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30雙語國家政策|國家型級別影響,爸媽你看懂多少?深究兒童英語教育重要性。
我猜,絕大多數家長對這個新聞是很無感的。
一來,時間還很久;二來,孩子才在念小學,甚至剛要念小學,國家要不要有第二官方語言,跟孩子有什麼關係。
關係可大的呢!
雙語國家的意思,是2030年起,台灣會開始把英文當做第二官方語言。
這意思是,很多正式的文件與場合,是可以使用英文來表達的。例如說,目前政府機關開會,如果與會來賓只懂英文,不懂中文,會議主辦方是有義務要準備中英口譯的,各級議會的議員也不可以用英文來質詢。
簡單的說,目前你要當公務員或政務官或議員,全程使用中文是個義務,即使完全不懂英文也沒關係的;但如果英文被視為官方語言,那麼使用中英文就是可以自由選擇了。比方說,某個新任長官喜歡用英文,這個時候如果屬下英文程度不好以致於影響工作表現,就是個人的能力問題了。
政府機關如此,大型民營企業也會連帶如此。
類似的道理,目前正式的教科書一定只能用中文編寫,所以台灣的出版社即使教科書寫的再差,也不怕英美來的競爭者。但雙語國家之後就不一樣的,一定有出版社會直接送審國外的教科書,反正108課綱根本就是抄 CCSS 的,所以審過也不會難,然後一定就會有學校採用英文版的教科書,這時候學生看不看得懂就是學生自己的問題了。
然後,大學端兼負培育國家與企業未來人才,與引導中小學教育方向的雙重責任。自然也會大規模的朝向培養雙語人才邁進,因此對入學新生的雙語能力要求標準,自然也會大幅提高。
❚ 遠的先不說,說點短期與現實一點的改變。
這個學年度起,教育部將選擇四所重點大學,提供獎勵與補助,要求這四所大學在四年後,博士班有九成,碩士班有七成,大學部有五成的課程,需要全部用英文來進行。
可以想見的,這四所大學都是所謂的頂大。
但是今天,即使是台大新生的平均英文能力,也還無法執行這樣的授課方式,更別說是其他學校了。可以想見的,#未來四年這四所頂尖大學對入學新生的英文能力最低要求以及影響的比重,一定會是逐年大幅提高的。
高中端呢?
當然也會有所應變。今年起,我們看到很多二線的公立高中已經開始加入了特色英語學程,IFY 國際預科學程,雙聯學制,甚至是IB 中學的行列。很明顯的希望從雙語化及國際化,來與傳統的明星高中做出區隔。這當然也意味著,英語好的學生,在未來的選擇及可以獲得的資源將會越來越多。然後他們在大學入學的競爭中,也會因此有新的優勢。
而上面所提的,只是眼前已經可以看到的改變。未來九年,在政策導引人才需求,人才需求導引大學教育後,整個大學入學,到高中入學,對學生英文能力的要求方向與訓練方式,勢必會有天翻地覆的改變。
這,就是 #國家級政策的力量。
也許有人會覺得9年還很久!
不,如果九年後的大學必須做出重大的改變,那六年後的高中入學就會提早有改變,甚至三年後各地明星私中的入學也會跟著改變。像現在,一般的國中是程度好的學生在畢業前會通過全民英檢初級,但很多知名私中希望學生在國二就要有類似的程度,我相信在前述的趨勢下,三年後這應該會是私中入學的基本門檻了。
問題來了,現在可以在小學階段就通過類似檢定的,多半都是從學齡前就在全美語幼稚園或者使用DWE 的孩子,然後繼續在私小的國際班就讀,或者有神級家長在家帶孩子自學。
至於傳統英文教學方式與密度,不論是學校或補習班,其實都很難讓小學生在畢業之前就通過這個門檻。
所以,如果您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了,甚至已經中年級了,而且你很重視未來的升學,但你卻還在用傳統的角度與方式讓孩子學英文,不斷的背單字,背文法,寫評量...⋯那其實你並沒有多少時間來讓孩子面對這個巨大的衝擊!
這其實就跟當年「108課綱」在討論之際,很多家長覺得反正就是念書,課綱改什麼念什麼而已;卻低估了課綱的精神,其實是要幫大學挑選更有思考與研究能力的學生,而不是只會在考卷上作答的學生。
所以,「108課綱」的落實,必然會涉及大學入學評比方式的變革。果不其然,大考中心做出了一連串的變動,然後很多家長開始抱怨這些變動太突然,不知如何教孩子適應。
關於雙語國家政策,我相信很多類似的抱怨也會在三年後大量出現在沒有警覺也沒有做好準備的家長身上。
最後,讓我們回到 #兒童英語教育 這個主題。基本上,我們預期雙語國家政策會徹底改變我們對什麼是「學好英文」的定義。
事實上,台灣有很多老師與專家都知道台灣的英語教育的成果不好,也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所以,在過去十年來,我們發現有很多優秀的老師,在他們的崗位上,默默的為「正確的英語學習觀念與方法」在付出。然而,不論他們多努力,成果其實極其有限,只能改變一小部分的學生。
這中間關鍵原因在於,在教育生態系裡,有三個主要的角色,「政府─老師─學生家長」,而這三者之間,其實位於中間的老師是最無力的。當政策不改變,或者學生家長端的觀念不改變,老師其實什麼也不能做。這也是為什麼過去三年來,我們在中文家庭雙語小孩這個社團裡,選擇從改變家長端的觀念著手。
如今,政策的風向終於變了,時間與改變的壓力回到家長這一邊了。
而你,做好準備了嗎?
