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雀仔橋 ]
分享專欄全文。
回到學生年代,下午常常走堂往雀仔橋附近的山貨店尋寶,找到made in Hong Kong或日本製的杯碟就非常興奮。
那時候只覺得每次必須上斜落斜有點麻煩,還未知道其背景,甚至名字。
教科書不會提及的地區歷史,雖然這條步道一直見證香港醫療與衛生發展,包括公立醫院與地下公廁。
原文刊 AndthenHK
—————————
沒有雀仔的雀仔橋
未獲評級的古蹟
有些地標,節日限定。比如元朗大橋街市的燈籠街,近日把人們召喚到社區,一年一會,因而珍貴。
城市另一邊,另一條燈籠街更早出現,位於皇后大道西,上環與西營盤交界。
每年中秋,經營香燭紥作的商店紛紛掛起燈籠,碩大的楊桃金魚兔子,佔據半條街道的天空,無聲又大聲地提醒節日臨近,路過心頭一陣暖。
這是社區地標的感染力,儘管近年好些紥作舖結業,畫面難免褪色。
那兒還有一個地標,每天都在,由180年前開始——跟燈籠街幾步距離,有一面石牆,突兀地拱起,路上的一條脊骨,人們叫它「雀仔橋」。
這並非官方地名,老一輩街坊才唸得出的名字,親切但有點陌生。想像這種口耳相傳,本身已是非常活潑的人文歷史。
而石橋也不真的是橋,建於平地,早於1840年代已經存在;英國國家檔案館(The National Archives)曾在Flickr公開一批香港早年珍貴舊照,其中一張攝於1870年代,可見雀仔橋當初的模樣。
那時皇后大道西一帶還未大幅填海,仍屬海濱,需要一道防波堤,以麻石興建,按地勢築成帶弧度的拱形,大概因此被稱呼作「橋」。
而它有另一實際用途:通往山上的海員醫院,1843年成立,替海員醫治性病,後來是香港進行第一宗外科手術的醫院。
1848年海員醫院遷至灣仔(變成現在的律敦治醫院),原建築改為「國家醫院」(Civil Hospital),當時的公立醫院;之後建築群陸續重建,60年代正式成為現在的西營盤賽馬會分科診療所。
雀仔橋見證香港初年醫療發展,可是問題來了:那跟雀仔有什麼關係?
有說橋後山坡為樹林,每到黃昏便出現鳥群棲息的場面,因而得名,頗為浪漫。
另一說法較有根據:當旺角雀仔街還未出現,戰前第一代雀仔街原在中環閣麟街,及後曾遷至上環永吉街,之後再移至現在雀仔橋位置,石橋自此有了暱稱。
翻看歷史,雀仔橋對面曾有非常著名的高陞戲院(建於1890年,看粵劇的地方),附近亦有武昌茶樓及得男茶樓;但凡飲茶撚雀的場所,少不了吸引雀販聚落,也許就是雀仔橋得名的理由。
可以肯定的是,雀仔橋是香港衛生發展的重要成份:1911年,橋底曾經建設地下公廁,直到1990年停用。
公廁入口設於行人路面,已用水泥封平;而石牆上五個耐人尋味的方格,屬於當年公廁的窗口,同樣已被填平,留下是不該封存的地區歷史。
雀仔橋作為古建築的份量,不用多說,然而跟許多地標一樣,它一直未獲列為古蹟,甚至從未被政府評級。
今年三月,經中西區區議會要求,古物古蹟辦事處將雀仔橋列入「須進行評級的新項目」,結果未可預料。
在同一地點180年,雀仔橋見證西營盤,以及整個海岸線的巨大變化。
高高低低,上上落落,人們魚貫步過。
有天即使名字失傳,它一直站住,頑固地維持著那弧度曲線。
—————————
丨knowhere丨
▪️中環鴨巴甸街35號PMQ元創方B座H205
▪️Tuesday to Sunday 1-7pm
▪️https://instagram.com/youknowhere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失傳行業】兒時窮人恩物豬油渣麵 堅持自己炸仲有呢間 https://bit.ly/2HjeZVr 豬油渣麵本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街頭的流行小食,因價錢平民又飽腹,很受貧苦大眾歡迎。但隨着香港經濟起飛,香港成為美食天堂,選擇多樣化,各國美食都有,加上現代人注重健康,覺得豬油渣不健康,這等不起眼的小...
