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獨拌麵麵補貨團開團囉
#完全無添加_健康_快速_美味
🚩拌麵連結: https://wudu-noodles.com/艾寶-乾拌麵團
🚩純麵條連結:
https://wudu-noodles.com/艾寶-純麵條團
#注意:
拌麵和純麵條包裝不同,為了怕壓碎麵體所以無法併單,需分開下單、分開寄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家敲碗很久的吳獨麵補貨團終於又開團囉!上次開團大家反應非常的熱烈!!
最近疫情期間大家每天煮的頭昏眼花,甚至煮到有點厭世...
想要快速輕鬆的搞定家人的一餐,又兼顧營養美味,吳獨拌麵真的是一個非常棒的選擇!!!
這次開團除了原本就有的 #蘆薈麵外,還多加了 #米豆簽麵!
它在麵粉裡加入大量的米豆粉來代替澱粉製成的麵條,所以是個高蛋白低澱粉的食材,也因此深受很多減醣人士的喜愛...
吃起來口感很好很順滑,但又不會軟爛,我自己非常喜歡!
如果比較喜歡有點嚼勁的可以選蘆薈麵,喜歡順滑咬起來好咬的可以選米豆簽麵。
建議兩種都可以嘗試看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疫情期間很多人囤了很多泡麵,我囤的是他們家的泡麵和麵條...
因為只要仔細看過一般市售泡麵、拌麵包裝後的成份表總會不由得卻步...
縱使麵體本身標榜無添加,但醬包一看一樣有不少添加物,因為保存期限的關係,醬料包要做到完全無添加,對廠商來說是很難且成本會很可觀的一件事...
願意這樣去做的的更是少之又少...
我第一次認識吳獨是在好幾年前的電視媒體,一步一腳印、發現心台灣和台灣真善美的節目裡...(我找出紀錄大家可以看看,真的會被感動)
https://m.youtube.com/watch?v=WYjMVoZi82U
https://m.youtube.com/watch?v=JKMZprwuK8I&feature=youtu.be
深深被老闆的堅持所感動!
我換位思考,如果是我大概撐不下去了吧...
為了要做到完全無添加,以家鄉在地小農種植的有機蘆薈果肉代替水分、改良劑、修飾澱粉...加上手工天然日曬,所以作出的麵條就算沒有加那些有的沒的,依然口感Q彈好吃!且我發現冷了一樣很好吃!
重點它的醬料包一樣做到完全無添加!!!這個真的很難!!!
醬包所有成分沒有一樣是我們看不懂的!!!
而且它是用檸檬取代防腐劑,來調節醬包的PH值達到抑菌效果,就連醬包的外包裝都必須用不含塑化劑的材質做包裝,才能做到完全零檢出的要求...
連麵體本身選擇關廟麵形式也是別有用心!寬板麵條,中間厚兩邊薄,受熱面積大因此縮短烹煮所需時間,加上蕾絲狀的捲曲更能均勻吸附所有的醬汁,吃起來也更美味!
龜毛的老闆才有令人期待、安心的產品問世...
它是我唯一真正放心、敢頻繁給孩子吃的乾拌麵了...
所以之前在廠商找上詢問是否開團合作,我興然答應,因為在這之前它早就是家裡的常備糧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開團的除了 #有四種口味的拌麵,另外還有 #純麵條,也就是不含醬包,這也是我自己很喜歡的,可以自己變化各種料理,怎麼煮都可以!
#拌麵四種口味:(1袋3包,4袋免運)全素
▪️藍藻-麻油薑香醬(我最愛)
麻油薑是萬年不敗的口味,怎麼煮都很好吃,可以乾拌也可以煮成湯麵,加點枸杞、肉片、青菜也可以吃的很滿足。
-----------------------------
▪️南瓜-羅勒醬(我最愛)五辛素
老闆是用香氣較濃的紅骨九層塔+外銷日本的毛豆+松子,所作出的羅勒醬,真的香濃好吃!這個必買推薦!
