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線上教學課終於結束了,關掉視訊會議室,再處理一些交待事項,不知不覺又加班了一個小時。
這幾天,連續發了幾篇談論線上教學的好,所以也來說說內心對於線上教學的擔心。
雖然感覺線上教學課程的成效不錯,但有時我會質疑這會不會是因為我被認真學習的學生群包圍所產生的幻覺。
其實,我很擔心那些學習落後的孩子們。
例如,我中午分享了一位女孩繳交了一份極為優異的雙語課文朗讀作業,但後台同時也顯示仍然有10位孩子未繳交。上課時我語氣變得嚴肅並秀出後台數據,缺交作業的孩子才陸陸續續的開始補交。此時我在寫這文時,仍有4位孩子還在宇宙邊緣神遊.....
又例如,今天有一位女孩整天找不到人,三天兩頭我就要主動聯絡家長,隔天女孩才會順利上線。
又例如,還有因為上課期間不當使用通訊媒體,因而引發家庭革命,孩子賭氣快兩天沒上線上課......
實體課時,我們老師總是拚命拉住那些學習落後的孩子。但那些學習落後的孩子,很多也是自律力不足、來自家長無法(心)陪伴孩子的家庭。
過去,老師和安親班為學生承擔太多額外的學習責任。我自己在學校裡,每節下課、早修、午休,都得緊抓著這些孩子補功課、訂正作業、補救教學......我連上廁所、喝水的時間都來不及。
也有不少孩子一放學後,就直奔安親班。大大小小的功課都由安親班老師一手包辦,全程緊迫盯人。而他們的爸媽每天只問一句:「作業寫完了沒?」就在聯絡簿上簽名畫押。
只是嚴峻的疫情,讓一切都停了下來。沒了老師和安親班老師的督促,孩子回歸到家裡,爸媽才發現孩子真正的學習狀況。
其實,反過來說,這也是很好的機會,反映出我們是如何將孩子的教養與教育權外包給他人,讓我們重新省思孩子與學習之間的關係。
這段期間,我覺得是每個家庭很好的調整機會。讓家長重新定義孩子的學習責任歸屬,調整孩子的學習模式,以及協助自己孩子更加有效率的學習。
我在班級網站裡不厭其煩的和家長們溝通:「線上教學課,考驗的是每個孩子的自律力與自學能力。優秀的孩子能在這階段裡,快速的躍升,學到更多自學的能力與知識。但沒有自律力的孩子,卻會被狠狠的拋在後頭,彼此之間的差距愈來愈大。」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不是你不努力,而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所以我也變得更密切的與每位家長聯繫,只有一有缺席就意詢問孩子的動向。這些家長也很積極的與我合作,甚至有家庭爸媽輪流請假在家,只為了能重建孩子的學習態度與良好習慣。
身為一位老師,雖然我會努力拔尖、為那些表現優異的孩子喝采。但同時我也會很憂心,放不了生,還是不斷找尋能夠扶弱的最佳策略。希望停課的這段時間內,每位孩子的學習都不致於中斷,能夠在學習的軌道中持續前進。
.
.
#讓全班都去拍一張令人歡欣鼓舞的下雨天即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070的網紅阿爸去哪裡,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小姐終於迎來了人生第一次的上學體驗 雖然現在已經上課兩個禮拜了但還是有點不習慣 早上起床或是上娃娃車之前都還會哭一下 不過到學校之後不太有適應不良的問題了 學校的老師也很用心每天都會詳細記錄小朋友的狀況 話說現在科技進步真快聯絡簿都變APP了 這樣我女兒就不能像我們以前偷模仿爸爸媽媽簽名了😂 ...
