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條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 有效期延至明年3月31日】
政府今日(8月10日)公布延長《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第599章)下多項規例的有效期,至2022年3月31日。
政府表示,全球疫情仍然嚴峻,本地疫情目前雖然尚算受控,但考慮到未來一段日子仍然需要繼續因應海內外及本地疫情實施各項防疫措施,政府有必要延長第599章下相關緊急規例的有效期,以確保政府能在相關法律框架下實施相應措施,迅速應對疫情。
政府將刊憲修訂下列規例,將其有效期延長至2022年3月31日:
(1)《若干到港人士強制檢疫規例》(第599C章)
(2)《預防及控制疾病(披露資料)規例》(第599D章)
(3)《外國地區到港人士強制檢疫規例》(第599E章)
(4)《預防及控制疾病(規定及指示)(業務及處所)規例》(第599F章)
(5)《預防及控制疾病(禁止羣組聚集)規例》(第599G章)
(6)《預防及控制疾病(規管跨境交通工具及到港者)規例》(第599H章)
(7)《預防及控制疾病(佩戴口罩)規例》(第599I章)
(8)《預防及控制疾病(對若干人士強制檢測)規例》(《規例》)(第599J章)
(上列第(1)至(7)項現行有效期至2021年9月30日,第(8)項現行有效期至2021年8月14日)
發言人指出,延長有關規例的有效期,旨在繼續保持實施相關防疫措施的法律框架,但並不代表該等規例下現行施加的限制會持續不變直至有效期完結。相關法律框架已加入彈性條款,容許政府視乎疫情發展,收緊、放寬或取消個別限制和條件。
全文︰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08-10-2021/75316
#限聚令 #口罩令
請支持PassionPrime:
http://passiontimes.hk/prime/
請支持熱血時報印刷版︰
http://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請支持熱血文青課金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2
請支持熱血主持育成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
《熱血時報》 iOS,Android App 歡迎下載:
iPhone
https://apple.co/2IfgPoP
Android
https://bit.ly/2HqB4Q4
--------------------
成功之前,我們絕對不要放棄夢想!
Till our dreams come true, we'll fight on.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09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exTmSSXDobQ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限聚令2022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一種分道揚鑣叫「認罪」]
大年初五,香港的農曆年四天公眾假期完結,法院恢復運作。今日較觸目案件為一聚民主派人士及領袖,包括黎智英、李卓人、吳靄儀、李柱銘等9人,被控告於2019年8月18日組織及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當日港島區有大型集會,坊間稱為「8.18流水集會」。當日大雨滂沱,港島區大街小巷被擠得水洩不通。
被控告的9人之中,包括曾經在民主黨屬於年青一輩,有「乳鴿」之稱的前立法會議員,今年33歲的區諾軒,他在今早出版的《明報》披露,今日會向法庭認罪。
