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1一周年/《鏗鏘集》專題報道美國奪金獎!】
游大東影視筆記Telegram頻道👉🏻👉🏻https://t.me/yautaitung
「太子8.31事件」轉眼一年。
那夜透過電視直播全港的襲擊畫面和呼救聲音,經過365日發酵,漸漸變成很多香港人揮之不去的夢魘,不知道要花費多少勇氣才能面對。就拿自己當例子吧。相比面對「7.21元朗黑夜」時極度憤怒,「太子8.31事件」是恐懼蓋過所有,令人無法站在理智一方,是一個不知應該如何處理的傷口,繼而變成一個情緒爛攤子 ── 我沒有勇氣重溫所有跟當晚有關的報道和直播片段,因為我知道只要打開那個盒子,無以名狀的自責和不安感覺便會來襲,加上警方和港鐵根本從沒坦白回應,當中有太多傳言和說不清,帶來更多思疑與抗爭疲勞,若然有得揀,都不會主動跟別人提起,亦不會刻意上網尋找任何相關報道和短片細看,但我知道那是一條長而深的刺,永遠卡在心中,那大概就是極度輕微的心靈創傷後遺,諷刺是,想自己舒服一點,唯一方法是直接面對那道陰影,於是乎,今夜趁有個小小空檔,打開YouTube收看一年前《鏗鏘集》團隊製作名為《濫暴?》(Minimal Force)的專題報道。
如旁白衛立言所述,這一集內容,旨在帶出一個重點:「警方多次被質疑濫『暴』,而佢哋就強調使用武力適當,所謂適當,界綫喺邊?」長約22分鐘的專題報道,分為兩個部份 ── 前者借「8.31」當天在港鐵太子站現場採訪的記者、救治傷者的義務FA、遭警察打傷的市民,憶述當天目擊的實況;後者則以27名受訪者講述身體出現的不同後遺症,以及化學工程師的社區採樣結果,揭開警方施放催淚彈帶來的問題。第一節,《鏗鏘》團隊找到(《米報》特約記者)獨立記者梁栢堅、義務FA阿謙、兩名傷者阿華與Peter,各自講解8月31日當晚在太子站的經歷,其中事發時沒有戴口罩,亦沒有防護裝備的Peter,遇上速龍小隊後遭扑頭流血,「當時我坐喺度,結果佢哋一棍扑落嚟,扑咗我幾棍,我就跑番去人堆,後期我先知流咗好多血,我都唔知點解佢哋要打我?!」
阿謙於港鐵車廂內(停在太子站)救治的三個傷者,同樣頭部受傷,「三個都止唔到血,我講緊用咗十分鐘都止唔到血,唯有隔住啲敷料,再冚紙巾又好,冚M巾又好,冚毛巾都好,我都一定要冚落去。」他批評警察濫用暴力,「每個(列車)門口都有速龍喺度指罵,要求啲人離開車廂,(速龍)就咁Full Gear企晒喺度,攞住支棍擺咗喺度,咁你叫啲人點出嚟?班速龍係好多粗口,亦都有用『曱甴』去稱呼裏面嘅市民,我真係覺得一班『有牌爛仔』去攻擊呢班人(市民),先毆爛佢哋嘅遮,再向(車廂)裏面嘅人襲擊,係一個無差別嘅攻擊囉,喺我角度,亦都係(有)一個濫用武力嘅情況囉。」
第二節,報道的焦點落在催淚彈之上。《鏗鏘》團隊成功邀請27名曾經在「反修例運動」期間吸入催淚彈而身體有事的市民受訪,發現他們有以下病徵,包括皮膚發炎紅腫、出疹;腸道出現灼傷而導致大便出血,亦有支氣管炎等呼吸道受毒性影響,有受訪者的肺部花了,而且很痛,痛到不能側睡。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說,由於催淚氣體加入溶劑,密度比空氣高,容易向下沉,如果警方施放催淚彈時,市民剛好沒有關好家中門窗,令氣體走入室內,有可能黏附在家具、窗簾、毛公仔,有機會變成室內污染。
「係咪啲煙散咗,就等於冇事?」這是《鏗鏘》團隊的疑問,於是2019年8月25日,他們派人到荃灣實地採訪,一班化學工程師在警方施放催淚彈之後兩小時進行採集環境樣本,看看催淚彈之中的CS氣體(化學粉末)會否殘落在社區中,結果令人相當驚訝 ── 如果沒有人為清洗,其中一個樣本發現,化學粉末會殘留在採樣的位置長達到21天。
