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戴口罩來運動】#廢氣汙染 #台北市
今日環境保護意識進步,
早期的嚴重工廠污染已漸為人淡忘。
看到老照片中,42年前的台北市區,
還有工廠終日運轉,排出廢氣威脅國小師生健康。
戴著口罩運動不是今日才有的事,
雖然原因不同,回首過往,
你有什麼感觸呢?
日期:1979/3/9
圖說:台北市松山國小學童,每日身陷附近工廠排放廢氣汙染的空氣當中,學童戴起口罩上體育課表達抗議。
來源:聯合報
攝影:徐燦雄
歷史新聞
【1979-03-11/聯合報/03版/】
松山國小罩濁煙 師生無語問「灰」天!
半數以上罹染.喉頭鼻腔毛病.紛請轉學調職.不堪常期污染
【本報記者周萍、趙南雍專訪】初到台北市松山國小附近的人,很容易把天空中灰濛濛的一片當作濃霧,等弄清楚了竟是工廠排出來的廢氣,不禁訝異的蹙眉掩鼻,避之唯恐不及。然而,松山國小近三千位學童,百餘位教職員,卻天天呼吸這些嚴重污濁的空氣。
去年,松山國小遭受空氣污染危害的情形,經過本報披露,曾引起有關單位重視,並即謀求改善。但是,時隔九個月,確實改善了嗎?目前,和松山國小東側毗鄰的三家工廠,永明鐵工廠配合該校作息時間,白天停工,夜晚操作。永和鐵工廠及寶山磚廠排放的含金屬氧化物的黃濁色煙,及黑煤煙,仍然每天隨風飄向該校每一個角落。晴朗風勁的天氣,濁煙倒還容易揮散,陰雨或無風的日子,灰濛濛的廢氣就籠罩整個松山國小,滯留不去。一片朦朧中,從校園這端竟然無法看清楚對面距離四十公尺的三樓教室。
教室門窗上的玻璃每天蒙上褐黃色的一層物質,粉白的牆壁也薰成灰黑色,課桌椅不到半天就舖上一片灰層,清潔工作令教師和學生感到頭痛。建成甫一年的游泳池,看台欄干已受廢氣侵蝕的斑鏽不堪,雖然每天由校工做清潔工作,水面還是飄浮著黑煤渣,池底總是一道黑垢,刷不勝刷。
事實上,根據最近的各區污染測定結果顯示,台北市空氣中浮游塵、落塵量、鐵板腐蝕度,仍以松山、南港區最高。而松山國小附近的落塵量仍然高居松山區首位,每平方公里達二十二點多公噸,較去年未見降低。 最叫人擔心的,是金校學生的健康問題,林宗源校長嘆氣說: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他們的健康也是國家的財富啊!
去年,松山國小曾作了一項全校學生健康狀況的統計,發現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學生患過氣管炎,百分之六十學生經常咳嗽或喉嚨不舒服,百分之十的學生上課經常有頭暈現象。據該校教師們最近觀察,這些情況目前並未改觀。三年一班學生章上林和陳念平說:上課時,常有帶瓦斯味的黑煙飄進教室,聞了就耍咳嗽、喉嚨痛。同班同學嚴心逸上星期甚至還流鼻血,醫生說是得了過敏性鼻炎。 二年四班的王杏如也是一嗅到廢氣煙霧就不停的咳嗽,有時戴上口罩也沒用。另一位同學李松樹,則是經常頭暈、噁心,等「臭臭的煙」消失後就好了。
一年級的曾繁華小弟弟,去年才進松山國小就讀,那時身體沒有一點毛病,現在卻已患了嚴重的鼻塞,必須天天用藥。曾小弟弟的父親說:他一開學鼻病就發作,寒假期間不上課在家,症狀就輕了許多。 家長們心疼子女健康受摧殘,要求轉學的愈來愈多。上學期已轉走五十六個學生。這學期至今也有三十二人轉至其他小學,據該校教務處說,轉學的理由至少三分之二是基於無法忍受污染的空氣。
松山國小八十多位教師中,到校服務滿一年以上的,多少都有呼吸系統疾病。教社會科的高老師有嚴重鼻竇炎;上六年級課的曾姓老師經常喉嚨作痛,肺部難過;教美勞的董老師則氣管過敏,老是咳嗽,有濃黑色痰;林宗源校長更是經常隨身攜帶鼻孔通霧器。
由於松山國小教師們經常前往公保醫院聯合門診中心耳鼻喉科求治,該中心李宏信醫師曾開玩笑地說:『松山國小的教師一律特別用最好的藥。』他並且贈送數本自著的「淺論耳鼻喉病」給該校全體教師,囑咐他們多吸收有關知識,以對抗烏煙瘴氣的環境,保養健康。
教師們忍受不住廢氣薰染,多萌去意,上學期就有近十位教師請調他校,由於積分的資格限制,僅有兩位調成。對於污染禍源的工廠,有關單位雖然一再管制、罰款,黑煙還是照冒,工廠方面不願花幾十萬元裝置處理廢氣的設備。市政府輔導污染性工廠遷移至桃園大園工業區的計劃,又因為電力線路費用等問題,還在作業階段。經濟部、市政府、工廠各有苦衷。何時重見新鮮空氣,松山國小師生只有無話問「灰」天。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8的網紅陳曉謙 運動物理治療師 Jack Chen, sports physiotherapis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等了半小時,進去診間不到五分鐘就出來了」 「我覺得醫生沒有了解我的問題」 由於醫療制度等多種因素影響,每個門診人滿為患,醫師能看每一位病患的時間非常短暫,會使病患跟醫療人員的溝通有限。這部影片找到好朋友林威廷醫師,目前在台北榮總擔任復健科住院醫師,同時也有肌力與體能訓練師的認證(NSCA-CSC...