「雙語聯絡簿」的推薦目錄:
雙語聯絡簿 在 蕃茄家的媽媽是爸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們可以同時要求孩子安靜聽話,又期待孩子勇於表達嗎?】
蕃茄說他在學校每天都會找老師說話,我們覺得實在是太有趣了,就多問了他一些細節。
「其他人也會去跟老師說話嗎?還是只有你會?」
「老師會跟每個人說話。」
「所以是說老師會找機會過去,跟同學一個一個說話的意思嗎?」
「有些同學會問問題啊。」
「那你也會問嗎?」
「如果老師問問題的話我會回答。」
所以似乎跟我們想像的不同,不是蕃茄自己會刻意找老師聊天,是老師跟孩子之間原本就很常對話,真好奇是什麼樣的狀況。我跟傑克還在思考,蕃茄話鋒一轉,改問我們問題:
「你們以前也會跟老師講話嗎?」
我跟傑克互看一眼,我簡單說了一句:「嗯,我們以前上課的時候不能說話。」然後就趕快低頭夾菜。
「為什麼啊?」
兩個大人一時不知該說什麼。我的心裡一陣翻騰。我怎麼會知道為什麼,我可是從幼稚園開始聯絡簿上就被寫「上課愛講話」,被盯到後來學會閉嘴改用傳紙條到大學畢業,我從來就不認同上課不可以說話啊!!
最後,我說:「因為,在台灣的學校,覺得小孩聽大人說話比較重要。」
話題後來草草結束,蕃茄吃完就被傑克帶過去洗澡睡覺了,留我一個人在沙發上沈思。
***
很多年以前,當我還在美國的時候,參與了一回performance art. 這是什麼樣的一種藝術作品呢?最粗略的定義算是「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和地點,由人的行為所表現出來的作品」,算是在台灣長大的我相當陌生的一種藝術形態。
當時參與的作品跟「編織」有關。在作品發表日的前三個禮拜,創作者本人就徵求志願者到他的工作室幫忙編織像繩索也像長髮一樣的長條物品。去了幾次之後,某一天的休息時間,創作者(是一個有點年紀,一頭金棕色短髮,圓圓胖胖的阿姨)拿著一張白紙走進來,告訴我們作品本身需要有五位女性在當中參與,我實在是太好奇最後完成的作品究竟會是什麼樣子,於是我就主動報名了。
開幕當天,到現場看見我們努力累積三個禮拜的長髮鐵絲卷一束一束從天花板上垂下來。地面中央擺著一個插著滿滿鐵絲的籃子,周圍有五張被鐵絲層層纏繞的高腳凳,每個凳子前面擺了一個桶子般的編織工具。
展覽時間一到,音響開始播放當初大家在工作時的喃喃自語。我們五個女孩陸續從後場走出來,各自選擇一張凳子坐下來,抽出籃子裡的鐵絲開始編織。先編織好一段的人就站起來,把新織好的長髮鐵絲卷跟中央的那些別再一起,然後先行離開,直到最後一個人也完成為止。
就這樣莫名其妙結束了,是個我自己也不知道在做什麼的作品。我們五人跟著藝術家阿姨一起出來謝幕,滿場掌聲。藝術家接過麥克風,簡單說明了一下今天作品的想法,然後開口問大家有沒有什麼問題。
三隻手舉起來了,都是小孩子。
「掛在天花板上垂下來的是什麼東西?」一個四五歲的捲髮小女孩問。
「為什麼在台上的都是女生?」這次是一個十歲左右,穿著牛仔褲的男孩。
「剛剛在播的那些奇怪的聲音是什麼?」最後是一個六七歲,手裡拿著一台小汽車的男孩。
接下來的事情我完全不記得了,因為我滿腦袋都在想:「為什麼?為什麼他們舉手了?為什麼他們覺得這個場合他們可以發言?為什麼他們不會覺得自己不懂?」
***
多年後,到我自己生了小孩,開始對孩子的發展有近距離的觀察我才發覺,當年我周遭的大人,只希望小孩在「有用的時候」說話。
「主動叫人」很重要,所以一定要會說。
「對不起」很重要,也一定要會說。
「唐詩」也很重要,見客人的的時候要背,也一定要學會。
「考試成績」更重要,回家要主動報告。
另一方面,
「為什麼」很多餘,去學校找老師。
「你們在講什麼?」是插嘴,安靜去旁邊。
「今天在學校啊,我⋯⋯」,這種事情不重要,去寫作業。
大人說我沒禮貌,我問什麼是沒禮貌,被當作頂嘴。我被糾正,表達我的不滿,還是被當作頂嘴。
家裡的環境如此,在學校也只能聽課不能說。僅有的發言機會,也是老師問,學生答,通常也都有標準答案。等上了國中高中,突然開始有上台報告的要求,但是也開始有分數的壓力,滿腦袋都是自己的表現好不好,更沒有自在表達的空間。偏偏到這個時候,家長突然開始感嘆,人家歐美的小孩都好會說話,台灣的孩子就是口拙。
到底是為什麼,我們花了三年的時間,費盡心力讓孩子學會說話,但是卻用接下來的十多年,期待孩子用「安靜」的方式學會表達意見?
