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降血脂藥「3禁忌」, 亂搭配食物吃恐引發橫紋肌溶解等副作用】
高血脂就像是埋在血管裡的隱形炸彈,會提高未來得心臟病、腦中風的機率,嚴重還可能猝死。到底什麼是高血脂症?吃降血脂藥又有什麼禁忌呢?
降血脂藥的種類很多,服用的時候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醫師提醒有3種食物要避免,有的就算隔開時間吃,仍會影響藥物的代謝。
-------------------------------------------
🎁加入康健LINE好友,最新健康資訊不漏接>>https://maac.io/1g5Nl
降血脂藥種類 在 世界級上班族 繪美理Emil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英國居民享有免費的醫療服務,但稀缺的醫療資源,讓許多人有不好的經驗,像是轉診效率差,專科門診可以等上一年半載,不小心錯過了門診,還得從頭來過再次從家醫問診開始。
專科以外,家庭醫生可以解決的問題,效率倒很好,自從有了線上會診app,在手機可即時預約視訊家庭醫生。app設計對使用者很友善,成功約定會診時間後,醫生的相片,個人經驗甚至閒暇時的興趣都會標註在檔案中,還沒視訊前,已經先對醫生有了基本的了解。
因為遺傳性高血脂,一年前專科醫生叮嚀要開始服降血脂藥,但我堅持不靠藥物,從改變生活型態開始,並且定期檢驗追蹤。
抽血檢查後兩天,收到簡訊通知,可以線上會診詢問結果。
去年底在烏拉圭的幾個月,自我放飛無肉不歡的結果是膽固醇再次飆高,回到倫敦正常宅自炊生活,事隔三個月的成績單讓人緊張。
你到底做了甚麼事?醫生好奇問。
總膽固醇降低13%,好膽固醇上升,壞膽固醇下降。
開心之餘跟大家分享這三個月的改變,減少紅肉,每天一碗小麥麩Wheat Bran和燕麥麩Oat Bran(取代精緻澱粉米麵),不吃精緻糖,均衡三大營養素的比例(app紀錄開始),每日五蔬果,日常保健包括Omega 3魚油,B12(吃素的日子補充)和維生素D3(英國缺乏日照),每週三次運動,每日一萬步。
有了滿意的成績單,更期待繼續下去的追蹤結果!
P.S. 有機五穀雜糧乾果,推薦英國的有機線上超市Buy whole food online,選擇種類豐富,連枸杞都有。
一年前剛開始封城,辛苦的隔離和社交限制,沒想到逐漸成為更健康的生活模式,是當初始料未及的。疫情的這一年,你的習慣也改變了嗎?好習慣隨時都不嫌晚~
降血脂藥種類 在 觀念座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2015.08.16 觀點—《泰晤士報》Matt Ridley ※
來兩個蛋!膽固醇現在 OK 了!
如果你在早餐時讀到這篇文章,不妨考慮多吃一個雞蛋。美國政府近日正式把膽固醇從「必須注意的營養成份」名單(nutrients of concern)中整個刪除;美國的國民健康指南亦很有可能不再強調要少吃飽和脂肪,因為「它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的證據付諸闕如」。
雖然美國政府還是會訂下一些但書,但是這無疑是一個重大的轉變,對許多遭到主流科學「放逐」的異議論者,亦是遲來的勝利。食用富含膽固醇的食物並不會造成高膽固醇血症的證據已累積多年。美國血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以及美國心臟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在 2013 年的調查中作出結論:「膳食膽固醇以及血清膽固醇無正相關的關係。」
膽固醇不是毒藥,而是維持生命的重要成份,它不但使動物的細胞膜富有彈性,也是人體賀爾蒙(睪固酮、黃體激素等)的主要成份。負責製造血液裡絕大部份膽固醇的,就是你的肝臟,並視你吸收的營養而調整其高低,這就是為什麼飲食習慣並不能決定血清膽固醇的高低。想藉飲食習慣改變來降低血清膽固醇值,是痴人說夢。
也沒有證據顯示高膽固醇血症會造成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冠狀動脈疾病、甚或短命。對於曾有心臟病發經驗的病人,它甚至也不是危險因子。對於年長的人來說──這是最容易發生心肌梗塞的族群──血清膽固醇值越低,死亡機率就越高。兒童也有類似的現象。
從一開始,連結膽固醇、飽和動物脂肪跟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不但有重大的缺失,還具有醜聞的色彩。
1950 年代,美國男人罹患心臟病的人數大量增加(絕大部份跟抽煙有關),導致生理學教授安塞‧基斯(Ancel Keys)猜測膳食膽固醇是罪魁禍首。但實驗數據不符合他的結論,他就轉移目標,改將飽和脂肪列為造成高膽固醇血症的原因。為了證明他的看法,他把不符合結論的資料省略不提,還把相關的圖表做了手腳。接下來他又爭取到美國心臟協會以及國家規範單位的支持,並且霸凌所有批評他的人,讓他們不再發聲。