(歡迎轉分享)
#中文家庭雙語小孩
#2030雙語國家 #兒童英語教育
#拒絕填鴨
雙聯學制碩士 在 致理科技大學:致理人,自己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致理科技大學+舊金山州立大學 五年一貫 學碩士 MBA雙聯學制]
🔹本校目前積極推動雙聯學制,合作對象為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合作方案為五年一貫 (3+1+1) 學碩士MBA雙聯學制。此program適用對象為本校大一至大三商科學生,同學可在完成前3年本校學業後,於大四前往該校研修MBA先修課程,為時一年達成學業要求後,再花一年研修MBA正式課程,總共五年時間,即取得本校學士學位及該校MBA碩士雙學位。入學門檻為GPA2.5以上,托福(TOEFL)IBT成績至少70或IELTS 6.0以上。
🔹舊金山州立大學(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是美國西海岸最大的教育聯盟-加州州立大學系統所轄23所學校之一,在加州州立大學系統中排名卻是數一數二的。該校擁有100個以上的大學科系,50個以上的研究所科系,提供120餘個學士學位及80餘個碩士學位。同時也提供博士學位課程。學校現有教職員工3400名,在校生30000多名,他們來自全美以及全世界116個國家和地區。國際學生現有2500人左右,人數居加州州立大學各校之首。最熱門的科係是商業管理,其次是社會科學和歷史學系。
🔴明年(2021)春季班8月開學,5月底申請截止,有意申請的同學請將在校三年英文成績單、托福(TOEFL)IBT或IELTS成績單準備好送來國際處,國際處將協助同學送件。
🔹有問題請洽國際處,分機1315,找陳子周(Randy)老師。
#致理科技大學 #舊金山州立大學 #學碩士 #MBA雙聯學制
雙聯學制碩士 在 致理科技大學:致理人,自己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國際合作中心】
致理科技大學+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 五年一貫(3+1+1)學碩士mba雙聯學制同步線上說明會
歡迎有興趣的同學們參加🤩🤩
📅時間:2020年5月20 (三) 11:20~12:10
📍地點:E51
#致理科技大學 #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 #說明會
雙聯學制碩士 在 雙聯學位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與雙聯學位有關的話題. ... 就有個留學夢那初上大學理所當然的就選擇了雙聯學制,也從明訂志向的那天起開始看留學版 ... 請益台大國企/商研所伊利諾大學碩士雙聯學位. ... <看更多>
雙聯學制碩士 在 明志科技大學- 明志雙聯學制圓夢之旅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領銜主演 電子系洪傳育及前往美國 辛辛那提大學領銜主演 經管系吳慈敏同學前往美國 北伊利諾大學皆於2020年6月完成 雙聯碩士 學位✓ ... <看更多>
雙聯學制碩士 在 [心得] 出國留學另一選擇--雙聯學制- 看板studyabroad - 批踢踢 ... 的推薦與評價
雙聯學制--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拿到兩個學位:台灣的及國外的學位。
可能為學士+學士、學士+碩士、碩士+碩士、碩士+博士、博士+博士等。
雖然雙聯學制已在台灣實施多年,但查了一下留學版,相關文章並不多,
因此決定上來 PO 一篇,希望給有興趣的版友參考。
----------------------
首先是申請動機。
其實原本不打算念雙聯學制,純粹想要當交換學生,體驗在國外念書罷了。
但在我的學校(台科),交換學生幾乎都只能去一學期而已,不過癮啊!
