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真名,不是假人假帳號,敢說出自己年輕人的心聲,就是好樣!
有guts!
版面就借了!】
委員你好,借用您的版面。請您幫忙年輕黨員發聲!
[轉傳]
一位深藍年輕黨員的告白
我叫林家丞,今年28歲,忠貞國民黨員,黨員編號0031516979。
這次的黨主席選舉,我就是那不到4%的年輕黨員,四位候選人也和我都不認識,最後我選擇支持朱立倫,而且還在努力、把要投張亞中票的我媽拉過來,一直到投票前一剎那,我都會盡力到底。
我知道我媽為何會傾向張亞中,因為她來自嘉義眷村金門新村,外公是當年隨國民政府來台的軍人。耳濡目染之下,連我也深化、以身為中華民國的國民為榮。到現在,聽到國歌、國旗歌看著青天白日旗仍然會讓我眼眶泛淚,身體微微顫抖。因此,即使被身邊同儕視為「色違份子」,我毫無猶豫的在學生時期加入中國國民黨,我能很驕傲的說我以此為榮。
曾幾何時,中華民國在年輕一輩的心中消失了?所謂的愛國青年在同儕之間變成少數,取而代之的是民進黨口中的「台灣價值」。霎時間「熱愛中華民國」成了年輕人口中的迂腐、陳舊,甚至有舔共、賣台的罵名。記得每次黨內選舉,我都會到梅花戲院附近的黨部投票,每每都會收到選務人員驚訝的眼神並說「你是我整天下來看到最年輕的!」最後在一票爺爺奶奶讚美的聲中略為尷尬的苦笑離開。
但,我相信這代一定還有和我一樣熱愛中華民國的人,只是和親愛的國民黨長輩們一樣「溫良恭儉讓」,偶爾反駁個一兩句之外,大多選擇忽略另一個陣營的嘲諷侮辱。
直到2018年,韓市長異軍突起,本被視為民進黨囊中物的高雄市長寶座成功翻盤。我想,要說是韓市長個人的魅力,不如說是他讓我們感覺到「中華民國回來了」!身為深藍家庭出生、在同儕中總是被「異色」環繞的年輕人,我知道從馬總統執政後期的ECFA、太陽花一直到黨產會等等…期間「藍軍」受了多少鳥氣,這幾年心裡有多窩囊!
因此,身為台北市民的我和母親在韓市長從競選高雄市長,甚至到競選總統期間所有造勢場合無役不與。台北、三重、新竹、台中、高雄,國瑜夜市、穿雲箭、開著手機唱夜襲這些場子裡都有我的身影。當年很紅的、坐在凱道上淋大雨的「風雨哥」甚至我就坐在他後面。我之所以不畏風雨甚至放下工作都要到場的原因並非韓市長個人,而是相較於綠營喊著愛台灣卻半面國旗都沒有的場合,在這裡我知道有成千上萬人和我一樣以中華民國人為榮。
這次的黨主席選舉,四位候選人都是黨內佼佼者,我本來可以選擇沈默,但為何現甘冒連我母親都可能得罪的風險,我有些話想說,也請各位長輩聽聽藍軍年輕人的話。
確實張亞中的論述、急欲改革的態度擄獲許多深藍同志的心,包括我媽。我十分理解、我也認同。但我想請各位想想,所謂的超高支持度背後,真的是這麼一回事嗎?身為八年級、網路世代,我在各大媒體,臉書、PTT論壇,只看到滿滿的反串、虛褒實貶。為何綠大於藍的PTT一片吹捧張亞中?因為他們知道,這樣就能複製摧毀韓市長模式。這不是抹黑,不是造謠,而是親眼所見,也是一個深藍年輕人的擔憂。
這一次黨主席選舉其中一項重要的目的,也是我們最衷心期盼的,就是重返執政。若2020再次重演,國民黨能夠再承受嗎?敢說、敢嗆甚至揚言教訓蔡英文的張亞中如果當選了,國民黨員們或許吐了積怨已久的惡氣。但,張亞中真帶得動國民黨嗎?
