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就要捐俾手足?——沒這回事 | 盧斯達 on Patreon】
一筆錢多不多,很主觀;一種狀況有幾慘,亦很主觀。例如傳媒要寫隻故仔吹奏某人做某事 (俗稱鱔稿),通常就是說「他放棄了做律師/醫生/會計師之類去從政」,他的光環,一定會比起窮人抗爭搞到手停口停,來得更大。就像胡志偉痛罵警察指揮官,武裝值會比真實跟警察肉搏然後遭暴打的人更大,因為陳冠希願意結婚已經是浪子回頭,是天大的改江山,品性移;但如果你本身是好好先生,一次不忠就變了比全盛時期的陳冠希更加賤男。
說到底,這是「視點控制」(perspective control) 的觀念幻術。同樣是大學生去賣淫,你可以看成妓女努力賺錢追求知識,十分上進,也可以看成女大學生自甘墮落賣淫搵快錢。黃絲 KOL 捲幾千萬或更多走人,是很多還是很少?粉絲肯定是認為妓女努力賺錢追求知識,十分上進;不過被他們傷害過的人,自然就有另一種詮釋方法。
說到底,資源有限,慾望無限,錢應該用在何處?當然是用在「最需要的人」身上,但很多人沒有這個觀念。2016 年新東初選,被政府初次動用政治罪檢控迫害的旺角受害者的代表,就最需要那一票。可是天真無邪的善男信女們,以為是公平較量。說穿了,那次只是爭一個任期只剩約半年的殘席,楊岳橋沒有那個位置,他在之後都多數會選到,他選不到,都可以做回大律師社會賢達,只是損失了其中一個親近權力的機會。
當時太多人都沒感覺到,其實在梁君的進取勇猛路線之下,是一群首當其衝,最需要協助的弱者。他們處於輿論劣勢,更需要那個象徵式的議席為自己正名,為自己辯護。不過主流社會當時沒這個心胸,他們以黨派的腦袋取代自己腦袋,認為那個位置是自己的,自己拿回是天經地義。當時選民投給當時肚滿腸肥的大黨,拒絕了一班急需正名的受難者,就像有錢人和小孩走過一條街,二世祖見乞衣碗中還有一點剩飯,都要拿走。二世祖不急那碗飯,但乞衣沒這下一餐就餓死。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是這麼回事。對他人的苦難麻木,當然不會一時三刻改變,比轉變政治立場更難。即使政治運動連結了香港人,但永遠不要忘記階級鬥爭,人是以階級思考和行動的。自然就有基層「手足」因為革命而挨苦,而高級中產的革命早就成為他們的退休獎杯之一,是茶餘飯後想當年的素材之一。這兩班人處於平行時空,即使他們有很多資源,都不會流到最有需要的人身上。人是不會無故挑戰自己走出同溫層,有錢和點擊,都是惠顧性氣相近的選擇。所以你無法質問有錢黃絲為何不多點幫助其他人,或者明明有幾千萬還不斷告急。泛民次次勝算高都告急添,就算告急告到拿了大部份票,令相近光譜的友黨落選,又說自己最顧全大局的事,還看得少嗎?
覺得某件事有幾慘,邊個最慘,都是階級決定的。中產認為自己要移民,失去在香港賺錢機會,就最慘,而窮人慘,本來就慘,關我甚麼事?這就是人性,人性即階級性。
當然,我不會因為這些事就對人們失去信心。你只是要明白,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老泛上一代其實都不想把反送中弄到如此,是很多行動者無意中把不情不願的他們夾上船,老人不開動機器批鬥抗爭者已經算好了,自然就不用期待他們把你視作最需救援。說一聲手足,稱兄道弟,跟手足無關,而是表達他們降貴紆尊的關注。就像很多種族平權政策,只是為了表達某政權某公司很在乎種族平等,但跟具體的有色人種活得如何,可以無關係。大家感受不到對方存在。
如果你見別人只看 TVB,覺得不行,你就要更加支持其他電視台。你又不支持,然後 TVB 坐擁慣性收視有資源,產業就越來越單元,那是市場自己造成。你想看 Viu,你想看試當真,你想看的東西,你付了錢,就算不多,也是阻止輿論單一化的真.良心消費。市場消費習慣多元化,市場的 end products 就會多元化。中產和退休人士有錢,他們有錢到可以製造一個不需要跟外面接觸,甚至歪曲事實的封閉空間,就不用出來了,然後內容供應商也會製造越來越多類似產品,類似中國市場,你陳偉霆紅,那就大家都在做陳偉霆,觀眾受,就不會隨意改變形式。政客每次到了選舉強烈不滿,才勉為其難改變路線,或者始終不改,跟輿論圈也一樣。
為何有黃色經濟圈、本地文化圈,都是在開拓中國以外的其他生產路線,可能是更真實的訊息、或者更好的品味。你觀眾不改變,作為投其所好近乎肌肉反應的供應商,是不會 take risk 或自己改變。當然最現實的是,低下階層沒有閒錢,就養不出更多同聲同氣的人,香港人也看了 TVB 幾十年。話語權,幾十年一直都在TVB手上。