當然,《鏗鏘》絕對不是一面倒的只讓受害者發聲,在片段中,他們以警方多個回應的片段對剪,反過來令箇中的荒謬更加明顯,誰是誰非,太過明顯,不過沒有良知和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很自然會覺得《鏗鏘》在袒護市民。這集《濫暴?》是《鏗鏘》團隊傾盡全力製作,出動六位編導(蔡玉玲、鄭思思、尹仲然、楊月芬、徐岱靈、陳曉君)和兩位助理編導(馬可恩、許京妮)負責採訪,由五位攝影師(李俊華、容嘉樂、何超元、曾義生、羅肇年)拍攝,看罷除了感動,還是感動,早前收到來自美國的喜訊,他們在「2020美國國際電影及電視節」(US International Film & Video Festival)贏得金獎(GOLD CAMERA),另外有7部奪獎的紀錄片,包括《封城》獲公共事務銀獎、《活在被消失的恐懼中》獲時事專題銀獎(SILVER SCREEN)、《這年初夏、這一年…十五歲的暑假》獲跟進報導銀獎、《誰的真相?》獲特寫銀獎、《大學變戰場 》獲公共事務優異獎(CERTIFICATE)、《721元朗黑夜》獲調查報導優異獎、《逃》獲人物特寫優異獎,合共8個獎項。(詳見:https://bit.ly/3hNTjxJ)
港台機構傳訊組總監伍曼儀回應本人WhatsApp查詢時直言,港台並非首次參加「美國國際電影及電視節」,亦不是第一次奪獎,但今次橫掃八獎,仍然甚具意義:「我們多年來一直有參加多個國際獎項亦感恩曾多次獲獎,這是對同事工作的鼓勵。」問到上述獲獎的《鏗鏘集》會否重播,她說:「過往都有機會安排重播,但這次攞獎的節目暫未定下重播時間,市民如有興趣可以在網上或在YouTube頻道重溫。」風雨飄搖之際,再三感謝《鏗鏘》團隊的付出。
👉🏻👉🏻重溫《濫暴?》:https://bit.ly/3lti7NI
👉🏻👉🏻重溫最新一集《8.31創傷之後》:https://bit.ly/3lx2Vz7
👉🏻👉🏻重溫《7.21誰主真相》:https://bit.ly/2OKYLEF
👉🏻👉🏻重溫《鏗鏘集:721誰主真相》請Click:https://bit.ly/2ZLoq6o
👉🏻👉🏻重溫《視點31:721一周年》:https://bit.ly/3fPlCLk
👉🏻👉🏻重溫2019年《鏗鏘集:721元朗黑夜》請Click:https://youtu.be/16CiwPChpr0(YouTube)
http://bit.ly/2K3IeKG(fb version)
👉🏻👉🏻重溫2019年 Now News - 新聞《經緯線:元朗黑夜》請Click:https://youtu.be/B8QRzVbfLCQ
👉🏻👉🏻「反修例運動」系列報道總覽:https://bit.ly/2YSVk4O
(01092020)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鏗鏘集 #港台電視31 #721元朗黑夜 #831太子 #反修例運動 鏗鏘集 Hong Kong Connection RTHK 香港電台 做乜膠睇電視 葉一知 William on the way 香港電台視像新聞 RTHK VNEWS RTHK 香港電台 港台電視部-公共事務組 gregory wong 王宗堯 Pazu 薯伯伯 陳朗昇 譚蕙芸
陳朗昇 fb 在 游大東【鴻鵠志-影視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7.21一周年/相信良知一定會勝過邪惡 】
游大東影視筆記Telegram頻道👉🏻👉🏻https://t.me/yautaitung