區表示,身負3案,感到心力交瘁,終日生活在惶恐裡,生計亦面對壓力,本來在日本修讀博士課程的他,回港即因民主派初選而被捕,曾經獲得的大專教席,亦忽然落空。他決定今天在本案中認罪,而他表示,以往曾替他撰寫「求情信」的社會賢達,現今亦不願意伸出援手,足見氣氛今時不同往日。
區在專訪嘆道:「不斷面對官司,法庭維護不了權利,我還有什麼力氣在庭上說話?」
今早審訊後,67歲的前立法會議員梁耀忠,亦選擇認罪。其餘6人則否認控罪。
按法庭程序,認罪即可跳過漫長的審訊期,省掉時間和法律開支,直接進入判刑程序。但審訊過程亦有機會把案情詳細於公開審訊披露,或有機會打開缺口。每一宗案件的細緻案情,證據的強弱,被告人自身的各種需要,對法律程序的認知,多個複雜因素,左右了是否認罪的決定。
原來今日下午亦有一宗案件,涉及幾位素人青年,也出現了同一宗案件,有人選擇抗辯,有人選擇了認罪。
3位年屆21至22歲的青年,在反修例運動較後期,即12月22日一個中環集會被拘捕,被法院以同一案件作處理。
3名青年,歲數接近,穿着休閒黑白色衣服,有T恤也有hoodies,個頭不算高大,甚至有點瘦小,表情有屬於青春期男孩的木訥內歛氣質,下午審訊進行時,旁聽席上坐滿了數十名支持者及親友。
3個男孩原坐在犯人欄以外的長木櫈上,審訊開始時,懲教署職員把犯人欄的門打開了,3人徐徐步行入內。等待法官出來的十來分鐘,旁聽席上氣氛肅穆,反而辯方和控方大狀們還輕鬆地商討大家繁忙的日程表,「夾時間」,準備之後的審訊流程,好讓稍後向法官閣下商討安排。
「Court!」有人喊着開庭的慣性禮儀,眾人循例站立向法官微微鞠躬,辯方律師爽快地表示,3名被告襲警及暴動等罪名的青年,其中1人選擇認罪,另外2人則不認罪。而認罪的青年,亦選擇放棄保釋,意味立即還柙。
全場靜默。對律師們來說,這只是法庭流程的熟悉一步。有人選擇立即入獄,及早坐牢減少其後的漫長精神折磨;也有人選擇承受審訊的煎熬,寄望在過程得到一些甚麼。沒有人有水晶球,向左走向右走,每個人都承受着自己面前的挑戰。
法官、控辯雙方像打乒乓球一樣,爽快地交換了日程。法官宣佈,認罪的少年,數個月後可以進入求情程序;相反,不認罪的2人,則要等待至整整1年後的2022年3月才可以開始審訊。2名不認罪的少年可以保釋外出,他們和親友走進法院電梯時,有人說道:「即係下一年農曆新年之後。」是整整一年的懸念和等待。
至於認罪的青年,短期內的命運較清晰。法官請他起立,再講解一次,今天他放棄保釋,意味現在就還柙,少年輕輕點頭。畢竟親友預知了這個消息,旁聽席上沒有人情緒激動,這一步,好像主動,又好像被動中的一點選擇權,空氣像凝固了,大家在消化着這個訊息。
和他同案的2名少年,今天可以離開犯人欄,臨別前3人輕輕擁抱,暫獲自由的兩位青年,拍一拍將會還柙少年人的肩頭,互相耳語數十秒。年輕人式的安慰,輕輕的,後生仔之間的,不會太肉麻的。法官退庭,旁聽的人群離開座位,但不太願意離開,腳步放慢。
還柙青年有點靦腆,待另外2人離開了,他還在犯人欄呆站了一陣子,直至懲教署職員召喚他離開,他才縮起肩膀,低頭走入那道棗紅色的木門之後。
此時,旁聽席上有人趁機喊了兩句:「撐住呀!保重呀手足!」還柙青少好像聽到又好像聽不到,獨自走入了木門後面。大家魚貫離開,在庭外的大堂聚集了一陣子,才離去。
法庭外,農曆新年氣氛,仍蕩漾在街頭小巷,香港的男男女女,還在過着他們的小日子。
咖啡館子衣着入時的barista少女,沖泡好咖啡送上給客人時,笑意盈盈送上一句:「新年快樂!」有中年男客人表示,昨天初四就開始第一天上班,全因為「意頭」:「老闆話初四開工好運氣,這天回公司不是上班,是買燒豬回來切,扮開工。」他拿着美少女遞上的咖啡,笑呵呵地解說。
在二人限聚令下,茶餐廳在午飯時間熱熱鬧鬧的,穿着西裝、尖頭皮鞋的青年才俊,吃着五十多元的叉燒炒蛋飯,擠坐在透明膠板間隔的狹小座位上,他跟對座的男性友人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西裝男明顯意見多多,他說,近來不斷升值的虛擬貨幣很有前景,覺得那是「去中心化」金融大趨勢的未來。他的世界,有很多賺錢的機會,未來是發達的機緣。
吃完那碟超值茶餐,這位西裝男滿意地道:「很好吃,很抵食。今年一定會很順利。」
然後他掃一掃手機,看看下午恒生指數的表現,難以置信地說,連表現欠佳已久的匯豐銀行股票,也來個反彈:「嘩,今日恒指升咗五百幾點!連匯豐都升咗五個巴仙!今日簡直大奇跡日呀!」
