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運開幕 #Paralympic Games
#以身心障礙者為參賽者的國際綜合體育賽事
本次東奧台灣選手的傑出表現,讓大家相當感動,緊接著 #東京帕運 也將於今晚7點開幕,讓我們一起關注,共同為參與的台灣選手加油!
本屆帕運預計將有161個國家、地區及難民代表團約4500名選手參與,參賽人數是史上最多的一次。
今晚帕運將在日本國立競技場舉行開幕典禮,延續本屆東京奧運在 #性別平等 的推動,帕運同樣鼓勵各代表隊任命各一名女性及男性擔任掌旗官。
台灣本次由標槍選手劉雅婷及跳遠選手楊川輝掌旗,加上游泳選手陳亮達、健力選手林亞璇、桌球選手田曉雯與林姿妤、總領隊沈啟賓、副總領隊何維華、醫療官及教練,共同參與開幕。
#10位台灣選手參加6項目
#桌球田徑柔道羽球健力游泳
#一起為選手加油
台灣在帕運 #過去共獲24面獎牌(5金、6銀、13銅),這次台灣共有10名選手取得帕運的參賽資格,分別在桌球、田徑、健力、柔道、羽球、游泳6個項目。
🎖 桌球 女子 TT4 級單打 盧碧春
不同於許多選手年輕時便開始運動及訓練,先天性小兒麻痺的盧碧春,因為不方便行走,小時候多只能看其他人遊戲與運動。42 歲那年在另一半的鼓勵下,她決定開始打桌球,希望向桌球教父莊智淵的精神看齊,持續練習、挑戰自己。
曾獲2020西班牙帕拉桌球公開賽銀牌、2021世界排名第10名的盧碧春曾提到:「參與運動讓我生命找到出口,期盼更多國人一同支持愛運動動無礙的社會支持氛圍!讓更多身心障礙者能體驗運動的美好!」
🎖 桌球 男子 TT5 級單打 程銘志
在桌球世家長大的程銘志,從小就十分擅長桌球,從小學一路打到體大,畢業後也回到國小繼續教導學生。2011年程銘志不幸遭酒駕者撞傷,因此左腳截肢,後續努力復健練習,轉換成帕拉選手。
程銘志是2020年世界排行第1,上屆2016里約帕運獲得男子團體賽銀牌,單打上曾獲帕拉桌球埃及公開賽單打金牌等獎牌。他曾提到:「人總是要到一個階段,才會定下來省思自己,檢視自己的人生;除了自己努力外,也期待社會能夠提供支持的環境,讓更多身心障礙者享受愛運動動無礙的氛圍。」
🎖 桌球 女子 TT10 級單打與團體賽 田曉雯
田曉雯出生時因醫療疏失,右手神經萎縮,無法翻正、舉高,常因此遭遇不友善的對待。媽媽希望她能多嘗試不同事物,所以她從小被送去學桌球,但當時身體不協調、經常跌倒等狀況,也造成她打球上遇到許多困難。
田曉雯目前是女子單打世界排名第5,曾獲2018雅加達亞帕運銀牌等獎牌,且與另一位台灣選手林姿妤搭配極佳,曾在雅加達亞帕團體賽聯手摘銀。兩人本次也一起參與了帕運團體賽,並期盼大家一同支持所有帕運選手:「打入帕運是每一位選手的夢想。帕拉運動員,需要你、妳、您的支持與陪伴!」。
🎖 桌球 女子 TT10 級單打與團體賽 林姿妤
林姿妤國小參加桌球社,國中時因車禍,右手腕韌帶斷裂,傷後右腕翻轉的角度受限。當時醫生、家人都建議她領取身心障礙手冊,但她內心仍是抗拒,認為自己只是手受傷。直到有次觀看身障桌球賽,讓她徹底改觀:「許多身障選手在肢體上雖無法與一般選手比擬,卻依然奮力拚搏、程度也不輸一般選手,反觀自己受得傷沒有那麼嚴重,更覺得自己不努力說不過去!」
林姿妤在許多帕拉賽事的單打及團體賽都有傑出表現,像是2020帕拉桌球埃及公開賽就獲得單打銀牌及團體金牌,本次和田曉雯的繼續搭檔也讓許多人相當期待。