同一場戰鬥,資產階級要的東西,和貧下中農要的東西,從來不一樣,手段也不一樣。巴黎的貧下中農因為偷了一塊麵包就被重判入獄,背景良好的知識青年參加街頭革命之後還可以全身而退,這都是現實。所以觀察事情都要多維度的。共同體是共同體,不過階級也確實存在。另一個階級的人踩過你的屍體向前,是道理,不做則是仁慈,就像 2016 年公民黨的議席,是踩著旺角受害者的屍體向前。你要做的就是少一點仰望,因為仰望神,令人縮小成納米。你找尋一個又一個的 father figure 和先知,你找到段巴、你找到薯片叔叔,你找到鄧小平,你找到趙紫陽。
當年的進步青年收到趙總理的信,說香港肯定要有民主的,他們感動流涕了。雨傘的時候,大家看到馬菲森沈祖堯出來關注,大家又感動流涕了。這是段爸他們的問題嗎?其實他們可能無辜,是你們這班天真蛋散甚麼都仰望,甚麼都發情,我不騙你們,別人也騙你們,那不如老夫來了。我們有那麼多可吞吃的羊,你不能怪獅子浪費食物。是的,真實就是社會賢達不會顧你的死活,但這不正是你抗爭的原因嗎?
//喜歡老盧的文字的朋友,一如平常,歡迎贊助,感謝。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Supper Momen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當這份愛已不再是當初熟悉的模樣, 有人選擇默默離開這個地方、 有人選擇親手結束這段關係。 在割捨的過程中反覆經歷掙扎、迷茫、質疑, 由惴惴不安到鼓起勇氣作出改變。 離開是身不由己的抉擇, 還是必然的經歷? 無論結果是好是壞 從今天起踏上自我救贖的道路。 《終於不回來》用情感關係的離別和結束,側寫移...
陳偉志醫生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有錢就要捐俾手足?——沒這回事 | 盧斯達 on Patreon】
一筆錢多不多,很主觀;一種狀況有幾慘,亦很主觀。例如傳媒要寫隻故仔吹奏某人做某事 (俗稱鱔稿),通常就是說「他放棄了做律師/醫生/會計師之類去從政」,他的光環,一定會比起窮人抗爭搞到手停口停,來得更大。就像胡志偉痛罵警察指揮官,武裝值會比真實跟警察肉搏然後遭暴打的人更大,因為陳冠希願意結婚已經是浪子回頭,是天大的改江山,品性移;但如果你本身是好好先生,一次不忠就變了比全盛時期的陳冠希更加賤男。
說到底,這是「視點控制」(perspective control) 的觀念幻術。同樣是大學生去賣淫,你可以看成妓女努力賺錢追求知識,十分上進,也可以看成女大學生自甘墮落賣淫搵快錢。黃絲 KOL 捲幾千萬或更多走人,是很多還是很少?粉絲肯定是認為妓女努力賺錢追求知識,十分上進;不過被他們傷害過的人,自然就有另一種詮釋方法。
說到底,資源有限,慾望無限,錢應該用在何處?當然是用在「最需要的人」身上,但很多人沒有這個觀念。2016 年新東初選,被政府初次動用政治罪檢控迫害的旺角受害者的代表,就最需要那一票。可是天真無邪的善男信女們,以為是公平較量。說穿了,那次只是爭一個任期只剩約半年的殘席,楊岳橋沒有那個位置,他在之後都多數會選到,他選不到,都可以做回大律師社會賢達,只是損失了其中一個親近權力的機會。
當時太多人都沒感覺到,其實在梁君的進取勇猛路線之下,是一群首當其衝,最需要協助的弱者。他們處於輿論劣勢,更需要那個象徵式的議席為自己正名,為自己辯護。不過主流社會當時沒這個心胸,他們以黨派的腦袋取代自己腦袋,認為那個位置是自己的,自己拿回是天經地義。當時選民投給當時肚滿腸肥的大黨,拒絕了一班急需正名的受難者,就像有錢人和小孩走過一條街,二世祖見乞衣碗中還有一點剩飯,都要拿走。二世祖不急那碗飯,但乞衣沒這下一餐就餓死。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是這麼回事。對他人的苦難麻木,當然不會一時三刻改變,比轉變政治立場更難。即使政治運動連結了香港人,但永遠不要忘記階級鬥爭,人是以階級思考和行動的。自然就有基層「手足」因為革命而挨苦,而高級中產的革命早就成為他們的退休獎杯之一,是茶餘飯後想當年的素材之一。這兩班人處於平行時空,即使他們有很多資源,都不會流到最有需要的人身上。人是不會無故挑戰自己走出同溫層,有錢和點擊,都是惠顧性氣相近的選擇。所以你無法質問有錢黃絲為何不多點幫助其他人,或者明明有幾千萬還不斷告急。泛民次次勝算高都告急添,就算告急告到拿了大部份票,令相近光譜的友黨落選,又說自己最顧全大局的事,還看得少嗎?