(配圖為香港風景照,與案件無關)
限聚令2022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第27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
MeWe版本:http://bit.ly/3bUhpa8
世紀疫症爆發持續一年,遇上政府抗疫不力,結果導致四輪爆發,至今情況仍然反覆,當中電影業界受害很大,尤其是限聚令下,全港戲院先後三度關閉,至今仍未知何時才能全面重開,2020年上映電影數目大幅減少,惟「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沒有將「第27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延後,藉此如實反映現況。埋單計數,符合評審標準的電影僅只得30套,而評審集中討論的電影,最後亦集中在其中7至8部,經過六小時激烈討論及三輪投票後,得獎名單於周一(18/1)正式公布。
由「香港紀錄片工作者」執導的紀錄片《理大圍城》,勇奪最佳電影,是繼張經緯執導的《音樂人生》(2009年,第16屆)後,再一次由紀錄片獲得此殊榮。評論學會認為:「在艱難危險、複雜紛擾的處境下,『香港紀錄片工作者』團隊難得以冷靜理性的態度,從千頭萬緒的材料中擷取關鍵片段,突顯前線抗爭者被重重圍困的徬徨與掙扎,呈現『反送中』運動悲壯的一頁。敍事與美學成熟,結尾樓梯一幕更屬神來之筆,餘韻無窮,令本地紀錄片邁向新境界。」電影紀錄2019年11月「反修例運動」期間,在香港理工大學及附近地區發生的嚴重警民衝突,於2020年9月曾獲安排在香港藝術中心放映,惟遭電影、 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電影科(通稱電檢處)連番留難,包括要求在影片中加入警告字眼,但不得註明有關警告由電檢處提出,又在放映前兩小時突然被電檢處評核為三級電影。
最佳編劇由電影《夜香.鴛鴦.深水埗》的梁銘佳及太太Kate Reilly奪得。評審認為:「表面上零散不相關的單元,實則時地互動,盡展不拘一格的敍事魅力,三個劇情短章自成緊密的「循環線」劇本結構,全面揭示香港代際關係與民族身份間差異的社區面貌,從中尋求不同身份積極溝通的可能。最後一段紀錄形式介入,打破單一戲劇性,以深水埗當下面貌再加一層聯想與辯證。」這部電影分為四個單元,講述四個關於香港人在回憶和現實之間蹓躂的故事,由王宗堯、顧定軒、林耀聲等演出,於戲院第三度關門前曾經獲安排放映。
至於最佳導演和最佳女演員,則由《奪冠》導演陳可辛和知名女演員鞏俐奪得。前者已是第三次獲得這個獎項,評審認為:「以香港人的角度,描繪這四十年來中國女排興衰,遊走於人物傳記和運動類型之間,年期長,處理上大刀闊斧,時代選材精準,擺脫政宣片的套路。三場比賽拍得乾淨俐落,藉女排舊新交替的迷失和再起,曲筆點出運動界現代精神面貌。看似不可能的任務,陳可辛超額完成。」而第二度「封后」的鞏俐(上一次是第13屆的《滿城盡帶黃金甲》),評審大讚其演技爐火純青,「舉手投足不慍不火,將中國電影『第五代』從艱苦走來的堅靭精神,與郎平的運動員生涯完美結合。」而最佳男演員則在電影量不足、欠缺突出表演者而從缺。
【 得獎名單 】
最佳電影:《理大圍城》
最佳導演:陳可辛(《奪冠》)
最佳編劇:梁銘佳、Kate Reilly(《夜香.鴛鴦.深水埗》)
最佳女演員:鞏俐(《奪冠》)
最佳男演員:從缺
推薦電影五部:
《好好拍電影》
《夜香.鴛鴦.深水埗》
《3cm》
《奪冠》
《一秒拳王》
【 延伸閱讀 】
「第4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延至2022年舉行:http://bit.ly/2Nbij7C
《鏗鏘集》專題報道美國奪金獎!:http://bit.ly/2NelsDD
(20012021)