「陳威明門診」的推薦目錄:
- 關於陳威明門診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陳威明門診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陳威明門診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陳威明門診 在 陳曉謙 運動物理治療師 Jack Chen, sports physiotherapis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陳威明門診 在 容海恩 Eunice Yu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陳威明門診 在 中華民國骨肉癌關懷協會- 陳威明理事長為免病友們看診等候過 ... 的評價
- 關於陳威明門診 在 【2018台灣義行獎】陳威明| 公益傳播x 公共電視x 台北榮民醫院 的評價
- 關於陳威明門診 在 陳威明醫師 - 天蠍女喜歡一個人的暗示ptt 的評價
陳威明門診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今新增23例本土,1例死亡;台積電與鴻海採購1千萬劑BNT疫苗已簽約,預計最快9月到貨;第二劑莫德納疫苗接種時間延後10至12週】
台灣今(12)日新增23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確診案例、1例境外移入與1例死亡案例,案例仍集中在雙北市,新北市10例、台北市9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指出連3週的Rt值(口誤為Ct值)都低於1,除非再有特別群聚事件,研判未來確診數將維持在20到30例的區間,並逐漸減少。
昨晚(11日)上海復星醫藥集團發出聲明表示,已與台積電、鴻海旗下的永齡基金會,以及永齡委託的裕利醫藥公司簽訂「銷售協議」,合計1,000萬劑BNT疫苗。台積電與鴻海今發布的聲明指出,這批疫苗是從德國原廠直送,最快9月底抵台。今早行政院政委兼發言人羅秉成也證實此項消息,並指出這些疫苗符合之前政府要求的三大原則「原廠製造、原廠標籤、直送台灣」。疾管署也在昨晚約11點,完成台積電和永齡基金會的疫苗捐贈簽署,政府另加購3,000萬劑次世代的莫德納疫苗。
不過目前台灣疫苗仍不足,今天疾管署也宣布,莫德納第二劑接種,除第一類人員、國籍航空機組員、孕婦仍維持原定的28天外,其他人將拉長接種第二劑間隔時間,延長為10至12週。
■採購BNT疫苗峰迴路轉,最快9月底抵台
此次採購1,000萬劑的疫苗,是由德國BioNTech公司(又稱BNT)和美國輝瑞(Pfizer)藥廠共同合作開發,BNT藥廠已將大中華區(中國、香港、澳門、台灣)的代理授權給中國的上海復星醫藥集團;德國BNT廠則負責德國、土耳其市場,其餘所有地區由美國輝瑞負責。
根據鴻海與台積電發布的聲明,兩方各採購500萬劑BNT疫苗,含後端的冷鏈物流、處理費用與保險,彼此各分擔1.75億美金左右(約台幣49億元),全數捐贈給疾管署,「預計最快9月底後,可按照德國原廠生產排程及台灣接種狀況依序送抵台灣。」後端的冷鏈處理將由裕利醫藥負責。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今天表示,5月23日提出BNT疫苗捐贈方案,6月1日送件到食藥署,6月18日政院宣布正式授權,至今天剛好7周,很欣慰終於能給社會大眾一個交代,但還不能放鬆,需持續努力催促到貨時間和到貨數量。
今早11點半行政院召開記者會,政委羅秉成證實此消息,並感謝這兩個單位出錢出力,達成階段性進展。他表示,BNT原廠昨天下午4點完成簽署,台積電和永齡基金會準備相關法律文件,晚上9點半左右將捐贈契約提交給疾管署審閱,相關同仁連夜加班審核,陳時中和疾管署署長周志浩也徹夜待命,在晚間11點完成簽署,並且立即通知兩個捐贈單位,兩單位接獲通知後,也在今天發布重訊。