我週遭相同年紀的朋友都笑我說,國民黨已沒有什麼年輕人的選票,如果張亞中當選,恐怕連最後的4%年輕票也都跑光光,正好救了政績超爛的民進黨。
有一位我尊敬、在社會風評很好的政治長輩說,他經歷過新黨、親民黨的出走,但一直堅持留在國民黨。可是這次如果張亞中當選,他說他隔天馬上宣佈退黨!
不是不再愛國民黨,而是知道國民黨被牢牢貼上「統紅」,就不用再玩了!
所以熱愛中華民國絕不是特定候選人獨有的論述。這次的候選人也與基層黨員一樣,經過高峰低谷,從未背棄國民黨,從未背棄過中華民國!但對這百年老店,我們不能只爽一時,反讓民進黨爽一世。我們需要有資歷、實力,同時能吸引最大公約數的人來領導。而這個人,我和幾位年輕的藍軍朋友們都認為,就是朱立倫!畢竟,無法重返執政,理想、愛國心都是空談。依舊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民進黨將中華民國一刀一刀的刨除。中華民國承擔不起再一個四年。
我知道很多人看到這封信會很不舒服,但為了黨,為了摯愛的中華民國,我堅信我的抉擇是對的,而且我不會放棄繼續說服我那和我一樣深藍的母親。我們都一樣,都愛著國民黨,但這個關鍵時刻,再一次,我認為朱立倫會是目前最適合的人選。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50年代白色恐怖受難人 秋祭》 ~高金素梅 2020.10.24 馬場町 各位白色恐怖受難人和遺族家屬大家好,我是高金素梅,吉娃斯・阿麗。 非常謝謝主辦單位「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再次邀請我參加一年一度的秋祭,悼念50年代白色恐怖的犧牲者。 1950年代白恐怖是衝擊台灣社會的歷史性事件...
陳政忠有當選嗎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文章
今年春天, VERSE 來邀稿,希望我書寫我從小長大的地方— 台北東區。四月底,我在疫情升溫前的、走過千萬遍的街區晃蕩,訪談、散步、拍照。
—
(原文發表於VERSE 6月號/2021 第6期)
My Town / 台北東區:並未沒落的城市之心
VERSE 官網全文:
👉 https://www.verse.com.tw/article/my-town-east-district
台北仁愛圓環上,醒目的日本潮牌店「BAPE STORE」,前身是「溫蒂漢堡」。學校中午放飯,如果沒帶便當,作為一介小學生,我最期待的,就是家人拎著溫蒂漢堡的提袋出現在校門口。
裡面沒有漢堡,那太普通了。我十之八九要求的,爸媽從善如流的,是義大利麵與烤馬鈴薯。現在想想,那真是不怎樣的義大利麵與烤馬鈴薯,麵都軟了,起司是人造的,在我幼小的心目中,那卻是堂堂正正的美食,伴隨一絲絲優越感。小學生的世界,真正樸實無華,不過是省略家裡的便當,就是不平凡的小確幸。
我念的學校,就是溫蒂漢堡後方的「台北市私立復興中小學」,從幼稚園小班直至國中畢業,每天的活動範圍,就是家裡與學校之間,敦化南路一段至敦化南路二段來回的短短距離。
#水鄉澤國滄海桑田
敦化南路縱貫大安區,原先不在日治時期的都市計畫內,其修建者,是1950年代至1970年代台灣重要黨外政治人物,高玉樹。他曾二度當選省轄市時的台北市市長,1967年台北市升格為直轄市後,他也續任行政院官派台北市市長直至1972年。
台北市如今著名的林蔭大道,敦化南北路與仁愛路,以及連結二者的仁愛圓環,就是高玉樹任內的政績。他聘請本土藝術家顏水龍擔任顧問,拓寬仁愛路,修建仁愛圓環,而從敦化北路經仁愛圓環至仁愛路的L型路線,正是松山機場通達總統府,五十年前的國家門面。
這優雅氣派的L字型,正好切出了台北東區的左半側。
具體來說,台北東區究竟在哪裡?