🎖 田徑 男子 T11 級跳遠 楊川輝
楊川輝出生時視力正常,直到7歲時,有次睡醒後突然失明,最後才被診斷出是急性視神經萎縮。失明並未遮蔽住楊川輝的田徑天份,他一路訓練參賽,高中後並開始練習跳遠。
2013年,楊川輝首度參加法國IPC田徑世界錦標賽就獲銀牌;2014年仁川亞帕運在田徑100公尺破大會紀錄摘金、跳遠摘銅,2018年北京IPC田徑大獎賽中更以6公尺60締造亞洲跳遠紀錄、獲得金牌。楊川輝曾提到:「我看不見世界,但透過跳遠,我要讓台灣被世界看見!」
🎖 田徑 女子 F12 級標槍 劉雅婷
劉雅婷小四時被診斷出先天性黃斑部病變,視力因此明顯退化,在難以治療復原的情況下,她和家人都受到很大的打擊,不只學業成績下滑,更覺生活漫無目標。直到有天,視障巡迴輔導老師得知她喜歡運動後,積極幫忙尋找專門的教練,最後找到田徑教練張福生,對劉雅婷來說:「我的人生就此展開不一樣的旅程。」
2018亞帕運獲得標槍銀牌的劉雅婷提到:「不管什麼人都會有不同的障礙需要跨越。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想辦法隱瞞缺陷,而是在障礙中竭盡全力用心體會,世界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只要一點點的調整,身心障礙者也可以和一般人從事一樣的活動、享受一樣的樂趣、擁有一樣的夢想。」
🎖 柔道 女子 B2 級、48 公斤量級 李凱琳
李凱琳的父親、叔叔都是視障柔道選手,2020年世界48KG排名第2的她,也在2012年倫敦帕運及2014韓國仁川亞帕運拿下銀牌。因為家族遺傳的視神經萎縮症,李凱琳視力和聽力都受到影響,對第三度參加帕運的她來說:「不是柔道裡有人生,是人生裡有柔道」,她並提到自己的期望:「很期待,也很開心自己能夠堅持到現在!也希望自己的堅持能夠讓更多人看見帕拉選手的努力!」
🎖 羽球 男子 SU5 級單打 方振宇
方振宇出生時因難產,左手肩膀神經叢受損,左側上肢肌肉萎縮,在多次手術、復健以及諸多協助下,目前手部仍無法精細抓握,但肩膀與手肘已可維持身體協調。
方振宇從小就希望當運動員,儘管家人剛開始時並不贊同,但他並未放棄,雖然因為身體的狀況,造成訓練上相當痛苦,讓他一度想放棄,但他仍努力克服,在許多公開賽事中都獲得好成績,包含2020祕魯帕拉羽球公開賽銀牌、2019泰國帕拉羽球公開賽銀牌。因為羽球是本屆帕運新增的項目,方振宇也成為台灣首位參賽者。
🎖 健力 女子 61 公斤量級 林亞璇
林亞璇3歲時不慎從5樓墜下,胸部以下完全癱瘓,必須依靠輪椅行走。曾有復健師對她說,「有哪個脊椎損傷,傷的這麼高位,可以拿到世界前三的,舉一舉啊,每次舉到這裡就會停住對不對,因為你少了中間腰的力量,你真的不要再舉了,舉一輩子都拿不到金牌的。」但她認為:「如果沒有辦法放棄,那就要更努力的去證明自己的存在!」
林亞璇一路走來相當辛苦,從高中開始便開始練習健力,即使面對沒能選上國手也未放棄。2021總統教育獎得主的林亞璇是第六次參與帕運,她提到:「只要願意為自己努力,老天一定會給我們驚喜! 一起加油!也邀請您一起支持帕拉運動員!」
🎖 游泳 男子 SM7 級 200 公尺混合、S7 級 100 公尺仰式、S7 級 400 公尺自由式 陳亮達
陳亮達出生時便沒有小腿,加上右手手指併指,因此沒辦法使用靈活的右手學習。因為擔心他大腿萎縮,家人開始找游泳教練,讓他當成復健運動。陳亮達因此開始跟著教練參加各種賽事,屢創佳績。