雀 仔 街 歷史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城市是那麼方便,城市又那麼壓抑,還好香港城市一直與自然為鄰。城後面有山,城中間有海港,城內不同角落還有鳥和樹。細心觀察,自然,就在身邊。
書中也有大自然。
「就係香港」編輯部精選十多部有關大自然的紙本書及雜誌收藏,於中環街市pop up store 閱讀室內展出。選書有的以細膩的素描及生動插畫去描繪香港及外地珍罕的自然生態,呈現生物多樣性,;有的將大自然與身心靈連結,也有呈現大自然獨一無二的藝術性一面。當中一些有數十年歷史的珍貴藏本,更我們由從前的香港走到現在,感受在地的變化。
1931年的《The Hong Kong Naturalist》期刊,由香港最早期的博物學家香樂思(G. A. C. Herklots)編著,並滙聚了生物學家、民俗學家、考古學家、健行探險家等的研究。除了詳盡資料,書中還有早年珍貴的手繪彩色插圖,包括多種本地原生植物及鳥類,加上典雅的排版風格,都讓人感受到近百年前的時代氣息。
同樣以手繪彩色插圖去再現本地自然生態的《A Colour Guide To Hong Kong Bird》,是前市政局七十年代中期的出版物。書中記錄了近四百種香港常見雀鳥,並詳盡記述了觀賞的生態點,例如香港魚塘、灌木叢、海沙、沙灘、石灘、都市、樹林等等。除了家燕、相思鳥等常見雀鳥,也收錄有不少稀有品種如灰樹鵲、松雀鷹,每一品種都描述了雀鳥的外貌特徵與辨認方式。同系列的《A Colour Guide To Hong Kong Animals》,亦包含豐富的彩色動物插圖,本地各類原生動物包括哺乳、爬蟲、兩棲類、淡水魚、甲殼類,到無脊椎生物,都一一收錄在案,同時將香港的生態棲息地,由泥土到都市,都逐一闡述。
《朱翁同遊 香港原貌》則是香港第一代新聞主播朱維德的攝影著作。六、七十年代時已拿著Leica相機,朱維德走遍香港各處奇險或偏遠的山、波濤或隱秘的海岸,行山拍照之外,每到之處都會仔細採訪當地的居民。這些珍貴的黑白相片讓人回顧七十年代前尚未發展為新市鎮的沙田,未填海的屯門灣和大埔墟,還有大嶼山各處原始的山景地貌。
近年出版的《感知西半山 就是自然》則以龍虎山為主題,卻有別於一般的行山指南,書中邀來本地藝術家、作家、地景建築師等,重新描繪及想像大自然和人的連結,書中觸及人文歷史、社會結構、建築、自然史、動植物學等,並以散文、短篇小說、畫作、攝影,甚至代入昔日「山民」(即是大樹)的角度,以大樹寄來的短箋等不同形式,重現一個立體而豐富的西半山。
「就係香港」於中環街市的pop up store 設下小小的閱覽室,以由現在起至本月底,以「城市和自然」為主題,與讀者分享這些編輯部選書。歡迎大家路過時稍緩腳腳步,坐下來,好好呼吸大自然的氣息。
「就係香港」流動編輯室+Pop up store
日期: 即日起至2021年11月30日
地點: 中環街市Shop P05B (2樓)
開放時間: 周一至日 10am-10pm
#Beinghongkong #就係香港 #popupstore #中環街市 #就係香港編輯部 #readingcorner
雀 仔 街 歷史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香港文學 迷霧裏重行】對作家淮遠來說,寫作是興之所至,是生活日常:https://bit.ly/2XkbSo8
幾乎每天早上十時多,家住元朗的淮遠,便乘過海巴士到上環老茶樓飲茶。巴士駛過了西區海底隧道,停在西消防街。有次他甫下車,風起,他瞥見地上的枯葉在跳動,然後才發現是麻雀仔。於是他取出手機,寫下此詩——〈麻雀仔〉。
ISSUE 2757【香港文學 迷霧裏重行】封面故事:
✧ #黃碧雲 新作 〈商場〉
https://bit.ly/3zj7oLG
✧ #淮遠 新作 及 專訪:人在,歷史在
https://bit.ly/2XkbSo8
✧ #董啟章 新作 及 專訪:寫當代的小說家
https://bit.ly/3nx0znd
---
更多精彩內容,請訂閱 iPad 版明周:
https://ebook.mpweekly.com/bookshelf
◢ 緊貼明周文化 ◣
MeWe:bit.ly/3oCfmuo
Instagram: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elegram: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文學 #香港文學 #香港作家 #香港人 #時代 #創作 #身份認同 #城市 #詩 #書寫 #寫作 #當代 #香港 #本地創作 #文學創作 #我就是我