---------------------------------
▪️原味-黑芝麻醬(很香很好吃)全素
不是一般的麻醬麵,而是用純黑芝麻所磨製的黑芝麻醬,香氣濃厚好吃,但不會讓人感到膩口,我和老李都很愛。
---------------------------------
▪️紫地瓜-味噌辣椒醬(會辣)全素
這款對我來說真的有辣!而且真的會吃到冒汗那種...又香又辣,喜歡吃辣的朋友應該會覺得很過癮。
---------------------------------------------
#純麵條也是四種但沒有醬包:(1袋8片,6袋免運)
藍藻、南瓜、紫地瓜、原味
#注意:
拌麵和純麵條包裝不同,為了怕壓碎麵體所以無法併單,需分開下單、分開寄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沒吃過的朋友,非常推薦可以入手品嚐看看,有孩子的媽媽很推薦這完全無添加的拌麵,忙碌時也可以沒有罪惡的快速上桌。
吃過要補貨的朋友也要把握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拌麵連結: https://wudu-noodles.com/艾寶-乾拌麵團
🚩純麵條連結:
https://wudu-noodles.com/艾寶-純麵條團
▪️開團時間:即日起至8/8止
▪️到貨:8/13開始陸續出貨
▪️付款:刷卡、轉帳、Linepay
▪️客服資訊請看表單裡都有喔!
陸龜糧比較 在 In my 3 plac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你不要的,別人可能很需要 ㊙️
今天來介紹一些資源循環利用的社團,絕對不是要讓大家花錢的噢!!!
快過年了,大家也進入了大掃除的最後關頭了嗎?
你有沒有這些困擾呢?
因為網購很多,大量的防撞包材只能丟掉嗎?
家裡的瓶瓶罐罐跟購物紙袋總是無性生殖嗎?
食物櫃裡總是有些買了不愛吃,或是放到過期的食物呢?
孩子的腳總是大很快,媽媽的鞋總是少買一雙,舊鞋能何去何從呢?
家裡總是會整理出一些丟掉可惜但又閒置著的生活用品,家電小物嗎?
來來來,以下這幾個社團請務必要認識啊~~
二手塑膠包材/紙盒/紙袋/鐵盒 ♻️回收再利用♻️
這個社團是全台性的,主要以可再次利用的二手包材為主,
最常見徵求跟贈送的通常是紙箱,氣泡紙,防撞包材,紙袋,破壞袋…,
因為現在網購實在太方便了,而個人賣家也很多,
如果能夠收集起來轉贈給需要的人,就不會讓這些包材只有一次的壽命了。
而玻璃罐跟塑膠空罐有些人也會需要,所以我就清潔後收集起來陸續贈給有緣人了~
※溫馨提醒,社團發文需要經過版主審核,所以需要一些等待期,
如果你是那種立刻馬上就想把雜物清掉的人,加入這個社團需要一點耐心喔~
剩食終結者-吃不完找我 :v
這是目前為止我覺得最即時最有效率的社團,哈哈~
我曾經贈送過當日到期但是未開封的飲料,
甚至連自家公筷母匙煮的羊肉爐,剩下約莫一人份,發文後都光速留言被索取!!
最近在整理家裡的食物櫃,也會發現很多人們贈送給孩子的糖果餅乾,
又或是不小心放到過期的乾糧等等,這些也都是剩食社團的熱門品。
也許有些人是真的生活所逼有需要,
也許有的人只是惜食不想浪費,
所以我也會反省自己要避免過度購買造成的浪費。
※溫馨提醒,畢竟是食物攸關衛生安全,通常都會發文時會備註上食安自負,
贈物的部分我也是會稍微篩選過後,真的無法判斷好壞或是年限的就真的不要給了,
畢竟有時候看到那種冷凍庫拿出來的謎樣肉品(想像一下有些人家的神祕冰箱),有人送還真的有人拿。
惜食之餘也要在乎身體健康哪~
噢對了,如果面交的話我是習慣選擇在超商之類公開的地方啦,
雖然是免費贈送,但畢竟彼此都不認識,戴上口罩公開場合比較安全嘿~
舊鞋救命step30
舊鞋救命已經行之多年了,自從發現輔大附近的伯利恆倉庫其實離家不遠之後,陸陸續續也去了幾次,
整理家中鞋櫃跟衣櫃時也可以看看有沒有這些物資喔~
【童鞋】:十二歲以下童鞋最迫切需要。
【舊鞋】 :需品質堪用之男鞋﹑女鞋(平底包鞋為主),無破洞、磨損、裂痕、脫皮、氧化等狀況。
【舊衣】:以夏季衣物為主(衣服褲子大人小孩皆可;內衣褲,襪子不收)
【書包】:畢業書包,以及其他可放入A4尺寸之各式包(環保袋、不織布、硬殼包、拉桿包不收)。
▲活動詳情:
https://reurl.cc/j5q59D
▲寄送時間:2021/01/22(五)~02/02(二)
▲親送時間:每周一~周六 10:00-18:00
▲地址:243新北市泰山區新北大道6段79巷57弄8 -2號 / 伯利恆倉庫 收
▲電話:02-7741-5519
▲寄送標籤下載:https://lihi1.cc/cY5lm
不要再買了!免費的幻物與幻務
這個社團前陣子被消失,昨天又回來了,好感動阿~
其實我還沒有使用過,但有點像是許願池概念的以物換物分享社團,
我看到最驚奇的例子就是有人用簡配版的二手GOGORO,許願換全新的洗脫烘,結果真的換成功了耶!!!