時常帶著笑容的陳亮達曾提到:「希望受到挫折或身心障礙的人,一定要熱愛自己、疼惜自己,這樣也等於回報無限的愛給身旁所愛你的人。」
--------
帕運小教室
#與奧運平行的帕拉林匹克運動會
帕運的全名是 #帕拉林匹克運動會(Paralympic Games),字首「Para」源自希臘語,意思為「在⋯⋯旁邊」,再加上Olympic的lympic,代表帕運是和奧運平等且平行舉辦的「另一個奧運」。
帕運的起源來自一名脊柱損傷中心的醫師路德維希.古特曼,他針對戰爭造成脊髓受傷的軍人進行整體性的復健治療,在過程中他發現各種復健運動,能帶來肌力、肌耐力及協調上的顯著進步,而這治療復健運動也逐漸發展為競技運動。
1948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式當天,古特曼醫師組織脊髓損傷軍人,舉行首次史托克曼戴維爾運動會,成為帕運的起源。
第一屆夏季帕運於1960年開始舉辦,共有23國、400多位運動員參與;冬季帕運則從1976年開始舉辦。
#賽事分級確保公平及準確
大家在上面看到許多賽事「分級」的標注,是因為就和奧運一樣,帕運各個運動項目都設有不同的分級制度,務求達到公平競爭。
為了確保公平性及準確性,分級時會由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運動教練等人一起進行,且每屆都要重新檢查,重新確認選手的狀況及級別。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黃國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 我非常支持台商進行實體投資,更支持產業升級轉型的政策方向。過去馬政府錯誤政策犧牲年輕人未來的教訓,非常慘痛,我提醒相關部會必須嚴肅面對,別再重蹈覆轍。 國發會為了回台商人,運用國發基金提供年息1.5%的補貼,以放款利率1.8%計算,等於享有0.3%的超低利率。今年3月陳美伶主委更表示可繼續加...
陳訓徹學生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小我就喜歡 #看魔術 🪄
對,我只用看的喔!
因為對我來說 魔術迷人之處
就是把自己放在一個全然未知的角度
徹底享受魔術帶來的驚喜❤️
大學時認識了當時魔術社的社長 🤹🏻
我那時一直嗆他 要找他破綻 破解魔術
(現在回想起來我怎麼會有如此屁孩行徑…)
後來發現也太無趣
不如好好享受看魔術的驚喜
生了小孩之後
地方媽媽圓夢成為了魔術助手(並沒有😂)
孩子們的魔術或許簡單
但獻上表演博君一笑的心意卻是那樣純粹
大學時那位魔術社社長
就是現在鼎鼎大名的魔術師陳日昇-視覺的衝擊
這次是真的讓我圓夢 邀請我看魔術
而且是 #小朋友們的魔術影片 喔
我非常榮幸能獲邀
擔任 #達文西盃魔術小網紅比賽 評審
期待小朋友們的創意
Surprise me🎉
⭐️達文西盃魔術小網紅比賽⭐️
🔥 總獎品價值超過六萬元 🔥
尋找最閃耀的小小魔術師
比賽採線上評選方式
由表演者自行拍攝影片後上傳
評審初賽評選後進入決賽
選出各組🏆前三名及特別獎
報名就有機會獲得🏆參賽獎
還有🏆最佳人氣獎喔
-
✅ 比賽分為兩組別 :
中低年級(1~3年級)
中高年級(4~6年級)
✅ 魔術表演內容橋段不拘
可自由創意發揮 ! 簡單或難的都可以 !