幾年前,有感知識乾涸,決定報讀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碩士課程,在緊湊的學習課程和海量的參考文章中,有一個理論極之深刻,翻開自己寫的論文功課,才知道本來的理論名字 ── 那是20世紀德國猶太裔思想家懷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提出的Now of Recognizability(Jetzt der Erkennbarkeit) ── 他指出所謂「歷史」其實有兩個「時間」,第一個是發生那一刻,第二個是那件事的意義獲得辨認時。之所以深刻,是因為離開校園,回到現實世界,我發現這個理論幾乎可以應付在任何事情的分析之上,不論自己的,還是社會的。
2019年7月21日晚上,過百名白衣人在元朗鳳攸北街一帶和西鐵站襲擊黑衣人,透過無間斷的直播畫面,震撼全球,兩名別過頭離開的當值「縮縮」警員、那位向時任《立場新聞》記者何桂藍正面施襲的「小牛農場西瓜佬」陳志祥、幾位在南邊圍外跟防暴警察搭膊頭的白衣人、元朗區八鄉分區指揮官李漢民總督察回應港台記者提問時的囂張態度、當晚帶隊搜查南邊圍村的警司游乃強,他說村內無人持械時的嘴臉,所有荒謬所有醜陋,一次過盡現眼前。
元朗是我經常去吃宵夜的地方,包括鳳攸北街和阜財街,無他,美食選擇多,水準高,又近屋企。我記得,當晚本來打算乘巴士經元朗轉車返家,結果因為擔心自身安全,要老遠的從荃灣乘港鐵,經九龍塘轉乘東鐵綫。回家路上,元朗的襲擊仍未平息,各樣未經核實的消息從四方八面傳來,有指白衣人會分別在屯門、大埔、上水襲擊身穿黑衣者。我乘坐的是最後一班列車,乘客寥寥無幾,當列車駛至大埔墟站的時候,車門準備打開的一剎那,我的內心出奇的突然冷靜,再望望手上的雨傘,心想如果萬一真的被打,我應該要怎樣做,但另心房的某個角落,那種虛怯的情緒快要爆快,那是繼幾年前採訪泰國曼谷四面佛爆炸案之後,再一次覺得自己跟死亡如此接近。
平安到家,繼續看直播,心驚膽跳的感覺,夾雜憤怒和悲傷絕望的情緒,支配身體髮膚,我不知所措,好想隨意伸手的找些東西來安撫自己,卻只能夠抓到空氣,好想打開窗口大叫,卻因為夜深而無法如此,複雜的情緒無法安放,直至看到去年7月29日播出的《鏗鏘集》,我才明白,自己最需要的,是了解整個襲擊事件的來龍去脈 ── 正如《Stranger Things》第三季的擔任地區報《Hawkins Post》實習生的Nancy Wheeler(Natalia Dyer飾),因為好奇,結果追查真相,揭發地區政府與蘇共私通陰謀,最終遇上核突Final Boss「The Mind Flayer」,差點連命都冇 ── 愈是恐懼,愈要勇敢面對。
一年後,經歷《頭條新聞》「被斬」、政府借「顧問委員會工作小組」試圖干預港台編輯自主,再加上《港區國安法》實施,香港電台腹背受敵,如此艱難時間,《鏗鏘集》團隊仍然能夠製作出規模如此龐大的偵查報道,除了感動,還是感動。其中一位編導鄭思思早前在《星期日明報》撰文(https://bit.ly/32H5XtC),直言今次製作過程相當艱巨,「我們最終決定,把所得的閉路電視片後每一秒每一格畫面認真看一次,試圖掌握案發過程。看甚麼?坦白說我們也不知道要看甚麼,就是『LOG』帶,把畫面任何有意義或可疑的事記下來:白衣人的行為、可辨認的白衣人模樣、有關的車輛等。每人負責不同的鏡頭,把天光到天黑,閉路電視片後的任何綫索填入Excel表格,再試圖整理出甚麼,再試圖觀察甚麼。」單單是這一段,只要受過專業訓練的記者和編導都會明白,他們做的事情是有幾黐綫,面對龐大資訊,大海撈針式尋找蛛絲馬跡,而更癲之處,是他們讓涉事者有回應機會,而不是對方認為記者總是帶有立場、總是想抹黑捏造甚麼,受訪的包括當晚在鳳攸北街跟白衣人握手的何君堯,直頭擺好錄影機,讓他好好的說清楚,如果要「老作」,何需勞師動眾?