仁愛路以北,市民大道以南,復興南路以東,延吉街以西,繪在地圖上的一個歪斜梯形,是台北東區的正身;忠孝東路與敦化南路是X軸與Y軸,劃分其四個象限。
你一定想像不到,台北東區原是一個大水池。仁愛路、敦化南路、忠孝東路、延吉街一帶,曾是作為灌溉水源的陂塘,十八世紀時,此湖邊聚落被命名為「大灣」,後被雅化為「大安」,亦即大安區的由來。日治時期仁愛圓環周邊是泥田,種植許多菱角;SOGO百貨台北忠孝館的基地,作為大灣之一部,原屬瑠公圳的灌溉轄區,後於1911年被排乾填土,成為農田,現為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的財產,1983年設定五十年地上權給太平洋建設,就是後來的「太平洋崇光百貨」。
1980年代,台北西區已發展得飽和擁擠,中華商場的去留成為問題,鐵路地下化、捷運開挖箭在弦上;反觀東區,自從台北市於1967年升格為直轄市後,已是政府有意識帶動發展的區域,忠孝東路由西往東修築三段、四段、五段,像是牧羊一般,有效驅動人口至此。
1971年,全台唯一新型超市「頂好超級市場」在忠孝東路四段開幕,聲名大噪,生意風火;1987年,香港惠康併購台灣頂好企業,成為台灣第一間「頂好Wellcome超市」,頂好商圈已然繁華;1987年11月,太平洋崇光百貨開張大吉,日式服務開人眼界;1989年,第一間「誠品書店」在仁愛圓環開幕,1995年搬遷至「敦南金融大樓」,首創二十四小時營業書店。
東區崛起時,錢潮漲起時。1989年6月,台股衝破萬點;1989年8月,為抗議房價飛漲,萬人夜宿忠孝東路,無殼蝸牛積極運動。
#東區沒落了嗎?
作家韓良露在其著作《台北說城人》中訴說,第一代年輕消費世代的文化從80年代台北東區孕育而生,她購物泡吧聊是非,青春狂飆,卻也摻雜滄桑,黯淡語境是為了鋪陳「東區沒落」—她以「孔雀收屏」形容東區在2000年代風華老去。
哪有老,哪有收屏。前輩揮灑年輕時,七年級生我才嗷嗷待哺,台北東區育我養我,是我家鄉,我從小到大享受此區的涵養與底蘊,吃喝玩樂,食衣住行,離不開東區的恩澤。
當然清楚,「東區沒落」這二年聲量大。上網一搜,報導多出現於2019年,檢討的重點不脫租金太高、其他商圈崛起、網購興盛。於是你看見了風水輪流轉:東區繁華後而黯淡的西門町,因捷運開通、翻新成功而再度活躍;比東區更東的信義計畫區,在政府刻意開發下,百貨、商樓拔地而起。東區有空店,服飾業者走得多,老餐廳撐不住,永福樓歇業時,唏噓遍野。
可大家怎麼就沒關心那些或歷久不衰、或摩拳擦掌的角色呢?
說起台北的酸菜白肉鍋,「圍爐」是必須被提起的名字。圍爐鮮少接受國內媒體採訪,這天,我卻與店主大聊特聊,只因我與二代老闆楊尚寧是兒時玩伴,我的父親是圍爐的股東。我從小吃圍爐長大,酸菜白肉鍋等於圍爐,圍爐等於酸菜白肉鍋。這事關人格養成。
圍爐開幕時,我九歲,1993年。楊尚寧稍長我二歲,講起自家餐廳,仍不時把「我們北方人」掛在嘴邊。她的爺爺來自中國東北吉林,曾任國大代表,把冬天醃白菜的習慣,續行於南方的台灣,媳婦學起來了,改良得精緻,用於宴客,當年在飯桌上鼓吹「開一間店吧」的友人們,包括我爸媽。圍爐不太做媒體行銷,是因為往年靠著爺爺、爸媽的人脈,就已建立堅強的顧客基礎,偏向高端的設定,與火鍋的供應模式,也讓圍爐挺過二十八年的時間沖刷。
紫銅鍋、相思木炭,和中國東北幾分相像,這在南方另起的爐灶,卻處處是文化融合。酸菜,是台灣大白菜在經年吹送冷氣的中央廚房自然發酵28天而成;白肉,必須選台灣豬子排部位的五花肉,切除軟骨,重石壓去八成油脂,片薄後,晶白透光如玉;醬料,必須有芝麻醬、韭菜花、豆腐乳,醋要加烏醋,至於白醋、紅油、辣椒,楊尚寧不加:「那是台灣口味。」江浙點心、私房炒菜,則是因應夏天淡季而生的菜色。
楊尚寧說,圍爐剛開時,台灣火鍋市場不若現今火熱,酸菜白肉鍋在當年是很特殊的存在。與東區一起走過三十年,圍爐生意始終穩定,老中青三代客人都有,不受東區景氣影響。