✅ 參賽獎項
第一名 : 獎學金$5000 + 課程券$2000
第二名 : 獎學金$3000 + 課程券$2000
第三名 : 獎學金$1000 + 課程券$2000
人氣獎 : 小小科學魔術師禮盒/價值$4000
參加獎 : 日昇老師魔術教學DVD
✅ 決賽評審
國際魔術冠軍 - 陳日昇老師
美人瑜媽媽 - 陳乃瑜主播
台灣動態藝術協會-陳繼為理事長
✅ 還有免費十堂線上魔術課
-
主辦單位 :
達文西魔術科學院
致力發展於魔術科學課程
培訓學生自我成長及分享快樂的能力
更多詳情🔎請見留言
陳訓徹學生 在 不務正業的超能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歡迎回到【不務正業的超能力】
❌為什麼要做這個Podcast節目
想透過訪問各行各業,給正在職涯卡關的人一些參考和方向,對我而言也可以向不同領域的職人學習,蒐集他們身上的「超能力」
❌為什麼我們要不務正業
原因有三個:
1⃣事業上多元發展
2⃣正職上多重輔助
3⃣生活上多彩多姿
首先,事業上多元發展大家比較容易接受,現在是斜槓時代,許多人逐漸發現穩定的工作好像不再持久、企業再大也不一定能基業長青。舉一個非常生動的例子,在節目上曾經訪談副業教練王明聖老師,他出的一本書叫《多找個籃子放雞蛋》,就是很傳神的理解,發展副業、培養多元技能就是為了要分散風險呀,尤其是現代、甚至在不久的未來,很多事情都不斷的在取代我們原本的認知跟工作需求,若永遠只守住單一發展,就像你的錢只投資在一支股票上,不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嗎?
正職上多重輔助,舉個例子來說而言,因為過去自己訓練簡報的能力,還參加學校簡報比賽取得好成績,沒想到在現在的工作上,簡報製作和上台說話的能力就用上了。另外,也因為做了Podcast,在做受訪者調查訪談的時候,其實這過程與正職工作中和客戶溝通、調查廠商需求是相同的。因此,不務正業並不一定要創業或開啟斜槓,擁有跨領域的認知和能力,可以讓你在正職的表現更突出、更無可取代。
最後,生活上多采多姿,我就不得不講到對我人生影響的top1電影:Be a Yes Man沒問題先生。除了金凱瑞演戲很出色之外,我覺得完全可以用裡面的劇情來解釋為什麼要不務正業。劇中的金凱瑞一開始因為一些原因過得非常不好,妻子跑掉、朋友討厭、將自己的心給封閉起來,後來因為某些原因他開始得發誓自己遇到什麼事情都要Say Yes,沒想到這個看似很鳥的舉動就讓他的人生就此徹底改變。當然過程你可能會覺得很麻煩,但當一個一個的yes之後,所有他學到的、他認識到的人、他學到的技能都幫助他可以變得更好,生活也變得更精彩,甚至有能力可以貢獻社會、幫助別人。最後,那種散發光芒的狀態也讓片中的金凱瑞自然而然變得與眾不同!
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對任何事物保持好奇、對任何事情勇於嘗試,Say yes to everything,找到我們的熱情之所在,盡力將心血傾注其中吧!
❌收聽Podcast節目到這裡
。Apple:https://apple.co/2BycIiV
。Spotify:https://spoti.fi/35Kp8Sw
。KKBOX:https://bit.ly/2KWKXbr
。比較常出沒在IG @william.buwunight.podcast
❌節目列表陸續更新中
S2EP23 整理師 | 其實整理沒你想的那麼簡單,普通人也能學會的精準整理術 / 精準美學 Mini
S2EP22 副業教練 | 傳授「不務正業」也「不誤正業」的本事 / 副業學校 王明聖
S2EP21 行銷接案 | 行銷新手該如何進步 培養現代職場人人都需要的行銷力 / 野羊
S2EP20 少年頭家 | 18歲就創業的大學休學生,分享自我探索的不太乖哲學 / Bello
S2EP19 旅行創業家 | 結束369天的環遊世界,我把世界帶進台灣 / 徐銘遠Chester
S2EP18 線上英語家教 | 為什麼我這麼用功學英文,但看到外國人還是不敢開口? / LuLu
