司
結果,不少公司在被收購後不久
便關停了業務或逐漸消失,
雅虎因此被稱為「創業公司殺手」。
2、大公司病上身
隨著規模越來越大,
雅虎官僚作風日盛,
造成組織資源的大量浪費。
迄今為止,網際網路領域最成功的公司
基本都是創始人主導,
唯獨雅虎是職業經理人主導。
更加奇葩的是,
雅虎22年換了7任CEO,最長的任期6年,
短的僅4個月就被董事會趕下台。
網際網路發展日新月異,
雅虎卻在管理層頻繁的變動與更迭中,
摩擦內耗、左右搖擺,
與其他網際網路巨頭的差距越來越大,
最終走向衰落。
原本可以成為
Google、Facebook的「爸爸」,
或者微軟的「兒子」,
最後卻像「孫子」一樣被賤賣,
淪為網際網路浪潮的「棄子」。
雅虎之敗,時也,命也?抑或,作也?
雅虎倒下了,我們不用太過悲傷。
畢竟,柯達、諾基亞,也是這樣倒下的。
畢竟,時代的新浪潮,
總是要踩著幾塊鵝卵石,繼續向前奔涌的。
雅虎的倒下,之於我們個體的意義,
不是少了一個瀏覽新聞的網站,
而是提出了一個命題:企業或個人,
如何在時代的浪潮中, 不被淘汰?
當今之中國,正面臨
「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經濟高速發展、 科技日新月異、
財富急劇積累……
每一個中國人都是這場「大變局」
的親歷者甚至是推動者——
大江東去,你可以隨波逐流,
也可以逆流而上,
但是,千萬不要停止不前!
本文轉自好友分享
阿里郵箱個人 在 企業郵箱代管~到底該找那家設定才好呢??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阿里 云郵箱先把domain讓阿里雲託管,然後在阿里云設定好郵箱阿里云用起來還是比騰訊好用多了,而且垃圾少很多臺灣這裡用阿里云也不成問題,速度也比騰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