如果圍爐是老前輩,「SEASON Artisan Pâtissier」就是中生代了。由知名甜點主廚洪守成在2011年創立,SEASON起初落腳大直,2013年進駐仁愛圓環後巷,看準的就是方便的交通與市中心的集客力。這裡不是正東區,但就在東區邊上,保有生活感與悠閒調, SEASON與附近的畬室、某某、Fly Café等等店家,也形成甜點咖啡的一級街區。
洪守成甜點創作精神暢旺,他店裡不僅供應各式蛋糕甜食,也有精美趣味的盤式甜點。他不把SEASON設定為社區型甜點店,「因為社區需要的是麵包,不是蛋糕」,他希望客人是真正喜歡甜點的人士,從四面八方來。但他也提到,每當信義計畫區有新的百貨開幕,店內生意就會下滑二週,「百貨一直在稀釋我們的客人。」不過,百貨蜜月期也縮短許多,開幕熱潮過後,客人就回來了。
若論百貨坪效,東區仍是績效王。《食力》報導,忠孝與復興SOGO,二間百貨一年就能吸引三千二百萬人潮,相較於信義計畫區十四間百貨瓜分一年三千四百萬人潮,數字說明一切。新光三越因而插旗東區,正義國宅都更案的「Diamond Towers」,將含新光三越睽違七年的展店,預計2022年下半年開幕。
#老東區人的吃食提案
一區老不老,端看水活不活。我打開Google Maps,畫出東區界線,標記常去店家,呼吸喝水的日常躍然眼前:太多我喜歡造訪的好店了!其中不乏五年內開幕的年輕好手。
以汲飲式雞尾酒聞名的「Draft Land」;米其林主廚林泉引進的質感泰菜「Baan Taipei」;重新詮釋素食與豆製品的「上善豆家」;蔬食魅力全開的「小小樹食」;日本知名燒肉的台北分支「梵燒肉」;米其林主廚林明健的舒適法餐「Chou Chou」。以上僅舉數例。
在東區吃飯,絕對吃得滋潤。身為一個東區囡仔,我給各位提幾個東區覓食方案:
去「老友記」吃一盅臘腸滑雞飯、一碟芥蘭菜,再去敦化SOGO「COFFEE LOVER’s PLANET」喝咖啡;COFFEE LOVER’s PLANET的酪梨蔬菜三明治也很好吃,我時常去吃午餐,就著天光看書。如果不想吃老友記,頂好名店城也很近,直入地下室的「美景紅油抄手」或「頂好紫琳蒸餃館」,爭取排隊時間。再不然,大安路轉角的「頂好哨子麵」快速美味,記得加點蘿蔔乾、淋點烏醋,配碗綜合丸湯。
如果臨時起意想吃義大利麵,我就走進「Solo Pasta」。
如果外國友人來訪,「伍佰雞屋」是體驗台灣家常菜的好地方。我曾帶美國來的朋友先去吃伍佰雞屋,再去吃第二輪訂位的「MUME」。
如果是約會夜,我的首選是「赤綠」,店主小野龍哉手藝很好,創意活潑,台灣食材被他用得精神抖擻,又不失日式小料理的輕鬆自在,非常適合小酌。
如果可以,我想奉送我的東區地圖給各位,上頭來不及標記溫蒂漢堡,以及許許多多灰飛煙滅,但有當下這刻的尋常足跡,台北東區的生活底蘊,一目瞭然。
—
VERSE官網:
👉https://www.verse.com.tw/
雜誌值得收藏: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R030086380?loc=P_0004_001
陳政忠有當選嗎 在 Z9 的看板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08/13
焦點評論:一名奧運桌球隊前總教練的呼籲(林忠雄)
今年2016里約奧運,我國女子代表隊鄭怡靜在單打項目闖入8強,雖然遭遇倫敦奧運金牌李曉霞4強止步,已經創下本土女將最佳成績。回想鄭怡靜的成長過程,我也算參與了一段。
台南市桌球館是國內桌壇「台南幫」的大本營,自1977年起我在體育場看台下成立台南桌球訓練營,只訓練男選手,1985年我帶著「小霸王」吳文嘉在美國公開賽一舉打敗世界冠軍中國選手江加良,打響我國在國際桌壇的第一砲;1996年台南市長施治明籌建「台南市桌球館」,是國內唯一國際標準專用場館。