S2EP17 職涯作家、講師 | 該如何給予需要幫助的人職涯建議? 克服迷惘的人生指南 / 野羊
S2EP16 遠距英語教師 | 我想活得和周遭人的期待不同,真的可以嗎 / LuLu
S2EP15 泰國藍帶主廚 | 逃避不可恥還很有用,逃離外商改學廚藝的翻轉人生 / 暹羅猴老大
S2EP14 催眠師 | 前世竟是俄羅斯將軍?學會抵抗誘惑的自我覺察術 / Candice
S2EP13 半導體、顯示器設備工程師 | 外商幸福工程師的跨國職場與生活 / 台灣應材
S2EP12 書店店員 | 在網路時代好好讀書,談閱讀的意義 / 三個賣書人
S2EP11 雜誌總編 | 好好過日子,培養編輯雜誌的生活覺察力 / 大雄誌 王倚祈
S2EP10 旅行作家 | 把下班後的夢想變成職業 / 旅行沙舟 張J
S2EP9 占星師 | 用占星找尋自我的自雇者養成之路 / 文森特
S2EP8 在地經理人 | 把想法不同的陌生人變成夥伴 / 米濃聚落 陳佳鴻
S2EP7 獨立記者 | 面對真相:永不放棄、永遠質疑 / 陳映妤
S2EP6 訪問主持人 | 如何養成讓人眼睛一亮的提問力 / 你在幹嘛Han
S2EP5 消防員 | 學會與死亡和恐懼共處 / 阿憙
S2EP4 演員 | 我們是否也能演好「人生」這部戲 / 群堯&瑩美
S2EP3 生活黑客 | 人生就要破解系統不斷升級 / 雷蒙
S2EP2 劇場導演 | 如何擁有導演的洞察力 / 歐摩
S2EP1 專利師 | 幫普通人上一堂專利攻防課 / 胡書慈秘書長
S1EP38 音樂經紀人 | 為何在台灣大多數學音樂的人賺不到錢 Make Music Make Money - Linda
S1EP37 環境教育 | 海洋垃圾的怪奇物語,拯救海洋其實可以從簡單開始 / 湧升流環境教育 李東霖
S1EP36 泌尿科醫師 | 燒結菜花的細菌飄到鼻孔? 尿尿地方的迷思破解者 / 大鳥博士aka陳兆宏醫師
S1EP35 國際ISO稽核員 | 強者的路上是孤獨的,系統管理大師淬鍊之路 / Steven展宏
S1EP34 巧克力農場 | 屏東可可邁向巧克力王國的重要推手,返鄉青年的美麗與哀愁 / 好時丰農 黃琬倫
S1EP33 監獄管理員 | 人間煉獄? 在監獄工作跟你想像的不一樣 / 釣客
S1EP32 台灣小姐 | 代表台灣重新奪回國際小姐的舞台:「自信就是最好的妝容」 / Joyce邱怡澍
S1EP31 博士後研究員 | 當一個參與COVID-19疫苗開發的菜鳥研究員,是什麼體驗? / Scott
S1EP30 餐飲內場 | 你想開一間家喻戶曉的林聰明,還是享譽國際的米其林 / 書時料理小P
S1EP29 共同辦公室 | 想經營Co-Working Space是門好生意嗎 / WEE聯合辦公室 劉祥德老闆
S1EP28 賣粽人 | 肉粽不是我的最愛,但我已經嫁給肉粽了 / 郭家肉粽 郭明坤老闆
S1EP27 商業地產開發 | 百發百中諸葛亮,談中國地產開發的怪奇物語 / WEE聯合辦公室 劉祥德老闆
S1EP26 偏鄉教師 | 想讓孩子們從小就能找到想做的事,我加入了Teach for Taiwan / 王雅民老師
S1EP25 職業軍人 | 你每天在網路上罵的中共,對我們來說是真真實實第一線的威脅 / 小郭
S1EP24 藥師 | 長期不被重視專業的我們,口罩發放或許可以藥師被看見的好機會 / Daniel
S1EP23 移民顧問 | 不一定是舉家遷移,而是創造國際間更多的選擇機會 / Maggie
S1EP22 生涯規劃師 | 讓我為你心中的種子澆點水,用你的力量讓心中的種子發芽 / 小雅
S1EP21 老人送餐 | 我們不只是要讓長輩吃飽吃健康,更要他們吃開心吃享受 / 銀色大門
S1EP20 市議員 | 每一件你認為的無聊小事,可能都是民眾的人生大事 / 黃捷
S1EP19 原住民文化交流 | 是什麼原因讓她在節目上哭了,原住民族的身分認同大哉問 / 法法漾播客 Sagubi
S1EP18 賭場荷官 | 最有趣、最悲慘、最黑暗的賭場秘辛大揭密 / Carol
S1EP17 教育訓練人員 | 保險業也有教育訓練? 百萬年薪業務の養成 / 道舜
S1EP16 高中公民老師 | 為了讓學生學習如何表達立場,我在班上模擬小型市議會 / 詠霖