我是從日本的學生的身上,看見多年下來接受「該說話的時候才說話」教育法的可怕影響。
在當時的語言學校,很多來上課的上班族人士,尤其是主管或者社長階級,因為政府積極鼓勵培育雙語人才,卯足全力要加強自己的口說能力,所以選擇「專題討論」的課本。「歐美人士非常注重意見交流,所以想練習表達自己的想法」,是他們普遍要求上討論課的原因,但是所有教過討論課的老師,都很想跟他們直說:「其實你們的問題不在英文程度。」
舉個例子來說好了,課本上有一個討論主題是「全民學英語的必要性」,而在課堂上的對話通常都會變成這樣:
「你覺得每個人都需要學英文嗎?」
「當然!」
「為什麼?」
「因為英文很重要。」
「為什麼很重要?」
「這樣才可以跟國際接軌。」
「每個人都需要跟國際接軌嗎?」
「當然。」
「如果是蕎麥麵店的店長呢?」
「可以跟外國客人溝通啊。」
學生對這樣的互動非常滿意,覺得「我表達了好多想法」,但是老師們其實覺得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因為真正足夠形成討論的表達應該是,「在受到邀請表達意見的時候,無論你的想法是什麼,先清楚地表達出來,之後再引用自己個人的經驗或者是聽過的看法,來支持你的看法。」
用這樣的定義來看,對話至少會呈現像這樣的模式:
「你覺得每個人都需要學英文嗎?」
「恩,我是贊成的。因為現在的公司幾乎都無法只靠日本國內的客戶支撐,必須要向國外發展才行,這樣的話英語能力就會非常重要。例如像我這個產業⋯⋯」
當這一段想法完整表達結束的時候,另一方才有足夠的資訊,根據你所說的內容,提出「我同意你這個產業相當需要,不過所有的產業都有這樣的需求嗎?」或者是「我也覺得這樣最理想,不過要怎麼處理每個人對學習語言的興趣差異的問題?」等等的疑問,讓話題可以繼續深入下去。
那為什麼學生不這麼回答呢?他們的腦袋都是空的,沒有東西嗎?並不是這樣。如果我把問句拆開,一點一點的追問下去,他們是可以被推著思考,慢慢吐出他們的想法的。那他們為什麼不說呢?