【 資源不應集中左營】
30多年來,台南共孕育出了20多個成人國手、青少年國手40多個,包含蔣澎龍、吳志祺、江宏傑、黃聖盛等多位國際級名將,2013年全運會達到23連霸,是國內最久的連霸紀錄。
話說當年鄭怡靜小學5年級,在歸仁國小打了2年球,展現不凡天分,啟蒙教練林其財老師把她帶到台南市桌球館,但是桌球館的選手都是國中以上的男選手,沒有人要跟國小女生練球,我看她資質真的不錯,只好老身出馬親自幫她餵球,把她的程度提升上來,當時轉任教練的吳文嘉也抽空加強訓練她,她很努力進步很快,漸漸可以跟國、高中男生一起練球,甚至挑戰國手級大哥哥,於是在13歲就當選最年輕的成人國手。
由此看出,提供一個良好的訓練環境,最重要的是練習的對手。台南市桌球能夠創下全運會23連霸的紀錄,就是因為在一個完整的訓練環境:有傑出的前輩在帶動,年輕的後輩有效法學習的對象,經驗、球技、精神態度的影響,整個訓練場都生氣蓬勃。
但是這幾年國家體育訓練政策改變,凡是當選國手一律集中到左營訓練中心,否則無法接受國家資源安排出國比賽,國手只好離開原本栽培他們的訓練環境;離開最了解他們、最信任的教練,這樣對選手真的好嗎?
而原來的球隊也變得空洞化。以桌球為例,目前男子國手有5位出於台南,全被調到左營,台南市桌球館只剩下國、高中的學弟們,沒有高手可以觀摩、學習,球技怎麼突破?有的孩子甚至容易自滿。
【 基層訓練出現斷層】
目前台南市的訓練營除吳文嘉教練,吳志祺也放棄左訓的資源回來擔任教練。但是訓練時少了高手,吸引不到更多年輕選手,甚至有選手被其他縣市用錢挖角,台南市的國、高中已落到幾乎不成隊的窘境。而培訓出名將陳建安的新竹名教練葉萬壽,去年也解散球隊宣布退休。國內許多教練感慨自己一手栽培、多年血淚交織才當選的國手,被調到左營,好像小孩養大了就送別人,真的令人洩氣。
國家為了方便統一管理、集中資源把全國最優秀的各單項運動員集中到一處,無疑是殺雞取卵,雖然一時取得了「卵」,看到好選手共聚一堂,但卻把孵育這些好手的「雞」─基層訓練站給殺了。現在靠著這些國手維持國際成績,但幾年後呢?後面的選手程度跟不上來,基層訓練站沒有好選手,教練教起來都沒勁,還能撐幾年?眼看斷層就要出現了,相信這個問題不只出現在桌球,其他項目應該也會有感。
參與桌球將近40年,我是70多歲的退休教練,講這些絕非為一己之利。今天想要改變體育發展政策,頗有「螳臂當車」之感,但希望新政府能給運動員多一些關心,不要只為了方便,破壞掉運動員與教練、前輩、後進之間應有的傳承及倫理,也斬斷了未來台灣運動成績向上發展的路。
奧運中華桌球隊前總教練
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20160813/NUDJMKCGCXYPY3ZEAB6VUHEW2A/
陳政忠有當選嗎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50年代白色恐怖受難人 秋祭》
~高金素梅 2020.10.24 馬場町
各位白色恐怖受難人和遺族家屬大家好,我是高金素梅,吉娃斯・阿麗。
非常謝謝主辦單位「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再次邀請我參加一年一度的秋祭,悼念50年代白色恐怖的犧牲者。
1950年代白恐怖是衝擊台灣社會的歷史性事件,在座的各位前輩更是這段歷史的見證人。在那段高壓恐怖的時期,任何人只要被扣上「共產黨」的紅帽子,不是處死就是監禁,「赤化」可以是統治階級政治清洗的藉口,「匪諜」可以是情治單位逮捕刑求的理由,「反共戒嚴」是國家安全的政策,「社會主義」是判刑定讞的罪名。但儘管如此,懷抱信念的犧牲者,仍然面帶微笑,從容赴死,而在座各位受難的前輩,走出黑牢後,繼續堅持理想的毅力,這些事蹟都一直是我由衷敬佩和努力學習的榜樣。