另一個值得敬佩的地方,是撇開記者身份,純粹以觀眾視角出發,透過鏡頭,設身處地的去想,前往圍村,向當事人問回應,就算烈日當空之下,也會感受到那股恐怖寒氣,我就會想,如果要去採訪的是自己,是否真的夠膽?是否有心理準備被打人到見血?當然鄭思思在文章中也不諱言「話唔驚就假嘅」:「我還想記下自己通宵在元朗西鐵站拍攝有人用噴槍噴黑連儂牆上的文宣,我拿着 手機追問噴槍男,他幾次用噴槍指向我,而我當時心裏叫『不要噴面,不要噴面』,而經大腦說出來的問題非常拙劣:『阿哥,點解你要噴嘢呀,講兩句啊……』」除了鄭思思外,尚有兩位編導(蔡玉玲、楊月芬),以及一位助理編導(陳琬蓉),而負責攝影的包括李俊華、何超元、曾義生、尹仲然,他們都是勇字當頭,為了找尋真相豁出去。
豁出去是「當下」的感受,也是去年7.21事件的(第二個時間)「意義驗證」,透過23分鐘的密集式資訊舖排,你會明顯感覺到,說謊的人為了不讓自己看上去是在說謊,於是試圖用更多謊話掩飾,愈說得多,那種虛怯的語氣愈見顯露,繼而揭開更多謊話和謎團(警方在這集報道播出後兩天,在社交媒體承認7.21當日曾派出便衣警員到人群集結地方視察,便是一例),反而兩位提供綫索的人(蘇先生和提供CCTV片段的James)說的時候,那種無所畏懼的態度背後,是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的誠懇,而這集《鏗鏘》的意義將來獲得確認時,大概就是「時機成熟」,真相揭開的時候了。歷史告之,真相通常很遲來,但勝出的一定不會是邪惡一方,每個在自己崗位努力的人,都有能力令黎明提早降臨,抵抗「洗白」,在此多謝《鏗鏘集》團隊的努力。
👉🏻👉🏻重溫《鏗鏘集:721誰主真相》請Click:https://bit.ly/2ZLoq6o👉🏻👉🏻重溫《視點31:721一周年》:https://bit.ly/3fPlCLk
👉🏻👉🏻重溫2019年《鏗鏘集:721元朗黑夜》請Click:https://youtu.be/16CiwPChpr0(YouTube)
http://bit.ly/2K3IeKG(fb version)
👉🏻👉🏻重溫2019年 Now News - 新聞《經緯線:元朗黑夜》請Click:https://youtu.be/B8QRzVbfLCQ
👉🏻👉🏻「反修例運動」系列報道總覽:https://bit.ly/2YSVk4O
(22072020)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香港電台視像新聞 RTHK VNEWS 港台電視部-公共事務組 鏗鏘集 Hong Kong Connection 元居民 柳俊江 Lauyeah #元朗黑夜 #721元朗黑夜 #反送中 #逃犯條例 gregory wong 王宗堯 Pazu 薯伯伯 譚蕙芸 陳朗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