羅秉成表示,這些疫苗完全符合「原廠製造、原廠標籤、直送台灣」三項原則,而且全部無償捐贈政府,並由中央統籌運用,政府會承擔後續一切的行政作業;如果慈濟採購的500萬劑BNT疫苗也能順利,總計將有1,500萬劑BNT疫苗。至於南投、雲林、花蓮、台東4個縣市也表示要對外採購疫苗,陳時中表示,「地方單位在程序間還有點距離,」整體疫苗計畫還是在進行中。
陳時中先前曾指出,採購捐贈疫苗可保留一定比例供給企業自用,今天下午疫情記者會時,陳時中指出,目前台積電和鴻海都是全數捐贈,兩家公司都站在貢獻社會角度,目前沒有保留疫苗,當然也不是不能夠談,但目前(合約)沒有這項條文。
目前台灣採購到的疫苗,僅BNT疫苗可供12至18歲青少年施打,昨天下午陳時中曾在記者會上表示,目前疫苗實驗還在進行,如果到時只有BNT能打,一定會保留給學生;今天再被問到此問題,他再次表示,已經有BNT疫苗了,一定會留給學生先來打。
■規劃明、後年疫苗施打計畫,預計加購3,000萬劑次世代的莫德納疫苗
除了BNT疫苗傳出好消息,羅秉成今天也在記者會透露,年底前除了政府已採購的505萬劑莫德納疫苗,明、後年再加購各1,500萬劑次世代的莫德納疫苗,總計3,000萬劑,正在進行相關的作業程序,包括今年沒到貨的BNT疫苗,將開始規劃明年的疫苗施打計畫。
陳時中證實,持續跟各大廠詢問討論疫苗採購,根據評價、供貨穩定數、供貨排程等等,跟相關大廠都有聯繫討論,有些疫苗已經進到比較實質的程序,「目前莫德納我們進行速度較快,」若有結果會跟大家報告。
5月底台灣疫情緊繃時,許多預約接種AZ第二劑者被取消,未來莫德納疫苗是否可以保證在期限內打得到第二劑?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都有幫莫德納接種第一劑者保留第二劑,「目前只是會晚點打,但不用擔心沒有第二劑。」
已預約施打第二劑莫德納的民眾,非屬上述三類對象,會跟之前AZ短缺時狀況一樣,由醫院直接取消接種。至於將來要如何重新打第二劑,莊人祥表示,理論上醫院會通知接種第二劑,若醫院沒通知,民眾可以自行打電話詢問醫院,或至旅遊醫學門診;目前距離第二劑接種還有一段時間,如果到時政委唐鳳設計的公費疫苗登記預約平台,已經開放到該對象的年齡層,也可以透過平台預約施打第二劑。
■莫德納第二劑疫苗延後10至12週接種
莫德納疫苗在台灣施打意願最高,公費疫苗登記預約平台開放第九、十類接種對象登記施打意願,截至今天下午1點,約有272萬多人登記,莫德納占60.84%、AZ與莫德納都可以的有36.47%,近100萬人,只選AZ的僅有7萬多人。為了加速莫德納疫苗覆蓋率,指揮中心今天宣布,除第一類人員、國籍航空機組員、孕婦等三種特定對象,莫德納第二劑接種間隔時間仍維持原定的28天,其他人皆延長為10至12週。
陳時中表示,依據國外臨床試驗資料分析,莫德納完成接種第一劑14天後,保護力約為81%,另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莫德納接種間隔最晚可至12週,因此昨天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會議第4次臨時會議決議,將莫德納接種間隔調整為10到12週,並持續視疫情狀況及疫苗供貨情形,滾動調整接種政策。
不過美國疾管署提供的莫德納接種指引,建議第二劑施打間隔要在28天到6週內,若超過這個區間,目前還沒有足夠的研究證實疫苗效力。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立民也認為,目前國際上隔10至12週接種第二劑莫德納的數據不多,國際研究大多都是4週,不應該隔那麼久才打第二劑,疫苗應該早點打完兩劑,早點完備保護力。另外,他指出,國外有研究說第一劑莫德納可以混打第二劑BNT/輝瑞疫苗,因為都是屬於mRNA疫苗,台灣現在買到BNT疫苗,可以討論是否混打。
■疫苗接種不良事件24件死亡
指揮中心今天公布7月9日到7月11日疫苗接種後通報不良事件,合計126件,非嚴重不良事件46件,其他疑似不良事件15件,死亡24件;死亡案件17件和AZ有關,7件為莫德納。
莊人祥表示,24例死亡中,17例AZ是7女10男,年紀介於62歲到98歲,其中12人為75歲以上,疫苗接種後3到22天之間發生;莫德納7例死亡中有4女3男,年紀介於69歲到80歲,5人是75歲以上長者,死亡是疫苗接種後當天到7天內發生。