雀 仔 街 歷史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失傳行業】兒時窮人恩物豬油渣麵 堅持自己炸仲有呢間
https://bit.ly/2HjeZVr
豬油渣麵本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街頭的流行小食,因價錢平民又飽腹,很受貧苦大眾歡迎。但隨着香港經濟起飛,香港成為美食天堂,選擇多樣化,各國美食都有,加上現代人注重健康,覺得豬油渣不健康,這等不起眼的小吃幾近淘汰。
老三油渣麵王
地址:土瓜灣新山道4號長城大廈地下1A鋪
電話:6736 2623
營業時間:12nn-11pm
末代蛇王靠蛇羹吊命 行家被毒蛇咬救唔返:做地盤都無咁危險 (05:06)
https://bit.ly/3l8URmL
成叔十三歲就跟着當蛇王的父親工作,自小就不怕蛇,邊撕着蛇皮,他邊緬懷過去劏蛇的盛況。在九十年代以前,每間蛇店都擺着一個放滿蛇的蛇箱,客人會來店前買走一副副劏好的新鮮蛇肉:「嗰陣時煲個蛇湯係一日人工,啲人都叫負擔得起,而家?五、六百蚊買蛇肉,加埋啲材料,成千蚊一煲湯,唔係個個食得起。」如今,蛇店購入活蛇數量大減,從東南亞購入的蛇肉,都已經是半製成品,用作煮蛇羹。幸而,蛇羹依然有大量的捧場客,成叔估計,冬季時分一天賣上過千碗,勉強補貼了夏天的虧損,「蛇王呢一行根本就應該列做高技術人士,不過而家落後啦,冇人欣賞。」
蛇王業
地址:深水埗南昌街139號地下
電話:2728 8675
營業時間:11:00AM - 10:00PM
地址:旺角廣東道1076號地下
電話:2771 4898 / 2771 4998
營業時間:11am-8pm
是菜是茶?小店賣汕尾家鄉菜茶 老闆:好嘢唔想佢失傳
https://bit.ly/2Tr4VQ7
就如汕尾海陸豐人的菜茶,就列入了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對汕尾人棉姐而言,菜茶就如太陽般,自小就曉得它的存在。她興高采烈地表示,菜茶其實還有別名,就是「開丁茶」,取其好意頭。每逢過年、有客人到訪或是添丁之喜,都會製作菜茶慶祝。所謂菜茶,就是把多種蔬菜切條,正切着椰菜的棉姐開口道:「咩菜就要睇時令,菜要逐樣炒好再撈埋粉絲同大地魚粉一齊。」
粿然好味
地址:太子界限街41C號鋪
電話:2295 0959
營業時間:10:30am-11pm
獨門柴火燒肉皮脆肉香 香港最後一家地爐燒豬 師傅每朝四點半開工:退休的話就成歷史
https://bit.ly/3fBtUH8
榮興儀記的地爐,屹立至今已逾六十年。踏進工場,內頭共有三個爐,每個直徑五呎,深八呎,由磚和瓦片砌成。火爐看似尋常,但其實是座歷史遺跡——鑑於環保條例,政府於1986年已停止發牌,地爐因而漸漸絕迹。加上太空爐盛行,沒有人願意花時間燒柴做豬,店家全都轉行。沒老字號堅持,沒後來者接力,最後只剩一家,全港僅存。今年53歲的李權新,是字號第二代傳人,於火爐前工作了28年。他亦笑言:「行內我應該最後生了。」乾笑聲中,聽出行業如何青黃不接。
榮興儀記
地址:屯門藍地桃源圍1號
季季紅風味酒家
地址:屯門藍地大街1號
電話:2462 7018
網址: http://www.redseasons.com.hk
註:地爐工場已易手至季季紅風味酒家。如欲享用地爐燒豬,可到訪他們旗下酒家。
【失傳行業】香港仔35年魚湯艇仔粉 64歲檔主一腳踢燙傷也堅持:全港所剩無幾 (4:35)
https://bit.ly/3fi7cnm
流叔1980年代初開始做艇仔粉,他不是水上人,但見親戚做得有聲有色,遂頂手一隻艇試試,就這樣,靠一門小生意,養活了一頭家。一艘艇,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他在此煲湯、淥粉、斬燒味,由早上六時開始準備,忙至傍晚五時做完清潔才回家。只他一人,凡事一腳踢,對六旬老人來說,也算辛勞。
流記 香港仔艇仔粉
營業時間:10am-4pm
電話:9140 2628
Facebook:流記 香港仔艇仔粉
