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長照2.0上路 專家籲開放企業投資
#國際長照產業領袖論壇 #生策會 #長照金三角體系 #長照產業化 #放寬長照機構上限 #建立長照產業鏈
政府提出的長照2.0計畫將於今年上路,副總統陳建仁表示,要建立以人為本的長照金三角體系。各國專家建議應開放企業投資,建立穩定的財源支持,接軌國際。
為了落實長照產業化,生策會、中臺科技大學及承業生醫,昨日舉行《2017國際長照產業領袖論壇》,並以「迎接智慧橘世代,信賴共好大未來」為主軸,匯集美、日、韓3大國際長照政策制定巨擘進行分享與對談。
陳建仁認為,國家能夠健全、美滿,其中很重要的關鍵,就是要把老人家照顧好;而除了建立以人為本的體系外,經費部分,先前已經通過菸酒及遺贈稅,但未來還是需民間資金的投入,政府會考其他國家的經驗,結合企業觀點,設立好的制度。
前厚生勞動省大臣官房審議官和田勝認為,應開放長照市場自由競爭,政府財源便能夠集中照顧中低收入戶族群,有效減低政府財政負擔。像日本推動的介護保險法,就解決長照需求衍伸出來的財政問題,介護保險可以支付入住機構高額的入住金與生活費,亦廣泛涵蓋高齡者使用的醫療及器具等費用,其實是對長照產業提供相對穩定的財源支持,不是只有依賴政府財源。
雙連安養中心執行長蔡芳文表示,長期照顧是一個需要長期且具連續性的照顧服務,台灣如何建構具有無縫接軌的長期照顧服務系統顯得非常重要。目前台灣人口老化速度為全球之冠,若以現行模式繼續經營,未來台灣長照必是供不應求,建議政府現階段應先開放企業投資並放寬長照機構上限200床的限制,至少增加至400至500床,讓業者願意大規模投資,以減少政府負擔。
以雙連安養中心為例,目前床數為432床,除已額滿外,另有約1,400人在等候,惟每年異動人數僅約72人。
中臺科技大學校長李隆盛表示,應開放以企業型態經營長照產業,藉此可擁有較多的資源及穩定的財力,並提升服務品質。同時亦應結合產官學三方,融入智慧醫療、結合ICT資通訊科技等元素,建立長照產業鏈,如此可增加就業機會,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入,創造台灣的優勢。」
承業董事長李沛霖則表示,將率先在長照產業創造一個利己、利他的交流平台,未來將成立「橘世代智慧產業聯盟」推動相關產業發展,以提升國民健康照護的內容。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512000102-260204
雙連安養中心執行長 在 熟年優雅學院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公共電視的獨立特派員常常看見周傳久先生針對北歐居家照顧服務、長照養護機構、延緩失能、緩和照顧社區化、年金制度等等議題的報導。網路點閱率相當高。
不久前周傳久著作了「北歐銀色新動力:重拾個人價值的高齡者照顧」一書,記錄北歐國家如何讓老人擁有最舒適、合宜的晚年生活,希望成為臺灣的借鏡;同時呼籲大眾從「心」關懷老人,一起重建老人的個人價值。
今天去參加了在西湖老人中心舉辦的新書發表會,前半段聽幾位來賓談到當年台灣年金議題,包括蔡芳文先生(雙連安養中心執行長)、劉毓秀女士(著有「北歐經驗,臺灣轉化:普及照顧與民主審議」,本來設計是「活得好、付得起」,但是時間有限,來賓發揮很有限,我個人對於劉毓秀在婦運、長照、生育率、托育這樣的研究領域非常感興趣。(意思是會去買她的書)。
帶著一個月前買的書,給周傳久先生簽名。簽完,茶點時間,吃到周傳久先生親手做的麵包。
感謝他今天後半段在40分鐘內放了128張圖片,幾乎沒有喘息地,分享他的所見所聞,以及這128圖片可以讓台灣如何思考和行動。我和一同去的朋友,最驚訝的是「拔除鼻胃管」應該列為長照的議題。台灣失能者,插鼻胃管比例太高,其實這應該有醫療專業評估,很多是不需要的,病患卻因為鼻胃管而影響了情緒和心理。坦白說,九年前我父親中風倒下的第二週,他因為不進食,醫生裝了鼻胃管,我爸爸趁大家不在,把管子全部扯出來,醫生對他說「你若再不吃飯,後天我還會給你鼻胃管」但是我父親自此不曾再裝過鼻胃管,已經九年了。我沒有想到,有很多病人在沒有審慎的評估,和更多照護努力,就一直裝著鼻胃管。
與會來賓說:長照的第一步是減少長照。我舉雙手贊成,我們不要光追著長照、年金,拿「下流老人」來嚇自己(P.S請將熟年優雅學院的出版品全數買回家閱讀)請更多思考,你要怎樣有意義地活,你要怎樣參與社會,甚至怎樣依照年紀調整工作型態,保持有收入,到你活力用盡之前。
也務實地有決心地,過一個健康的生活,樂於付出與互動的人際關係,朝向臨終前最好臥床不超過兩個月的目標邁進(自我負責)。
周傳久書中和演講中最愛說:沒有什麼事情不能改變,改變從我們自身開始。(他說這就是聖經,這就是基督教的信仰,是的,沒有錯,我也是基督徒,同意x 100次)
有一位聽眾問他:你老了,你選擇住台灣還是北歐?
周傳久回答:哪裡可以幫助最多的人,我就住在哪裡!
是啊,老了,你以為會怎樣?變老後的周傳久,我猜會利用科技,帶更輕的器材,更成熟的大腦,繼續報導,可以改變台灣,帶來進步的新聞報導吧!
熟年優雅學院/ 張芳玲 與會感想。
雙連安養中心執行長 在 大人社團 - 與你一起實踐美好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面對生死】爺爺奶奶做好準備了
老人一定忌諱談死?「其實很多阿公、阿嬤的觀念很新,你無法想像,」新北市雙連安養中心執行長蔡芳文笑說。
91歲的吳師摩,不但簽了DNR,甚至決定往生後捐贈大體。「像我這年紀,再急救骨頭會斷掉,是自找痛苦。肉體變灰塵之前,再好好利用它,讓醫學生研究,」他對生死很豁達,還在安養中心辦演講時跟其他住民分享將來要捐大體的決定。
#生死由命豁達樂觀珍惜每一天