截至7月11日,全台約356.5萬人次接種疫苗,疫苗人口涵蓋率近15%。莊人祥表示,經過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分析,截至7月7日每天接種數字,累計觀察時間,結果是無論接種AZ或莫德納疫苗,各年齡層、男女通報的死亡事件數,都沒有高於背景預期值。
■外傳台積電員工確診,指揮中心未證實
今天新增的23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確診案例,其中9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23例中有13例男性、1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1)年6月20日至7月11日。分布以新北市10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9例,基隆市、桃園市、新竹市及台中市各1例;其中17例為已知感染源、4例關聯不明、2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陳時中表示,國內連3周Rt值小於1,除非有特別大的群聚案件,否則應該可以維持在這樣的案例數區間,比較好的情況下可以持續減少。
新竹市新增的1例確診案15355是竹科從業人員,新竹市長林智堅表示,這名患者公司位於新竹縣,宿舍位於新竹市,另有台北活動史。7月10日因發燒及呼吸道症狀至醫院就醫,採檢PCR陽性確診,已匡列18人居家隔離,也針對公司宿舍員工採檢PCR,預計明天結果出爐。
外傳這名確診者為台積電員工,不過陳時中下午被媒體詢問時並未證實,僅表示相關企業在防疫措施有相當經驗,相信新竹市會跟科學園區有很好的聯繫,「相信會處理好。」
■恢復所有移工轉換雇主
先前指揮中心宣布移工禁止轉換雇主,隨著疫情趨緩,7月2日宣布家庭移工可以轉換雇主,明天起則恢復所有移工可以轉換雇主。內政部次長、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轉換雇主後,承接的雇主在3天內要安排移工PCR,並一人一室做適當觀察,14天期滿後,3天內要再檢測一次PCR,跟地方衛生主管機關合作配合,陽性就要安排就醫和相關隔離治療,陰性要辦理健康監測,雇主必須了解移工生活上的足跡、管理生活。這段時間勞動部會跟縣市勞工局,就各產業的居住空間進行一連串稽核和檢查,不過目前已檢查的件數、違法數,陳宗彥表示要再詳細了解。
(文/林慧貞;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柯皓翔、戴淨妍;攝影/陳曉威、鄭宇辰)
#延伸閱讀
【真的假的?COVID-19痊癒者身上藏有解藥「單株抗體」?混合用、早點用才有效】https://bit.ly/2UDxiLl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疫苗 #AZ #莫德納 #BNT #台積電 #鴻海 #永齡 #移工
陳威明門診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新增60例本土、3例死亡,未來將訂餐廳與夜市指引再考慮「微解封」;Delta變異株傳染力高,外國入境者一律隔離並普篩;北農群聚累計89例確診,包含攤商與批發商】
台灣今(28)日新增60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病例、3例死亡,單日確診人數創下兩週以來新低,死亡人數更是自5月23日以來新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確診人數少與週末假日採檢人數少有關,但可以確定病例趨勢是持續往下走,有確診個案的縣市也比較少,這都是好現象,但人流增加是隱憂,提醒民眾沒特別的事不要外出、快去快回;他也透露,未來兩週到7月12日仍是三級警戒期間,要先做好市場、夜市與餐廳的指引才會考慮「微解封」。
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則提出新加坡研究表示,印度變異株(Delta)與英國變異株(Alpha)傳染性更強,其中發現Delta印度變異株傳播率為12%,比Alpha的8.6%高;因此從昨(27)日零時起,國外入境者一律集中隔離,並於隔離期滿再篩檢一次PCR,等於是入境普篩;此外,從巴西、印度、英國、秘魯、以色列、印尼及孟加拉等高風險七國入境者,一律先做PCR篩檢,並入住集中檢疫所。