S1EP15 部落客 | 幫客戶分析客群與你的重疊之處,是案子源源不絕的關鍵 / 原味覺醒Moni
S1EP14 行動心理師 | 我們懂得上健身房練身體,應該也要懂得找心理師來「心理鍛鍊」 / 阿濡米
S1EP13 遊學顧問 | 代辦菲律賓遊學:最常遇到學生爽到不想回來 / 仁育國際John
S1EP12 車用電子工程師 | 擁抱「接近客戶」思維,當個不一般的工程師 / 猩哥
S1EP11 口譯者 | 翻譯翻譯,什麼叫做口譯 / Kimi
S1EP10 Podcasters | 致敬所有正在燃燒熱情,聊出一片天的我們 / 彼岸薄荷
S1EP9 示範演奏家 | MBA轉職音樂家的電子琴人生 / Eric
S1EP8 專利審查官 | 台灣專利其實很強? 走入專利攻防戰的世界 / Peter
S1EP7 新創輔導 | 你這麼年輕,真的能輔導我們創業嗎? / 小培
S1EP6 插畫設計(萌系繪師) | 這怎麼聊啦? 一窺神祕二次元的異想世界 / Amo Heavell
S1EP5 牧場管理(下) | 為什麼你那麼年輕,竟然跑到山上養雞 / 大野山雞 啟洋
S1EP5 牧場管理(上) | 我們養雞,從第一級產業到第三級產業全包了 / 大野山雞 啟洋
S1EP4 動物園照養員 | 我們的夢想其實就是失業 / 阿炸
S1EP3 人資管理 | 開箱公司裡的人資到底都在做什麼 / 張安妮Annie
S1EP2 空服員 | 不太乖「前」阿聯酋空服員的奇幻旅程 / 張安妮Annie
S1EP1 生產管理 | 將理性與感性做到極致的人們 / J小姐
#不務正業的超能力
#威廉の職業圖書館
陳訓徹學生 在 黃國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 我非常支持台商進行實體投資,更支持產業升級轉型的政策方向。過去馬政府錯誤政策犧牲年輕人未來的教訓,非常慘痛,我提醒相關部會必須嚴肅面對,別再重蹈覆轍。
國發會為了回台商人,運用國發基金提供年息1.5%的補貼,以放款利率1.8%計算,等於享有0.3%的超低利率。今年3月陳美伶主委更表示可繼續加碼無上限,如此優渥的利息補貼,對比目前政府提供給年輕人的政策性優惠貸款利率,存在著嚴重的世代不公。
2. 具體而言,目前政府提供年輕人的政策性優惠貸款可分作購屋性質、創業性質與教育性質。利率上,「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1.44% - 1.74%、「青年創業及啟動金貸款」1.67%、「整合住宅補貼方案」1.167%、「留學生就學貸款」2.74%。換算下來,約略是政府補貼0.255% - 0.858%,不但遠不及此次補貼海外的1.5%,甚至連一半都不到。
如此的資源分配,不僅對不起年輕人,更欠缺具未來性視野。
我要求行政部門重新盤點並徹底檢討,在國家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應採行有效率並具未來性的政策補貼,讓最需要幫助的年輕朋友們獲得應有的協助,實踐世代公平正義,加碼投資臺灣的未來。
附註:
2019-5-29 財政委員會:終結貪腐官商勾結 讓屏東再現陽光
https://reurl.cc/yGXLa
2019-5-23 財政委員會:富豪資金炒房笑呵呵 青年創業發展苦哈哈
https://reurl.cc/QxDRp
陳訓徹學生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生酮哪有那麼難!:最專業的生酮教練Martyn陪你一起成功生酮」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陳世修(Martyn)
內容簡介:
打好基本功,成功生酮好輕鬆!
看再多的書,
你還是需要專屬的教練陪你一起生酮!
臉書社群超過7萬人、生酮個案輔導成功不計其數的Martyn教練,
結合全方位飲食營養觀、斷食與運動,
帶你擺脫食物成癮與用餐時間的束縛,
一起生酮減脂增肌,獲得真正的健康與自由!
★專業教練的個別指導,讓你生酮絕對不失敗!