「因為你沒有問啊。」學生一臉無辜地說。
是的,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人,已經養成習慣「有問,才答」,而且會自動把回應縮減成最短模式,像是回答簡答題一樣。這件事情本身並不是一種錯誤,有些時候確實需要這種有效率的對話方式,但是當成長的經驗大量偏向這種對話,極少有讓孩子嘗試完整表達自己想法的空間的時候,口語表達能力並不會隨著年齡增強,只能一直停留在簡答的階段。
表達是一種「運動」,需要非常大量的練習。練習怎麼把咬字說清楚,怎麼挑選精確的詞彙,怎麼把前因後果說得流暢易懂,怎麼把自己腦袋裡破碎的概念組織成有邏輯的想法。
因為文化和教育環境的關係,日本的孩子缺乏這樣的練習機會,所以他們對「討論」這件事情本身缺乏經驗,也不敢「浪費」太多時間好好說明自己的想法。這樣的情況下,長大成人之後,就算這個人的英文程度再好,也沒有辦法參與深入的討論。
回到剛剛說的美國的狀況。之前曾經看到有留學經驗的人分享,說去美國之前聽說他們上課都非常踴躍發言,也很踴躍發問,但是去了之後才知道他們根本都問一些白癡三歲小孩的問題,老師剛剛才講過的觀念也問,明明是自己沒聽課,跟上課沒關係的事也問,不是今天這堂課教的東西也問,台灣的學生都快被他們這種蠢問題逼瘋了。
我個人確實也經歷過課堂上問蠢問題的狀況,但是多年之後,我卻有了不同的思考。
如果為了避免上課/在家問出蠢問題或說蠢話,浪費大家/我的時間,所以要求他們先自我審核想問的問題會不會太蠢,缺點是學生/孩子只要有一點不確定就不敢問問題或是不敢表達,內心的疑惑就這樣擺著不敢說出口。
另一種狀況是,為了避免學生/孩子心裡重要的問題沒有得到解答,所以鼓勵他們什麼樣的問題都可以問,什麼事都可以來討論,缺點是總會有某些沒腦的問題或想法出現。
身為家長或老師的你,會選擇哪一種呢?
雙語聯絡簿 在 仙女懶媽愛轟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翻開小王的英文學習史,真是一把辛酸淚。
念了四年的雙語幼兒園,外加國小三年半,一週五天的大班制全美語班,一堂課下來跟外師幾乎練不到一句話,這種單向的語言學習,孩子很容易疲乏閃神。我也曾試著要在家中營造自然而然的美語環境,無奈我和老王的母語分別是閩語及客語,台式發音總讓我羞於開口,或是一開口又淪為晶晶體,計畫不出半天便宣告失敗。偶然間心血來潮跟小王復習時簡直被他的爛程度嚇到想抓自己頭去掄牆,於是又默默把課本闔上,閉目養神。
之前帶著小王到新加坡、澳洲、美國...等英語系國家旅行,心中美好的設想是 : 一邊旅遊,一邊驗收他多年來的學習成果。不料他老兄遇上該開口的情境扭捏做態故作矜持便罷,一開口還嚇壞旁人,老媽我趕緊斯哩嘛餡,將他摀嘴帶離現場,還囑咐他這趟旅程都不要再開金口。
我這才覺悟到之前花這麼多時間和金錢在雙語、全美語的課程根本是無情放水流,痛定思痛,決心重新擬定學習方針。
後來我自掏腰包(不然要掏誰的)幫小王購買了tutorJr 的課程,我曾在私人臉書提到 :「下午小王要上線上英語課程。」無意間一句話,卻引起好多媽咪朋友的熱烈迴響,紛紛私訊,我才意識到,原來這麼多家長跟我一樣在孩子學英語的歷程充滿挫折、焦慮與無助,我瞭,我瞭,我超級瞭。
✅ ✅家長疑慮
1️⃣會不會孩子是三分鐘熱度?
繳了大把學費就像大人豪氣刷了健身房年費,結果形同把錢丟到海裡?
爸媽的心聲我都聽到囉! 這點也是我當初最大的擔憂,後來發現完全是我多慮了,孩子對線上課程的接受度超乎想像的高,總覺得一堂課的時間咻一下就過了。
小王是從今年八月開始上,已過了四個月蜜月期,他仍樂此不疲。其實只要每週固定時段,孩子很快行為就會被制約。
2️⃣每次都面對不同外師,外師會不會無法掌握孩子的程度?
若有偏好的外師,可以設為我的最愛,就會增加他出現的頻率。
3️⃣會不會鴨子聽雷或搭不上腔?