如果真的沒有大品項想換,也是很多人用家中閒置的物品換到生活用品,衛生紙啦,垃圾袋啦,這些都很實用啦~
不塑之客
然而為什麼家裡會有這麼多的東西,就會回歸到需要跟想要這個老話題。
不塑之客這個社團,主要是推行大家自身行動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減塑社團,
一切不是被插入吸管的海龜而已這麼簡單,畢竟海洋中已經被大量塑膠微粒給入侵。
老實說目前的我也還無法完全做到像社團中究極的達人們一樣完全不塑,
但是我會盡可能地隨身帶著好日子Pockeat矽膠食物袋,
摺疊起來小小的,不便宜但是它真的非常實用。
如果知道要外食,盡量自備餐具,台灣要外食的機會太多了,但是熱騰騰的食物即使被裝在耐熱塑膠袋或是美耐皿餐具中,
無形中可能產生的塑化劑,環境賀爾蒙疑慮,還是比不上用自己的玻璃或不銹鋼餐具安心。
為了環境,也為了健康,
盡自己的力量,減少指責,把情報分享給別人,
下次在丟掉所謂的垃圾之前,也許他們還有一線生機。
以上是媽媽的一點心得分享,
希望大家在互相推坑購物社團之餘,
也能注意到原來還有這些資源循環利用的社團哪~~~
陸龜糧比較 在 Cheap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戰鬥民族在高雄】與【左營、鳳山的一哥之爭】
現在我們覺得俄羅斯是戰鬥民族,但其實在清領時期的台灣,有著三年一小亂、五年一大亂的說法,而早期最動盪不安的便是現今的高雄地區,兩座縣城四度被攻陷..
那麼我們從左營與鳳山的高雄一哥之爭說起..
#左營與鳳山的高雄一哥之爭
上一篇文章,我們簡單介紹了打狗到高雄,也提到左營是高雄最早的行政中心,而鳳山是後來的行政中心,但其實左營和鳳山之間的行政中心變動也歷經好一番波折,用現代話講,有點類似為了爭奪高雄一哥,吵了上百年,這是怎麼回事呢?
今天到左營,有一個著名景點叫做「鳳山縣舊城」,為何鳳山的城牆會建在左營?
#左營的發展
為了解答這問題,時間回到明鄭時期,鄭成功趕走荷蘭人後,為糧食傷透了腦筋,因為鄭成功以為台灣物產豐隆,足以養活上萬大軍,實際上餓都快要餓死了,沒辦法只好把軍隊四散到各地開墾,也就是軍屯。
#左營成為縣治所在
今天的左營就是如此開發,這也是相傳左營地名的由來,說明了左營的開發與與軍事有關,當時陸路不發達,河流又湍急,最快的移動方式就是海運,而左營附近有萬丹港,附近有有龜山、蛇山當屏障,所以明鄭相當重視,左營也成為了打狗最早開發的地方之一。
清朝把台灣納入版圖後,把今天高雄與屏東的平原地區,畫了一個行政區名為鳳山縣,而縣治就是左營,當時叫做興隆庄。
#鳳山
但左營畢竟是軍事興起的城鎮,大家還是比較常往下埤頭跑,下埤頭就是今天的鳳山區,因為下埤頭位於台南府城與阿緱(今屏東市)的中間,是一個交通重鎮,鄉民們也希望把縣城搬到下埤頭,這件事情吵了很久,但都不了了之,直到發生了一件事件..