北農群聚案,指揮中心則是公布確診者的詳細資訊,合計從5月14日至今,已經累積89例,同在萬華、以家禽批發為主的環南市場則已累計53例。台北市則是公布,合計五大批發市場已經造冊13,590名,最慢週三就會全數打完疫苗,並在週四與週五兩天再做一次全面PCR篩檢,由台北榮總、亞東醫院與北市聯合醫院負責。
■新增60例本土與3例死亡
指揮中心公布今日新增60例本土確診個案,其中31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60例中男性26例、女性34例,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19日至27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33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22例、桃園市2例,基隆市、南投縣及彰化縣各1例;其中32例為已知感染源、3例關聯不明、25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新增3例死亡個案,為2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介於7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3日至6月22日,確診日介於5月26日至6月24日,死亡日介於6月25日至6月26日。
陳時中表示,疫情逐漸趨緩,收到不少希望餐飲業可以解封的聲音,但脫下口罩的行為有高風險的可能,因此未來兩週時間,將會針對市場、餐廳與夜市訂定清楚的指引,該怎麼做好防疫等等,才會「微解封」;另外也會參考WHO關於三級強度下降後的指標,並與專家討論,做好準備工作會比解封更重要。
■嚴防Delta印度變異株,入境全面普篩
日前指揮中心已經宣佈為了因應傳播力更強的Delta變異株,入境全面實施普篩,今日陳時中又再次說明一次做法,自國外入境一律集中檢疫,來自巴西、印度等七國入境者則是強制進入集中檢疫所,其餘國家則是自費入住防疫旅館,全數不得居家檢疫。
高風險七國入境者進入集中檢疫所隔離以前,即使持有PCR陰性報告,依舊要再做一次PCR篩檢,檢疫期滿後,所有檢疫者都要做PCR篩檢。陳時中強調,去年就有針對高風險國家做入境PCR篩檢,目前統計94%入境者都持有陰性報告,沒有持有者也會立即安排採檢。
至於從秘魯返國的屏東祖孫Delta變異株群聚案,指揮中心統計有12人確診,已經匡列居家隔離共178人,包括兩人住在新北,其中1位是確診者與其有工作接觸,另1位是秘魯返國祖孫搭乘的防疫計程車司機,PCR結果都是陰性。至於外界關心目前的匡列對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祖孫兩人是6月6日至國外轉機回台,6月11日發病,推算前3天是傳染期,同機者由於已經超過傳染期,只安排前後兩排的乘客採檢,此外機組員都是外籍航空,已經不在國內所以沒有匡列。
昨天屏東新增確診的案14734疫調,指揮中心表示,檢體今天已經送到昆陽實驗室,2天內做完基因定序,就可以釐清是否與秘魯返國的祖孫群聚案有關。陳時中表示,該名確診者要去枋寮醫院開刀,住院前採檢陽性確診,該醫院已暫停門診進行清消,並匡列214人入住集中檢疫所並採檢中。
此外,另有2名台北親人南下探病是否會成為防疫破口?陳時中說:「不會,因為PCR陰性不具傳播力,但不能保證兩人不會轉陽。」目前屏東Delta變異株群聚已經採檢1,500人皆為陰性,今日又新增枋寮社區篩檢站,希望透過廣篩的方式儘速找出感染源並阻斷傳播鏈。
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則是以新加坡與英國的研究,分析印度變異株(Delta)與英國變異株(Alpha)的差別,新加坡的學者針對個案的症狀表現統計,感染症狀沒有太大的差別,皆為發燒、咳嗽等;但可以確定的是,Delta的家戶傳播率為12%,比Alpha的8.6%高,而疫苗要接種完兩劑後,對輕症的保護力才會比較好。至於對住院重症保護力,施打第一劑有超過7成的保護力,打完第二劑後更有86%至96%的保護力,因此還是建議大家完整接種疫苗。
■北農找出攤商與批發商確診者,累計已達89例