前兩堂課我還時不時聽到小王對外師喊:欸、喂 ⋯,我都忍住不從他的後腦ㄎㄠ下去。一開始真的會嗯嗯啊啊蹦不出一個子兒,這時家長在一旁不要心急,也不要一直偷打帕斯,因為小朋友在嗯啊的同時,其實他也正在同步組織他的語法,我看到了他一次比一次應答如流,句子逐漸加深加長,而且口音也很漂亮。
外籍老師都像吃了歡樂丸十分開朗熱情,很會誘導孩子勇於開口。若有什麼字彙是雙方聽不懂的,老師會以動作或圖庫來溝通。
例如 :有一次小王跟老師分享到澎湖看到活的海膽,小王說「烏逆」,老師一開始聽不懂,後來馬上秀出圖片確認,原來海膽叫 [ urchin ];還有一次小王要介紹戰鬥陀螺,一開始小王說 fighting plastic top (蝦咪挖糕),結果老師也聽得懂,原來直接說 [ Beyblade ]就行。好多這種狀況都讓人印象特別深刻,更有助於記憶。
4️⃣我是3C白癡,家裡的網路也很不給力,在課程上的操作會不會有障礙?
不會不會,若我說是3C白癡第二絕沒人敢稱第一,tutorJr 的系統十分穩定,而且正式上線前顧問還會親自到家裡協助網路測試,手把手教你如何操作。
✅ ✅課程優勢
1️⃣家長可以掌握孩子的學習進度及成效。
以往在美語班上課,我總是有種眼不見為淨的鴕鳥心態,單字隨便考考,聯絡簿瞇著眼簽名,在車上播放如佛經的英文CD.....,催眠自己孩子都有讀進去,後來發現,根本是上心安(心酸)的。孩子在家長的眼皮子底下學習,我們可以掌握學習重點及進度,我也會時不時叫小王把耳機拿掉,我在旁邊一起偷聽偷學,一人上兩人補。
2️⃣課程彈性。
時段、程度,都可視情況彈性調整,量身訂做,非常人性化,也有實體課本。若臨時有事可以前一天請假或用手機、平板在戶外開講。小王習慣前5分鐘跟老師聊今天發生的大小事,自己主導一下下話題,也很有趣。
3️⃣免去接送之苦。
這點對我而言真是一大福音, 之前因為不想接送特地選了有交通車的美語班,來回車程超過一小時,而隨著孩子上四年級,學校的課業壓力逐漸浮現,有效率的時間管理更顯重要。
4️⃣課程設計活潑且扎實。
【 tutorJr 】為國內英文線上學習🏆第一領導品牌,除了讓孩子樂於開口,文法及句型的練習也很充足,孩子常犯的台式語法,老師都能及時糾正並讓孩子再次複誦練習。
5️⃣專屬顧問及線上客服的服務十分專業即時(大推我的熱血顧問Dex),有問必答、有求必應。我的line顧問群裡有英文高手,我常常私器公用詢問我自己的英文疑難雜症,一人上兩人補(講過了)。
👊👊懶仙女是真的自己砸錢買了課程,讓孩子上了四個月後真心覺得值得才主動(厚著臉皮)跟廠商毛遂自薦推文分享,不同於一般部落客或藝人試上後便草率發文。
歡迎申請線上免費體驗。並透過以下連結,購買課程的朋友,懶仙女獨家三重送~
🎉 直接享有💰3000~5000元現金回饋
🎉耳罩式耳機🎧(小王照片戴的那款)
🎉前10名訂購的朋友,#寵粉魔人 懶仙女獨家加贈🍦「哈根達斯1品脫兌換券」市價330元,可於哈根或全家門市兌換。
⬇️快測試一下自己的寶貝最適合的學習方式
【 tutorJr 】 https://www.tutorjr.com/count.asp?code=PCBAI1KJ6N
懶仙女摸著良心推薦 #tutorJr
雙語聯絡簿 在 阿爸去哪裡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大小姐終於迎來了人生第一次的上學體驗
雖然現在已經上課兩個禮拜了但還是有點不習慣
早上起床或是上娃娃車之前都還會哭一下
不過到學校之後不太有適應不良的問題了
學校的老師也很用心每天都會詳細記錄小朋友的狀況
話說現在科技進步真快聯絡簿都變APP了
這樣我女兒就不能像我們以前偷模仿爸爸媽媽簽名了😂
【阿爸粉絲團】
https://reurl.cc/NXaGM9
【阿爸IG】
https://reurl.cc/8yl5ag