2002年在我剛當選立法委員的時候,我其實只是一張政治的白紙,是遇見了50年代白色恐怖受難人的前輩之後,我的政治生涯和運動才真正地開始。當年,陳明忠先生和馮守娥女士給予我的政治啟蒙,讓我開始自覺地站在被殖民者的立場,重新去認識台灣原住民族對日本殖民者的慘烈抵抗。那一百三十八場雖敗猶榮的原住民抗日戰役,成為我的歷史洗禮,讓我堅定地踏上反對殖民、反對帝國主義的運動道路。
2005年,由於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不斷參拜靖國神社和台聯黨主席蘇進強的參拜,引發了台灣原住民族的憤怒,我和族人們開始推動「合祀除名!還我祖靈!」的運動,先後十次前往靖國神社要求迎回祖靈,向大阪地方法院控告小泉參拜違反和平憲法,在聯合國總部前控訴日本對歷史的不負責任!2006年大阪地方法院針對我們的控訴作出判決:小泉參拜靖國神社違憲!在這個運動的路途上,我遇見了很多來自不同國家、志同道合、情義相挺的朋友,他們都是1997年以來、參加東亞冷戰和國家恐怖主義國際會議的學者教授和社運先進,他們反對東亞冷戰白色恐怖的研究成果和運動經驗,提供了我們思想和行動的養分,而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正是這個東亞國際連帶的催生者。
2009年,台灣原住民族「反靖國」行動代表團一行四十人,突襲進入靖國神社,在現場舉行招魂儀式,獻唱安魂曲之後,迎回祖靈,當時在現場參加招魂儀式的,除了我們原住民族的各族代表之外,還有我所敬愛的陳明忠先生和馮守娥女士。這兩位白色恐怖受難人的前輩,在反靖國運動的過程中亦步亦趨的運動精神,讓我們非常敬佩。這種信念、紀律和堅持,正是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在行動中煥發出來的風範。
2016年民進黨當政以來,不斷在民生議題上製造問題,而且還在兩岸關係上,配合美國,製造對抗。如今兩岸之間劍拔弩張,戰爭幾乎一觸即發,面對這樣的情勢,民進黨不但不尋求和平解決的方法,反而繼續高傲地揮舞反共大旗,充當美國戰爭對抗的馬前卒!這不禁就會讓人聯想到1950年代白色恐怖的歷史,難道民進黨政府也要準備孤注一擲地倚靠美國,重演白色恐怖的反共肅清嗎?包括原住民族在內的台灣人民,都曾經是殖民統治和白色恐怖的受害者,都經歷過戰爭對抗和反共高壓統治的磨難,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海峽兩岸的人民已經和平交流了三十年,知道相知相惜的可貴,我們有白色恐怖受難的歷史和見證,我相信兩岸人民一定有智慧,來化解美國和民進黨所捏造出來的反共對抗, 這條由前輩流下鮮血所照亮的路,我們一定會繼續向前走下去。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Jj5Vfrw3lk/hqdefault.jpg)
陳政忠有當選嗎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贊助王炳忠自媒體 呼群保義撥亂反正】
💰ECPAY贊助網址:https://p.ecpay.com.tw/91636 (信用卡、ATM、超商付款皆可,懇請多多支持)
💰支付寶打賞帳號:13581883245
🔥王炳忠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王炳忠今日頭條:搜索「王炳忠台湾」
🔥王炳忠官方微博:https://www.weibo.com/puchenwang
♦♦♦
還記得那天周日,我到外頭餐館吃飯,當電視報導大陸軍機每兩天就來台灣空域,沒人有感。直到播到韓國瑜被罷,陳其邁又扮起「暖男」唱「紅豆」,一下子討論聲此起彼落,好不熱鬧!