今天指揮中心首次公布北農確診者詳細資訊,第一果菜批發市場(一市)從5月14日至今,累計了68例,其中攤商32人,批發商/供應商18人,合計比例高達7成;第二果菜批發市場(二市)則有21例,其中18例是員工。
值得注意的是,一市在5月爆發疫情時,只針對內部員工篩檢,因此5月確診者大多都是北農員工,以及部分有向北農申請承銷人資格的攤商,6月後一市確診者數量大幅上升,但多半是攤商和批發商確診,尤其6月22日台北市政府在一市附近設快篩站,並要求進出果菜市場都要持快篩陰性證明,許多先前從未篩檢過的批發商和攤商,才被納入防疫網絡。總計6月22日至今,一市共增加了22例確診,其中10人是批發商,7人是攤商。
《報導者》曾在「被冷藏的疫情熱區──揭開北農群聚風暴,大到追不了的隱形傳播鏈」(https://bit.ly/3zX2e9D)報導中指出,許多在市場內工作的人員表示,5月中即聽說有攤商確診,北農卻沒有掌握名單,今日從指揮中心的數據可以發現,許多確診者包括了攤商和批發商,人員流動複雜,可能是菜市場攤販、餐廳業者來北農批貨,北農沒有掌握人數、沒有造冊,也沒辦法優先打疫苗,但他們會在菜市場賣菜、餐廳進出,和消費者接觸,形成防疫一大漏洞。
陳時中在昨天的記者會上坦言,無法掌握這些外圍攤商和批發商的人數,只能鼓勵篩檢;今天再有媒體提問,是否仿照其他行業,要求菜市場攤販定期篩檢?陳時中回應,主要分成兩部分,一個是大規模篩檢找出潛藏個案,另一個則是疫調與匡列切斷傳播鏈,而北市的鼓勵施打疫苗也是好的辦法,但北農認定感染源是來自萬華是言之過早,還需很多的證據,才能確定誰是第一個發病。
■高端國產疫苗審查延後,審查過程仍不考慮公開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今日為止,已經累計接種1,926,973人次,AZ接種1,808,180人次,莫德納接種118,793人次,COVID-19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約8.04%。陳時中說明擴大施打的原則,以工作上可能接觸到病毒的優先,其次是致死率高的人,其他是民生相關,這部分爭議會比較大,因此目前的做法不會等到優先施打族群打到不想打為止,而是一段時間後就逐步往下開放,讓想打的疫苗的人都有機會可以打得到,一旦優先族群開放到一個程度後,就會開放全部的人。
至於在6月10日公布第二期期中分析結果的高端疫苗,原本7月初將進行緊急授權的審查,傳出因資料不齊,被要求補件而延後到7月底,今天陳時中也在記者會表示,因食藥署審查非常嚴謹,才會要求廠商補件,他指出什麼時候才審,則要看補件的速度,才會決定審查的進度。
《報導者》在昨天獨家報導國產疫苗合約內容與專家委員有利益衝突爭議,未來審查時是否會循美國FDA公開審查的方式,對此陳時中回應指出,是否要公開審查過程,則是見仁見智的問題,目前還是希望專家可以有自由辯論的空間,還沒有準備要採直播方式對外公開過程。
(文/嚴文廷、林慧貞;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戴淨妍;攝影/蘇威銘、吳家昇、余志偉、郭芷瑄)
#延伸閱讀
【國產疫苗二期期中報告出爐後兩大難題:專家委員利益衝突爭議、交貨期程排到年底】https://bit.ly/3dgKAUD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疫苗 #北農 #PCR #Delta變異株 #入境普篩 #高端 #國產疫苗
陳威明門診 在 陳曉謙 運動物理治療師 Jack Chen, sports physiotherapis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等了半小時,進去診間不到五分鐘就出來了」
「我覺得醫生沒有了解我的問題」
由於醫療制度等多種因素影響,每個門診人滿為患,醫師能看每一位病患的時間非常短暫,會使病患跟醫療人員的溝通有限。這部影片找到好朋友林威廷醫師,目前在台北榮總擔任復健科住院醫師,同時也有肌力與體能訓練師的認證(NSCA-CSCS)。由他來分享一般民眾可以如何先整理自己的身體狀況、關鍵的資訊提供給醫師,讓短短幾分鐘的看診時間能更有效率,解決病人的問題。
看診前可以帶的小筆記,有利於醫師診斷的資訊,包括:
L (Location):不適的位置(ex. 右膝蓋)
Q (Quality):不適的性質(ex. 刺痛、麻、脹等)
Q (Quantity):不識的程度(ex. 3分痛)