雙語聯絡簿 在 【小心,聯絡簿變吵架簿】... - 佳音英語-Joy English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小心,聯絡簿變吵架簿】 老師寫聯絡簿,該掌握哪些原則,避免哪些遣詞用字, ... 才能讓聯絡簿成為親師溝通的好幫手? ... 讓您的雙語教學不再只有簡單的口令 ... <看更多>
雙語聯絡簿 在 六分鐘看,雙語政策下的雙語課|公視#獨立特派員單元精華 的推薦與評價
完整報導:https://youtu.be/YHa6P-u3QTQ 2030年 雙語 政策目標樹立後,即便目前教育部並沒有強制學校執行 雙語 教育,但卻有越來越多公立中小學校 ... ... <看更多>
雙語聯絡簿 在 Re: [寶寶] 要糾正幼兒園的外籍老師英文嗎? - 看板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我覺得很妙,平常PTT文章大家會說中文表達能力不好、沒排版看得很吃力,不要注音文
跟錯字,可是對學校老師卻很寬容。好奇假如大家有外國朋友,在他的國家選了有中文課
的昂貴雙語幼兒園,可是聯絡簿上寫:「寶貝現在進步一點有了。他痕喜歡學。他好不無
聊
。很多字我們這個星起學了。他是很好。
大象 猴子 蚱蜢」
裡面也有文法錯誤跟可能的typo。大家還是覺得沒關係嗎?還是覺得孩子可以在這間學校
跟這位老師學到中文嗎?
備註:如果是像「這星期我們吃飯在公園。」這樣的文法小錯我覺得沒關係,可是原文到
處都是錯有點超過了。
※ 引述《anatoxin (海倫)》之銘言:
: ※ 引述《jackliu (Jack)》之銘言:
: : 兒子讀的是雙語教學的蒙特梭利幼兒園,學費不便宜,但師生比很優(不到30個孩子
,
: : 個中師一個外師)。
: : 而剛剛在看兒子幼兒園的每週聯絡簿時,發現外籍老師評語部分有滿明顯的文法錯誤
..
: :
: : 也許只是一時typo,但總是覺得看了有點想糾正一下。不過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又
怕
: : 認為是難搞的家長。
: : 各位媽媽會怎麼做?
: 想當初學校走了一個外師,來了雪片般的推薦下一個外師
: 包含其他學校外師和一堆遊留學代辦中心的外籍顧問等
: 我們只要求一件事情才面試,要有教師證照/教師資格(看國家)
: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 後來大家看新上任外師的眼神頗疑惑,其實也包含擔心家長的反應
: 因為這位澳洲來的中年婦女外型超像華人(聽說有菲律賓血統)
: 學校還是表示教學資格,教學經驗等比外型重要多了
: 畢竟,我們是給外師比照國外教師的薪資待遇,還供食宿..
: 第一批外師是我們學校親自飛到美國聘回來的
: 只有少數結婚生子落地紮根,其他教個幾年就會回家的
: 有的會推薦教師朋友來,過幾年海外教書的生活
: 每次看外師騎個機車在校門外買雞排珍奶都覺得好融入台灣喔
: 話說回來
: 上軌道的學校如果要用印刷的評語都有常用評語範本可以勾選
: 當然勾選好還能微調修改,我在公立私立的學校電腦系統都看過
: 個別打字再剪貼給30個人中英對照做無謂手工
: 又沒署名不像正式的信,下面寫單字猛一看以為在看FB留言加tag
: 今天學校既然打著雙語幼稚園,又是學費不便宜
: 如果是我,絕對要去問問外師的資格
: 讓學校了解一下家長不是不懂英文,呼攏人不是這麼誇張的
: 當然先聯繫其他家長一起去反應更好
: 一聲不吭的家長要嘛是不看不懂不關心不在乎要嘛就是軟柿子
: 短短一篇能有這麼多錯誤要是家長還不反應真的會被學校瞧扁了吧
: 莫非這是給家長的試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3.24.12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460353029.A.E1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