我希望待久一點,且是真的想認真念書,而不只是去過個水、四處旅遊罷了,
因此開始考慮雙聯學制的可能性,最後就申請上了,目前正在就讀中。
我們學校的雙聯學制目前有與七間學校合作,由於我想要就讀碩士+碩士就好,
至少可以待一年,但又不會待太久,因此,我只有一個選擇:
瑞士南方應用科技大學(SUPSI)創新應用科技學院(DTI),
雖然學校名不見經傳,但我待的實驗室 IDSIA 在 Robotics 領域小有名氣,
這個學期做的 Project 便是參與實驗室其中一個計劃。
我的家境並不富裕,每年的弱勢助學金都得到最高補助,但我還是來了。
希望能給家境不允許,但有出國留學夢的版友一些激勵。
很開心我選擇了雙聯學制,因為學校有補助生活費及來回機票,
也很幸運的申請到 SUPSI 的獎學金,並申請就學貸款的海外研修費,
東湊西湊也夠在這邊過著十分簡樸的生活。雖然不像其他交換生能夠四處旅遊,
但至少完成了出國留學的夢想,現在的夢想就是畢業後留在這邊工作。
----------------------
就我的認知,比較 交換學生 v.s. 雙聯學制 v.s. 自行申請:
| 交換學生 | 雙聯學制 | 自行申請
---------------------------------
可以拿學位 | X | O | O
---------------------------------
修課 | 少;自由 | 照學校規定 | 照學校規定
---------------------------------
待多久 | 一至兩學期 | 一至兩年 | 看學程
---------------------------------
申請人數 | 多;同校競爭 | 沒什麼人申請 | 多;多國競爭
---------------------------------
姊妹校獎學金| 機會較少 | 照學校規定 | 照學校規定
---------------------------------
GRE等考試| 通常免 | 通常免 | 照學校規定
---------------------------------
姊妹校面試 | 通常免 | 可能要 | 可能要
---------------------------------
姊妹校學費 | 通常免 | 通常要 | 要
---------------------------------
論文 | 無 | 照學校規定 | 照學校規定
---------------------------------
壓力 | 小 | 有課業壓力 | 大
---------------------------------
申請難度及複雜度當然是:自行申請>雙聯學制>交換學生
雙聯學制還有一個缺點:雖然可以拿到學位,但男生會卡兵役問題,
因此若是想要申請雙聯後留在當地工作,最好先解決兵役問題。
------------------
申請過程及就讀心得:
我的申請經驗是,花了幾個禮拜將 SOP、PS、CV等文件完成,
通過學校申請後,再根據姊妹校要求上網申請、修改文件內容後寄出文件,
之後申請獎學金、跟教授用 Skype 面試(其實也只叫我自我介紹,
就開始跟我解釋入學後要做什麼,最後說兩個禮拜後會知道結果),
最後確定拿到 AD 及獎學金。整個過程大約一個半月而已。
滿奇怪的一點是,申請過程並非透過學校當中間人,而是我直接與姊妹校聯繫。
雙聯學制的缺點是,只能選擇與學校有合作的姊妹校及其學程,
且可能需要花更長時間才能拿到兩個學位。
以我為例,雖然我申請的是1+1碩士,表示在台科念一年、在 SUPSI 念一年,
可以拿到兩個學校分別授予的碩士,但在面試的時候教授卻說要念一年半,
來到這邊後找教授,居然變成問我要念三學期還是四學期…
由於提早入學,我在台科已經念了三學期,再加上即將在這邊念三學期,
花在碩士的時間總共就三年了。
另一個缺點是,當學校跟姊妹校的學校是分開授予時,
可能要分別撰寫論文,因此需要口試兩次。
雖然雙聯學制有與姊妹校合作,但不一定會受到特別照顧。
像是 SUPSI 並沒有學生宿舍,國際事務處雖然有租下公寓當學生宿舍,
但只提供 Erasmus Program 的學生申請(名額也很少)。
且來到這個不是留學聖地的盧加諾,至今依然沒在此認識任何台灣人,
剛來的時候完全是靠自己上網查詢、有問題就問人,逐漸安定下來。
雖然留學過程七波八折,但一切都靠自己解決,也學到了不少。
------------------
最後想打個小廣告:
若您想要體驗出國留學、懶得準備一堆申請文件、正在就讀大學部/研究所、
不計較學校排名、有合作的姊妹校中又剛好有你喜歡的學程,何不考慮雙聯學制呢?
---------------
若排版或內容上有任何建議,請不吝留言,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84.72.13.132
謝謝你們 :)
已補充在內文中,感謝!
這時一定要說,當女生真好!不會被國家綁架。
耶~第一次被 M 文
這就不曉得了,雙聯學制我也是上大學才知道,高中只想著大學要去交換學生而已。
不過我也不求名校,對我來說有機會就去,不管學校如何,至少都是個經驗 :D
謝謝你們~。不過遠距離課程不適合我,上起來沒有動力 :(
剛剛去拜讀了d大的文章,好佩服呀!我倒沒勇氣申請美國 3+2,畢竟美國課程很操。
台科雙聯申請人數寥寥無幾,有畢業的更少了…。
雙聯學制選擇真的很少,且剛查了一下,大部份雙聯都只有工程或電資的系所 :(
不過有些是可以跨領域申請的,只是這樣上起課會很辛苦就是了。
※ 編輯: pto 來自: 84.72.13.132 (02/07 02:2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