O (Onset mode):開始的性質(ex. 慢慢出現的、還是跟一次受傷後)
P (Precipitating factors):誘發因素(ex. 蹲的時候會痛)
E (Exaggerating factors):加劇因素(ex. 上樓梯、跑步時會越來越痛)
R (Relieving factors):緩解因素(ex. 躺著、坐著會比較舒服)
A (Associated symptoms):伴隨的症狀(ex. 同時還會痠跟麻)
*若是職業運動員,務必先跟醫師說明,並確認藥單是否有禁藥成分
範例:
「醫師,我一週前扭到腳,當下非常痛,大約10分有7分痛,當下沒辦法走路,到今天已經好蠻多的,但是在走比較久或跳的時候,右外側腳踝有痠跟緊的感覺,不動或坐著都不會痛」
【林威廷醫師】
Facebook粉絲專頁: Dr. M Be Superior 運動醫學 傷害復健 健康促進
Instagram: drm_be_superior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粉絲專頁: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henhc82/
部落格: https://jackchen.sport.blog/
剪輯&字幕:江恩宇
影片拍攝時間:2021年3月1日
#運動傷害 #運動醫學 #復健科 #骨科 #疼痛科 #家醫科 #開刀 #物理治療 #運動防護 #復健 #疫情 #covid19 #sportsmedicine #sportsinjury #physiotherapy #rehabilitation
陳威明門診 在 容海恩 Eunice Yu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立法會今天恢復二讀《2017年撥款條例草案》,讓議員就財政預算案的建議發言。
我一直對香港的公共醫療服務深表關注,早前和一些新界東的區議員與衛生局副局長陳肇始教授會晤,就表示希望政府可以投放更多資源,增加威爾斯親王醫院和將軍澳醫院的人手,並於各區開設基層醫療診所及發展預防醫學,為居民提供更完善的醫療服務。同時,我亦希望政府確立牙科為公營醫療系統的一部份,並且加強相關醫護人手的培訓。
另外,香港舊樓的維修及管理問題一直存在,我認為政府應增撥資源,設立一個提供「一條龍」服務的支援平台,為業主和法團提供全面的支援和協助。
當然,政府亦要繼續鞏固和提升公務員團隊的士氣,回應公務員對服務條件的訴求。希望下屆政府能投放更多資源改善市民的生活,為香港經濟發展策略訂立長遠規劃。
以下為我的發言全文:
根據匯賢智庫近日發表有關香港長遠競爭力的研究報告,自回歸以來,香港的競爭力一直存在不少隱憂,近年甚至有每況愈下的趨勢。 2012年以後,香港經濟增長率持續放緩,平均每年只有低於3%的實際增長,2015和2016年更進一步跌至只有2.4%和1.9%;此外,土地和勞工短缺兩個發展樽頸,以及社會凝聚力不足等問題,都是急需要香港正視和探求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現時特區政府坐擁超過9,350億元的財政儲備,單是2016/17年度的盈餘已高達928 億元,我相信,政府是有能力按社會需要作更多承擔,關顧社會上不同階層市民的需要。所以,我希望下一屆特區政府,能夠就香港長遠經濟及社會發展投放更多資源,提振本地經濟,讓市民的生活得到更好的改善。
財政預算案應該為香港經濟發展策略訂立願境,可惜近年的財政預算案予人只追求收支平衡的感覺,未有展現出特區政府為未來投資的決心,我對此表示失望的同時,更希望下一任財政司司長不會好似過往的財爺一樣,被指是「守財奴」,而是能夠以新思維和具前曕性的目光,引入配合香港實際發展需要的理財哲學,善用盈餘,加強政府作為市場促進者的角色,為青年創造更多機會,讓他們有更多向上流動的機會,為香港的未來創建更穩固、更具發展潛力的經濟環境。
主席,在今個星期一,我聯同一批新民黨及公民力量的新界東區議員,與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陳肇始教授等官員會晤,反映了我們對新界東的公共醫療服務、公眾街市管理及環境衛生問題的關注,並提出了一些改善建議供局方考慮。公共醫療服務方面,多位區議員都表達了相同的訴求,希望政府可以投放更多資源,增加威爾斯親王醫院和將軍澳醫院的醫生、護士和其他輔助醫療服務人手,為新界東居民提供更全面、更能滿足新界東居民需要的公營醫療服務。