他最有名的研究,是一篇針對七國人民所做的研究──但此研究本來是更大型的研究計畫:他最後決定消去十六國的資料,以得到飽和脂肪與膽固醇具有正相關的結論;假如我們把被他省略掉的資料再加回去,這個正相關的關係就消失了。隱藏在他的資料之中的事實,是科孚島(Corfu)與克里特島的居民(這兩個島都是希臘島嶼)吃一樣多的飽和脂肪,但是克里特島民死於心臟病的比例卻高了十七倍。
1970 年代,著名的弗萊明翰心臟研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不小心發現,四十七歲以上具有高膽固醇血症的人,比膽固醇低的人更加長壽,而那些膽固醇值由高變低的人,死亡機率反而升高。但是做此研究的多數科學家不理會這個事實,繼續鼓吹膽固醇值跟心血管疾病有關連。
如果有人挑戰醫生或科學家,要他們提供低膽固醇就是心臟健康的證據,他們通常訴諸權威機構──他們會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或其他官方機構的健康指南,要挑戰者去找它們根據的醫學文獻。但這些文獻全部都通向基斯、弗萊明翰以及其他不可靠的研究。就這樣,壞的科學搖身一變,成為人人必須奉行的教條。著名的天文物理學家卡爾‧薩根(Carl Sagan)曾說:「科學的最大原則之一,就是『不要輕信權威機構的說法』。」
好不容易,醫學界開始區別膽固醇與蛋白脂的種類,所以我們有了「好」的高密度脂蛋白,以及「壞」的低密度脂蛋白。造成動脈硬化的物質,確實有一部份由膽固醇組成,但是它之所以形成,是在傷口以及其他問題造成的人體異常現象時產生:例如抽煙、感染、破壞、老化等等。脂蛋白與膽固醇是修復問題的工具。這就如同某戶人家失火,你不能怪消防車一樣,我們不能把因果關係混淆。
這場戰役尚未結束。過去二十年堅持膽固醇皇帝沒穿衣服、認為低碳水化合物(譯:即低澱粉)、高脂肪飲食比較安全的科學家與醫生,早就被主流科學界放逐,說他們是江湖郎中、異端。例如瑞典科學家拉門斯可夫(Uffe Ravnskov)曾經著書《忽略棘手證據:如何維持膽固醇迷思》(Ignore the Awkward: How the Cholesterol Myths are Kept Alive)以及曾經寫過《膽固醇大騙局以及偽造資料》(The Great Cholesterol Con and Doctoring Data)的英國家醫肯德里克(Malcolm Kendrick),未來大概也不會被醫學界重新擁抱。科學多數看法對於異端見解,往往是非常不寬容的。
即使如此,英國科學界也正在偷偷摸摸地遠離之前提供給大眾的忠告,它不再強調要少吃雞蛋、蝦子、乳酪(高膽固醇食物)或者飽和脂肪(奶油、牛排等等)。但是,為了掩飾自己的窘態,它開始聲東擊西,把火力集中於反對反式脂肪(這確有較多科學根據),以及糖類(sugar)。這是重大的典範轉移,從低脂與低膽固醇轉移到少糖少反式脂肪。但我在這裡不願預測他們對於糖類的攻擊也會在未來證明錯誤。
到目前為止,認為美國人與英國人因為改吃低脂飲食,使得碳水化合物/澱粉的攝取量提高,反而造成肥胖症、糖尿病大流行的證據,看起來十分可靠。畢竟人體之所以會製造脂肪,乃是把肝臟中多餘的醣類轉變成脂肪而產生的現象。然而,為什麼碳水化和物/澱粉的食用量在 1960 年代突然大量增加?其原因至少有部份應歸功於權威健康機構開始忠告人們少吃紅肉以及乳酪。因為我們誤解了飲食中脂肪與膽固醇的作用,因此我們必須付出肥胖與糖尿病的高昂代價。
我們是否該對科學界與醫學界誤人子弟、也貽誤許多人的人生,進行徹底的調查,以了解為什麼他們會犯下如此巨大的錯誤?尤其他們錯誤的忠告還影響到酪農、牛肉農、雞蛋業者的生計?(我必須聲明,我也是雞蛋業者:我家的農場生產小批的放養雞雞蛋。)
那麼,著名的降血脂藥物史他汀(statins)又如何?服用這種藥後,膽固醇會降低,也可以預防心臟病。雖然如此,但是這兩者之間不必然具有因果關係。史他汀除了降血脂外,還會做許多其他的事,包括抗發炎在內,這也許就是史他汀可以預防心臟病的主要原因。史他汀的懷疑論者認為服用史他汀的副作用太多,不值得為了一點點好處而服用它,他們還認為鼓吹史他汀功效的證據有太多來自於大藥廠。
食古不化、緊抱著教條不放的醫生,我們以為是好幾個世紀以前的現象,但事實證明這個行業並沒有太多改變。在改變心意這方面,醫學界還有許多猶待努力的地方。
http://www.thetimes.co.uk/…/o…/columnists/article4449967.ece
相關參考文章:Cholesterol is Not a ‘Nutrient of Concern’, Report says(The Time, Feb 11, 2015)
http://time.com/3705734/cholesterol-dietary-guidelines/
降血脂藥種類 在 藥博士正藥說- 服用降血脂藥物食品禁忌要知道! 👉膽固醇 ... 的推薦與評價
膽固醇是三高之一的文明病 長期服用降血脂藥的患者不在少數 但是你知道 ... 降血脂藥物種類繁多 藥博士這邊用常見的-statin類藥物舉例 ⚡️葡萄柚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