我不解,這些政治人物唱首歌做做秀,與你我生活何干?他當不當選,說實在的,對台灣前途的發展,影響也極其有限。
台灣自以為資訊發達,其實只是活在媒體製造的巨大「同溫層」,817萬集體自慰。美國南海宣言,根本是否定台灣太平島的地位,一堆人還跟著吹捧,賣台賣的好開心!更別提美國鎮壓反種族主義運動的「民主雙標」,還有如今已超過300萬新冠肺炎確診的事實,都被自動過濾無視。
至於台美長期以來存在的軍事合作,本來是心照不宣的「默契」,現在蔡政府卻忙著把這公開當「政績」,更做實「反分裂法」所指外國介入台灣問題,「台獨」是深怕大陸不動武嗎?
大陸央視的「海峽快評」,已經為大陸軍機頻密繞台做了說明,那就是因應台灣「倚美謀獨」,加速「整軍備戰」。大陸官宣講究公信,不像台灣可以一下「國統綱領」,沒幾年就變「一遍一國」。如今大陸官方帶頭炒起「武統」聲浪,幾乎說到只剩「開戰」沒動的地步,這樣下去別說三、四年,連維持一年「不動」恐怕輿論都要炸了鍋,足見大陸已經準備好隨時發動「武統」。
大陸領導人已經指示全黨全軍「應對外在環境激烈變化」,這段時間以來更購置具一定期限的防彈衣、將預備役收歸中央軍委領導調度,還有目前仍在進行的京唐港區實彈軍演。「武統」已經從民間人士的議論,上到官媒討論的話題,再到一步步逼近現實的議程。
化解這場兩岸交火的戰爭,只有蔡英文懸崖勒馬,然而這可能性已微乎其微。真到了無可挽回的時候,我們只能期盼將傷亡限縮到最小,遵照中華民國憲法及中華民族大義,與「台獨」分裂主義集團劃清界線!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idS7WPTOok/hqdefault.jpg)
陳政忠有當選嗎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支付寶打賞:13581883245
🔥王炳忠今日頭條:搜索「王炳忠台灣」
🔥王炳忠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
對於明天登場的罷韓投票,選民要罷不罷我沒有意見,說實在我也不認同現在韓國瑜及國民黨不正面迎戰的阿Q態度,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也只有尊重。
然而有些話是超越所謂罷韓及韓國瑜個人成敗的大是大非,我想必須先講在前頭。為了一場罷韓,把原本應該超然中立的中選會摧毀,把原本不該沾染政治的防疫也都拖下水消費,這絕對是台灣的大敗!
我的好兄弟寒國人,發現罷韓團體在網上買廣告,內容全是赤裸裸的罷韓宣傳,絲毫沒有要包裝成「選務政令宣導」的樣子,然後點選下去,竟連到中選會官方網頁。他為此在個人自媒體揭發此事,質疑此種手法會造成該廣告是中選會委託,提醒中選會應調查了解,結果卻反被中選會誣衊他散播「假新聞」,還揚言要「法辦」寒國人!這不像極了吹哨者向官老爺檢舉不法,官老爺反過來要懲罰吹哨者,因為他和被檢舉的惡霸根本就是共犯嗎?
現在蔡英文集團已經連演都不演,法西斯化到可以毫不掩飾,大半年來就靠一個陳時中每天做秀,所有對當局的質疑都只能閉嘴。現在陳時中已膨脹到忘了我是誰,媽祖婆因「防疫」不能出巡,他卻活生生像媽祖到處接受膜拜,甚至還敢說出「發燒、居家隔離者出門投票,我心理傾向可以」,意思是不要說就可以?偷偷做就可以?時中「心理」可以就可以,那制度在哪裡?
台灣最後還剩下的那一點點的「法制」,就為了一場罷韓消滅殆盡。817萬們也許會說,好險韓國瑜沒當選總統,台灣才沒被「一國兩制」,現在就要繼續再把韓國瑜徹底打敗,台灣才能「平安」。但我可以肯定地說,不用五年的時間,會證明是你們這批蠢蛋扼殺台灣的籌碼和空間,你們才是讓兩岸加速「一國一制」的「千古功臣」。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tpm2oJXv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