覺得某件事有幾慘,邊個最慘,都是階級決定的。中產認為自己要移民,失去在香港賺錢機會,就最慘,而窮人慘,本來就慘,關我甚麼事?這就是人性,人性即階級性。
當然,我不會因為這些事就對人們失去信心。你只是要明白,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老泛上一代其實都不想把反送中弄到如此,是很多行動者無意中把不情不願的他們夾上船,老人不開動機器批鬥抗爭者已經算好了,自然就不用期待他們把你視作最需救援。說一聲手足,稱兄道弟,跟手足無關,而是表達他們降貴紆尊的關注。就像很多種族平權政策,只是為了表達某政權某公司很在乎種族平等,但跟具體的有色人種活得如何,可以無關係。大家感受不到對方存在。
如果你見別人只看 TVB,覺得不行,你就要更加支持其他電視台。你又不支持,然後 TVB 坐擁慣性收視有資源,產業就越來越單元,那是市場自己造成。你想看 Viu,你想看試當真,你想看的東西,你付了錢,就算不多,也是阻止輿論單一化的真.良心消費。市場消費習慣多元化,市場的 end products 就會多元化。中產和退休人士有錢,他們有錢到可以製造一個不需要跟外面接觸,甚至歪曲事實的封閉空間,就不用出來了,然後內容供應商也會製造越來越多類似產品,類似中國市場,你陳偉霆紅,那就大家都在做陳偉霆,觀眾受,就不會隨意改變形式。政客每次到了選舉強烈不滿,才勉為其難改變路線,或者始終不改,跟輿論圈也一樣。
為何有黃色經濟圈、本地文化圈,都是在開拓中國以外的其他生產路線,可能是更真實的訊息、或者更好的品味。你觀眾不改變,作為投其所好近乎肌肉反應的供應商,是不會 take risk 或自己改變。當然最現實的是,低下階層沒有閒錢,就養不出更多同聲同氣的人,香港人也看了 TVB 幾十年。話語權,幾十年一直都在TVB手上。
同一場戰鬥,資產階級要的東西,和貧下中農要的東西,從來不一樣,手段也不一樣。巴黎的貧下中農因為偷了一塊麵包就被重判入獄,背景良好的知識青年參加街頭革命之後還可以全身而退,這都是現實。所以觀察事情都要多維度的。共同體是共同體,不過階級也確實存在。另一個階級的人踩過你的屍體向前,是道理,不做則是仁慈,就像 2016 年公民黨的議席,是踩著旺角受害者的屍體向前。你要做的就是少一點仰望,因為仰望神,令人縮小成納米。你找尋一個又一個的 father figure 和先知,你找到段巴、你找到薯片叔叔,你找到鄧小平,你找到趙紫陽。
當年的進步青年收到趙總理的信,說香港肯定要有民主的,他們感動流涕了。雨傘的時候,大家看到馬菲森沈祖堯出來關注,大家又感動流涕了。這是段爸他們的問題嗎?其實他們可能無辜,是你們這班天真蛋散甚麼都仰望,甚麼都發情,我不騙你們,別人也騙你們,那不如老夫來了。我們有那麼多可吞吃的羊,你不能怪獅子浪費食物。是的,真實就是社會賢達不會顧你的死活,但這不正是你抗爭的原因嗎?
//喜歡老盧的文字的朋友,一如平常,歡迎贊助,感謝。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陳偉志醫生 在 中時新聞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205《健康療天室》精華 不夠刺激導致舉不起來?吃生蠔不會乒乓叫 醫師三妙招堪比小藥丸
受了刺激還是軟趴趴 別把不舉怪給更年期!
高血壓 高血脂 糖尿病 都是造成不舉的原因
別忽視不舉問題 恐是心血管疾病的前兆!
第9集 怎麼當醫師都可以療! 填志願請三思 醫生真的沒那麼爽!
👉 https://youtu.be/BwcxBwOrKNU
第10集 男人不敢說的痛!舉不起小弟弟的惡夢 聽醫師的話有解!