#游大東影視筆記 #游大東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理大圍城 #反修例 #反修例運動 #反送中 #奪冠 #陳可辛 #鞏俐 #夜香鴛鴦深水埗 #王宗堯 #顧定軒 #林耀聲 #一秒拳王 #好好拍電影 #文念中 #影意志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Hong Kong Film Critics Society 夜香・鴛鴦・深水埗 Memories to Choke On, Drinks to Wash Them Down 好好拍電影 Keep Rolling 影意志影院 Ying E Chi Cinema gregory wong 王宗堯
限聚令2022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09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exTmSSXDobQ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政府進一步收緊抗疫措施,晚上禁堂食等辣招重臨,冬至之前都無望放寬。病毒不會「過節」,第四波疫情嚴峻,社交限制再嚴也得遵守,現在莫說外出過節,就連在家群聚「做冬」或過聖誕,也是高風險活動,市民縱然無奈,亦得以防疫為先。抗疫經驗顯示,2人限聚、晚上禁堂食等措施生效一段時間後,疫情總可暫時壓下,然而如果當局沒有打破疫情迴圈的決心,第五波疫情早晚又來,誰也不敢排除農曆新年前後又會迎來另一場危機。繼特定群組強制檢測後,現在政府又多了「禁足令」這一法律工具,疫情控制理應更佳,問題是當局行事猶豫不決,屢誤戎機。抗疫關鍵在於速度和力度,決策者不夠當機立斷,官僚執行力又差,縱有強力工具亦難有效發揮。
蘋果頭條
葵盛西邨第8座5樓爆疫後,有專家建議封鎖大廈,強制居民檢測。政府將訂立規例,仿效內地封鎖小區管理,特首林鄭月娥指,會明確賦權食衞局長,當某些處所出現疫情須檢測,市民完成檢測前須逗留有關處所,不可離開。食衞局局長陳肇始下午在記者會上公佈,行會已通過相關法律框架,政府可發出限制檢測公告,發出公告後所有被強制檢測的人士要留在該處所,得知檢測結果後才可離開該處所,發出公告後有效期為期最長7日。在封鎖期間,政府會提供處所内人士的物質支援,而法例亦容許有特殊需要,如有緊急醫療需要人士,向政府申請離開,但須遵守相關防疫規定;任何人違反限制及檢測宣告或轉移至指明地方的指示,即屬犯罪,可罰款25,000元及監禁六個月。
東方正論
2020年即將完結,這一年大家遭逢世紀疫潮,有家庭痛失家人,有打工仔失業或轉行,有營商的人生意血本無歸,唯一不變,就是香港人由年頭到年尾都在抗疫,面上的口罩據講要戴到2022年,防疫措施不但重重複複,更因應第4波疫情惡化而收緊,尤以首次頒下的封樓令最矚目。昨日又新增百宗確診,整體個案突破7,000宗,即使一再收緊禁聚令措施,第4波疫情仍趨失控,食衞局局長昨日下午再宣布「加碼」多項防疫措施,包括食肆6時後禁止堂食、擴大關閉指定處所名單涵蓋健身室及美容院等場所, 這些都是故技重施,熟口熟面,不過,政府今次破天荒出新招,限制身處有疫情爆發地點人士7天內不得離開,直至完成病毒檢測。
星島社論
第四波疫情確診數字居高不下,本港昨新增一百宗確診,其中九十五宗為本地個案。葵盛西邨第八座再多五宗確診及四宗初步確診,由五樓蔓延至其他樓層,全幢十三個單位累計多達二十二人確診。政府多次呼籲該幢住戶做檢測,但周日起陸續有住戶撤離,惹播毒風險。特首林鄭月娥昨承認當局可處理得更好。政府昨修訂刊憲,以類似「禁足令」的「限制與檢測宣告」,食衞局長可要求某個處所人士強制檢測,並必須逗留在該處所,最長七日,直至完成檢測並得知檢測結果才可離開,違者即屬犯罪,可處二萬五千元罰款及監禁半年,不過當局未即時向葵盛西邨第八座發「禁足令」。當局亦未有要求配合佩帶電子手環,若某個被強制檢測群組分散不同處所,當局難以監察。
經濟社評
港府為應對兇猛疫情,將限聚措施加辣,同時修例允許禁足檢測(即禁止未有檢測結果人士離開),來遏制社區小型爆發。惟疫情難受控,港府在修例以至控疫執行上須靈活處理,特事特辦,才能有效控疫;而在精準支援受影響行業時須制定準則,讓財政資源用得其所。當局宣布由明日起,食肆晚上6時禁堂食,酒吧、按摩院、美容院、健身室等13個表列處所關閉14天,全面恢復7月時的限聚令和停業令,冀將人流減至最少。行政會議亦通過修例,賦權食衞局發出「限制與檢測宣告」,要求市民留在有關處所檢測直至有結果為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xTmSSXDobQ/hqdefault.jpg)