#戰鬥民族登場
清代的台灣就是一塊修羅之地,會來到台灣的人幾乎都是在原鄉活不下去的鄉民,經歷黑水溝與瘟疫的洗禮,能活下來的人可說是戰鬥民族,他們又大多單身,所以只要遇到官吏貪污還是什麼不平的事情,就會揭竿而起,可不是上街抗議而已。
所以台灣那時真的是「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每當造反時,首要目標就是縣城,而清政府不知道哪來的白痴邏輯,認為蓋城牆容易被叛軍利用,所以堅決不在台灣建城,結果就是毫無防禦,很容易被暴民打下。
#朱一貴事件攻破鳳山城
1721年的朱一貴事件,鳳山縣城興隆庄就被佔領,隔年平亂後,在慘痛教訓下,鳳山縣城不得不築城自保,不過材料簡陋,土製的頂多在外面交了刺竹林,但仍是台灣第一座城,1760年又在四門增設砲塔加強防禦。
#林爽文事件再度攻破
蓋這種簡陋的城,完全是把戰鬥民族看沒有,1786年林爽文事件,響應林爽文的莊大田攻下左營鳳山城,雖然隔年清兵收復,但不久又被叛軍攻下,兩年後才由福康安獲得最後勝利。
#縣城遷至下埤頭
在連年戰火摧殘下,鳳山土城早就面目全非,官員都覺得鳳山土城旁邊有座山,叛軍容易經山攻入城內,易攻難守,又覺得這地方多兵災,是個不祥之地,於是把縣城遷到了下埤頭(鳳山區)。
#兵鋒再起
縣城這個頭銜,就像是小衰神一樣,誰套上誰倒楣,1795年林爽文事件才平定不久,台灣鄉民就因為物價飛漲又起來造反,陳周全、陳光愛在鳳山起義,雖然不久就被平定,但也亂了好幾個月。
#鳳山縣城再度淪陷
1806年海盜蔡牽、吳淮泗又攻陷鳳山縣城,還佔領長達80多天,大家這時又想起了舊縣城左營的好,想說那邊有兩座山可以倚靠,而下埤頭根本無險可守,於是縣城又搬回了興隆庄(左營),並記取教訓,蓋了更為堅固的石牆。
#左營縣城淪為蚊子館
但這座新城完工後,原本在下埤頭辦公的知縣、官員,嫌左營太偏僻沒人煙,大家還是喜歡在下埤頭辦公,所以造成了縣府明明在左營,但實際都在下埤頭辦公的怪現象。
#鳳山再度成為縣城
1847年,官員上奏後終於在道光皇帝同意下,認可下埤頭為縣城,這才讓鳳山縣一哥之爭告一段落,這也讓新蓋的左營新城成了蚊子館,讓其大半完整保存至今,也就是今天我們熟知的「鳳山舊縣城」。至於下埤頭的鳳山縣城,後來被日本人拆光了,只留下一座城門與三座砲台,這些古城也默默敘說著那時的故事。
#當時鳳山有多恐怖
由此可知,興隆庄與下埤頭,左營與鳳山的打狗一哥之爭,原因就在於強悍的台灣暴民,且鳳山縣的環境非常惡劣,1696年,鳳山縣府派了一百人到下淡水(今天的萬丹、東港)一帶警戒,結果無一人生還,沒人知道發生什麼事,又根據康熙末年出版的《鳳山縣志》記載,位於鳳山縣轄下的下淡水,九任巡檢八人死於任上,整個鳳山縣除了鄰近府城的區域外,基本上其他地區屬於「無政府狀態」,這時都已經距離清政府統治台灣十餘年了,可見當時鳳山縣是多麼恐怖。
#高雄一百
而歷經百年來的發展,鳳山縣後來變成了高雄,成為了南台灣第一大城,台灣的工業重鎮。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自106年推動「再造歷史現場─左營舊城見城計畫」,歷經多年文史調查、公眾考古與再現工程,於日前完成左營舊城東門護城河重新通水,還原城牆水岸風貌,在「高雄」之名誕生百年的2020年,為保存城市歷史記憶又添一筆珍貴資產,並持續進行中。歡迎大家來到高雄,走訪左營舊城,閱讀隱藏在這座城市的各種故事。
更多 高雄一百相關活動訊息可至 文化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粉專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