Martyn教練6歲習武,有15年個人運動教練經歷,是學生最為信賴的指導教練。
投入生酮飲食領域後,即深入整理並實證國內外生酮學者專家的研究,
更開辦生酮、斷食、運動等巡迴講座,場場無冷場,並且是「真正讓人聽懂」,
連youtuber紅人Peeta葛格都稱讚:「去參加過Martyn演講場次的人,幾乎每個人都是充滿幸褔的表情走出會場!」
本書有最直白的說解、最接地氣的參考、最平易近人的方式,更有私人專屬的解惑服務!
如果你想輕鬆簡單地進行生酮飲食,不想失敗,也不想鑽入那些難懂的術語知識裡,
這本書絕對是你的第一首選!
★全方位探析生酮飲食面面觀,直接不囉嗦,一看就懂!
→具體而微詳論其他生酮書籍少談論及的斷食、微量元素、自體免疫過敏飲食問題,以及運動與生酮相關的統合。
→徹底挖掘飲食肥胖的真相,帶領真正認識肥胖與卡路里、代謝率、身體能量的關係,以及胰島素和血糖如何造成肥胖。
→真正認識酮體,搞清楚什麼是內酮與外酮,酮體濃度又該如何判別……。
→想要完美瘦身、雕塑身材,一定要知道生酮飲食與運動、肌肉的關係。
作者簡介:陳世修(Martyn)
6歲開始習武,至今35年,為孫氏內家拳教授老師,松濤流空手道國際段肆段。14歲參加學校舉重社,開始接觸重量訓練,個人運動教練15年經歷。
目前任職台灣台南永康區鐵人28健身房總教練。
2016年接觸生酮飲食,開始深入研究生酮飲食、斷食、自體免疫疾病等相關資訊。
開辦臉書社團「了解生酮飲食-以及你無法成功減肥的真相」,成立生酮廚房,並開辦生酮、斷食、運動的巡迴講座。
作者社團:了解生酮飲食-以及你無法成功減肥的真相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63986003795095/
陳訓徹學生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有時候,前進的方向在背後:跳出框架,反其道而行,才能突破人生僵局」新書介紹
專訪編輯: 陳思穎
內容簡介:
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有效脫離人生中的惡性循環!
化解困境,不見得非要花200%的力氣。
如果想盡各種方法都沒用,
何不試試徹底相反的做法?
面對生活中的煩惱,我們的第一反應,往往都是想辦法消除問題的根源:
我怎麼改都改不掉壞習慣 → 那我要更拚命努力克制自己
孩子不寫功課 → 那我要盯他盯得更緊
我害怕伴侶不忠 → 那我要加倍查勤
然而,這樣的思維儘管合乎邏輯,實際上不僅無法解決瓶頸,還容易把小問題變成大問題!
──「要對症下藥」的思考模式,反而是盲點──
無論在家庭中、在職場上,每個問題都是獨一無二的情境,也牽涉到複雜的人際關係。如果單純按照常理或習慣來行動,很可能會越努力,越糟糕。
一旦某個相同的困境反覆出現,就是一個重要的警訊,提醒我們:或許,我們一試再試的解決方案,正是情況惡化的主因。
──停下無效的方法,反過來做就對了──
當人生卡關,我們不必執著於搞清楚「為什麼」;因為,找到出路的方法,比我們想像的更簡單。
只要中止當下無效的對策,刻意反向操作,不管是多複雜的僵局,都能用最小的力氣,帶來最明顯的改變!
──有時候,看似違反直覺的做法,才是最有效的解方──
如果怎麼改都改不掉壞習慣,反而要刻意執行這項習慣。
如果孩子不寫功課,反而要告訴他「你不寫功課也可以」。
如果老是擔心伴侶不忠,反而要每天花點時間,想像「可能發生的最慘情況」。
作者簡介:伊曼紐爾‧畢奇(Emmanuelle Piquet)
簡短心理治療的法國代表人物,師承帕羅奧圖學派,曾於心理研究院(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歐洲分院受訓。她積極運用這套學派的理論反制校園霸凌,合夥創立校園問題研究中心CRISS,為家長、老師、學生進行諮商和相關訓練。2013年登上巴黎TED演說,2015年創立翻轉180度治療中心(A 180 DEGRÉS),為一般大眾提供簡短心理治療服務,在里昂、馬孔、南特、巴黎、日內瓦、布魯塞爾皆設有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