👉 https://youtu.be/lbjINFh1sJc
每週一和週二更多《健康療天室》精彩內容
👉 http://bit.ly/2JWXZFV
#健康療天室 Ruby 老師 #Ruby老師聊健康 #健康 #養身 #養生 #健身 #海鮮 #鋅 #生蠔 #勃起功能障礙 #硬不起來 泌密會客室 - 陳偉傑醫師 x 羅詩修醫師
陳偉志醫生 在 Supper Momen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當這份愛已不再是當初熟悉的模樣,
有人選擇默默離開這個地方、
有人選擇親手結束這段關係。
在割捨的過程中反覆經歷掙扎、迷茫、質疑,
由惴惴不安到鼓起勇氣作出改變。
離開是身不由己的抉擇,
還是必然的經歷?
無論結果是好是壞
從今天起踏上自我救贖的道路。
《終於不回來》用情感關係的離別和結束,側寫移民現象。MV 請來曾兩度獲得金像獎最佳攝影的關智耀 Jason Kwan 拍攝,De odd 鄧英奇再次執導, 描述三個不同的人物,各自被迫離開、結束自己所愛的人和事。
──
曲:Supper Moment
詞:Supper Moment
編:Supper Moment, J1M3
監:Bert, Supper Moment
終於都不回來
終於可找個別人愛
終於哭泣不需要被怪罪是場意外
講好的不回來
不必苦苦去挽留我
終於一天發現我葬在某個角落
在某個角落
逃脫痴戀於你施捨空空的愛 (愛你會有害)
難道我默默離開不悲不哀
臨別一刻不作解釋死心死得光彩 光彩
懷内狠狠把你推開
終於親手把一切結束
終於呼吸都可以慶祝
天空寬廣得可以放空
今天不必委屈再痛哭
終於開口不需抵抗指控
終於甦醒我亦能脫俗
今天開始我逐層救贖
贖回我羽翼高飛找更愛
逃脫痴戀於你施捨空空的愛 (愛你會有害)
難道我默默離開不悲不哀
臨別一刻不作解釋死心死得光彩 光彩
懷内狠狠把你推開
逃脫痴戀於你施捨空空的愛 (愛你會有害)
難道我默默離開不悲不哀
臨別一刻不作解釋死心死得光彩 光彩
懷内狠狠把你推開
(終於親手把一切結束)
(天空寬廣得可以放空)
(終於開口不需抵抗指控)
(今天開始我逐層救贖)
原諒我終於都不回來
──
曲詞 Written by: Supper Moment
編曲 Arranged by: Supper Moment, J1M3
監製 Produced by Bert, Supper Moment
Programming by Supper Moment, Bert & J1M3
和音編寫 Backing vocals arranged by: Supper Moment & Bert
製作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Gary Tsui
錄音室錄音師 Studio Engineers: Jamie Tam and Lee Ho Ming
數碼編輯 Digital Editor: Bhushan M Govilkar
鼓技師 Drum Technician: Fung @TechForm Music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 Matthew Sim
混音助理 Mixing assistant: Jonathan Sim
母帶後期處理 Mastering: Aria Mastering
➤ MV Credits
CAST 演員
男旦 / 菊紫雲 Paris Wong
男病人 / 張翼和 Jonas Cheung
女朋友 / 馮楚嵐 Emma Fung
男朋友 / 邱炫翔 Siang Chiu
女護士 / 陳嘉琪 Agnes Chan @ De odd
女病人 / 胡凱琦 Kay Wu @ De odd
醫生 / 鄧英奇 @ De odd
導演 Director / 鄧英奇 Ki Tang @ De odd
攝影指導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 關智耀 Jason Kwan
攝影助手 Director of Assistant / 梁榮康
機工 Assistants of photography/ 陳鵬杰, 梁國鋒
燈光 Gaffer / 陳偉明
電工 Electrician / 梁志强, 梁永亨
Supper Moment 造型指導 Supper Moment Styling / Riyo Leung @RNC Styling
服裝指導 CAST Styling / 霍曉彤
演員化妝 CAST Make-up / 凌文娟
Supper Moment 化妝 Make-up for Supper Moment / Jenny Tziong
Supper Moment 髮型 Supper Moment Hair / Nasaki Chu
演員髮型 CAST Hair / 蘇浩滇
粵劇戲服助理 : 李淑瑤
美術指導 Art Director / 劉君冬@ GTDL Creative
美術助理 Assistants of Art Director / 許瓅, 李文淙
製片 Producer / 黃敬康
劇務 Production Manager / 何日華
場務 Production Assistant / 謝榮華
導演助理 Assistant of Director / 胡凱琦 Kay Wu @ De odd
剪接 Editor / 鄧英奇 Ki Tang @ De odd
調色 Colorist / 劉勵誌 @ 嗨波創作
幕後花絮拍攝 Behind the scene photo & video shooting
Zero Chan @ De odd / Ernest Cheng @ De odd / Ashley Ho @ De odd
特別鳴謝 Special Thanks / 天下一恆運租賃有限公司
#終於不回來 #SupperMoment #EverythingIsYou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2IKXzoNcI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