此外,我們亦希望政府能夠加強沙田、大埔等地區的普通科門診和牙科服務,尤其是長者牙科服務,令更多長者能夠及早接受牙科服務和治療,讓他們活得更加健康和開心,減輕長者的醫療負擔。但我相信在這個問題上,大前提是要政府先確立牙科為公營醫療系統的一部份,並且加強相關醫護人手的培訓,因為現時政府牙科服務的最大問題,在於牙科醫生嚴重不足,過去每年牙科生的學額只有20個,可能政府近年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所以逐步增加牙科生的學額至2018/19年度約70個。無疑增加學額是一個好的開始,我希望政府能夠全面檢視和評估市民對牙科服務的需求,將牙科納入公營醫療系統,及早做好相關的醫療規劃。
事實上,現時本港公私營醫療系統已嚴重失衡,醫管局體制過度膨脹,負荷過大,財政預算案提出為醫管局未來10年發展預留2,000億元,我認為難免會增加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提升醫療系統效率的最想理方法是加強衛生署的角色,於各區開設基層醫療診所及發展預防醫學,以協助病人分流,減輕醫管局的負擔,縮短病人輪候診症的時間,改善公營醫療系統內的分工安排。
主席,房屋問題一直為市民帶來不少困擾。昨日,我和葉劉淑儀議員訪問了一班新界東的小朋友,其中,有10歲的小朋友居住在劏房,只能在床上做功課和吃飯,對於帶朋友回家玩耍也有所顧忌。除了租金貴、樓價高、上車難之外,大廈維修及管理對很多舊樓業主和住戶都是一大難題。香港樓宇老化跟人口老化問題同樣重要,亦是迫在眉睫。現時本港有近6,000幢舊樓的樓齡是超過50年,大部分都是日久失修。大廈維修及管理涉及多個專業範疇,包括工程、測量、審計及法律等,但民政事務署在支援業主和法團方面所投放的資源嚴重不足,其角色也十分模糊,不少業主面對大廈維修及管理問題時,都會感到求助無門。
財政預算案提出撥款3億元予市區重建局,以優惠價格參與「招標妥」服務,但對全港眾多小業主而言,這3億元的撥款只是杯水車薪。我認為,政府應增撥資源,設立一個提供「一條龍」服務的支援平台,由民政事務局負責統籌和聯繫各個相關政策局和部門,為業主和法團提供全面的支援和協助,包括聘請測量、工程、保險、法律、調解等專業人士,以至提供維修工程招標事宜的相關查詢和協助。我相信,加強大廈維修及管理,不單只能夠改善樓宇安全,同時亦可延長住宅單位可供使用的夀命,減低市場上單位的流失量,對增加住宅單位供應會有莫大幫助。
最後,我想講公務員的問題。一直以來,香港擁有一支高效率、高質素、表現卓越的公務員隊伍,不過,近來市民對政府的訴求、期望和不滿持續增加,不單只令到不少公務員要面對前所未有的壓力,更嚴重打擊公務員團隊的士氣。所以我認為,政府有必要正視和積極跟進公務員的問題,鞏固和提升公務員團隊的士氣,維持高效、優質的服務水平。其中政府可以從兩方面著手,包括部門領導需要做好「掌舵人」角色,為部門制定清晰、明確的工作針;至於公務員對服務條件的訴求,更加不容忽視。多年來,公務員在住屋、醫療、服務條款、延長服務年期等方面提出多項訴求,可惜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未有就這些問題作出財政上的安排,顯示政府在改善公務員的待遇、挽留人才、維持公務員團隊士氣、提升公務員團隊的歸屬感都是有需要繼續努力。
主席,本人謹此陳辭,支持《2017年撥款條例草案》。
陳威明門診 在 【2018台灣義行獎】陳威明| 公益傳播x 公共電視x 台北榮民醫院 的推薦與評價
臺北榮總 陳威明 副院長雖然是人工關節置換、國際骨肉癌的權威,身上卻沒有任何一點「大人物」的架子。陳副院長集結一群善心人士,不只細心照顧癌症 ... ... <看更多>
陳威明門診 在 陳威明醫師 - 天蠍女喜歡一個人的暗示ptt 的推薦與評價
醫師診間: 狀態: 關節重建陳威明: 3208 額滿: 醫師27天內門診時段皆額滿(關診/請假) 醫師狀態顯示說明: 額滿:醫師門診限號額滿未關診,當日上午7:40至8:30 … ... <看更多>
陳威明門診 在 中華民國骨肉癌關懷協會- 陳威明理事長為免病友們看診等候過 ... 的推薦與評價
陳威明 理事長為免病友們看診等候過久或是掛不到號,特別於台北榮總爭取開設「骨腫瘤」特別門診以嘉惠病友. 即日起: 每週二下午在湖畔門診由陳威明主任及吳博貴醫師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