限聚令2022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4月17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ltuD3KBFewc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本港新增確診病例連續5天單位數,要求放寬社交距離限制的聲音愈來愈多。抗疫戰不知何時方休,長路漫漫易生厭戰情緒,社會上下因應第二波疫情,過去數周一直處於高度緊繃狀態,出現「抗疫疲勞」,倘若本地疫情持續緩和,部分嚴厲限制社交距離措施可以適度放鬆,讓民眾休養生息抖擻精神,為下一波疫情隨時來襲做好準備。外圍疫情風高浪急,不能一下子盡撤社區防疫措施,收放分寸必須小心拿揑,哪些可以優先放寬、哪些需要從長計議,牽涉複雜利益問題,爭議隨時比下令收緊更大,當局應堅持以合理管控疫情風險為原則,審慎處理「鬆綁」問題。
蘋果頭條
香港政府鎮壓反送中運動,大批年輕抗爭者被迫流亡台灣,有人晚晚被惡夢嚇醒,部份人出現焦慮及憂鬱。由香港律師黃國桐發起、讓流亡台灣的香港抗爭者工作的餐廳「保護傘」,昨終獲台方發出首張工作證,抗爭者可以合法在台工作,保護傘可正式營運,抗爭者如釋重負,「終於放下心頭大石,今晚要躲在家裏,靜靜地開心的大哭一場。」
保護傘昨在facebook公佈消息:「首張工作證終於批下來,手足們可合法和名正言順地在台工作,保護傘在台的店舖亦可正式營運了,所有焦慮,所有奔跑,都是值得的。感謝和感恩你們和在台各友人的不離不棄支持和協助。」台灣《蘋果》昨晚7時許前往餐廳,但鐵門拉下,無人應門。對面影印店的老闆透露,保護傘員工昨有來店內整理,語帶興奮地跟他們分享這個好消息。
東方正論
樓上酒吧藏污納垢、罪惡叢生早就不是新聞,港府為了防止疫情擴散,本月初刊憲酒吧等場所禁止營業十四日,惟執法不嚴,禁令被人當成耳邊風,直到昨日才終於有第一宗判處監禁的個案。案件主角是尖沙咀一間樓上吧,被告大玩蠱惑招,鎖前門開後門招客,多達六十四人擠在狹小空間飲酒耍樂,當中更有未成年人士,別說造成播毒隱患,暗裏有多少違法勾當才是最不堪設想。
裁判官形容被告有計劃違規,對客人及員工造成健康風險,故判囚七日。案發於本月八日,相關部門人員在尖沙咀進行突擊巡查,期間發現不少人在海防道臨時街市進出,追查下發現涉事樓上酒吧後門人聲鼎沸,取得搜查令後進入酒吧赫見滿座,每張枱均放有酒及小食,客人年紀最小僅十四歲,並在大廈地下截獲負責把風的被告。
星島社論
香港與新加坡向來都互相比較,兩地疫情自然也成焦點,據最新數字,「雙城」正朝相反方向發展,香港確診數字持續回落至單位數,新加坡則連日暴升,感染人數大大「領先」。雖如此,港府與公眾絕不可自滿鬆懈,反而應切實探討彼此策略之得失,找出差異原因,據此制訂更有效的防疫措施,遏止病毒突圍反彈。
香港昨確診個案減至僅一宗,是近月最少,且是留英學生,非本地感染。新加坡昨天新增病例則達七百二十八宗,再破紀錄,十分駭人,且連續多天都達三位數字,令累積個案增至四千四百二十七宗,與香港的一千零一十七宗相比,差距愈來愈大。更須注視的,是新加坡確診者多屬本地感染,而香港大部分有外遊記錄,源於社區傳播的較少。
經濟社評
本港新增確診個案連續5天單位數,疫情似暫趨緩,限聚令是否解除是未知數,哈佛大學研究指疫情可能至少持續至2022年。若抗疫變成持久戰,正如本欄一再呼籲,港府更須盡快與業界磋商,制定復業停業標準,確保官商民有共識,減少爭拗,令經濟在疫情可能斷續反覆上落情况下,仍能安全又靈活地,維持一定活力。
昨天僅1宗新症,不但是逾1個月來新低,也是連續5天保持單位數,而且連續3天沒本地感染個案,讓人憧憬抗疫露曙光,企業更期待下周四限聚令有望解封,政府須早作決定,好讓企業為復業做好準備。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tuD3KBFew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