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吹起UNISEX風潮!日本珠寶品牌推出男士珍珠系列
近年,業界興起雌雄莫辨風潮。COMME DES GARÇONS年初首次宣布踏足珠寶界,握手日本珠寶品牌MIKIMOTO推出品牌精品珠寶系列。大膽起用男模特兒戴珍珠作為海報照,成功打破珠寶界性別定型。而早前日本珠寶品牌 PREEK 也發表出首輯男士珠寶系列,效果如何?
提起時裝界的珍珠項鏈迷,饒舌歌手A$AP ROCKY更是佼佼者。PREEK今個系列以天然淡水巴洛克式珍珠設計出無性別項鍊和耳環,金屬部分更選以18K黃金打造而成。當戴珍珠的男人慢慢成為時裝業界追捧的對象,相信愈來愈多的時裝迷會帶動無性別時尚崛起。
#MINGS #UNISEX #PREEK #A$AP ROCKY #COMMEDESGARÇONS
相關文章:BVLGARI:電影・女人・珠寶緣
https://bit.ly/2FElu4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LLOW US NOW
➜ WEBSITE www.mings.hk
➜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mings.hk
➜ YOUTUBE www.youtube.com/mpwmings
雌雄莫辨模特兒 在 哈潑時尚 Harper's Bazaar Taiw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ll #BAZAARFashion ll
有著如同出自雕刻師之手的突出顴骨與下巴線條,加上雌雄莫辨的英挺氣質,荷蘭模特兒Marte Mei van Haaster在伸展台上的存在感不容忽視。而伸展台下的她,則是一位深受大自然啟發的藝術創作者,讓我們一起從伸展台與街頭穿搭看見她率性灑脫的生活哲學。
#MarteMeivanHaaster #model #dutch #style #streetstyle #bazaartw
雌雄莫辨模特兒 在 Nadia Tang 時不時裝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性的精緻】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Unisex服飾一路走來,已受時裝設計師及大眾熱愛,形成潮流。今天向大家分享的,並不是同性戀、變性人,而是一種對於美感的「無性、中性」追求。而最先帶給我這概念的人,是黎堅惠。她在1991年的1月《號外》與黃耀明,林奕華同擔封面模特,標題名為「The Age Of New Androgyny」,充滿話題性:
「一般對Androgyny的理解,是衷心。歷史有證,舉凡修練得爐火純青的人,所謂半仙,或人精,樣貌舉止都十分中性。張國榮,任劍輝,David Bowie、Leonard Cohen、Georgia O’Keefe等等。一般人說中性,視覺上都泛起乾淨的decent景象,這其實只是Androgyny的其中一面;另一面的中性則是五彩繽紛──紐約的地下文化一直是這一門雌雄同體的溫床。」
近幾年,男女裝界線開始變得模糊不清,正處於去性別的當代時尚,人們對於美麗衣裳的物欲似乎是種天性,在服裝褪去男女裝的枷鎖後,愈益被誘發。這種兩性共享潮流,源於50年代社會的性別定型,人們以「 Gender」形容文化與社會層面上的性別,與生理上的性別定義有所分別,
到了60至70年代,時裝界期望服飾「模糊或衝破性別界限」,然而這場潮流亦非常短暫,在80年代,時裝界又回復強烈性別界別的設計。60年代是我非常喜歡的其中一個時期,之前已經說過,時裝大師如Pierre Cardin, Andre Courreges, Paco Rabanne設計了一系列的「Space Age」太空時裝,以簡約線條與嶄新布料,衝破傳統性別想像,其後,時裝界及各品牌承接著這個中性風潮,推出「他與她」衣飾系列。
70年代有部電視劇《Space: 1999》,人們都穿著中性衣飾,劇中的演員一律穿著連身褲、毛衣和外衣,風潮持續好一陣子,潮流更替,取而代之是性感的雙性特質(Androgyny)。最具代表性自是YSL的 Le Smoking 系列,女模特兒穿著tuxedo,重新演繹了西裝的特質,而這種風尚至今仍是流行經典。
中性時尚總是有份神秘的魅力,教人雌雄莫辨,對「美」的追求視乎你怎樣定義,予我來說,不外乎是更多元的時尚態度、與選擇服裝的權利,如此而已。
#一日時裝一日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