註:平日可致電給流叔,約實位置吃艇仔粉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推薦影片: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街市尋寶】慈雲山街市 二百幾萬機器鮮製$24午餐肉 肉彈味濃無添加日賣500份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rTrYPzECHI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籽想旅行】直擊東南亞首個人妖騷後台 變性舞台一姐的日與夜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BBq_D0-Lsg)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豬油渣麵 #蛇王業 #菜茶 #粿然好味 #榮興儀記 #艇仔粉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飲食男女 打卡大街小巷搵食地圖
https://hk.adai.ly/e/gPF0DIjsB9
《蘋果》每日為你增值 立即訂閱
https://hk.adai.ly/e/kbo0wDsxB9
雀 仔 街 歷史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噪鵑屬於杜鵑科雀鳥,雄性呈全黑色、紅眼,常被誤認為烏鴉;雌性則啡色帶有白點。每年春天屬於繁殖季,雄性會發出鳴叫來吸引雌性,牠們每次鳴叫會重複5至10次,而且越叫越高音甚至會走音,因此又被稱作「升Key鳥」或「叫春鳥」。噪鵑的叫聲有兩種,一種「Ko-el」般叫着的求偶鳴叫只有雄性會發出,另一種像笑聲的則是雌雄都會發出。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411/WDVTVF7J7YAUMU77NT5RTPHF3A/
「14粒」在大埔及村屋地區可是滿有名氣,其實所指的是荔枝椿象的卵,因為牠們每次產卵數量必定是14顆,於是網絡上都稱呼它為「14粒」。荔枝椿象每年在夏季繁殖,在香港約5月至8月為產卵高峰期,牠們常在晾曬的衣服、玻璃窗或防蚊網上產卵。這些卵初時是青綠色或淡黃色,顏色會逐漸變成深灰色或暗紅色,大概10至14天便會孵化。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513/KV3C3ZMTSQ5KW5ULKBLQH37JBY/
有甚麼比看到蟑螂更可怕? 就是蟑螂在你面前飛起來。夏天要面對曉飛的蟑螂,相信是不少人的噩夢。要殺敵,首先就要知己知彼。今次就跟大家拆解夏天公敵——飛蟑螂。究竟這個由3億年前已經在地球出現,比阿古獸進化成麥樂雞有更長歷史的物種是如何煉成的? 面對蟑螂飛起來,原來最忌張口尖叫? 究竟張口尖叫會有甚麼後果? 面對強敵,我們又如何沉穩迎戰? 想知答案,馬上收睇今集《國家道理雜誌》啦!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613/SUIKLW7XGDEENDOYWMH7SGYYQQ/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大埔 #臭屁蟲 #曱甴 #荔枝椿象 #噪鵑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雀 仔 街 歷史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位於京都北部的鞍馬,自古以來便流傳着各種神話與傳說的神秘山域,更發展出了京都3大奇祭之一、超過1,000年歷史的祭典——鞍馬火祭。旅遊氣泡未傾成,大家惟有看《籽想旅行》望梅止喝吧!
每年10月22日的鞍馬火祭,起源於天慶三年(西元940年)。當年,京都接連發生內亂與大地震,爲了平定民眾不安,朱雀天皇下旨讓「由岐大明神」從平安京(古代京都)遷移到鞍馬鎮守北方領土。遷宮之時眾人手持松明沿街點起火炬,鞍馬居民把這項儀式傳承下來,成為今日的鞍馬火祭。記者在2019年親身參與了這個奇祭,立即跟大家揭開這個祭典的神秘面紗。
從JR京都站乘坐電車約15分鐘,到出町柳站轉乘叡山電鐵叡山本線、鞍馬線,車程約30分鐘,幸運的話可以乘坐展望列車「KIRARA」欣賞沿途風景。到鞍馬站下車後步行,即可到達鞍馬火祭的活動地點由岐神社。祭典約晚上6時才開始,但下午4時多已人頭湧湧,這個小鎮最熱鬧的日子,可說是每年的這一天了。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果籽 #京都 #日本 #鞍馬火祭 #旅遊氣泡 #電車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